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系统PCS组件的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39709发布日期:2024-11-29 15:2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系统PCS组件的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储能系统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系统pcs组件的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1、一般情况下,在储能系统内部装有多个pcs组件(过程控制系统),每个pcs组件通过储能集装箱内的簇架结构进行纵向或横向布置与固定,且簇架在储能集装箱结构内的布局配合其他功能组件而呈现多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pcs组件的装配过程复杂度增加。

2、当pcs组件与簇架的配合面布置在靠近集装箱门结构处,由于存在足够的操作空间,则可通过叉车直接进行装配;通过叉车起吊后,直接与簇架各基准配合进行,对于安装位置距集装箱开口有一定深度的簇架结构而言,pcs组件安装过程的可利用操作空间十分有限,另外也没有直接利用簇架工装来与集装箱内部簇架相配合后,而往集装箱内的操作空间中装入pcs组件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系统pcs组件的装配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直接利用簇架工装来与集装箱内部簇架相配合后,而往集装箱内的操作空间中装入pcs组件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为:

3、一种储能系统pcs组件的装配工装,包括:

4、一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一侧壁上设有定位配合面,用于与集装箱上的主梁结构外表面相贴合,且所述框架位于集装箱门框结构的外侧,所述框架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有紧定结构组件,且位于框架顶部的紧定结构组件与定位配合面共同位于框架顶部的同一侧壁,用于通过紧定结构组件将框架固定在集装箱上的门框结构外表面,使框架位于集装箱的外侧,便于将pcs组件从框架上转移至集装箱内;

5、若干对簇架支撑板,沿框架的竖直方向设置在框架的内侧壁上,每个所述簇架支撑板上设有竖导向支撑面,且所述竖导向支撑面的方向与框架的宽度方向相平行,所述簇架支撑板的一侧壁端部设有横导向面,且所述横导向面与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用于通过簇架支撑板上的竖导向支撑面和横导向面,对pcs组件放置在一对簇架支撑板上而进行横竖方向的位置调整。

6、优选的,位于框架竖直方向上的上下两层簇架支撑板,安装在下一层簇架支撑板上的pcs组件由位于上一层簇架支撑板上的横导向面约束其横向位置和摆动;

7、同一簇架支撑板上的横导向面、纵导向支撑面对pcs组件的移动进行导向,用于推动pcs组件沿着纵导向支撑面进行位移运动。

8、优选地,所述簇架支撑板在框架上设置的位置与集装箱上所设置的簇架相对应。

9、进一步的,簇架支撑板与簇架的位置、数量均一一对应。

10、采用上述方案,目的是推动pcs组件沿着导向支撑面进行位移运动,在此过程中,pcs组件会逐渐接触集装箱的簇架的支撑面,直至pcs组件上的紧固配合面与集装箱内部的簇架配合面接触为止,在两者接触配合面处通过螺栓紧固,则pcs组件装配完成。

11、优选地,所述紧定结构组件包括紧定结构和紧定螺钉,所述紧定结构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表面、框架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且位于凹槽内表面的第一通孔与位于框架侧壁上的第一通孔共同通过紧定螺钉固定,所述凹槽的内表面、集装箱上的边框结构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且位于凹槽内表面上的第二通孔与集装箱上的边框结构上的第二通孔也共同通过紧定螺钉固定。

12、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底部还设有移动支撑组件,用于将装配工装通过移动支撑组件移动至集装箱的外边框,不断调整装配工装与集装箱的相对位置,且所述定位配合面与集装箱上门框结构的外表面相贴合。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紧定结构组件进行配合固定,避开了集装箱内部以及集装箱外部结构的约束;装配工装底部的移动支撑组件提高了工装应用的移动便捷与可靠性,在方便工装的移动过程中保证了其稳定性;

14、设置带有具有导向功能的横导向面和具有导向和支撑功能的纵导向支撑面所组成的簇架支撑板,为装配时初步配合基准,其数量与集装箱内的簇架对应的配合结构保持一致;在集装箱结构的开门处,也即集装箱的门框结构处,通过紧定结构组件将装配工装与集装箱的主梁结构进行定位与固定,以此将簇架与pcs组件导向装配工序的配合位置转移到集装箱外部,从而转移了pcs组件与集装箱内的簇架的初始装配配合面,增加有效操作空间,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系统pcs组件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位于框架竖直方向上的上下两层簇架支撑板,安装在下一层簇架支撑板上的pcs组件由位于上一层簇架支撑板上的横导向面约束其横向位置和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定结构组件包括紧定结构和紧定螺钉,所述紧定结构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表面、框架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且位于凹槽内表面的第一通孔与位于框架侧壁上的第一通孔共同通过紧定螺钉固定,所述凹槽的内表面、集装箱上的边框结构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且位于凹槽内表面上的第二通孔与集装箱上的边框结构上的第二通孔也共同通过紧定螺钉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储能系统装配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PCS组件的装配工装,它包括一框架,框架的顶部一侧壁上设有定位配合面,用于与集装箱上的主梁结构外表面相贴合,且框架位于集装箱门框结构的外侧,框架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有紧定结构组件。本技术通过紧定结构组件配合固定,避开集装箱内部以及集装箱外部结构的约束;移动支撑组件提高工装移动便捷与可靠性,保证工装移动的稳定性;设置簇架支撑板,为装配时初步配合基准,其数量与集装箱内的簇架对应的配合结构保持一致;在集装箱的门框结构处通过紧定结构组件将装配工装与集装箱定位与固定,以此将簇架与PCS组件导向装配转移到集装箱外部,增加有效操作空间,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章笑吟,王翰君,徐鹏程,孙鹏,张磊,胡楠,闫金金,张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智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