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交流接触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7276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交流接触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体电路管低压电器领域,具体为节能交流接触器装置。
目前普通交流接触器广泛的应用于机电设备的控制系统中,比如各类机床设备的起动停止,各类机电设备的运转与停止都大量应用交流接触器,这是因为交流接触器具有动作迅速,远距离控制及控制功率大等优点,另外交流接触器还具有零压和欠压保护功能,即当电网电压突然消失或降低到一定数值时,接触器会自动切断电流,起到保护作用。但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普通交流接触器存在许多缺点,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得到改进。存在的缺点有1、只要设备一开动,接触器便始终有电流通过,这一电流变为热量消耗掉,浪费电;2、由于铁芯线圈通以交流电流,尽管铁芯接触面设置了短路环装置,磁场不能完全不变,加之衔铁的反作用力和每次吸合位置的变化,使得接触器实际工作中存在噪音和振动,这在一些精密设备中是不允许的,也是难以克服的;3、由于振动的存在使得接触的触点也随之振动,这就使接触的可靠性和触点的寿命降低;4、周围存在电磁干扰,影响其他电子线路正常工作;5、由于接触器是感性元件,功率因数低,无功功率消耗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稳定工作中线圈无电流通过,无噪音、无振动、无电磁干扰、节约电能的交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磁铁的上部有一起动线圈,下部有一停止线圈,起动线圈的上部为衔铁。锁勾由支点、拉簧固定,辅助触点与D1、R2、C2串接,起动线圈分别与接线端S1、S2、C1、BG的发射极、 C2的负极、D4的正极相接,D3与停止线圈并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无噪音、无振动、无电磁干扰、节电、没有温升、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原理图。
1-衔铁、2-拉簧、3-起动线圈、4-电磁铁、5-停止线圈、6-主触点、7-辅助触点、8-支点、9-锁勾、RD-保险丝、D4稳压管、C-电容、R-电阻、SCR-可控硅、BG-三极管、D-二极管、S1、S2、S3-接线端、HK-开关、QA-按钮、D-电动机、QA-起动按钮、TA-停止按钮。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本线路是处在电动机无电不工作状态。当按下起动按钮QA时,电源B、C相极经保险丝RD2、停止按钮TA、接起动线圈(3),并使电磁铁产生磁势,吸引磁铁向下运动,由磁铁带动的主、辅触点同时向下运动,与对应的定触点接通,即主辅触点闭合导通,电动机D开始运转。辅触点(7)的闭合接通,使电源C相经保险丝RD2、停止按钮TA、二极管D1、电阻R2、电容C2充电。当衔铁被吸引到下止点时,其锁勾在支点和拉簧的作用下,将衔铁勾住,此时放开起动按钮(QA),起动线圈断电,电磁铁磁势消失,则衔铁也不返回,此时主辅触点仍保持接通的状态,使电动机正常工作。由于辅触点(7)的接通,使电容C2被充电,因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不能触发可控硅,从而停止线圈被可控硅关断,无电流通过。此时仅有很小的电流通过三极管,因此是节电的,当按下停止按钮时,本实用新型电源被全部切断,此时,C2被视为电源,完成停止工作。三极管由饱和状态转为截止状态,集电极电位升高,触发可控硅并使其导通,于是C2的电能向停止线圈放电,使停止线圈通过电流并使电磁铁吸引锁勾下端向右运动,锁勾上端向左运动,释放衔铁即脱勾,由于弹簧的作用,衔铁返回,同时带动了主辅触点返回,切断电动机的电源,使其停止运转,切断了电源。当C2放电结束后,可控硅自动关断,锁勾在拉簧的作用下返回。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交流接触器装置,它是由支点(8)、锁勾(9)、辅助触点(7)、主触点(6)、停止线圈(5)、电磁铁(4)、起动线圈(3)、拉簧(2)、衔铁(1)、保险丝(RD)、可控硅(SCR)、三极管(BG)、二极管(D)、稳压管(D4)、电容(C)、电阻(R)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电磁铁(4)的上部有一起动线圈(3),下部有一停止线圈(5),起动线圈(3)的上部为衔铁(1)、锁勾(9)由支点(8)、拉簧(2)固定,辅助触点(7)与D1、R2、C2串接,起动线圈分别与接线端S1、S2、C1、BG的发射板、C2的负极、D4的正极相接,D3与停止线圈(5)并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晶体管电路低压电器领域,具体为节能交流接触器装置。其特点是电磁铁的上部有一起动线圈,下部有一停止线圈,起动线圈的上部为衔铁,锁钩由支点、拉簧固定,辅助触点与D
文档编号H01H51/10GK2182453SQ9420213
公开日1994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6日
发明者李景松 申请人:李景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