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加工用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06690发布日期:2025-04-07 22:34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加工用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加工用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容器是一种电子元件,用于存储电荷并在需要时释放电荷。它由两个导体之间隔开的绝缘体组成,这个绝缘体通常称为电介质,电容器的主要作用是存储和释放电能,它在电子电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电容器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烧结处理,并在烧结后对成品进行降温,但是现有技术中装置一般通过朝向烧结后的成品喷射冷气流进行降温的方式,喷射冷气流的方式可能导致成品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分布不均匀,由于冷气流可能无法充分渗透到成品的各个角落,导致部分区域的温度降低不足,影响产品整体的温度均匀性。

3、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电容器加工用降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容器加工用降温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容器加工用降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固定有两个正对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固定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的顶面固定有外框体,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底板与转动板上共同设置有降温组件。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齿条与齿轮,所述气缸安装在底板上,所述齿条固定在气缸的伸缩端上,所述齿轮固定套设在转轴上,所述齿条与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气源、外层管、冷却液、内层管、两个连接杆、喷气管、若干喷气口与连通管,所述气源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外层管固定在转动板的底面,所述内层管固定在外层管的内部,所述冷却液蓄积在外层管与内层管之间,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均与喷气管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喷气口均开设在喷气管上,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与内层管的一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喷气管相连通,所述气源的出气端与内层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层管由多段u型管构成,且外层管均布在转动板的底面,所述内层管的形状与外层管相适配。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喷气口均布在喷气管上,且若干喷气口均朝向转动板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层管浸没在冷却液内。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转动板的摆动效果使得放置在上面的电容器能够不断滑动,确保电容器的各个部分都能接触到降温装置,这有助于实现对整个电容器的全面降温处理,提高降温的均匀性;

11、2、外层管中的冷却液对外层管和转动板进行降温,而内层管通过供气和喷气口的喷射低温气体,对电容器表面进行降温处理,外层管和内层管的协同作用使得整个装置能够更全面、高效地降温,这种方式有助于解决传统降温方式中无法充分接触到产品表面的问题,提高降温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容器加工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面固定有两个正对的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设置有转动板(3),所述转动板(3)上固定有转轴(5),且转轴(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3)的顶面固定有外框体(4),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底板(1)与转动板(3)上共同设置有降温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加工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6)、齿条(7)与齿轮(8),所述气缸(6)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齿条(7)固定在气缸(6)的伸缩端上,所述齿轮(8)固定套设在转轴(5)上,所述齿条(7)与齿轮(8)之间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加工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气源(9)、外层管(10)、冷却液(11)、内层管(12)、两个连接杆(13)、喷气管(14)、若干喷气口(15)与连通管(16),所述气源(9)安装在底板(1)上,所述外层管(10)固定在转动板(3)的底面,所述内层管(12)固定在外层管(10)的内部,所述冷却液(11)蓄积在外层管(10)与内层管(12)之间,两个所述连接杆(13)的一端均固定在底板(1)上,另一端均与喷气管(14)固定连接,若干所述喷气口(15)均开设在喷气管(14)上,所述连通管(16)的一端与内层管(12)的一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喷气管(14)相连通,所述气源(9)的出气端与内层管(12)的另一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容器加工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管(10)由多段u型管构成,且外层管(10)均布在转动板(3)的底面,所述内层管(12)的形状与外层管(10)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容器加工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喷气口(15)均布在喷气管(14)上,且若干喷气口(15)均朝向转动板(3)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容器加工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管(12)浸没在冷却液(11)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加工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加工用降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固定有两个正对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上固定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的顶面固定有外框体,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底板与转动板上共同设置有降温组件。本技术在使用时,外层管中的冷却液对外层管和转动板进行降温,而内层管通过供气和喷气口的喷射低温气体,对电容器表面进行降温处理,外层管和内层管的协同作用使得整个装置能够更全面、高效地降温,这种方式有助于解决传统降温方式中无法充分接触到产品表面的问题,提高降温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辉,蒋兵,周昱澔,刘堂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西驰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24
技术公布日:2025/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