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式微动控制按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616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式微动控制按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式微动控制按钮,属于电器控制技术领域。
现有的微动开关由于其允许电流较小而受到限制。而现有的机械式按钮开关虽能允许较大电流但使用寿命较短且不能自身形成工业控制电路。为此,在工业控制电路中,期望一种兼顾上述两者优点的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式微动控制按钮,它能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既操作使用方便可靠,工作寿命长,又能控制较大工业用电流;同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有利于标准化生产。
这一任务,本实用新型是如此解决的电磁式微动控制按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支座上安装有微动开关和控制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上优选方案是,所述支座为圆形板结构,在其一侧固定连接一个圆环件,在圆环件自由端侧连接一个扩大直径的圆形顶盖,该盖件的外端面置有圆形凹槽用于放置微动开关,在板形支架另一侧固接一个矩形盒体,其内安装一个由电磁式继电器构成的控制组件,并用一盖板封住,所有电接头安装在盖板上面,微动开关与继电器的电路连接是微动开关和继电器串联后并接于电源两端,微动开关和电源的公共端点连至继电器的中间活动触点上,则常闭和常开触点都可为控制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型方案是,支座为平板矩形结构,其一侧固接一个横截面为椭圆形的环件,在环件另一侧连接一个外轮廓扩大的椭圆形板盖、上面设置两个微动膜开关,在板支架另一侧固接矩形盒,其内安装由两个电磁继电器构成的控制组件;电路连接是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一继电器串联并接于电源两端,第二微动开关和第二继电器串联并接于电源两端,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一继电器的公共点与第二继电器(一组触点中)的中间动触头相连接,第二继电器的一个常闭触点与第一继电器(一组触点中)的常开触点相连,第一微动开关和电源的公共端与第一继电器中动触点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是,其置有两个微动开关和由IC集成电路和继电器构成的控制组件,电路连接是第一微动开关的一端点与电阻一端连接,该电阻另一端与电源正极和“IC电路块”的端头4′,8′相连(公共点);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微动开关的公共点与“IC集成块”的端头2′,6′相连;第二微动开关的另一端点与电源负极,继电器,二极管正极,电容一端,“IC集成块”的端头1′连成公共点;电容另一端与端头5′相连;二极管负极与继电器另一端连至端头3′。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优选方案是,一个微动开关和由继电器与IC电路块构成的控制组件相组合,其电路连接是“IC集成块”的端头4′,8′与电源正极,第一电阻一端,继电器一端,二极管负极连成公共点;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串联后并联至电源上;端头1′,端头5′串接第一电容后,端头3′串接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后都连至电源负极;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串接公共点与端头2′,6′及微动开关一端点相连接;微动开关另一端点连至第三电阻与第二电容的串接公共点;继电器另一端和二极管正极(或通过发光二极管)连至端头7′。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总体纵剖简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电路示意图参见图1,其中,1为支座,一般为圆形或方形或矩形的板件,2为微动开关特别是微动薄膜开关,3为控制组件,4为圆环形件,5为矩形或圆筒形盒体,6为圆形盖件,7为接头,8为盖板,其中,所用的连接导线未做具体描绘和说明。另外,通过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方案可以想到其他很多的变形结构,比如圆环件4可为板或不要而将盖件6直接固定在支座上;盖件6和盒体5分别固定在支座1的两边,但也可在同一侧面上,所用材料可为绝缘塑料或胶木等。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电路结构图,其中,所述控制组件为一个电磁式继电器J1,R1和R2为工作负载,继电器为交流继电器,在图2所示状态,R1为工作运行位置,当微动开关B1按下后,继电器J1激励,K1-1的中间动点由常闭位置运动到常开触点上,所以R2工作,则R2工作,则R1断电;当开关B1跳起断开后,则继电器J1断电释放,K1-1的动点回到常闭位置,所以R1又通电,而R2断电。
