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短时耐受结构的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19408发布日期:2024-12-06 16:38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短时耐受结构的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开关,具体为一种高短时耐受结构的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小电流隔离开关多采用拍合式触头结构,或插接式触头结构。拍合式触头结构无法提供较高的触头压力并且无法自清洁触头氧化膜,而插接式触头结构因结构限制很难做到带银点式插接,故两种方案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短时耐受结构的隔离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自清洁触头氧化膜以及很难做到带银点式插接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短时耐受结构的隔离开关,包括:壳体和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沿壳体垂直方向滑动设置于壳体的内腔;

3、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触头承载块、动接触片、固定座和弹性组件,所述触头承载块滑动设置于壳体内腔中部,所述触头承载块的端面开设有贯穿触头承载块的承载腔,所述固定座和弹性组件沿承载腔水平法向分布,所述固定座和弹性组件相互抵接,且所述固定座和弹性组件居中设置于承载腔内,所述动接触片沿固定座侧壁的法向贯穿于固定座,且动接触片的两端分别位于触头承载块的外部。

4、优选的,所述触头承载块与壳体接触的两个垂直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沿垂直方向的条状凸起,所述壳体与凸起对应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之间为滑动连接关系。

5、优选的,还包括:两个挡板,所述两个挡板沿垂直方向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上,且镜像分布于触头承载块的两侧,所述两个挡板与动接触片两端的位置相对应。

6、优选的,所述挡板由底板和作用块组成,所述底板呈板状结构,所述底板沿垂直方向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作用块呈三棱柱结构,所述作用块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底板的主延展面上。

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吸弧挡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短时耐受的隔离开关,动静接触片采用双断点带银点式结构,并且采用插接式与拍合式的结合形式,本方案通过壳体及触头承载块特征配合使触头系统接触时即有插接式的动静触点摩擦接触的过程,可以自清除触点表面氧化膜,又通过动触头系统的弹性组件提供较高的触头压力,并且分闸时,动接触片具有两个轴向的运动,有效的增大了动接触片和静接触片之间的开距,并将动接触片和静接触片分隔开,本方案有效的提高短时耐受电流参数并能保证较高等级的使用类别。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短时耐受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沿壳体垂直方向滑动设置于壳体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短时耐受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承载块与壳体接触的两个垂直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沿垂直方向的条状凸起,所述壳体与凸起对应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凸起与凹槽之间为滑动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短时耐受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挡板,所述两个挡板沿垂直方向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上,且镜像分布于触头承载块的两侧,所述两个挡板与动接触片两端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短时耐受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由底板和作用块组成,所述底板呈板状结构,所述底板沿垂直方向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作用块呈三棱柱结构,所述作用块沿水平方向设置于底板的主延展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短时耐受结构的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安装有吸弧挡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短时耐受结构的隔离开关,包括:壳体和动触头组件,所述动触头组件沿壳体垂直方向滑动设置于壳体的内腔,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触头承载块、动接触片、固定座和弹性组件,所述触头承载块滑动设置于壳体内腔中部,所述触头承载块的端面开设有贯穿触头承载块的承载腔,所述固定座和弹性组件沿承载腔水平法向分布,所述固定座和弹性组件相互抵接,且所述固定座和弹性组件居中设置于承载腔内,所述动接触片沿固定座侧壁的法向贯穿于固定座,且动接触片的两端分别位于触头承载块的外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自清洁触头氧化膜以及很难做到带银点式插接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娇,解浩,白涛,刘延苏,从家卉,李思洋,李美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斯沃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