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89636发布日期:2024-11-05 16:4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缆加工,具体为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输电线路建设时,经常会涉及电力线缆的紧固压接,现有的线缆压接装置大都采用与线缆尺寸相匹配的压接工装对两端的线缆进行压接,以此将两端线缆连接。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9513497u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通过放线柱、放线槽、压接组件和手动按压结构的设置,使用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直径的线缆将放线柱上与其对应尺寸的放线槽转动到上方并通过固定组件将其固定,便于对不同尺寸型号的线缆进行压接且操作方便。但是该技术方案在工作时只能够压接一组线缆,当该组线缆压接完成后,需要将其取出,再重新装料后,才能进行下一组线缆的压接工作,导致设备有较长的停滞时间,大大降低了加工效率,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一组线缆压接完成后,需要将其取出,再重新装料后,才能进行下一组线缆的压接工作,导致设备有较长的停滞时间,大大降低了加工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可拆卸安装有线缆压接板,所述线缆压接板顶部开设有多个线缆压接槽,所述加工台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加工台的凹槽内安装有用于循环左右调节移动平台位置的循环移动机构,所述加工台的凹槽内部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加工台背部安装有压接机构。

4、优选地,所述循环移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凹槽内部的丝杆以及固定安装于加工台外壁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丝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平台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丝杆螺纹套接的螺纹套,所述凹槽内部位于丝杆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移动平台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杆滑动套接的导向套。

5、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凹槽内壁两侧的u型板,所述u型板上滑动穿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靠近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u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接触式传感器。

6、优选地,所述移动平台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与第一连接板位置对应,所述压板上开设有供丝杆与导向杆穿过的过孔。

7、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线缆压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用于对位卡入安装槽内,所述线缆压接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一对把手。

8、优选地,所述压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加工台背部的固定架以及固定连接于固定架顶部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并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线缆压接槽位置对应的压接块,所述升降板上位于卡槽的开口端安装有限位组件,所述升降板上位于压接块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压线组件。

9、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升降板顶部的固定座以及螺纹连接于固定座上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侧螺纹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升降板一端位于卡槽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为l型结构,所述升降板的两端置于挡块内部,所述升降板用于遮挡卡槽的开口。

10、优选地,所述压线组件包括滑动穿接于升降板上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线块,所述压线块与升降板之间且位于升降杆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升降杆截面为多边形结构。

11、优选地,所述压线块在初始状态下的高度低于压接块的高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循环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移动平台在加工台上往复左右移动,从而将两个线缆压接板循环移动至压接机构下方进行线缆压接作业,在一个线缆压接板上的线缆进行压接作业时,同时可将另一个线缆压接板上压接完成的线缆取出再重新装料,通过两个线缆压接板循环切换的设计,大大降低停机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实用性较高。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限位机构,在移动平台移动切换线缆压接板时,压板移动抵靠在第一连接板上将其推动,从而压缩缓冲器,通过缓冲器减缓冲击力,并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连接板同步移动,将接触式传感器移动接触到加工台的凹槽内壁上,接触式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立即控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用于精准确定移动平台移动到位。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压线组件,通过压线块先与线缆接触,并通过升降杆和复位弹簧的作用缓和压力,用于将线缆压紧固定,防止压接过程中位置偏移影响压接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设置有移动平台(2),所述移动平台(2)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顶部可拆卸安装有线缆压接板(4),所述线缆压接板(4)顶部开设有多个线缆压接槽(42),所述加工台(1)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加工台(1)的凹槽内安装有用于循环左右调节移动平台(2)位置的循环移动机构(5),所述加工台(1)的凹槽内部两侧均安装有限位机构(6),所述加工台(1)背部安装有压接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移动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于凹槽内部的丝杆(51)以及固定安装于加工台(1)外壁上的驱动电机(52),所述驱动电机(52)输出端与丝杆(5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平台(2)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丝杆(51)螺纹套接的螺纹套(504),所述凹槽内部位于丝杆(5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杆(53),所述移动平台(2)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导向杆(53)滑动套接的导向套(5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于凹槽内壁两侧的u型板(61),所述u型板(61)上滑动穿接有两个连接杆(62),两个所述连接杆(62)靠近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3),两个所述连接杆(6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64),所述第一连接板(63)与u型板(6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器(65),所述第二连接板(64)上固定连接有接触式传感器(6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2)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板(7),所述压板(7)与第一连接板(63)位置对应,所述压板(7)上开设有供丝杆(51)与导向杆(53)穿过的过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31),所述线缆压接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1),所述安装块(41)用于对位卡入安装槽(31)内,所述线缆压接板(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一对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于加工台(1)背部的固定架(81)以及固定连接于固定架(81)顶部的液压缸(82),所述液压缸(82)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架(81)并固定连接有升降板(83),所述升降板(83)底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卡槽(831),所述卡槽(831)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卡板(84),所述卡板(8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与线缆压接槽(42)位置对应的压接块(841),所述升降板(83)上位于卡槽(831)的开口端安装有限位组件(85),所述升降板(83)上位于压接块(841)的两侧对称安装有压线组件(8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85)包括固定连接于升降板(83)顶部的固定座(851)以及螺纹连接于固定座(851)上的螺纹杆(852),所述螺纹杆(852)外侧螺纹套接有套筒(853),所述套筒(853)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854),所述升降板(83)一端位于卡槽(83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块(855),所述挡块(855)为l型结构,所述升降板(83)的两端置于挡块(855)内部,所述升降板(83)用于遮挡卡槽(831)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组件(86)包括滑动穿接于升降板(83)上的升降杆(861),所述升降杆(86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线块(862),所述压线块(862)与升降板(83)之间且位于升降杆(861)外侧套接有复位弹簧(863),所述升降杆(861)截面为多边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块(862)在初始状态下的高度低于压接块(841)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建设用线缆压接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可拆卸安装有线缆压接板,所述线缆压接板顶部开设有多个线缆压接槽,所述加工台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加工台的凹槽内安装有用于循环左右调节移动平台位置的循环移动机构,本技术通过循环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移动平台在加工台上往复左右移动,从而将两个线缆压接板循环移动至压接机构下方进行线缆压接作业,在一个线缆压接板上的线缆进行压接作业时,同时可将另一个线缆压接板上压接完成的线缆取出再重新装料,通过两个线缆压接板循环切换的设计,大大降低停机的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悦然,张鑫,巴图,张鸿波,朱兴,王建波,安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送变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9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