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头机构及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97438发布日期:2024-10-22 12:3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触头机构及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头机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桥式双断点触头机构,大多数仅具有闭合和断开电路的功能,触头机构断开时产生的电弧不能被及时转移,导致对于动静触头的烧损。此外,现有桥式双断点触头机构,其结构不便于与其他机构(例如实现短路保护功能的结构)配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触头机构及包括所述触头机构的断路器,触头机构有利于电弧移出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而且便于与快动机构配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触头机构,其包括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动触头组件包括两端各设有一组动触点的动触头,静触头组包括对称布置的两组静触头,每组静触头均为u形结构且包括触头短臂以及与触头短臂相对且比触头短臂长的触头长臂,触头短臂上设有与动触点配合的静触点;

4、所述静触头组中,至少一组静触头的触头长臂,用于从快动机构的辅助磁轭中部穿过与其限位配合而阻止辅助磁轭向远离动触头的方向移动,且触头长臂还设有用于与辅助磁轭卡接配合而阻止辅助磁轭沿触头长臂的延伸方向移动的磁轭卡槽。

5、进一步的,所述触头长臂设有两个磁轭卡槽,两个磁轭卡槽相对分别位于触头长臂的一对侧沿上;所述触头长臂用于从辅助磁轭中部穿过且与辅助磁轭的辅助磁轭底限位配合,两个磁轭卡槽分别用于与辅助磁轭的两个辅助磁轭臂卡接配合。

6、进一步的,所述磁轭卡槽设置在磁轭长臂长出磁轭短臂的一段上。

7、进一步的,所述触头机构还包括分别与两组静触头配合的两组增磁块,每组增磁块设置在对应静触头的触头短臂上,位于触头短臂和触头长臂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增磁块为u形结构,包裹在对应的触头短臂上。

9、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两个引弧角,引弧角用于向灭弧室的入口延伸。

10、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组件还包括触头支持,触头支持包括支持主体,动触头插装在支持主体内且两端分别凸出在支持主体外部。

11、进一步的,所述触头支持还包括设置在支持主体一侧上的支持导向部,支持导向部向两组静触头之间延伸,在动触头与两组静触头闭合时,将两组静触头完全隔开,支持导向部还用于滑动插入设置在容纳触头机构的壳体结构上的支持导向槽内。

12、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组件还包括触头弹簧,触头弹簧设置在支持主体内且两端分别与动触头和支持主体配合。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持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主体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主体顶壁和主体底壁,主体侧壁、主体顶壁和主体底壁整体成方框形结构,主体侧壁设有供动触头穿过的主体插孔,动触头和触头弹簧依次布置在主体顶壁和主体底壁之间,触头弹簧两端分别与动触头和主体底壁配合,支持导向部设置在主体顶壁外侧上。

14、进一步的,所述支持主体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主体前壁和主体后壁,主体侧壁、主体顶壁和主体底壁位于主体前壁和主体后壁之间,主体前壁或主体后壁设有供触头弹簧进入支持主体内的主体开孔。

15、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侧壁设有用于供联动杆插入的主体连接孔。

16、一种断路器,其包括所述的触头机构。

17、本实用新型触头机构,其静触头采用u形结构,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受洛伦兹力,可以更加快速的从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移出,减少对于动触头和静触头的烧损;而且,静触头的触头长臂和触头短臂的结构设计以及触头长臂的磁轭卡槽,更加便于与快动机构的配合,便于组装。

18、此外,所述触头支持的结构,便于动触头、触头支持和触头弹簧的装配,可靠性高。

19、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其降低了电弧对于动触头和静触头的烧损,使用寿命长,而且组装简便。



技术特征:

1.一种触头机构,其包括动触头组件(421)和静触头组(422),动触头组件(421)包括两端各设有一组动触点的动触头(4211),静触头组(422)包括对称布置的两组静触头(4220),每组静触头(4220)均为u形结构且包括触头短臂(42201)以及与触头短臂(42201)相对且比触头短臂(42201)长的触头长臂(42202),触头短臂(42201)上设有与动触点配合的静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长臂(42202)设有两个磁轭卡槽(42203),两个磁轭卡槽(42203)相对分别位于触头长臂(42202)的一对侧沿上;所述触头长臂(42202)用于从辅助磁轭(510)中部穿过且与辅助磁轭(510)的辅助磁轭底限位配合,两个磁轭卡槽(42203)分别用于与辅助磁轭(510)的两个辅助磁轭臂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卡槽(42203)设置在磁轭长臂(42202)长出磁轭短臂(42201)的一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机构还包括分别与两组静触头(4220)配合的两组增磁块(4221),每组增磁块(4221)设置在对应静触头(4220)的触头短臂(42201)上,位于触头短臂(42201)和触头长臂(422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磁块(4221)为u形结构,包裹在对应的触头短臂(422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421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两个引弧角(42111),引弧角(42111)用于向灭弧室(410)的入口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421)还包括触头支持(4210),触头支持(4210)包括支持主体(42100),动触头(4211)插装在支持主体(42100)内且两端分别凸出在支持主体(42100)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持(4210)还包括设置在支持主体(42100)一侧上的支持导向部(42101),支持导向部(42101)向两组静触头(4220)之间延伸,在动触头(4211)与两组静触头(4220)闭合时,将两组静触头(4220)完全隔开,支持导向部(42101)还用于滑动插入设置在容纳触头机构的壳体结构上的支持导向槽(400s)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421)还包括触头弹簧(4212),触头弹簧(4212)设置在支持主体(42100)内且两端分别与动触头(4211)和支持主体(42100)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主体(421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主体侧壁(42100s)以及相对设置的主体顶壁(42100u)和主体底壁(42100l),主体侧壁(42100s)、主体顶壁(42100u)和主体底壁(42100l)整体成方框形结构,主体侧壁(42100s)设有供动触头(4211)穿过的主体插孔(42100p),动触头(4211)和触头弹簧(4212)依次布置在主体顶壁(42100u)和主体底壁(42100l)之间,触头弹簧(4212)两端分别与动触头(4211)和主体底壁(42100l)配合,支持导向部(42101)设置在主体顶壁(42100u)外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主体(42100)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主体前壁和主体后壁,主体侧壁(42100s)、主体顶壁(42100u)和主体底壁(42100l)位于主体前壁和主体后壁之间,主体前壁或主体后壁设有供触头弹簧(4212)进入支持主体(42100)内的主体开孔(42100o)。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侧壁(42100s)设有用于供联动杆(330)插入的主体连接孔(42100c)。

13.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包括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触头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头机构及断路器,触头机构中:动触头组件的动触头两端各设有一组动触点,静触头组的两组静触头对称布置,每组静触头均为U形结构且包括触头短臂以及与触头短臂相对且比触头短臂长的触头长臂,触头短臂上设有与动触点配合的静触点;所述静触头组中,至少一组静触头的触头长臂,用于从快动机构的辅助磁轭中部穿过与其限位配合,且触头长臂还设有磁轭卡槽;所述触头机构有利于电弧移出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而且便于与快动机构配合。

技术研发人员:喻国强,徐永富,刘亚南,李俐,周军华,韦尚靖,张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8
技术公布日:2024/10/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