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结构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90601发布日期:2024-04-18 12:22阅读:9来源:国知局
密封结构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密封,具体涉及密封结构及电池。


背景技术:

1、在电池注液完成后,需要对注液孔进行密封。现有技术中,通常先在注液孔塞入胶钉,再使用铝盖盖住注液孔,并将铝盖与光铝板进行焊接,以达到对注液孔的密封效果。然而,该密封方式工序复杂,并且,铝盖与光铝板焊接处的质量及焊接均匀性难以管控,密封可靠性差,失效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及电池,以解决现有的注液孔密封方式工序复杂,并且,铝盖与光铝板焊接处的质量及焊接均匀性难以管控,密封可靠性差,失效风险较大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包括:盖板,沿所述盖板的厚度方向贯通设置有注液孔,位于所述注液孔的孔口下侧的孔壁朝向所述注液孔的中心方向凸出以形成台阶结构;密封圈,对应所述注液孔的孔口设置且设置于所述台阶结构上;密封盖,盖设于所述注液孔的孔口且设置于所述密封圈上;翻边凸台,凸出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并围绕所述注液孔的孔口设置,所述翻边凸台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向内翻折并铆压于所述密封盖上,以使所述密封盖按压所述密封圈;所述翻边凸台的翻折长度h≥1.5mm;所述翻边凸台的厚度为g,满足0.3mm≤g≤5mm。

3、有益效果:利用密封圈在密封盖和注液孔之间进行密封,并采用翻边铆压工艺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激光焊接工艺,实现密封盖的限位固定以及密封圈的压缩,简化了密封工序,并且密封工艺简单且可靠,降低失效风险;保证翻边凸台对密封盖进行铆压后的固定强度,并且保证对密封圈的压缩效果;在便于对翻边凸台进行翻折的同时,保证翻边凸台对密封盖进行铆压后的固定强度。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圈的直径为φa,满足φa≥2mm。

5、有益效果:保证密封圈能够实现有效密封。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密封盖的按压下,所述密封圈的压缩量为d,满足20%≤d/φa≤50%。

7、有益效果:在保证密封圈具有足够密封效果的同时,避免密封圈过渡压缩失效。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圈的内圈与所述台阶结构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k,满足k>d+1mm。

9、有益效果:使密封圈完全位于台阶结构上,避免密封圈压缩变形后延伸至注液孔内,从而避免影响密封效果。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盖的直径为φe,所述注液孔的孔口直径为φf,满足0<φf-φe≤0.5mm。

11、有益效果:在保证密封盖能够顺利装入注液孔内的同时,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液孔在所述台阶结构的边缘处的直径为φc,满足1mm≤φc≤10mm。

13、有益效果:在保证电解液注液速度的同时,避免影响盖板上其余部件的布置。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盖的厚度为b,满足0.3mm≤b≤2mm。

15、有益效果:在保证密封盖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同时,避免材料的浪费。

16、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密封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直径为φa,满足φa≥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盖的按压下,所述密封圈的压缩量为d,满足20%≤d/φa≤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内圈与所述台阶结构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k,满足k>d+1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的直径为φe,所述注液孔的孔口直径为φf,满足0<φf-φe≤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在所述台阶结构的边缘处的直径为φc,满足1mm≤φc≤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的厚度为b,满足0.3mm≤b≤2mm。

8.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池密封技术领域,公开了密封结构及电池,包括:盖板,沿盖板的厚度方向贯通设置有注液孔,位于注液孔的孔口下侧的孔壁朝向注液孔的中心方向凸出以形成台阶结构;密封圈,对应注液孔的孔口设置且设置于台阶结构上;密封盖,盖设于注液孔的孔口且设置于密封圈上;翻边凸台,凸出设置于盖板的上表面并围绕注液孔的孔口设置,翻边凸台远离盖板的一侧向内翻折并铆压于密封盖上,以使密封盖按压密封圈。本发明利用密封圈在密封盖和注液孔之间进行密封,并采用翻边铆压工艺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激光焊接工艺,实现密封盖的限位固定以及密封圈的压缩,简化了密封工序,密封工艺简单且可靠,降低失效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