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及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03509发布日期:2024-07-19 15:0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电池箱及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箱及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1、为了提升对电池的散热效果,相关技术的电池箱通过液冷的形式对电池进行降温。然而,相关技术中,需要在电池箱内排布液冷管或者液冷板,装配繁琐且占用较多的空间,影响整体的能量密度,且增加了电池箱的重量。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箱,能够方便装配,提高电池箱容置电池后的能量密度。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箱的电池系统。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箱,包括箱体和盖板,所述箱体包括互相连接的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和底壁限定出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电池,所述底壁设置有凹槽。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盖板贴合于所述底壁,所述盖板盖封所述凹槽,以限定出流道,所述流道用于通入冷却液。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箱,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箱体的底壁设置有凹槽,并且通过盖板盖封凹槽以限定出流道,能够将液冷功能集成于箱体的底壁上,无需在箱体内额外布置流道板、液冷管等零部件,方便了箱体的装配,提供更多空间以便电池在容置槽内的排布,并减小箱体的整体重量,实现箱体的轻量化。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具有设定的长度和宽度,所述凹槽包括多个延伸段与多个弯折段,所述延伸段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延伸段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排列,一个所述弯折段连接于两个所述延伸段之间,以将各所述延伸段首尾相接。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包括进液段和出液段,所述进液段和出液段分别位于所述底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盖板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位于所述底壁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段,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段;至少三个所述延伸段和至少两个所述弯折段组成蜿蜒组,所述蜿蜒组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所述进液口间距最大的所述延伸段与所述进液段连通,所述蜿蜒组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出液口间距最大的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出液段连通。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沿垂直于所述底壁的方向在所述底壁上的投影面积为m1,所述底壁设置有所述凹槽一侧的面积为m2,满足:m1/m2≥80%。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箱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底壁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筋背离所述底壁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外边沿,所述导向面倾斜于所述底壁,所述导向面在靠近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外边沿的方向上逐渐靠近所述底壁。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箱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底壁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延伸方向相交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加强筋背离所述底壁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加强筋背离所述底壁一侧的端面齐平。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箱还包括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连接所述侧壁和底壁,所述第三加强筋位于所述侧壁背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箱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底壁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第四加强筋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三加强筋。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箱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侧壁,所述限位件抵持于所述盖板,以限制所述盖板脱离所述容置槽的运动。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电池箱,所述电池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箱,能够实现对电池的散热,并方便装配,提高整体的能量密度。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设定的长度和宽度,所述凹槽包括多个延伸段与多个弯折段,所述延伸段沿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延伸段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排列,一个所述弯折段连接于两个所述延伸段之间,以将各所述延伸段首尾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进液段和出液段,所述进液段和出液段分别位于所述底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盖板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位于所述底壁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段,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出液段;至少三个所述延伸段和至少两个所述弯折段组成蜿蜒组,所述蜿蜒组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所述进液口间距最大的所述延伸段与所述进液段连通,所述蜿蜒组中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与所述出液口间距最大的所述延伸段与所述出液段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垂直于所述底壁的方向在所述底壁上的投影面积为m1,所述底壁设置有所述凹槽一侧的面积为m2,满足:m1/m2≥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底壁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强筋背离所述底壁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外边沿,所述导向面倾斜于所述底壁,所述导向面在靠近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外边沿的方向上逐渐靠近所述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底壁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延伸方向相交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加强筋背离所述底壁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加强筋背离所述底壁一侧的端面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连接所述侧壁和底壁,所述第三加强筋位于所述侧壁背离所述容置槽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连接于所述底壁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所述第四加强筋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三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侧壁,所述限位件抵持于所述盖板,以限制所述盖板脱离所述容置槽的运动。

10.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箱及电池系统。电池箱包括箱体和盖板,箱体包括互相连接的侧壁和底壁,侧壁和底壁限定出容置槽,容置槽用于容置电池,底壁设置有凹槽。盖板位于容置槽内,盖板贴合于底壁,盖板盖封凹槽,以限定出流道,流道用于通入冷却液。通过在箱体的底壁设置有凹槽,并且通过盖板盖封凹槽以限定出流道,能够将液冷功能集成于箱体的底壁上,无需在箱体内额外布置流道板、液冷管等零部件,方便了箱体的装配,提供更多空间以便电池在容置槽内的排布,提高电池系统整体的能量密度,并减小箱体的整体重量,实现箱体的轻量化。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7
技术公布日:2024/7/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