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低压电器,具体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接触器。
背景技术:
1、接触器是一种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且可频繁地接通与关断大电流控制电路的装置,可以作为控制电动机启停的重要电气设备,故接线的可靠性较为重要。
2、接触器中设置的接线端子用于与外部导线连接,现有的接线端子广泛采用接线框的形式,接线框内设置有压线结构,接触器中用于导电的静接触板延伸至接线框中,压线结构可以将外部导线压接在静接触板上。
3、但现有的压线结构在接线端子接线时存在不便进行接线操作,导致接线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及接触器,能够简化接线操作,以提高接线稳定性和接线效率。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线端子,设置在壳体的容纳腔中,容纳腔中设置有静接触板,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和压线框。接线框活动安装于容纳腔,静接触板部分位于接线框中。压线框活动安装于容纳腔,压线框上转动连接有调节件,调节件部分穿过压线框与接线框连接。静接触板将接线框分隔形成第一接线腔和第二接线腔,压线框扣设于第一接线腔内,调节件能够带动压线框相对于接线框活动,以压缩或扩张第一接线腔和/或第二接线腔。
3、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通过静接触板延伸至接线框中将接线框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相邻的第一接线腔和第二接线腔,使同一个接线框具有两个相邻的接线空间,便于在接线端子上进行接线操作,提高接线效率,还扩大了接线端子的适用范围。
4、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调节件设置为螺钉,螺钉转动连接于压线框远离接线框的一侧,且转动连接处设置有限位结构,接线框上设置有螺纹孔,螺钉螺纹连接于螺纹孔。
5、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将调节件设置为螺钉便于进行调节操作,螺钉的结构简单,方便装配且成本较低。通过在螺钉上设置限位结构,一方面可以将螺钉限制在压线框上,提高螺钉与压线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螺钉在旋转过程中发生意外滑移或脱落。另一方面可以在调节螺钉时,能够通过螺钉带动压线框移动,以调节压线框的位置。与此同时,接线框上设置的螺纹孔与压线框上的螺钉螺纹连接,便于通过旋转螺钉调整螺钉与螺纹孔的配合长度来调节压线框相对接线框的位置,这种连接方式能够简化调节操作,有效降低调节操作的难度,提高接线效率。
6、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螺钉包括螺帽和螺杆,螺帽处于压线框背离接线框的一侧,限位结构设置在螺杆上,螺杆部分穿过压线框,螺杆上设置有外螺纹并螺纹连接于螺纹孔。
7、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将螺帽设置在压线框背离接线框的一侧,螺杆部分穿过压线框与接线框连接,使得螺钉始终处在压线框上,且用于操作的螺帽处在易于调节的位置,方便及时对压线框和接线框进行调节,提高接线操作的便捷性,还可以降低接线端子出现接线不稳定的风险。
8、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限位结构为设置在螺杆上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弹簧垫片,弹簧垫片处于压线框背离接线框的一侧。弹簧垫片一侧抵接于螺帽,另一侧抵接于压线框。
9、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螺杆穿设在接线框上,限位槽的开设可以限制螺钉相对压线框的位置,使螺钉与压线框的相对位置固定,以使螺帽始终处于压线框远离接线框的一侧,从而便于及时调节螺钉。另外,弹簧垫片的设置可以防止螺钉发生松动,避免接线端子在受到震动后松脱出现接线不稳定的情况,提高接线端子的接线稳定性。
10、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接线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壁和第二框壁,压线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框壁和第四框壁,第一框壁处于第三框壁和第四框壁之间,第四框壁处于第一框壁和第二框壁之间。螺钉转动连接在第三框壁上,螺纹孔设置在第一框壁上,螺钉从第三框壁向第一框壁延伸并螺纹连接于螺纹孔。
11、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由第一框壁和第二框壁围合形成的接线框形成一个环状结构,由第三框壁和第四框壁围合形成的压线框形成相似的环状结构,压线框扣设在接线框时,第一框壁处于第三框壁和第四框壁之间,第四框壁处于第一框壁和第二框壁之间,采用这样类似环环相扣的连接形式,可以使压线框与接线框发生相对移动,且压线框和接线框之间不会轻易脱离,接线端子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12、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框壁和容纳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第一端抵接第二框壁背离第一框壁的一侧,弹性件的第二端抵接容纳腔的内壁。弹性件能够带动第二框壁抵接至静接触板。
13、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弹性件的设置可以对第二框壁施加弹性预紧力,使第二框壁具有朝向静接触板所在方向的运动趋势,从而使第二框壁能够对接入第二接线腔的导线施加预紧力,以便后续通过调节螺钉将导线紧固在第二接线腔中,便于进行接线操作,有效提高接线效率。
14、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接线框上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连接于第二框壁并向第二框壁背离第一框壁的一侧延伸,第一挡板位于弹性件的一侧。
15、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第一挡板的设置可以用于限制弹性件的位置,防止弹性件从接线框和容纳腔内壁之间脱离,使弹性件能够稳定作用于接线框。同时,第一挡板还可以起到保护弹性件的作用,降低弹性件受到损坏的风险,提高弹性件的使用寿命。
16、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二框壁上设置有卡接凸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卡接槽,卡接槽与卡接凸台相互卡接。
17、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在卡接凸台和卡接槽的卡接配合下,可以使第一挡板与第二框壁实现稳定连接,防止第一挡板轻易从第二框壁上脱离,提高装配稳定性。并且,卡接凸台和卡接槽的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且配合方式简单,便于进行装配操作。
18、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接线端子,壳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中设置有静接触板,接线端子安装在容纳腔内,静接触板部分位于接线端子的接线框中,静接触板将接线框分隔形成第一接线腔和第二接线腔,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接线孔和第二接线孔,第一接线孔与第一接线腔连通,第二接线孔与第二接线腔连通。
19、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具有上述接线端子的接触器能够有效提高接线效率和接线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接触器对主电路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接触器发生故障的风险,提高接触器和主电路的使用安全性。
20、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壳体上设置有避让孔,避让孔与第一挡板相适配,第一挡板随第二框壁移动能够进入避让孔或封闭至少部分第二接线孔。
21、基于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由于第一挡板的长度与弹性件处于正常状态时的长度相匹配,故避让孔的设置可以用于避让第一挡板,以便在接线框压缩弹性件的过程中,第一挡板能够随第二框壁移动并穿出壳体,避免第一挡板抵接在壳体的底壁影响接线框的移动,从而避免影响第二接线腔的扩张。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壳体的容纳腔中,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静接触板,所述接线端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设置为螺钉,所述螺钉转动连接于所述压线框远离所述接线框的一侧,且转动连接处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接线框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钉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包括螺帽和螺杆,所述螺帽处于所述压线框背离所述接线框的一侧,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杆部分穿过所述压线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外螺纹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螺杆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垫片处于所述压线框背离所述接线框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框壁和第二框壁,所述压线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框壁和第四框壁,所述第一框壁处于所述第三框壁和所述第四框壁之间,所述第四框壁处于所述第一框壁和所述第二框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壁和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框壁背离所述第一框壁的一侧,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抵接所述容纳腔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上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框壁并向所述第二框壁背离所述第一框壁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弹性件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壁上设置有卡接凸台,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凸台相互卡接。
9.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设置有静接触板,所述接线端子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静接触板部分位于所述接线端子的接线框中,所述静接触板将所述接线框分隔形成第一接线腔和第二接线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接线孔和第二接线孔,所述第一接线孔与所述第一接线腔连通,所述第二接线孔与所述第二接线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第一挡板相适配,所述第一挡板随第二框壁移动能够进入所述避让孔或封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接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