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电阻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433523发布日期:2025-03-28 17:2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电阻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配电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电阻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现阶段随着对干式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运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干式配电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需对过渡电阻固定装置进行结构优化处理,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圆筒式或多层板式结构。但是这种结构会存在以下问题:1.因过渡电阻需包裹绝缘,并紧密绕制在骨架上,影响过渡电阻的散热,增加了绝缘包裹工序和工作量;2.因骨架没有进行对流散热开孔,影响过渡电阻的散热,造成局部绝缘强度下降;3.多层板式结构采用每层单独绕制过渡电阻,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将过渡电阻串联,增加了过渡电阻连接点,提升了开关运行事故风险。缠绕过渡电阻时,环境不同高度不同,时而会给工作人员操作带来不便,工作效率降低。

2、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高电阻散热能力、降低运行事故风险且适合不同高度环境的高度调节机构及电阻固定装置来满足现有环境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现有缠绕过渡电阻时,环境不同高度不同,时而会给工作人员操作带来不便,工作效率降低。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总成、设置在所述固定总成底部的对接板、开设在所述固定总成表面的控制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凹槽内的调节组件;

4、调节组件,包括旋转设置于所述控制凹槽内的旋转块、设置于所述固定总成另一端的调节室、位于所述调节室内部的限位单元。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室内壁开设有容纳空腔,所述容纳空腔与所述控制凹槽贯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凹槽内壁旋转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另一端固定套接所述旋转块,所述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凹槽内壁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容纳空腔内壁旋转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贴近所述容纳空腔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容纳空腔内壁滑动设置有齿板,所述齿板与所述齿轮啮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齿板朝向所述控制凹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配合滑板,所述配合滑板朝向所述旋转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下表面与所述旋转块上表面贴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操作杆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调节钮,所述调节钮位于所述调节室外壁。

10、本实用新型中高度调节机构的有益效果为:操作简便,当需要升高时,只需直接上提就能把电阻固定装置带至更高位置,旋转块在默认状态下能够支撑电阻固定装置,需要下降收纳时,只需转动调节钮即可让旋转块失去限制,电阻固定装置可以自动下落收纳。

11、鉴于现有的圆筒式或多层板式电阻固定结构存在散热较差、局部绝缘强度下降的问题,多层板式结构采用每层单独绕制过渡电阻,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将过渡电阻串联,增加了过渡电阻连接点,提升了开关运行事故风险。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固定组件,包括放置在所述旋转块上方的绝缘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底座上方的绕线骨架。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阻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绕线骨架两侧固定开设有走线穿孔,所述走线穿孔一侧设置有螺栓定位孔。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阻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绕线骨架表面开设有分隔槽,所述分隔槽内绕设有过渡电阻。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阻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绕线骨架中部设置有散热槽,所述绕线骨架之间设置有绝缘片,所述过渡电阻末端固定有接线鼻。

16、本实用新型中电阻固定装置的有益效果为:绕线骨架中部散热槽有效提升了过渡电阻散热效果,降低了因过渡电阻局部过热造成的绝缘失效和熔断情况,绝缘片解决了因过渡电阻绕制残余应力造成层间过渡电阻鼓起而引发短路情况,提升了开关运行质量,分隔槽确保了过渡电阻缠绕的绝缘间距,节省了过渡电阻的绝缘包裹工序,提升了过渡电阻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室(202)内壁开设有容纳空腔(202a),所述容纳空腔(202a)与所述控制凹槽(103)贯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凹槽(103)内壁旋转连接有转轴(201a),所述转轴(201a)另一端固定套接所述旋转块(201),所述转轴(201a)表面固定连接有扭簧(201a-1),所述扭簧(201a-1)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凹槽(103)内壁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腔(202a)内壁旋转连接有操作杆(202b),所述操作杆(202b)贴近所述容纳空腔(202a)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202b-1),所述容纳空腔(202a)内壁滑动设置有齿板(202c),所述齿板(202c)与所述齿轮(202b-1)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202c)朝向所述控制凹槽(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配合滑板(203a),所述配合滑板(203a)朝向所述旋转块(2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板(203b),所述限位板(203b)下表面与所述旋转块(201)上表面贴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202b)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调节钮(204),所述调节钮(204)位于所述调节室(202)外壁。

7.一种电阻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以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阻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骨架(302)两侧固定开设有走线穿孔(302a),所述走线穿孔(302a)一侧设置有螺栓定位孔(302b)。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阻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骨架(302)表面开设有分隔槽(302c),所述分隔槽(302c)内绕设有过渡电阻(302c-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阻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骨架(302)中部设置有散热槽(303),所述绕线骨架(302)之间设置有绝缘片(304),所述过渡电阻(302c-1)末端固定有接线鼻(302c-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压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配电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及电阻固定装置,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总成、固定总成底部的对接板、固定总成表面的控制凹槽、控制凹槽内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控制凹槽内的旋转块、固定总成另一端的调节室、调节室内部的限位单元,固定组件包括旋转块上方的绝缘底座、绝缘底座上方的绕线骨架。高度调节机构操作简便,只需直接上提就能把电阻固定装置带至更高位置,旋转块在默认状态下能够支撑电阻固定装置,需要下降收纳时,只需转动调节钮,绕线骨架中部散热槽有效提升了过渡电阻散热效果,降低了因过渡电阻局部过热造成的绝缘失效和熔断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旺,高彬洋,潘明,孟繁双,肖红伟,杨庆福,聂鹏,张晓同,高浩,刘浩岳,胡逸群,冯娟,张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置信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605
技术公布日:2025/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