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及储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75738发布日期:2024-07-24 23:2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及储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及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一种储能设备(例如,储能集装箱)内设置有电池架和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管路和冷却板,冷却板设置在电池架上,电池承载于冷却板上,电池架用于支撑冷却板和承载于冷却板上的电池,冷却板与冷却管路连通,冷却管路用于向冷却板内输送冷却液,冷却板用于对电池进行冷却。

2、但是,由于电池架上通常会设置有多行及多列电池,因此,电池架上也会设置有多行及多列冷却板,冷却管路需要与多行及多列冷却板连通,这使得冷却管路需要包括数量较多的冷却支管,导致冷却管路整体布置较为复杂且长度较长,造成冷却管路的成本较高且占用储能设备的空间较大,进而造成冷却装置的成本较高、占用储能设备的空间较大、且在储能设备内的布置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及储能设备,其能够降低冷却结构的成本,降低冷却结构占用储能设备的空间,增加储能设备的冗余空间,便于冷却结构在储能设备内的布置。

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供一种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冷却结构,所述支撑架用于对多个电池进行支撑,并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用于与冷却介质源连通,并与外界连通,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以通过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以供冷却介质进入,并能够将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所述冷却组件用于从所述电池的外侧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

3、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进侧架体和出侧架体,所述进侧架体和所述出侧架体相对设置,用于从所述电池的相对两侧对所述电池进行支撑,所述进侧架体设置有进侧通道,所述出侧架体设置有出侧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包括所述进侧通道和所述出侧通道,所述进侧通道用于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所述出侧通道与外界连通;

4、所述冷却组件分别与所述进侧架体和所述出侧架体连接,并分别与所述进侧通道和所述出侧通道连通。

5、可选的,所述进侧架体包括多个进侧横柱和多个进侧竖柱,多个所述进侧竖柱并列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进侧横柱沿所述进侧竖柱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进侧横柱和每个所述进侧竖柱均为中空结构,且每个所述进侧横柱分别与多个所述进侧竖柱连通,以形成所述进侧通道;

6、所述出侧架体包括多个出侧横柱和多个出侧竖柱,多个所述出侧竖柱并列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出侧横柱沿所述出侧竖柱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出侧横柱和每个所述出侧竖柱均为中空结构,且每个所述出侧横柱分别与多个所述出侧竖柱连通,以形成所述出侧通道;

7、多个所述进侧横柱和多个所述出侧横柱一一对应设置,对应的所述进侧横柱和所述出侧横柱用于从所述电池的相对两侧对所述电池进行支撑。

8、可选的,所述进侧竖柱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所述出侧竖柱与外界连通。

9、可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一侧冷却件和/或第二侧冷却件,所述第一侧冷却件设置在相对的所述进侧横柱和所述出侧横柱之间,并分别与所述进侧横柱和所述出侧横柱连通,所述第二侧冷却件设置在相对的所述进侧竖柱和所述出侧竖柱之间,并分别与所述进侧竖柱和所述出侧竖柱连通。

10、可选的,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进侧冷却件和/或出侧冷却件,所述进侧冷却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进侧横柱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进侧横柱连通,所述出侧冷却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出侧横柱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出侧横柱连通。

11、可选的,所述冷却组件能够在充有冷却介质的状态下膨胀与所述电池贴合。

12、可选的,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进管路和出管路,所述进管路与所述进侧竖柱连通,并用于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用于向所述进侧竖柱输送所述冷却介质,所述出管路与所述出侧竖柱连通,并与外界连通,用于将所述冷却介质排出;

13、且所述进管路与所述进侧竖柱的连通位置和所述出管路与所述出侧竖柱的连通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位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另一个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

14、可选的,所述进管路包括主进管和连接进管,所述主进管用于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并通过所述连接进管与所述进侧竖柱连通;

15、和/或,所述出管路包括主出管和连接出管,所述主出管与外界连通,并通过所述连接出管与所述出侧竖柱连通。

16、可选的,所述进管路的数量和/或所述出管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管路与多个所述进侧竖柱一一对应连通,多个所述出管路与多个所述出侧竖柱一一对应连通。

17、可选的,所述电池冷却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块,所述进侧竖柱的顶端和底端以及所述出侧竖柱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进侧竖柱的径向尺寸和所述出侧竖柱的径向尺寸。

18、可选的,所述进侧横柱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进侧竖柱的径向尺寸,所述出侧横柱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出侧竖柱的径向尺寸。

