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5728发布日期:2024-03-05 15:2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


背景技术:

1、抗压抗冲击电缆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电缆,具有抵抗外部压力和冲击的特性。这种电缆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以确保其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2、中国专利文件cn114400111b公开了一种抗压抗冲击电缆,该电缆将胀塑性非牛顿流体设于电缆中,从而实现保护电缆。但是,该电缆在受到冲击时,冲击力往往作用于一点,因此容易导致电缆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旨在解决相关技术电缆容易受损的问题。

2、本发明的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包括:外套筒和电缆芯;

3、所述电缆芯设在所述外套筒内部,所述电缆芯与所述外套筒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和气态填充物,所述非牛顿流体能够包裹所述电缆芯,所述气态填充物位于所述环形腔的上部。

4、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间隔分布的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将所述环形腔分为多个沿所述外套筒间隔分布的环形分腔,每个所述环形分腔内均填充有所述非牛顿流体和所述气态填充物。

5、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由多个分套筒依次首尾相连组成,所述分套筒的首端和尾端均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壁与所述分套筒连接,所述密封圈的内壁与所述电缆芯连接。

6、优选的,所述分套筒的首端设有第一连接环,其尾端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之间能够螺纹配合。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环由硬质金属构成。

8、优选的,所述环形板的截面呈折线状。

9、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由柔性材料构成。

10、优选的,所述电缆包括导线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包裹有所述导线。

11、优选的,所述分套筒的侧壁由柔性防水材料构成。

12、有益效果:

13、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电缆深埋在轨道下面,由于电缆埋在轨道下方,其一般受到自上而下的冲击,冲击作用于电缆的顶部。在重力作用下气态填充物聚集在每个环形分腔的上部,非牛顿流体包裹在电缆芯的外侧,当外套筒的某一点受到冲击时,外套筒受力变形,冲击力可以使外套筒外壁发生形变,从而对气态填充物进行挤压,气态填充物受挤压后对其下方的非牛顿流体施加向下的压力,非牛顿流体可将向下的压力吸收,从而防止电缆芯受损。在电缆受到冲击的过程中,外套筒外壁受到的点冲击能够转化为气态填充物对非牛顿流体施加的向下的压力,从而增大了非牛顿流体的受力面积,使更多的非牛顿流体分摊冲击力,提高非牛顿流体的抗冲击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沿其轴向间隔分布的环形板(5),所述环形板(5)将所述环形腔分为多个沿所述外套筒间隔分布的环形分腔,每个所述环形分腔内均填充有所述非牛顿流体(3)和所述气态填充物(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由多个分套筒(1)依次首尾相连组成,所述分套筒(1)的首端和尾端均设有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的外壁与所述分套筒(1)连接,所述密封圈(6)的内壁与所述电缆芯(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套筒(1)的首端设有第一连接环(7),其尾端设有第二连接环(8),所述第一连接环(7)和所述第二连接环(8)之间能够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环(7)和所述第二连接环(8)由硬质金属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5)的截面呈折线状,且所述环形板(5)由柔性材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6)由柔性材料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包括导线(21)和绝缘层(22),所述绝缘层(22)内包裹有所述导线(2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套筒(1)的侧壁由柔性防水材料构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包括:外套筒和电缆芯,所述电缆芯设在所述外套筒内部,所述电缆芯与所述外套筒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和气态填充物,所述非牛顿流体能够包裹所述电缆芯,所述气态填充物位于所述环形腔的上部;本发明的基于轨道的抗压抗冲击电缆,在受到冲击力时,外套筒挤压气态填充物,气态填充物受挤压并向非牛顿流体施加向下的压力,气态填充物可以增大非牛顿流体的受力面积,从而增强电缆的抗冲击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东,李兴平,张善策,郭俊强,邓建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新兴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