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1、电连接器需要频繁地与其他电子元件进行连接以及断开,例如电连接器与其他电子连接器进行连接及断开,以实现电连接器的连接及断开功能。然而,在电连接器与其他电子元件进行连接或断开时,电连接器的结构起到对与其他电子元件的方便连接或断开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需要对电连接器与其他电子元件的连接及断开的结构进行必要的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连接器,以实现电源连接器的方便连接。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至少一导板及多个端子片,绝缘本体设有插槽,插槽定义有插入方向;导板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端子片彼此内外堆叠且连接于导板,端子片设有多个弹性臂,弹性臂沿插入方向向前延伸且设有突伸入插槽的接触部。
3、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端子片彼此内外堆叠且连接于导板,端子片设有多个弹性臂,弹性臂沿插入方向向前延伸且设有突伸入插槽的接触部,在电源连接器接入其他电子元件时,多个端子片通过接触部抵接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电气传导,并通过多个弹性臂可连续发生弹性形变;且在电源连接器退出其他电子元件时,多个弹性臂通过连续弹性恢复,可以实现电源连接器与其他电子元件的方便连接。
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板设有临近插槽的内表面及相对的外表面,多个端子片设置在导板的内表面。
5、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板在插入方向上超过端子片的最前端。
6、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板在内表面设置有阶梯部,多个端子片的后末端连续间隔地设置于阶梯部,多个端子片的弹性臂彼此间隔排列。
7、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板的外表面的后端设有凹陷部,电源连接器包括线缆或铜排,线缆或铜排的末端固定在凹陷部。
8、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的前壁面位于插槽的后内壁面的前方。
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包括一对导板,导板分别位于插槽的相对两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片的后末端与接触部分别设置于弹性臂的相对两端,接触部呈弯折状,接触部包括结合端、抵挡面及结合面,结合面连接于弹性臂,抵挡面与结合面呈预设角度设置,结合端设置于抵挡面的端部,结合面开设有结合孔,结合端穿过相邻的连接端子片的对应连接端子的结合孔。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还包括多个卡扣,导板设置有多个收容槽,绝缘本体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一卡扣的一端固定于收容槽中,每一卡扣的另一端卡持至对应的安装槽中。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还包括挡块,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脊部,挡块安装于脊部,且挡块夹持于一对导板之间。
1.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设有临近所述插槽的内表面及相对的外表面,多个所述端子片设置在所述导板的所述内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在所述插入方向上超过所述端子片的最前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在所述内表面设置有阶梯部,多个所述端子片的后末端连续间隔地设置于所述阶梯部,多个所述端子片的弹性臂彼此间隔排列。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的所述外表面的后端设有凹陷部,所述电源连接器包括线缆或铜排,所述线缆或铜排的末端固定在所述凹陷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前壁面位于所述插槽的后内壁面的前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包括一对所述导板,所述导板分别位于所述插槽的相对两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片的后末端与所述接触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弹性臂的相对两端,所述接触部呈弯折状,所述接触部包括结合端、抵挡面及结合面,所述结合面连接于所述弹性臂,所述抵挡面与所述结合面呈预设角度设置,所述结合端设置于所述抵挡面的端部,所述结合面开设有结合孔,所述结合端穿过相邻的所述连接端子片的对应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结合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多个卡扣,所述导板设置有多个收容槽,所述绝缘本体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一所述卡扣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收容槽中,每一所述卡扣的另一端卡持至对应的所述安装槽中。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挡块,所述绝缘本体的中部设置有脊部,所述挡块安装于所述脊部,且所述挡块夹持于所述一对导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