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系统以及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30020发布日期:2024-07-30 17:2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系统以及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低压开关电气领域,是一种开关电器,具体是一种开关电器的接触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电动机启动、电梯启动等领域中,往往需要采用星形接法。

2、具体实现星形接法的开关种类有很多,例如接触器、断路器、旋转开关均可以实现,以封星接触器为例,例如cn209675211u公开的一种交流封星接触器,由其文字记载和附图可以看出,其除了主要实现分断的导体以外,还需要短接片、第二组静触头等等导体才能实现星形接法。

3、因此,怎样尽可能的降低星形接法的开关导体数量,降低成本就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了一种接触系统以及开关电器,具有尽可能的减少导体数量,简化接触系统结构等优点。

2、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接触系统,其中,包括,

3、第一导电件,至少为两个,第一导电件具有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接触的位置,第二位置为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分离时的位置;

4、第二导电件,呈转动设置或滑动设置,第二导电件转动或滑动后以实现与第一导电件的接通/分离;

5、第一导电件在从第二位置改变为第一位置时,第一导电件发生位移或形变;

6、两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二导电件分别用于与三相线中的三个相线电性连接,以实现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导电件接触时形成星形接法;其中,第二导电件与对应的相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实现电性连接。

7、由于第一导电件直接用于与三相线中的其中两个相线电性连接,第二导电件用于与另一个相线电性连接,在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导电件接触时就可以形成星形接法,采用此种结构,大大降低了导体的数量,使得结构更加的简单,极大程度地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件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形成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为可分断的电性连接结构;或,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始终保持连接的电性连接结构,在第二导电件转动或滑动过程中,第二导电件与对应的相线之间始终保持电性连接。

9、采用此种结构,第二导电件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对应的相线之间形成电性连接,此处既可以是可断的电性连接结构,例如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这种连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第二导电件与对应的相线之间始终保持电性连接(也叫非可断的电性连接结构),无论哪种电性连接结构均能实现星形接法。当采用可断的电性连接结构,这种结构所有第一导电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结构,生产加工极为便利。而采用非可断的电性连接结构,可以节省一组第一导电件,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件为第一弹性件,第一导电件在第一位置时处于第一形状,第一导电件在第二位置时处于第二形状,第一导电件在从第二形状切换为第一形状时第一导电件形变储能;或,第一导电件为转动设置或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件接触第一导电件时,第一导电件在第二导电件作用下偏转或偏移至第一位置,还包括带动第一导电件回位到第二位置的第一复位件。

11、可以将第一导电件设置为第一弹性件,从而利用第一弹性件的形变以实现与第二导电件接触稳定,这样的结构零部件更少,有利于装配。当然,也可以将第一导电件设置为转动或滑动,然后通过第一复位件实现第一导电件的复位,这样的结构导电性能比较好。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导电件为第一弹性件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片、扭簧、弹簧、碟簧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结合;或,在所述第一导电件为滑动设置或转动设置时,所述第一复位件为弹簧片、扭簧、弹簧、碟簧中的一种。

13、采用上述结构,弹簧片、扭簧、弹簧、碟簧本身也是金属材质具有导电性能,并且结构比较成熟,选择其中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组合作为第一弹性件,生产加工极为便利。同样的,第一复位件采用弹簧片、扭簧、弹簧、碟簧也是如此,生产加工极为便利。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电件为一体件;或,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与第一导电件数量对应的接触部,各接触部之间为分体设置,并且各接触部之间通过柔性导体电性连接。

15、采用此种结构,第二导电件可以为一体件,例如一体加工成型,或者是分体成型以后通过硬质导体连接成一体,这样的结构第二导体的同步性较好。当然,第二导体也可以采用分体设置,然后利用柔性导体相连,这样的结构,在应用到产品中,由于几个接触部不是硬连接关系,各接触部之间相互独立,在各接触部、第一导电件之间磨损程度不同的情况下,这种结构的接触性能更好。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支架,支架为转动设置或滑动设置,第二导电件设置在支架上随支架运动同时与各第一导电件接触或分离。

