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卷芯结构及圆柱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26574发布日期:2025-04-15 15:42阅读:6来源:国知局
圆柱卷芯结构及圆柱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圆柱卷芯结构及圆柱电池。


背景技术:

1、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倍率性能好、安全性高、容量大、循环寿命长、绿色环保等优势,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结构对称,在系统集成设计方面灵活性强,结构简单、结构件成本低,在消费、动力及储能领域应用广泛。

2、然而,当前圆柱电池存在电解液浸润慢、易出现吸液不均匀和膨胀不均匀等问题,影响电池的性能发挥。特别是较大尺寸的圆柱电池,因卷绕层数多,张力不均,电解液吸收和浸润不均匀、膨胀不均匀,严重制约了圆柱电池的发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卷芯结构及圆柱电池,以解决圆柱电池存在吸液不均匀、膨胀不均匀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卷芯结构,包括极片组件和支撑组件。极片组件卷绕成圆柱形的卷芯,卷芯沿径向具有多个卷绕层;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弧形的支撑架,多个支撑架围绕卷芯的中心轴布置,且覆盖整个圆周;支撑架位于相邻的卷绕层之间。

3、有益效果:通过在卷芯的卷绕层中设置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中的多个支撑架作为一种稳定的支撑结构,能够在正常充放电过程中对极片组件起到刚性支撑作用,在电池中部提供一道刚性约束,改善层间膨胀不均,避免电池循环后期电性能和安全性能下降;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圆柱电池的卷芯结构,能够改善电池电解液的浸润性能,综合改善电池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卷芯的周向,相邻的支撑架对应的扇形区不重叠。

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支撑架中,存在至少两个支撑架的半径不等。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架包括内层支架和外层支架,沿支撑架的周向,内层支架和外层支架的两端连接;内层支架和外层支架之间存在间隙,沿支撑架的轴向,间隙贯穿支撑架的两端;支撑架采用可膨胀材料制成,支撑架适于沿卷芯的径向和/或轴向膨胀。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层支架和/或外层支架设有若干通孔,通孔与间隙连通。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孔内填充有补锂剂。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间隙内设有至少一个吸液层。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极片组件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离膜,隔离膜位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支撑架设于正极片和隔离膜之间,和/或,支撑架设于负极片和隔离膜之间;在设有支撑架的卷绕层中,沿周向,隔离膜包括与支撑架位置对应的常规段以及与支撑架错位的加厚段,加厚段的厚度大于常规段的厚度,常规段和加厚段构成整圆。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隔离膜的厚度方向,隔离膜的加厚段包括基膜以及设于基膜表面的常规涂层和/或功能涂层,功能涂层包括聚合物粘接层、产气层或绝热绝缘层。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壳体、盖板组件以及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圆柱卷芯结构。壳体为圆柱形,壳体设有敞口端;盖板组件设于壳体的敞口端;圆柱卷芯结构由盖板组件封装于壳体内。

13、有益效果:因为圆柱电池包括圆柱卷芯结构,具有与圆柱卷芯结构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圆柱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卷芯的周向,相邻的所述支撑架(21)对应的扇形区不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架(21)中,存在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架(21)的半径不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1)包括内层支架(211)和外层支架(212),沿所述支撑架(21)的周向,所述内层支架(211)和所述外层支架(212)的两端连接;所述内层支架(211)和所述外层支架(212)之间存在间隙(215),沿所述支撑架(21)的轴向,所述间隙(215)贯穿所述支撑架(21)的两端;所述支撑架(21)采用可膨胀材料制成,所述支撑架(21)适于沿所述卷芯的径向和/或轴向膨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支架(211)和/或所述外层支架(212)设有若干通孔(213),所述通孔(213)与所述间隙(21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3)内填充有补锂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215)内设有至少一个吸液层(21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组件(1)包括正极片(11)、负极片(12)和隔离膜(13),所述隔离膜(13)位于所述正极片(11)和所述负极片(12)之间;所述支撑架(21)设于所述正极片(11)和所述隔离膜(13)之间,和/或,所述支撑架(21)设于所述负极片(12)和所述隔离膜(1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柱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隔离膜(13)的厚度方向,所述隔离膜(13)的加厚段包括基膜(131)以及设于所述基膜(131)的表面的常规涂层(132)和/或功能涂层(133),所述功能涂层(133)包括聚合物粘接层、产气层或绝热绝缘层。

10.一种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圆柱卷芯结构及圆柱电池。圆柱卷芯结构包括极片组件和支撑组件。极片组件卷绕成圆柱形的卷芯,卷芯沿径向具有多个卷绕层;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弧形的支撑架,多个支撑架围绕卷芯的中心轴布置,且覆盖整个圆周;支撑架位于相邻的卷绕层之间。本技术通过在卷芯的卷绕层中设置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中的多个支撑架作为一种稳定的支撑结构,能够在正常充放电过程中对极片组件起到刚性支撑作用,在电池中部提供一道刚性约束,改善层间膨胀不均,避免电池循环后期电性能和安全性能下降;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圆柱电池的卷芯结构,能够改善电池电解液的浸润性能,综合改善电池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眯,向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618
技术公布日:2025/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