19、可选的,所述冷却组件的相对的两侧分别通过转接管与支撑架连接,并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

20、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材质可以为耐腐蚀性材质。

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储能设备,包括储能腔体和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电池冷却支撑装置,所述电池冷却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储能腔体内,用于对电池进行支撑并冷却。

2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通过在支撑架上设置冷却组件,并使冷却组件与支撑架的冷却通道连通,可以使冷却组件能够通过冷却通道与冷却介质源连通,以使冷却介质源的冷却介质能够通过冷却通道进入冷却组件,从而能够借助冷却组件对支撑架上的电池进行冷却,这样支撑架不仅可以对电池进行支撑,还可以作为向冷却组件输送冷却介质的部分管路使用,实现支撑架的复用,这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借助支撑架的冷却通道向冷却组件输送冷却介质,无需单独设置向冷却组件输送冷却介质的部分管路,也就是说,可以省去向冷却组件输送冷却介质的部分单独管路,从而能够降低冷却结构的成本,降低冷却结构占用储能设备的空间,增加储能设备的冗余空间,便于冷却结构在储能设备内的布置。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设备,通过在储能腔体内设置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对电池进行支撑并冷却,从而能够降低冷却结构的成本,降低冷却结构占用储能设备的空间,增加储能设备的冗余空间,便于冷却结构在储能设备内的布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冷却结构,所述支撑架用于对多个电池进行支撑,并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用于与冷却介质源连通,并与外界连通,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以通过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以供冷却介质进入,并能够将所述冷却介质排出,所述冷却组件用于从所述电池的外侧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进侧架体和出侧架体,所述进侧架体和所述出侧架体相对设置,用于从所述电池的相对两侧对所述电池进行支撑,所述进侧架体设置有进侧通道,所述出侧架体设置有出侧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包括所述进侧通道和所述出侧通道,所述进侧通道用于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所述出侧通道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侧架体包括多个进侧横柱和多个进侧竖柱,多个所述进侧竖柱并列间隔设置,多个所述进侧横柱沿所述进侧竖柱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进侧横柱和每个所述进侧竖柱均为中空结构,且每个所述进侧横柱分别与多个所述进侧竖柱连通,以形成所述进侧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侧竖柱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所述出侧竖柱与外界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一侧冷却件和/或第二侧冷却件,所述第一侧冷却件设置在相对的所述进侧横柱和所述出侧横柱之间,并分别与所述进侧横柱和所述出侧横柱连通,所述第二侧冷却件设置在相对的所述进侧竖柱和所述出侧竖柱之间,并分别与所述进侧竖柱和所述出侧竖柱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进侧冷却件和/或出侧冷却件,所述进侧冷却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进侧横柱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进侧横柱连通,所述出侧冷却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出侧横柱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出侧横柱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能够在充有冷却介质的状态下膨胀与所述电池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进管路和出管路,所述进管路与所述进侧竖柱连通,并用于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用于向所述进侧竖柱输送所述冷却介质,所述出管路与所述出侧竖柱连通,并与外界连通,用于将所述冷却介质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管路包括主进管和连接进管,所述主进管用于与所述冷却介质源连通,并通过所述连接进管与所述进侧竖柱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管路的数量和/或所述出管路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管路与多个所述进侧竖柱一一对应连通,多个所述出管路与多个所述出侧竖柱一一对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块,所述进侧竖柱的顶端和底端以及所述出侧竖柱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所述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进侧竖柱的径向尺寸和所述出侧竖柱的径向尺寸。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侧横柱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进侧竖柱的径向尺寸,所述出侧横柱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出侧竖柱的径向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的相对的两侧分别通过转接管与支撑架连接,并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材质为耐腐蚀性材质。

15.一种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腔体和如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所述电池冷却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储能腔体内,用于对电池进行支撑并冷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及储能设备,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冷却结构,支撑架用于对多个电池进行支撑,并设置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用于与冷却介质源连通,并与外界连通,冷却结构包括冷却组件,冷却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并与冷却通道连通,以通过冷却通道与冷却介质源连通,以供冷却介质进入,并能够将冷却介质排出,冷却组件用于从电池的外侧对电池进行冷却。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冷却支撑装置及储能设备,能够降低冷却结构的成本,降低冷却结构占用储能设备的空间,增加储能设备的冗余空间,便于冷却结构在储能设备内的布置。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雪,吴进进,杨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8
技术公布日:2024/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