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036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接线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线间的接线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接线夹。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07936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铝基铜铝接线管”的技术方案,它采用铝材制成,外形呈圆柱形,接线管的两端有适宜插入铝芯、铝芯电线的插入孔,铜芯电线的插入孔内嵌有一层用于铜、铝金属间过渡的合金。此种技术方案,在两线的接续过程中需使用压接设备,操作过程复杂,特别在高空作业中,给作业者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难度,增加了作业者的劳动强度。并且在高压作用下,导线与接线管的接触部分极易产生电化学腐蚀及抗拉和可靠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产生电化学腐蚀、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电力传递性能好、抗拉及可靠性高的接线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接线夹由基板和压接板(3)构成,基板由基板(1)和基板(2)紧固连接为一体构成,其基板两端纵向的中部开有凹形线槽(4),线槽(4)的两侧设有定位孔(5),在压接板(3)上也设有位置、形状和数量与基板上相应的线槽和定位孔。
基板采用铜基板和铝基板材料,其二者经焊接或冷压为一体;设在基板上的线槽(4)的截面呈半圆状,其线槽(4)两侧的定位孔(5)为对称状,不少于两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a采用上下压板的接续方法,仅使用普通的板手就可方便的作业,特别在高空作业中,既灵活方便,又提高工作效率。b上、下压板和导线采用同种的金属材料,消除了电化学腐蚀的问题。
下面以附图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板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如图1、2所示,基板1、2分别为铜、铝材料,用熔纤焊工艺将二者经锌铝合金过渡连接为一体,基板1、2两端的纵向中间部位分别设有横截面为半圆型的线槽,在线槽的两侧各开有3对定位孔(基板的长度、宽度、厚度及线槽的大小可根据所连接导线的直径及导线通过的电流大小来确定)。压接板可由铜或铝材料制成,其上设有与基板1或2上形状、位置及数量相应的线槽和定位孔。在使用时,将铜、铝导线分别插入材料相同的基板线槽内,基板上压接与其相同材料制成的压接板,同时由螺钉经定位孔将两线紧固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基板和压接板(3)的接线夹,其特征在于基板由基板(1)和基板(2)紧固连接为一体构成,其基板两端纵向的中部开有凹形线槽(4),线槽(4)的两侧设有定位孔(5);压接板(3)上设有位置、形状和数量与基板上相应的线槽和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夹,其特征在于基板(1)、(2)分别为铜、铝材料,其二者经焊接或冷压为一体;线槽(4)的截面呈半圆状;线槽(4)两侧的定位孔(5)为对称状,不少于两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夹,它包括基板和压接板,基板由不同金属材料制成的基板1和基板2紧固连接为一体构成,在基板两端纵向的中部开有凹形线槽,线槽的两侧设有定位孔,压接板上设有位置、形状和数量与基板上相应的线槽和定位孔。本接线夹不产生电化学腐蚀、电力传递性能好、操作简单,应用灵活方便,适用于各类不同材料的导线间的接续。
文档编号H01R4/62GK2236692SQ9522365
公开日1996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6日
发明者王兰和, 于东兰 申请人:王兰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