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式点火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34808发布日期:2025-02-06 17:1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笔式点火线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笔式点火线圈,具体涉及一种笔式点火线圈。


背景技术:

1、在传统的笔式点火线圈制造技术中,组件间的电气连接大多依赖于手工焊接。这种工艺要求高度的技能和精度,尤其是在处理像初级骨架、次级骨架以及二极管等精密部件时。焊接过程不仅受到作业空间狭小的限制,还容易因人工操作的不一致性导致焊接质量参差不齐,例如焊点虚焊、短路或不牢固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到笔式点火线圈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2、此外,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能对周围的塑料或绝缘材料造成热损伤,增加产品的潜在故障率。而且,由于焊接作业难以自动化实施,特别是在小型化、高密度布局的现代笔式点火线圈设计中,生产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昂,严重制约了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和效率。

3、鉴于以上问题,传统的笔式点火线圈制造工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连接技术来替代传统焊接,以解决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和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笔式点火线圈。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笔式点火线圈,包括外壳体、初级骨架、次级骨架、连接头、二极管和线路板,所述连接头与外壳体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安装平板,所述安装平板内设置有端子集成片,所述端子集成片上具有伸出安装平板上表面的焊接端以及伸出安装平板下表面的插接头,所述焊接端与线路板进行连接,所述插接头与次级骨架上的插接端进行插接配合。

3、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端上设有三个插口,插接端的两端具有绕线挡条,所述绕线挡条下方设有绕线槽。

4、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头上设有与上述三个插口进行插接配合的三个插脚,所述插脚与插脚之间形成开槽。

5、进一步的,所述开槽两侧的插脚上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上方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上方设有收紧台阶。

6、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端上设有第一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的两侧形成插槽。

7、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头上设有与上述插槽进行插接配合的两个连接脚。

8、进一步的,所述初级骨架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用于嵌装二极管的管槽,所述管槽的一侧设有出线槽,另一侧设有与上述第一导线槽对接的第二导线槽。

9、进一步的,所述初级骨架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定位凸台,所述次级骨架上设有用于定位凸台卡入的定位凹槽。

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与连接头进行连接的开口两侧设有第一嵌合槽,所述连接头的两侧设有与上述嵌合槽进行嵌合的第二嵌合槽。

11、进一步的,所述端子集成片上还一体成型有伸入连接头的连接口内的插接端子。

12、本发明采用的插接式连接方案,相较于传统的焊接连接技术,显著提升了笔式点火线圈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3、1.提升自动化程度:插接头与安装平板的结构设计便于自动化设备操作,减少了对人工焊接的依赖,使得整个组装过程更易于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14、2.增强连接稳定性:插接配合的方式确保了初级骨架、次级骨架和二极管与连接头之间电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因焊接质量不一导致的接触不良、电阻增大或断路等问题,延长了笔式点火线圈的使用寿命。

15、3.简化组装流程:通过预先集成的端子集成片和标准化的插接结构,简化了组装步骤,减少了装配时间,同时也便于维修和更换部件,提高了整体的组装便捷性,便于自动化组装生产。

16、4.减少生产成本:自动化装配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因人为错误造成的废品率,同时,插接技术避免了焊接过程中的耗材消耗(如焊料、防护气体等),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

17、5.提高产品一致性:初级骨架、次级骨架和二极管与连接头之间的电连接采用插接连接结构的应用确保了每一件产品的连接质量均一,提高了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和整体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18、6.环境友好:减少焊接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符合现代制造业绿色环保的趋势,改善了生产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20、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笔式点火线圈,包括外壳体、初级骨架、次级骨架、连接头、二极管和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与外壳体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安装平板,所述安装平板内设置有端子集成片,所述端子集成片上具有伸出安装平板上表面的焊接端以及伸出安装平板下表面的插接头,所述焊接端与线路板进行连接,所述插接头与次级骨架上的插接端进行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式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上设有三个插口,插接端的两端具有绕线挡条,所述绕线挡条下方设有绕线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式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上设有与上述三个插口进行插接配合的三个插脚,所述插脚与插脚之间形成开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式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两侧的插脚上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上方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上方设有收紧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式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上设有第一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的两侧形成插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笔式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上设有与上述插槽进行插接配合的两个连接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式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骨架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用于嵌装二极管的管槽,所述管槽的一侧设有出线槽,另一侧设有与上述第一导线槽对接的第二导线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式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骨架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定位凸台,所述次级骨架上设有用于定位凸台卡入的定位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式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与连接头进行连接的开口两侧设有第一嵌合槽,所述连接头的两侧设有与上述嵌合槽进行嵌合的第二嵌合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式点火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集成片上还一体成型有伸入连接头的连接口内的插接端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笔式点火线圈,包括外壳体、初级骨架、次级骨架、连接头、二极管和线路板,所述连接头与外壳体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安装平板,所述安装平板内设置有端子集成片,所述端子集成片上具有伸出安装平板上表面的焊接端以及伸出安装平板下表面的插接头,所述焊接端与线路板进行连接,所述插接头与次级骨架上的插接端进行插接配合。插接头与安装平板的结构设计便于自动化设备操作,减少了对人工焊接的依赖,使得整个组装过程更易于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步斌,池仁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凯硕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