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30103发布日期:2024-07-30 17:2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针对新能源三电领域百家争鸣,从业人员为电池系统设计出方案各异的组成和集成方式,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例如,将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和减速器集成的驱动三合一,车载充电机(简称obc)、电压变换单元(简称dcdc)及电源分配单元(简称pdu)集成的三合一,甚至二者再度集成的六合一、多合一等。对于不同的集成方案,结合成本、可集成度角度出发,减少开发及工艺成本。

2、然而,电池系统中一些部件(如微控制器(简称mcu)和开关电源的功率转换模块以及pdu)在工作时温度较高。相关技术中,各个部件均配置有独立的热交换结构,造成整个电池系统部件冗余沉重、占用空间过大,不利于满足整车轻量化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电池系统部分部件工作时温度较高,需配备独立的热交换结构,造成整个电池系统部件冗余沉重、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包括:电池包箱体和集成组件;其中,

3、电池包箱体,其内设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设置有电芯模块,所述安装空腔底部设有冷却模块;

4、集成组件,其包括mcu功率转换单元、开关电源功率转换单元和控制模块,所述mcu功率转换单元、开关电源功率转换单元和控制模块均设于所述安装空腔中并与所述电芯模块相连,所述mcu功率转换单元、开关电源功率转换单元和控制模块均与所述冷却模块贴合设置,且所述mcu功率转换单元、开关电源功率转换单元和控制模块之间通过铜排或线束相连。

5、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模块包括:

6、液冷板,其贴设于所述安装空腔底板上或与所述安装空腔底板集成为一体;

7、热交换单元,其设于所述mcu功率转换单元、开关电源功率转换单元和控制模块与所述液冷板之间。

8、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单元包括:铝基板和导热硅脂。

9、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vcu单元、bms单元、开关电源控制单元、pdu单元。

10、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箱体内设有pcba板,所述pcba板上集成设置有所述vcu单元、bms单元、开关电源控制单元、pdu单元。

11、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箱体的侧面设有外部连接件,所述外部连接件通过穿墙端子与所述集成组件信号相连。

12、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墙端子包括:ipt插件。

13、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cu功率转换单元、开关电源功率转换单元和控制模块之间通过fpc板信号相连。

14、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空腔包括:集成安装腔体和电芯安装腔体,所述集成安装腔体和电芯安装腔体之间设有隔板。

15、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模块包括多个电芯单元,多个所述电芯单元通过铝排相连。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通过高度集成化设计,将车辆端mcu功率转换单元、开关电源功率转换单元和控制模块集成至电池箱体中,利用电池箱体内的冷却回路将原有分散、独立的热交换空间,集成在一起统一完成热交换,使得整车布置空间得到了简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2)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单元包括:铝基板和导热硅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5)包括:vcu单元、bms单元、开关电源控制单元、pdu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箱体(1)内设有pcba板,所述pcba板上集成设置有所述vcu单元、bms单元、开关电源控制单元、pdu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箱体(1)的侧面设有外部连接件(6),所述外部连接件(6)通过穿墙端子与所述集成组件信号相连。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墙端子包括:ipt插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cu功率转换单元(3)、开关电源功率转换单元(4)和控制模块(5)之间通过fpc板信号相连。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腔(11)包括:集成安装腔体和电芯安装腔体,所述集成安装腔体和电芯安装腔体之间设有隔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块(7)包括多个电芯单元,多个所述电芯单元通过铝排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电池包箱体,其内设有安装空腔,安装空腔内设置有电芯模块,安装空腔底部设有冷却模块;集成组件,其包括MCU功率转换单元、开关电源功率转换单元和控制模块,MCU功率转换单元、开关电源功率转换单元和控制模块均设于安装空腔中并与电芯模块相连,集成组件与冷却模块贴合设置,且集成组件各个模块之间通过铜排或线束相连。本申请通过高度集成化设计,将车辆端MCU功率转换单元、开关电源功率转换单元和控制模块集成至电池箱体中,利用电池箱体内的冷却回路将原有分散、独立的热交换空间,集成在一起统一完成热交换,使得整车布置空间得到了简化。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锋,曹楷,曹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0
技术公布日:2024/7/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