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30747发布日期:2024-06-06 19:0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器接插件,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1、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型车、通信、计算机等消费电子、工业、交通等领域。可应用的各类型的车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等,连接器插头、连接器插座,作为其中的关键零部件,可在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订的功能。然而,现有的一些连接器插头与对应的连接器插座之间无防呆结构,仅通过用户观察后进行对插,如果一旦对插错误会产生短路、产生火花或产生电弧等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对插错误的连接器。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头及连接器插座,所述连接器插头包括第一胶芯件,所述第一胶芯件包括第一插接筒及第二插接筒,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位于所述第一胶芯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插接筒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插接筒的轴心线,所述第一插接筒与所述第二插接筒为非对称设置;所述连接器插座包括第二胶芯件,所述第二胶芯件包括第一插入筒及第二插入筒,所述第一插入筒和所述第二插入筒位于所述第二胶芯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插入筒的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插入筒的轴心线,所述第一插入筒与所述第二插入筒为非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插入筒和所述第二插入筒只能沿一个方向分别插入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

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一外侧壁和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一外侧壁相较于所述第一内侧壁远离所述第二插接筒;所述第二插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二外侧壁及第二内侧壁,第二外侧壁相较于所述第二内侧壁远离所述第一插接筒,所述第一外侧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外侧壁的形状不同;所述第一插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一外侧定位壁和第一内侧定位壁,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相较于所述第一内侧定位壁远离所述第二插入筒;所述第二插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二外侧定位壁和第二内侧定位壁,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相较于所述第二内侧定位壁远离所述第一插入筒,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的形状不同;当所述第一插入筒和所述第二插入筒分别插入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时,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贴合于所述第一外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定位壁贴合于所述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贴合于所述第二外侧壁,所述第二内侧定位壁贴合于所述第一内侧壁。

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壁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内圆角;所述第二插接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壁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外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内圆角;所述第一插入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定位壁之间的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壁之间形成第一外圆角;所述第二插入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与第二内侧定位壁之间的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二连接壁之间形成第二外圆角,所述第一外圆角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内圆角的半径及所述第二内圆角的半径,所述第二外圆角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内圆角的半径。

5、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壁之间的间距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壁之间的间距均等于第一间距,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间距及两个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均等于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两倍所述第一外圆角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筒沿其轴向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二插接筒沿其轴向设有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孔的开口形状与所述第二插接孔的开口形状不同;所述第一插入筒能插入所述第一插接孔而不能插入所述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二插入筒能插入所述第二插接孔而不能插入所述第二插接孔。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一外侧壁和第一内侧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壁之间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外侧壁相较于所述第一内侧壁远离所述第二插接筒,所述第一外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及所述第一侧壁围成所述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二插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二外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外侧壁与第二内侧壁之间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外侧壁相较于所述第二内侧壁远离所述第一插接筒,所述第二外侧壁、所述第二内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围成所述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外侧壁的外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外侧壁的外表面。

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内圆角,所述第二外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内圆角;所述第一插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一外侧定位壁和第一内侧定位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定位壁之间的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壁之间形成第一外圆角;所述第二插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二外侧定位壁和第二内侧定位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定位壁之间的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二连接壁之间形成第二外圆角,所述第一外圆角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内圆角的半径及所述第二内圆角的半径,所述第一内圆角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外圆角的半径。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插头还包括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的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胶芯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的定位框,所述定位框连接于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框与所述连接壳体之间设有防水槽。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壳体的外表面设有防滑机构。

11、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器的第一胶芯件的第一插接筒与第二插接筒为非对称设置,第二胶芯件的第一插入筒与第二插入筒为非对称设置;第一插入筒和第二插入筒只能按一个方向分别插入第一插接筒和第二插接筒,也就是第一插入筒和第二插入筒无法分别插入第二插接筒和第一插接筒,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之间的插接具有防呆功能,防止对插错误产生短路、产生火花或产生电弧等安全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一外侧壁和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一外侧壁相较于所述第一内侧壁远离所述第二插接筒;所述第二插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二外侧壁及第二内侧壁,第二外侧壁相较于所述第二内侧壁远离所述第一插接筒,所述第一外侧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外侧壁的形状不同;所述第一插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一外侧定位壁和第一内侧定位壁,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相较于所述第一内侧定位壁远离所述第二插入筒;所述第二插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二外侧定位壁和第二内侧定位壁,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相较于所述第二内侧定位壁远离所述第一插入筒,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的形状不同;当所述第一插入筒和所述第二插入筒分别插入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时,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贴合于所述第一外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定位壁贴合于所述第一内侧壁,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贴合于所述第二外侧壁,所述第二内侧定位壁贴合于所述第一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壁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内圆角;所述第二插接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壁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外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内圆角;所述第一插入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定位壁之间的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壁之间形成第一外圆角;所述第二插入筒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与第二内侧定位壁之间的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二连接壁之间形成第二外圆角,所述第一外圆角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内圆角的半径及所述第二内圆角的半径,所述第二外圆角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内圆角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壁之间的间距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壁之间的间距均等于第一间距,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间距及两个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均等于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两倍所述第一外圆角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筒沿其轴向设有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二插接筒沿其轴向设有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插接孔的开口形状与所述第二插接孔的开口形状不同;所述第一插入筒能插入所述第一插接孔而不能插入所述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二插入筒能插入所述第二插接孔而不能插入所述第二插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一外侧壁和第一内侧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壁之间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外侧壁相较于所述第一内侧壁远离所述第二插接筒,所述第一外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及所述第一侧壁围成所述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二插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二外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外侧壁与第二内侧壁之间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外侧壁相较于所述第二内侧壁远离所述第一插接筒,所述第二外侧壁、所述第二内侧壁及所述第二侧壁围成所述第二插接孔;所述第一外侧壁的外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外侧壁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内圆角,所述第二外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二内圆角;所述第一插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一外侧定位壁和第一内侧定位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一内侧定位壁之间的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一连接壁之间形成第一外圆角;所述第二插入筒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的第二外侧定位壁和第二内侧定位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二内侧定位壁之间的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外侧定位壁与所述第二连接壁之间形成第二外圆角,所述第一外圆角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内圆角的半径及所述第二内圆角的半径,所述第一内圆角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外圆角的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壁之间的间距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壁之间的间距均等于第一间距,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间距及两个第二侧壁之间的间距均等于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两倍所述第一外圆角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插头还包括连接壳体,所述连接壳体的一端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胶芯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插接筒和所述第二插接筒的定位框,所述定位框连接于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框与所述连接壳体之间设有防水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的外表面设有防滑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插头及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包括第一胶芯件,第一胶芯件包括第一插接筒及第二插接筒,第一插接筒和第二插接筒位于第一胶芯件的相对两端,第一插接筒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二插接筒的轴心线,第一插接筒与第二插接筒为非对称设置;连接器插座包括第二胶芯件,第二胶芯件包括第一插入筒及第二插入筒,第一插入筒和第二插入筒位于第二胶芯件的相对两端,第一插入筒的轴心线平行于第二插入筒的轴心线,第一插入筒与第二插入筒为非对称设置;第一插入筒和第二插入筒只能沿一个方向分别插入第一插接筒和第二插接筒,使得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之间的插接具有防呆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吴远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乔合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6
技术公布日:2024/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