17、采用此种结构,通过支架的转动设置或滑动实现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导电件接触或分离,可以有效保证第二导电件发生运动。

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复位件,第二导电件可相对支架转动或滑动,在所述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导电件接触时,第二导电件发生偏转或偏移,第二复位件用于提供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接触时的接触压力。

19、采用此种结构,第二复位件以及第二导电件可相对支架转动或滑动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接触时的接触压力。

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通过相互抵接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接触;或,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通过第一导电件夹持第二导电件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接触;或,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通过第二导电件夹持第一导电件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接触。

21、采用此种结构,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之间既可以采用相互抵接实现两者的接触,也可以采用夹持的形式实现两者之间的接触,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可以保证两者之间电性连接稳定。

2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导电件直接设置与壳体上;或,还包括壳体以及安装架,安装架设置在壳体上,第一导电件通过安装架间接地设置壳体上。

23、采用此种结构,第一导电件既可以是通过直接设置在外壳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间接地设置在壳体上的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只要能够保证第一导电件稳定的设置均可以。

24、一种开关电器,其中,还包括上述的接触系统;该开关电器为接触器、断路器、旋转开关中的一种。

25、上述的接触系统的可以应用在接触器中、断路器中、旋转开关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10)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第一导电件(10)与第二导电件(20)形成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该第一连接结构为可分断的电性连接结构;或,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始终保持连接的电性连接结构,在第二导电件(20)转动或滑动过程中,第二导电件(20)与对应的相线之间始终保持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10)为第一弹性件,第一导电件(10)在第一位置时处于第一形状,第一导电件(10)在第二位置时处于第二形状,第一导电件(10)在从第二形状切换为第一形状时第一导电件(10)形变储能;或,第一导电件(10)为转动设置或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件(20)接触第一导电件(10)时,第一导电件(10)在第二导电件(20)作用下偏转或偏移至第一位置,还包括带动第一导电件(10)回位到第二位置的第一复位件(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电件(10)为第一弹性件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片、扭簧、弹簧、碟簧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结合;或,在所述第一导电件(10)为滑动设置或转动设置时,所述第一复位件(11)为弹簧片、扭簧、弹簧、碟簧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电件(20)为一体件;或,所述第二导电件(20)包括与第一导电件(10)数量对应的接触部(21),各接触部(21)之间为分体设置,并且各接触部(21)之间通过柔性导体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支架为转动设置或滑动设置,第二导电件(20)设置在支架上随支架运动同时与各第一导电件(10)接触或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复位件(23),第二导电件(20)可相对支架转动或滑动,在所述第二导电件(20)与第一导电件(10)接触时,第二导电件(20)发生偏转或偏移,第二复位件(23)用于提供第一导电件(10)与第二导电件(20)接触时的接触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10)与第二导电件(20)通过相互抵接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接触;或,第一导电件(10)与第二导电件(20)通过第一导电件(10)夹持第二导电件(20)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接触;或,第一导电件(10)与第二导电件(20)通过第二导电件(20)夹持第一导电件(10)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40),所述第一导电件(10)直接设置与壳体(40)上;或,还包括壳体(40)以及安装架(41),安装架(41)设置在壳体(40)上,第一导电件(10)通过安装架(41)间接地设置壳体(40)上。

10.一种开关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系统;该开关电器为接触器、断路器、旋转开关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触系统以及开关电器,包括,第一导电件,至少为两个,第一导电件具有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接触的位置,第二位置为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分离时的位置;第二导电件,呈转动设置或滑动设置,第二导电件转动或滑动后以实现与第一导电件的接通/分离;第一导电件在从第二位置改变为第一位置时,第一导电件发生位移或形变;两第一导电件以及第二导电件分别用于与三相线中的三个相线电性连接,以实现第二导电件与第一导电件接触时形成星形接法;其中,第二导电件与对应的相线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结构实现电性连接;本申请具有更加节省导体数量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张中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康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8
技术公布日:2024/7/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