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0688发布日期:2024-04-30 16:51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特别涉及一种电容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在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电子、轨道交通、电网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电容相关的电控部分的设计也是越来越复杂,对电控空间的利用率以及装配效率的提高将是一大挑战,电机三相铜排,磁环,屏蔽罩等重要电子元器件的定位与安装和绝缘问题的解决,将很大程度上提高电控的空间利用率与装配效率。

2、相关技术中将电机三相铜排与磁环和滤波屏蔽罩做分体组合式的设计,需要预留装配空间,同时也需要考虑安规问题,对电控空间的利用不是非常友好;另外涉及多个部件的安装,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容器,该电容器将电机三相铜排,磁环,屏蔽罩注塑在电容器上,实现电容的集成化设计,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将有效提高电控的空间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装配环节;符合目前多功能,低成本,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容器,包括壳体、电机的三相铜排、磁环和滤波的屏蔽罩,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的三相铜排、所述磁环和所述滤波的屏蔽罩注塑一体成型。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容器,其将三相铜排注塑在电容器的壳体上,可将三相铜排等用于电路的连接导电材质注塑集成在电容器的壳体上,既省去了器件安装过程,注塑包胶也解决了绝缘问题,提高了空间利用;将磁环(硅钢片,纳米晶等材质)注塑集成在电容器壳体上,省去后工序对磁环的安装与灌胶固化,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空间,磁环外部注塑包胶,解决了绝缘问题,优化了生产工艺;将滤波的屏蔽罩(钢材质,铝材质等)注塑进电容器壳体中,省去后工序对于屏蔽罩的安装与固定,特别是屏蔽罩形状为异形时,绝缘问题不好处理,注塑进壳体,通过注塑包胶可以有效的解决绝缘问题。

4、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机的三相铜排、磁环和滤波的屏蔽罩,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的三相铜排、所述磁环和所述滤波的屏蔽罩注塑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侧壁和底板,所述三相铜排和所述磁环设置在所述侧壁上,所述滤波的屏蔽罩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三相铜排埋设于所述侧壁,且一端从所述第一表面穿出,另一端从所述第二表面穿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埋设于所述侧壁且环设在所述三相铜排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铜排的三个铜排间隔布置,各所述铜排上均套设有一所述磁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贯通孔以定位所述磁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敞开口位于所述侧壁的顶面,所述第一贯通孔贯穿所述侧壁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的屏蔽罩上设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用于与所述壳体定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的屏蔽罩具有敞开的屏蔽腔体,所述屏蔽腔体的内表面一次注塑出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壳体二次注塑成一体以对所述滤波的屏蔽罩进行包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容器,包括壳体、电机的三相铜排、磁环和滤波的屏蔽罩,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的三相铜排、所述磁环和所述滤波的屏蔽罩注塑一体成型。该电容器将电机三相铜排,磁环,屏蔽罩注塑在电容器上,实现电容的集成化设计,高度集成化的设计将有效提高电控的空间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装配环节;符合目前多功能,低成本,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蓝福武,邱燕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法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