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电连接器是一个连接桥梁,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在电气设备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电气设备应用领域的拓展,电连接器的应用环境也随之拓展,例如应用到新能源车上。
2、电连接器分为插头和插座,两者插接完成电连接。新能源车用电连接器分为电池端(插头)、车端(插座)和站端,其中站端为换电站内为电池包进行充电的接口。
3、现有的插座结构复杂,不便于组装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插座结构复杂,不便于组装和维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沿z轴方向包括插接端和尾端,上述插接端用于与插头连接,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插接端子;上述第一壳体内沿z轴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上述第二壳体浮动设置于上述第一通孔内;上述第二壳体和上述第三壳体沿z轴方向排列且可拆卸连接,上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通孔,上述第三壳体包括第三通孔;上述插接端子设置于上述第二通孔和上述第三通孔内,上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上述第三壳体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上述第一限位结构和上述第二限位结构固定上述插接端子。
2、插接端子通过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在z轴上限位固定,所以插接端子可随第二壳体进行浮动从而与插头电连接,整体结构简单。另外假如需要拆卸或维修,将第三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关系解除,便可以依次拆卸下第三壳体和插接端子。
3、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插座还包括连接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上述第一弹簧沿z轴方向延伸;上述第二弹簧在xy平面内延伸。
4、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上述插座还包括位于上述插接端的第一密封件和位于上述尾端的第二密封件,上述第一密封件和上述第二密封件均连接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用于密封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隙。
5、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密封件包括未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连接的中间部,中间部包括至少两个弯折部。
6、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二密封件的第一端与上述第一壳体粘接,上述第二密封件的第二端夹设于上述第二壳体和上述第三壳体之间。
7、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上述第二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一凸起,上述第一凸起设置于上述第一凹槽内。
8、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凹槽,上述第二凹槽包括沿z轴延伸的第一侧壁和沿水平延伸的第二侧壁,上述第一密封件连接于上述第二凹槽,上述第二侧壁用于在z轴方向对上述第一密封件进行限位。
9、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沿z轴延伸的第一凸台,上述插接端子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第二凸台和沿z轴延伸的第三凸台,上述第三壳体包括沿z轴延伸的第四凸台;上述第一凸台和上述第二凸台卡接;上述第三凸台和上述第四凸台卡接。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上述插座。
1.一种插座,沿z轴方向包括插接端和尾端,所述插接端用于与插头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和插接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沿z轴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位于所述插接端的第一密封件和位于所述尾端的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均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粘接,所述第二密封件的第二端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三壳体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密封件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包括沿z轴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密封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侧壁用于在z轴方向对所述第一密封件进行限位。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的未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连接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包括至少两个弯折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沿z轴延伸的第一凸台,所述插接端子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第二凸台和沿z轴延伸的第三凸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沿z轴延伸的第四凸台;
9.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
11.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