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840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这种插头连接器更适用于音响装置中的电气连接。
已有的插头连接器包括插杆和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基座,该基座通过插杆插入而与其连接,还包括金属制成的外壳,该外壳与基座的外表面连接。
插杆的一端与包含在绝缘屏蔽电线中的芯线连接,带有芯线的插杆插入基座。
外壳通常形为中空的圆筒并带有一个夹持器,该夹持器通常由圆筒壁的延伸而构成,夹持器适用于夹持要连接的电线的保护层部分,包含在电线中的屏蔽线通常被弯曲且被另一个而不是上述的夹持器夹住。
被套上外壳的基座进一步被套上了一个由绝缘塑料制成的形为扩口管的帽子。
已有的插头连接器有如下缺点,屏蔽线及电线的保护层的装配件均为不同的或分开的元件使之连结起来,这需要许多制作步骤和额外的费用。对施加在装配件上的外拉力的进一步抵抗力不总是足够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合适外拉力的抵抗力的插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设计一种制造容易、价廉的插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的插头连接器,它具有一根芯线、一根屏蔽线和保护所述线的保护层,包括一在其一端具有一用于连接所述芯线的压接器的圆柱插杆;
一用于连接所述屏蔽线的电极,所述电极在其一端具有一用于夹紧所述保护层的夹固端,在其另一端有一可滑动拆卸的第一咬紧元件和在所述夹固端和所述第一咬紧元件之间有一压接器,一沿其中心轴有一通孔的和圆周表面的基本为圆柱形整体的绝缘体,所述通孔的内径基本上等于所述圆柱插杆外径;和一可滑动和可拆卸地包在所述绝缘体上的圆柱形导电整体保护层,所述圆柱形导电整体保护层的长度大于所述整体绝缘体的长度,所述保护层在其一端具有一用于安装所述电极的所述第一可拆卸的咬紧元件的可滑动拆卸的第二咬紧元件。
由于屏蔽线的拉伸而引起的,主要作用在保护层及装配好的屏蔽线上的外拉力的抵抗力适当地分散到嵌在电极一个元件上的二个装配件上。


图1为各元件的分解透视图,这些元件将组合成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
图2从A到D与图1相同为分解透视图,示意图1中元件的装配过程。
这些图只是图解本实用新型,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包括基座10、插入基座10而与其固定的插杆20、套在基座10的圆周表面11上的外壳30、用于联接外壳30和屏蔽线62的电极40、用于罩套上述这些元件的帽子50。
所述基座10是由具有电气绝缘性能的塑料制成的元件,形状为圆柱形,其中的一个通孔12使插杆20能轴向插入,窗口13形成了通孔12与圆周面11之间的横向联系。通孔12具有星形横断面,且如图所示被切出一个向上的开口直到基座的上边缘。14所指的部分是一个为了使外壳30与基座10相嵌合的槽,15是为与电极40相嵌合的槽。
插杆20是一个把狭长的金属片卷成圆筒而制成的元件,一端22为圆形,另一端21带有一个压固连接器211,该连接器与芯线61咬紧连接,一对肋212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即当插杆20插入基座10后,通过窗13可以从外面看到肋212,23是把金属材料卷成圆筒而形成插杆20时产生的槽。
外壳30由金属制成,被做成中空圆筒,截面形状与基座10的圆周面11相对应,在其一端31,二个平行的缺口形成了簧片311,簧片的中部翘片311a向外翘起。此外,一个向内翘起的翘片32形成在表面11上,以配合缺口14,一个相同的翘片33向外翘起,以便与帽子50的一端(未显示)相配合从而锁住帽子50。此外,34是与窗13相配合的槽。
电极40由金属制成,其形状为一端是咬固端41,该咬固端将与簧片311咬紧联结,另一端是夹固端42,该夹固端将通过箝紧橡皮保护层63而夹固住屏蔽线62,在电极40的中部有一个压固件43。然后,在咬固端41的当中,一开口411被形成,供翘片311a插入其中从而两者紧固联结,电极40的宽度设计成与槽15相一致,此外,44、45所示的部分为障碍物或闭锁装置,目的是在电极装入插头后自身锁固。
帽子50是全部插接件安装在一起后的外屏蔽,由软的绝缘塑料制成,形为喇叭筒,其内部51具有一条助(未显示)以便与翘片32配合锁住帽子50本身。绝缘屏蔽电线60包括保护层63,其内套有芯线61和屏蔽线62,但相互绝缘。两根线中,芯线61被压固在插杆20的压固连接器211上,以维持与插杆20的电气与机械连接,屏蔽线62被压固在电极40的压固件43上,以维持与电极40的电气与机械连接。最后,绝缘屏蔽电线60作为一个整体将被电极40的夹固端42夹固住。
接下来将解释一下组装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或本实用新型构件的过程。
芯线61被压固连接在插杆20的压固连接器211上(见图2-a)。
屏蔽线62被压固在电极40的压固件43上,同时电线60的保护层部分63被夹紧在夹固端42(见图2-b)。
与芯线61连接的插杆20,端22向前插入基座10的通孔12,直到肋片212对应窗口13,然后肋片弯下形成一个障碍物,从而插杆20与基座10联结起来(见图2-c)。
通过把电极40嵌入槽15,进一步使电极40的咬固端41与外壳30的簧片311咬合,其中开口411受到翘片311a的阻碍,这样,已与插杆20连接的基座10便被装在外壳30内。从而电极40与外壳30相连接(见图2-d)。
起初只有电线60穿过的帽子50还要装入上述已组装好的元件,其中的元件相互挤压以致被进一步压实,外壳30的翘片33咬住帽子上的肋(未显示),所以帽子50合适地盖住了基座10(见图2-e)。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芯线61与插杆20压紧连接后,从插杆的边上,屏蔽线62被压固在电极40上,保护层63被同一个电极40夹紧,电极40与外壳30通过开口411,与翘片311a之间咬合而牢固地联结。所以机械及电气特性加强了,且可喜的是元件的组装步骤简化了。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缆的插头连接器,它具有一根芯线61、一根屏蔽线62和保护所述线的保护层63,其特征在于一在其一端具有一用于连接所述芯线61的压接器211的圆柱插杆20;一用于连接所述屏蔽线62的电极40,所述电极40在其一端具有一用于夹紧所述保护层63的夹固端42,在其另一端有一可滑动拆卸的第一咬紧元件41和在所述夹固端和所述第一咬紧元件41之间有一压接器43,一沿其中心轴有一通孔12的和圆周表面11的基本为圆柱形整体的绝缘体10,所述通孔12的内径基本上等于所述圆柱插杆10外径;和一可滑动和可拆卸地包在所述绝缘体10上的圆柱形导电整体保护层30,所述圆柱形导电整体保护层30的长度大于所述整体绝缘体10的长度,所述保护层在其一端具有一用于安装所述电极40的所述第一可拆卸的咬紧元件41的可滑动拆卸的第二咬紧元件311。
专利摘要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插杆;通过插杆的插入而与插杆连接的基座;套在基座圆周外表面的外壳;包括芯线、屏蔽线及保护层的绝缘屏蔽电线;使屏蔽线与外壳相连的电极;用于组装上述元件的帽子,其特征在于电极提供了压固器来压固屏蔽线、紧固端来夹紧电线的保护层、咬紧端来咬紧外壳,因此,拉伸屏蔽线的外力将适当地被分散电极上的联结件上,从而,可避免联结的破坏。
文档编号H01R24/06GK2059273SQ8820647
公开日1990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87年7月7日
发明者八木正, 寅本尚男 申请人:星电器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