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张力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线圈绕制的张力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1、为了控制张力,需要构成张力控制系统。由于张力只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驱动(或制动)力矩的工艺设备之间形成,因此张力控制系统是在两个传动控制系统基础上构成的。其中一个传动控制系统作为张力控制系统的速度基准,称为速度基准系统,而另一个传动控制系统按张力要求建立负载,形成张力,实质是对速度基准系统按要求张力进行速度跟随,称为张力可控的速度跟随系统。张力控制的任务一般多放在后一系统上,所以人们习惯地只将后者称为张力控制系统。
2、现有的张力控制运用卷扬机,卷扬机一般用的是普通电机,电机的转速是一定的,但是当绕制模具绕制不同半径的线圈匝数时,需要卷扬机的放送速度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会带来张力不稳定,速度与绕制模具不好匹配。现急需一种在负载端控制的张力控制系统,当绕制模具绕制不同半径的线圈匝数时保持恒定的张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线圈绕制的张力控制设备,解决现有的张力控制系统通过卷扬机保持恒定转速控制张力在绕制不同半径的线圈匝数时容易造成张力不稳定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线圈绕制的张力控制设备,包括:
4、用于调节导体位置的前导向装置和后导向装置;导体从所述前导向装置处穿入,从所述后导向装置处穿出;所述立座上设置有纵向对齐且可同步转动的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所述导体从所述第一压紧轮和所述第二压紧轮之间穿过;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的卡钳装置;所述卡钳装置的一端能够夹紧和放开所述第二压紧轮,另一端设置有紧固装置用于所述卡钳装置与第二压紧轮配合一端的夹紧和放开。
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立座上设置有纵向延伸的导轨,所述第一压紧轮可沿所述导轨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压紧轮和所述第二压紧轮之间的压力。
6、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立座的上端成型有悬空台,所述悬空台上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上端设置有手轮,下端设置有经由滚轮架固定的第一压紧轮;所述滚轮架上固定有沿所述导轨上下移动的滑块。
7、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紧轮后侧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压紧轮后侧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卡钳装置包括两个活动臂和底座,两个所述活动臂十字交叉地铰接在所述底座上。
9、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卡钳装置包括两个活动臂和底座,两个所述活动臂十字交叉地铰接在所述底座上。
1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装置包括活动连接的左旋螺杆和右旋螺杆,所述左旋螺杆与左侧的所述活动臂通过左旋螺纹连接,所述右旋螺杆与右侧的所述活动臂通过右旋螺纹连接。
11、在一种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活动臂相互夹持一端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摩擦片。
1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前导向装置包括用于调节导体左右位置的第一横向导向装置和用于调节导体上下位置的第一纵向导向装置。
1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后导向装置包括用于调节导体左右位置的第二横向导向装置和用于调节导体上下位置的第二纵向导向装置。
1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装置包括第一横向支架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架上方的两个第一纵向导辊,两个所述第一纵向导辊对立设置,且中间能够穿过导体;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装置包括第一纵向支架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支架上方的两个第一横向导辊,两个所述第一横向导辊对立设置,且中间能够穿过导体。
1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向导向装置包括第二横向支架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架上方的两个第二纵向导辊,两个所述第二纵向导辊对立设置,且中间能够穿过导体;所述第二纵向导向装置包括第二纵向支架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支架上方的两个第二横向导辊,两个所述第二横向导辊对立设置,且中间能够穿过导体。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导向装置和后导向装置对进出调节装置的导体进行位置上的调整和统一对应,防止导体偏摆;导体在调节装置上经过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之间,通过调整第一压紧轮的上下位置调整导体受到的压力,第一压紧轮和第二压紧轮通过同步转动统一滚动量,无需卷扬机控制;第二压紧轮通过卡钳装置制动,提供足够的张力,并且紧固装置能够精确控制卡钳装置的开合度,提供不同大小的摩擦力,从而调节张力大小。
18、进一步,卡钳装置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活动臂和底座,底座直接安装固定在支撑台上,两个活动臂十字交叉地铰接在底座上,两个活动臂的一端能够夹紧和放开第二压紧轮,另一端安装有紧固装置用于控制两个活动臂与第二压紧轮配合一端的夹紧和放开。两个活动臂相互夹持一端的相对位置分别固定有摩擦片,当两个活动臂夹紧第二压紧轮时摩擦片可以增大摩擦力,有利于控制张力时增大负载。
19、进一步,卡钳装置额紧固装置中的左旋螺杆与左侧的活动臂通过左旋螺纹连接,右旋螺杆与右侧的活动臂通过右旋螺纹连接,通过旋转左旋螺杆和右旋螺杆就可以实现两个活动臂的夹紧和放开,便于精细控制开合度,以精确的调节张力的大小,且能够保持稳定。
1.一种用于线圈绕制的张力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圈绕制的张力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线圈绕制的张力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座(302)的上端成型有悬空台(303),所述悬空台(303)上螺纹连接有丝杆(304),所述丝杆(304)的上端设置有手轮(305),下端设置有经由滚轮架(306)固定的第一压紧轮(307);所述滚轮架(306)上固定有沿所述导轨(308)上下移动的滑块(309)。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线圈绕制的张力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轮(307)后侧固定有第一齿轮(311),所述第二压紧轮(310)后侧固定有第二齿轮(312),所述第一齿轮(311)与第二齿轮(312)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圈绕制的张力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装置(4)包括两个活动臂(401)和底座(403),两个所述活动臂(401)十字交叉地铰接在所述底座(40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线圈绕制的张力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402)包括活动连接的左旋螺杆(4021)和右旋螺杆(4022),所述左旋螺杆(4021)与左侧的所述活动臂(401)通过左旋螺纹连接,所述右旋螺杆(4022)与右侧的所述活动臂(401)通过右旋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线圈绕制的张力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动臂(401)相互夹持一端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摩擦片(4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线圈绕制的张力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装置(1)包括用于调节导体左右位置的第一横向导向装置(101)和用于调节导体上下位置的第一纵向导向装置(102);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线圈绕制的张力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装置(101)包括第一横向支架(101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支架(1011)上方的两个第一纵向导辊(1012),两个所述第一纵向导辊(1012)对立设置,且中间能够穿过导体;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装置(102)包括第一纵向支架(102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支架(1021)上方的两个第一横向导辊(1022),两个所述第一横向导辊(1022)对立设置,且中间能够穿过导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线圈绕制的张力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导向装置(201)包括第二横向支架(201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支架(2011)上方的两个第二纵向导辊(2012),两个所述第二纵向导辊(2012)对立设置,且中间能够穿过导体;所述第二纵向导向装置(202)包括第二纵向支架(202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纵向支架(2021)上方的两个第二横向导辊(2022),两个所述第二横向导辊(2022)对立设置,且中间能够穿过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