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耐油漆型电机引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20823发布日期:2025-01-17 12:4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燃耐油漆型电机引接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引接线,具体涉及一种阻燃耐油漆型电机引接线。


背景技术:

1、电机引线是电机内部绕组与外界电源连接的导线,其主要作用是为电机提供电能,电机引接线一般是由线缆和连接端组成,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引接线的快速安装。

2、往往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电源的位置和电机摆放的关系,引接线在电机壳外部需要弯折,由于整条线缆大都为绝缘挤包缆芯,非常紧实,弯折的时候绝缘护套弯曲处的内角压缩外角拉伸,使得对绝缘护套的破坏很大,故时长会产生电缆之间的导线材接触而瞬间产生高温高压,进而损伤处会产生燃烧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阻燃耐油漆型电机引接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燃耐油漆型电机引接线。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燃耐油漆型电机引接线,包括接线套,所述接线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套圈,所述接线套的内部安装有多根导电缆,所述导电缆的外周于接线套的内壁设置有用于降低温度传导的阻燃填充物;

3、所述接线套的外周套设有导电套头,所述导电套头朝向接线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形变挤压外壳,所述可形变挤压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柔性贴合垫,所述导电套头的内部居中处固定连接有用于导电可形变导电接口。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引接线时,通过阻燃填充物与隔热套圈来减少温度的传递,从而在对电机进行通电时,电极柱连接处通过电流产生高温时,能够有效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降低引接线燃烧的概率,相对增加了安全性;

5、通过夹紧固定的导电套头来在方便将导电缆与接线柱连接,并且方便在使用后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导电套头拆除,提高在导电缆损坏时更换引接线的效率。

6、具体的,所述导电套头远离接线套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电机相连接的接线柱。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线柱来插接于电机的通电接口处。

8、具体的,所述接线套远离隔热套圈的一端贯通连接有防护套皮,且多根所述导电缆均安装于防护套皮的内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皮套来保护导电缆避免其被油漆浸染影响导电效果。

10、具体的,所述防护套皮的内部与导电缆之间填充有阻燃填充物。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燃填充物来避免高温导致电线内部燃烧影响使用。

12、具体的,多根所述导电缆均插接于可形变导电接口的内部,所述接线套插接于可形变挤压外壳与可形变导电接口之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接线套和其内部的导电缆插接于导电套头内部的可行变导电接口与可行变挤压外壳之中完成插接并按压固定。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接线套、隔热套圈、阻燃填充物和导电缆的结构设计,来使得接线套内部的导电缆在进行导电的过程中,通过阻燃的材料以及隔绝氧气的因素来降低电缆燃烧的情况,并且能够在电缆燃烧时通过不宜燃烧的材质来避免燃烧更大,方便及时做出应急措施;

16、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导电套头、柔性贴合垫、可形变导电接口和可形变挤压外壳的结构设计,来方便在需要更换电缆时,通过将可形变挤压外壳掰开来取出需要更换的电缆,再插入并夹紧新电缆,从而能够方便快速更换并投入使用,相对提高维护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阻燃耐油漆型电机引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套(1),所述接线套(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套圈(3),所述接线套(1)的内部安装有多根导电缆(5),所述导电缆(5)的外周于接线套(1)的内壁设置有用于降低温度传导的阻燃填充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耐油漆型电机引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套头(2)远离接线套(1)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电机相连接的接线柱(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耐油漆型电机引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套(1)远离隔热套圈(3)的一端贯通连接有防护套皮(6),且多根所述导电缆(5)均安装于防护套皮(6)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阻燃耐油漆型电机引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皮(6)的内部与导电缆(5)之间填充有阻燃填充物(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耐油漆型电机引接线,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导电缆(5)均插接于可形变导电接口(9)的内部,所述接线套(1)插接于可形变挤压外壳(10)与可形变导电接口(9)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引接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阻燃耐油漆型电机引接线,包括接线套,所述接线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套圈;在安装引接线时,通过阻燃填充物与隔热套圈来减少温度的传递,从而在对电机进行通电时,电极柱连接处通过电流产生高温时,能够有效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降低引接线燃烧的概率,相对增加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隆,郑茂青,郑伟航,石兆祥,郑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新缆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6
技术公布日:2025/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