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电池电极制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膜电极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1、电极是决定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好坏的关键,现有技术中开始逐步采用干法电极工艺来生产膜电极。干法电极工艺普遍采用粘结剂纤维化法,其主要工艺过程是将包含初步纤维化的粘结剂、活性材料和导电剂的混合粉末进行多级辊压,辊压过程中的摩擦力使粘结剂进一步纤维化并制备成膜电极。但是,在各级辊压的过程中,不同材料之间会具有较高的抗压力,粘结剂的纤维如果受压过大可能会产生断裂,会极大地降低膜电极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膜电极生产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辊压效果差影响膜电极质量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膜电极生产设备,该膜电极生产设备包括:
3、供料装置,用于提供混合粉料;
4、第一热辊装置,用于接收供料装置提供的混合粉料并将混合粉料辊压为半成品膜电极;
5、多个第二热辊装置,用于将半成品膜电极辊压为成品膜电极;以及
6、多个加热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个第二热辊装置的前方,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半成品膜电极。
7、可选地,加热装置为片形结构。
8、可选地,加热装置包括:
9、第一加热片,设置于半成品膜电极的一侧;以及
10、第二加热片,设置于半成品膜电极的另一侧。
11、可选地,膜电极生产设备还包括:
12、第一张力调节装置,设置于第一热辊装置和第二热辊装置之间,第一张力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热辊装置和第二热辊装置之间的半成品膜电极的张力;以及
13、第二张力调节装置,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热辊装置之间,第一张力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相邻的两个第二热辊装置之间的半成品膜电极的张力;
14、其中,第一张力调节装置的调节精度高于第二张力调节装置的调节精度。
15、可选地,第一张力调节装置包括:
16、第一过辊;
17、第一张力辊,与第一过辊间距设置;
18、第一张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一张力辊上;
19、浮动辊,处于第一过辊和第一张力辊水平方向的中间;以及
20、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浮动辊沿竖直方向运动。
21、可选地,直线驱动机构采用滚珠丝杆。
22、可选地,第二张力调节装置包括:
23、第二过辊;
24、第二张力辊,与第二过辊间距设置;
25、第二张力传感器,安装在第二张力辊上;
26、摆辊,处于第二过辊和第二张力辊水平方向的中间;以及
27、摆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摆辊向靠近第二张力辊的方向或远离第二张力辊的方向摆动。
28、可选地,膜电极生产设备还包括收卷装置,收卷装置用于收卷第二热辊装置辊压为的成品膜电极。
29、可选地,第二热辊装置和收卷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张力调节装置。
30、可选地,膜电极生产设备还包括用于切割成品膜电极的切割装置,切割装置设置于第二热辊装置和收卷装置之间。
31、本申请提供的膜电极生产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膜电极生产设备包括供料装置、第一热辊装置、多个第二热辊装置和多个加热装置,第一热辊装置将混合粉料辊压为半成品膜电极,第二热辊装置将半成品膜电极辊压为成品膜电极,加热装置设置于第二热辊装置的前方,加热装置对辊压前的半成品膜电极进行预加热,软化半成品膜电极,加热装置和热辊装置共同作用可以减少粘结剂的纤维断裂,降低粘结剂的抗压力,促进纤维化,提高半成品膜电极的面密度和韧性,半成品膜电极的输送速度就可以适当提高,进而提高成品膜电极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1.一种膜电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片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电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生产设备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电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装置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电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采用滚珠丝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电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张力调节装置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电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生产设备还包括收卷装置,所述收卷装置用于收卷所述第二热辊装置辊压为的所述成品膜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电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辊装置和所述收卷装置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张力调节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膜电极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电极生产设备还包括用于切割所述成品膜电极的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热辊装置和所述收卷装置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