图3为另一形式的电路图,其中,设有两个微动开关B1和B2,而控制组件由两个继电器J1、J2构成,其电路连接在前面已述,为此仅将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当第一微动开关B1按下时,第一继电器J1通电激励,则中间动触点由常闭位置运动到与常开触点接触的位置,从而负载R1断电,接着R2电路接通,即使B1跳起断开时,由于J1继电器的自锁作用,所以电路状态不变;只有当第二微动开关B2按下时,由于第二交流继电器J2通电激励使得其动触点K2-1动作离开常闭触点,从而导致J1断电释放,其动触点K1-1,K1-2回到常闭位置,即电路回到R1通电,R2断电的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电路图,其中,有两个微动开关B3、B4,一个直流继电器J3,一个IC集成块如NE555时基电路块,一个电阻R3为12K,一个二极管D1,一个电容C1如为0.01μ。电源E为9-12V直流。其工作原理是当按下B4时,端头2′接地使IC接地并使IC块置位,端头3′呈高电位,所以继电器J3激励动作,其动触点运动;当按下B3开关时,端头6′电位高于其阀电位,IC块置位,端头3′呈低电位,继电器J3断电,其动点的位置变化可用于负载的相应控制电路。
图5表示又一个优选方案电路结构图,其中,一个微动开关B5,一个IC集成块为NE555时基电路块,一个直流继电器J4,一个二极管D1如D1N4148,一个发光二极管LED电阻R4为47K,R5为47K,R6为1M,电容C1为0.01M,C2为0.022μ,直流电源E为12伏。其工作原理是当开关B5断开时端头2′,6′电位均为6V,因而3脚电位或高或低,具有随机性。若端头3′为高电位(如约10.5V),当按一下B5时,C2上的电压加至端头6′上,由于其高于触发电位2/3VDO=8伏(VDO=12伏)使IC复位,端头3′转为低电位。同时,因IC内放电管饱和导通,端头7′为低电位,所以LED亮,继电器J4通电激励。虽然B5按后弹回,但不影响电路状态。若再按一下B5,则使IC置位,端头3′呈高电位,J4断电释放,电路又处于另一稳态。同样,动触点的位置变化用于控制电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方案可以看出有如下几个优点1、通过操作微小电流的电路,即可控制大电流的回路,又可自身形成工业用控制功能;最大电流由继电器规格决定从而既安全,又可靠,且工作寿命长和交直流两用。
2、结构轻巧,占用空间小,从而既制作容易又节约用材和利于结构安排。
3、可以标准化生产,利于自动化流水线加工,从而经济性好。
4、外表美观,利于产销。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微动控制按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刚性支座(1)上设置有微动开关(2)和电气控制组件(3)。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为圆板形结构,在其一侧固定连接一个圆环件(4),在圆环自由端侧连接一个扩大直径的圆顶盖(6),其外端面置有凹槽用于放置一个开关(2),在支座(1)另一侧固接一个盒体(5),其内安装由一个交流继电器构成的控制组件(3),并用一个盖板(8)封住,其电路连接是微动开关(B1,2)和继电器(J1)串联后并接于电源两端,B1开关和电源的公共点连至继电器的动触点上,则其与常闭和常开触点形成控制输出端。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2)为两个微动开关B1和B2,控制组件包括两个交流继电器J1和J2,电路结构是第一微动开关B1和第一继电器J1串联并接于电源两端;第二微动开关B2和第二继电器J2串联并接于电源两端;第一开关B1和第一继电器J1的公共点与第二继电器J2的一个动触点相连,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第一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相连;第一开关B1和电源的公共点与第一继电器动触点相连。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按钮,其特征在于设有两个微动开关B3和B4,以及由IC集成电路块与一个直流继电器(J3)组成的控制组件,电路结构是电源正极和IC块的端头4′,8′及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3′另一端和开关B3、B4串接后连至IC端头1′及电源负极;IC端头2′,6′连至开关B3、B4的公共点;端头5′经电容C1连至负极;继电器J3和二极管D1并联后连到端头3和负极之间,二极管负极连至端头3′。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按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微动开关B5和由IC块及直流继电器J4构成的控制组件(3),其电路结构是两个等值电阻R4、R5串联后并联于直流电源之间;IC端头4′,8′连至电源正极;继电器J4和二极管D1(反向)并联后从电源正极通过发光二极管LED(Do)(正向)连至IC端头7′,端头1′直接,而端头5经电容C1连至电源负极,电阻R6和电容C2串联后从IC端头3′连至电源负极;开关B5的一触点与IC端头2′、6′,电阻R4、R5连成公共点;B5的另一触点连至电阻R6和电容C2的公共点。
6.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支座(1)、圆环件(4)、顶盖(6)、盒体(5)、盖板(8)用绝缘塑料或胶木制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微动控制按钮,由微动开关和支座及由继电器或IC集成块继电器组件构成的控制组件所组成。这是一种在工业控制电路中很有实用价值的装置。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微动开关和机械式弹簧按钮的不足,即用微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且交直流两用。并能自身形成工业用控制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而且使用寿命长,占用空间小,适用于标准化生产,因而是一个很有开发价值和大有经济效益的控制技术。
文档编号H01H13/00GK2175965SQ9324578
公开日1994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1日
发明者张居平 申请人:张居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