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0134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均压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皮术领域中与线路悬式合成绝缘子和变电所用支柱绝缘子、套管、避雷器相配套使用的一种附件。
应用于线路及变电所的高电压合成绝缘子,由于其优良的机电性能及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使其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与传统的瓷绝缘子相比,合成绝缘子对地电容较小,因此电压分布不均匀,这样就会造成局部电场集中,使其过早老化,易发生闪络事故。然而在其一端或两端装上均压环,就可极大地改善其电场强度的分布,同时还起到一种“引弧”的作用,使电弧持续时间缩短,放电发生在环或环与金属端头之间,保护伞裙表面不被灼伤。而传统的均压环采用钢管或圆钢,经弯曲而成,表面热镀锌,其不足在于在大气环境及强电场作用下,表面锌层很快被腐蚀,甚至导致管壁被蚀穿而失去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不生锈、使用寿命长,在外部闪络时,引弧效果好,效电时间短的铸铝均压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环体,固定装置等组成一均压环。其环体为铸铝环体,以减轻产品重量,具有在大气环境下耐腐蚀、不生锈性能,本实用新型的环体为一开口环体,在发生外部闪络时,引弧效果好、缩短效电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铸铝环体为合金铝材料浇铸或压铸的环体。可以为圆形环体、椭圆形环体、或任意几何形状的环体。
本实用新型的铸铝环体其环体剖面为L型、开口向内的C型。
所说的固定装置为在环体上有一采用相同材料并与环体铸成一整体的横梁,横梁上装有一用以固定环体的U型螺栓。
所说的固定装置也可以为抱箍形。


图1为环体横截面为C型均压环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体横截剖面为L型的均压环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图1中,1为合金铝材料浇铸而成的环体,环体的环形方面留有一小口,使环体1为开口状,环体1的横截剖面为C型,其开口向内,环体1铸为一整体的横梁2,横梁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横梁上有两对称的小孔,U形螺栓通过小孔装在环体上。U型螺栓的中心与环体中心对应。3为螺母,4为U型螺丝。
图2中,开口状铸铝环体5,其环体的横截剖面为L型,环体5上的一横梁6,横梁6上装有U型螺栓7,U型螺栓7中心与环体中心对应。U型螺栓用以将均压环固定在合成绝缘子及其它电力设备上。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均压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重量轻,安装简单方便,外观好,在大气环境下耐腐蚀,不生锈、寿命长。
②在不加大整体外径的情况下,将管径做得很大,使均压效果更为显著。
③在发生外部闪络时,引弧效果更好,效电时间更短。
权利要求1.一种均压环,包括环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环体(1、5)为开口状铸铝环体。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说的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说铸铝环体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铸铝环体剖面为L型,开口向内的C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说铸铝环体为合金材料浇铸、压铸的环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均压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固定装置为在环体上有一横梁,横梁上有一用以固定环体的U形螺栓。
专利摘要一种均压环,包括环体,固定装置,其环体为铝合金铝材料的开口状环体,克服了传统钢管均压环壁薄易蚀穿等缺点,具有耐腐蚀,不生锈,引弧效果理想,放电时间短,安装方便等特点,均压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H01B17/42GK2232157SQ9521312
公开日1996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19日
发明者包政明, 杨骥仁, 金从兵, 彭绍犁, 吴兆峰, 王志耀, 夏付纯 申请人:襄樊电力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