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体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盖板结构和电芯的连接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芯和壳体装配过程,进而影响装配效率和电池的合格率。
2、单电芯电池制作效率高,电池厚度较小。但是由于仅在电芯一侧出极耳,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有极耳和没有极耳一侧高度不平齐情况发生,严重影响电芯入壳效率。另外,如果盖板结构倾斜,电池装配完成后,电芯主体容易挤压变形,不利于对极耳进行整形,也不利于抵住电芯主体,从而造成电芯主体在电池振动时发生晃动,进而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电池及电池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装配效率。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单体,包括:
4、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电芯主体和极耳,所述电芯主体具有与其中心线垂直的第一端面;所述极耳包括依次连接的引出部和弯折部,所述引出部自所述电芯主体的第一端面引出;
5、盖板结构,所述盖板结构包括绝缘件,所述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板和抵靠部,所述第一绝缘板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电芯主体的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绝缘板的第一端和所述抵靠部连接,所述抵靠部抵在所述电芯主体的第一端面;
6、其中,所述极耳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板和所述电芯主体的第一端面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抵靠部和所述弯折部分别位于所述电芯主体的中心线的两侧。
7、可选地,所述极耳还包括与弯折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绝缘件还包括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二绝缘板位于所述电芯主体的第一端面和所述极耳的连接部之间,且所述第二绝缘板和所述第一绝缘板连接。
8、可选地,所述抵靠部和所述第一绝缘板可翻折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板的一端和所述抵靠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绝缘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绝缘板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或粘贴的方式连接或热熔的方式连接。
9、可选地,所述抵靠部和所述第一绝缘板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绝缘板的一端和所述抵靠部可翻折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绝缘板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或粘贴的方式连接或热熔的方式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板中与所述第一绝缘板可拆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一绝缘板对应所述第二扣合件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扣合件,所述第一绝缘板和所述第二绝缘板通过所述第一扣合件和所述第二扣合件卡接的方式连接。
11、可选地,所述第一扣合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绝缘板朝向所述第二绝缘板的一侧;所述主体部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延伸并贯穿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绝缘板的端面;
12、所述第二扣合件包括至少一个卡勾,所述卡勾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绝缘板朝向所述第一绝缘板的一侧;所述卡勾的另一端为勾部;
13、每个所述卡勾的勾部均通过所述插接孔伸入所述容置槽内,且每个所述卡勾的勾部和所述容置槽的槽底相抵,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二绝缘板相抵。
14、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板和所述电芯主体的第一端面相抵。
15、可选地,所述电芯主体的第一端面引出有极性相反的两个极耳,两个所述极耳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绝缘板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绝缘板和所述极耳呈一一对应关系。
16、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绝缘板设置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绝缘板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绝缘板的第二表面对应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对应负极性的所述极耳设置,且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极耳的连接部和所述引出部之间;所述极耳的引出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
17、或者,所述第二绝缘板的第一表面设置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绝缘板的第二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凹陷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正极性的所述极耳设置,且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极耳的引出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极耳的连接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凹陷部。
1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19、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20、用电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单体。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单体及用电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单体,其盖板结构包括绝缘件,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板和连接于第一绝缘板的第一端的抵靠部,且抵靠部抵在电芯主体的第一端面上,极耳包括引出部和弯折部,且弯折部与抵靠部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电芯主体的中心线的两侧,使得第一绝缘板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电芯主体的中心线的一侧通过弯折部进行支撑,另一侧通过抵靠部进行支撑,进而能够防止第一绝缘板高度不平齐情况的发生,使得在电芯入壳时,能够保证第一绝缘板端面平整,降低了后续装配工序的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电池单体在装配完成后,电芯主体不会因受到第一绝缘板的挤压而变形,且包括第一绝缘板的盖板结构还能够更好地支撑电芯主体以及对极耳进行整形,避免出现倒插风险,提高电池单体的强度和刚度,减小电芯主体因振动导致的盖板结构变形的风险,提高了电池单体及应用电池单体的用电装置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200)还包括与弯折部(220)连接的连接部(230);所述绝缘件还包括第二绝缘板(330),所述第二绝缘板(330)位于所述电芯主体(100)的第一端面(120)和所述极耳(200)的连接部(230)之间,且所述第二绝缘板(330)和所述第一绝缘板(3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320)和所述第一绝缘板(310)可翻折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板(330)的一端和所述抵靠部(320)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绝缘板(33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绝缘板(310)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或粘贴的方式连接或热熔的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320)和所述第一绝缘板(310)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绝缘板(330)的一端和所述抵靠部(320)可翻折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板(330)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绝缘板(310)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或粘贴的方式连接或热熔的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板(330)中与所述第一绝缘板(310)可拆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扣合件(340),所述第一绝缘板(310)对应所述第二扣合件(340)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扣合件(350),所述第一绝缘板(310)和所述第二绝缘板(330)通过所述第一扣合件(350)和所述第二扣合件(340)卡接的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件(350)包括主体部(351),所述主体部(351)连接在所述第一绝缘板(310)朝向所述第二绝缘板(330)的一侧;所述主体部(351)设置有容置槽(352),所述容置槽(352)的槽底设置有插接孔(353),所述插接孔(353)延伸并贯穿所述主体部(351)远离所述第一绝缘板(310)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板(330)和所述电芯主体(100)的第一端面(120)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主体(100)的第一端面(120)引出有极性相反的两个极耳(200),两个所述极耳(200)沿第二方向(y)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y)和所述第一方向(x)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绝缘板(330)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绝缘板(330)和所述极耳(200)呈一一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板(330)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绝缘板(310)设置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绝缘板(330)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部(331),所述第二绝缘板(330)的第二表面对应所述第一凸起部(331)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凹陷部(332),所述第一凸起部(331)对应负极性的所述极耳(200)设置,且所述第一凸起部(331)位于所述极耳(200)的连接部(230)和所述引出部(210)之间;所述极耳(200)的引出部(210)容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32);
10.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