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329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联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接器常用的联接器的结构是有一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供插口,壳体的一个侧面形成一个盖口,盖口口缘处设有嵌槽,该嵌槽与一盖体的两个对边的嵌缘嵌合,另外,壳体两端内壁位于供插口一侧各设一圆弧状凹部,联接器还包括一金属片,它的两端形成弯折部,金属片的两弯折部分别有供嵌卡于壳体的两个凹部。该联接器的组合是先将金属片容置于壳体内部,使金属片两弯折部嵌置于壳体的凹部,并使金属片弯折部的端部贴抵于壳体壁面;再将盖体与壳体盖合,借助盖体的嵌缘与壳体的嵌槽嵌合,而使盖体与壳体固定。使用时,将一电源线的端部自壳体的一供插口插入,使电源线穿过金属片弯折部的一端,借助弯折部 与壳体壁面相互压夹,而使电源线与金属片牢固连结,再将另一电源线的端部自壳体的另一供插口插入,如同上述方式而使电源线与金属片连结固定,借助金属片媒介,使该两电源线相互接通,但这种结构尚存在以下缺点1、直接在壳体内部上下各形成一凹部,并将金属片设计成S形,使该金属片两弯折部正好与上述凹部相配合,其中为使金属片有效地与电源相接触,该金属片两延伸端的末端必须是适当弹性地抵于壳体内壁,因而,金属片必须制成两端所延伸的宽度较壳体内部宽度大的形态,但是,要将金属片嵌入壳体,便须将金属片两端适当迫压,使其两端缩小宽度,然而,不仅须做金属片弯折部与凹部对合的动作,且须做迫压嵌入的动作,组装上较为不便。
2、在完成上述金属片嵌入壳体内部的工作后,又必须再做复盖盖体的动作,其金属片无法适当地组合为一,做一次嵌组,必须分别进行,所以不仅组装程序较多繁复,而且浪费工时。
另外,以往的电容器仅仅是简单的壳体,内部容置电容体,在电容体上复盖一层胶质而形成密封,但是,常用电容器接电方式是在其上埋设接线,使该接线一端与电容体相接,再将该接线另一端与电源线一端搓捻一起后,再以套管套合夹固,然而,它不仅造成接线不便、浪费工时,而且,所埋设的接线容易被拉断,以致无法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接器,该联接器组装简便、节省工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联接器包括一壳体,一定位座及一弹片,该壳体底部形成开口,而顶部设有数穿孔,所述定位座底部呈板状,而顶部形成突起的承载部,所述的弹片中央形成一与上述承载部相配合的凹部,且弹片两端向下延伸形成压接端,弹片套载于承载部,定位座与壳体盖合,弹片容置于壳体内。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组合剖示图图3本实用新型另一组合剖示图图4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图图5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图图6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图图7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组合图图8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图图9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图图10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组合图图11常用的联接器示意图图12常用的电容器示意图请见图1,联接器包括壳体10,定位座20,金属弹片30,壳体底部为开口,顶部有多个孔11,定位座20底部板状,顶部为突起成为承载部21,金属弹片30中央形成一与上述承载部21相配合的凹部31,两端向下延伸形成压接端32,使得金属弹片30可以套在承载部21上,将定位座与壳体盖合,即可使金属弹片放置于壳体内而成为联接器;其中承载部21侧面可设倒钩形态的钩部22,并与壳体10相对侧设立的通孔12,以该通孔12的底缘作为相对应的卡缘13,使上述钩部22钩及卡缘13;此外,可在壳体10内壁沿着通孔12卡缘13向下形成导槽14并延伸至壳体10的开口,该导槽的宽度正好与钩部22宽度相配合。
请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组合时,先将金属弹片30套在定位座20顶部的承载部21上,使承载部21顶缘正好与金属弹片30中央的凹部31嵌合,再将定位座30连同金属弹片30移至壳体10底部的开口处,并将定位座20自壳体10开口推入,并使承载体21侧部的钩部22嵌入导槽14内,借助导槽14的导引,该定位座20不会任意偏移,定位座20的承载部21与金属弹片30顺利穿入壳体内部,使金属弹片30顶面触及壳体10顶部的凹缘15,使金属弹片30获得适当定持,并使钩部22与卡缘13钩合,这样,本实用新型已组装完毕,其中,因金属弹片30两端延伸的宽度略大于壳体10的两对壁,因而当金属弹片30嵌入壳体10是时,其两端压接端32正好能适当地抵紧壳体10的内壁。
见图3,本联接器使用时,是将两电源线端分别穿入壳体10的穿孔11,使该两线端穿越金属弹片30的压接端32,借助金属弹片30的迫压抵紧,该两电源线端才不会轻易脱落,从而使两电源线有效导通。
见图4、图5,本实用新型也可设计成多插接的形态,即将壳体10设计成更宽的形态,使其上含有更多的穿孔11,并将金属弹片30设计成较宽的形态;使其上形成相对数目的压接端32,且将定位座20制成相对宽度的形态,如同上述的方式将其组合,即可组成一具有多数穿孔11,可供多条电源线插接的形态。
见图6、图7,本实用新型可将数个定位座20制作成一体的形态,即两两定位座20之间以连接块23连结成一体,而保留壳体10、金属弹片均为单一,组合时,先将金属弹片30对应套置于定位座20的承载部21上,再将壳体10逐一套置于每一定位座20,即可组成各自导电部连成一体的联接器,其中,可在壳体10底缘的中央处设一缺缘16,当壳体10与定位座20套合时,该缺缘16正好可容纳连结块23,使壳体10与定位座20完全套合。
见图8,也可将壳体10制成多穿孔11形态,而且配合一较大面积的定位座20上设多个承载部21,并且每一承载部21一侧并设两档板210,而且在定位座20上位于该两挡板210之间设有穿孔200,再配合于每一金属弹片30一侧延伸设一夹片300,该夹片300两端延伸形成相互夹紧的形态;组合时,将金属弹片30逐一套置于承载部21上,并使夹片300穿置于两档板210所围的空间内而与穿孔200对合,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是配合多向开关使用,使用时,将开关座40的插接片41自定位座20的穿孔200穿入,使插接片41与金属弹片30的夹片300穿合,借助夹片300有效夹紧插接片41,而形成可导通的状态,再自壳体10顶面的穿孔11穿设电源线,使这些电源接受金属弹片30抓紧,即可达到控制导通的效果。
见图9、图10本实用新型也可配合制成电容器,它是在定位座20上设多个承载部21,并且配合有二个具多穿孔11的壳体10,且配一较大的外壳42,组合时,先将金属弹片30逐一套置于定位座20的承载部21上,并将定位座20置入外壳42内部,受到外壳42档片420顶部的支撑而定位;再将壳体10套盖于承载部21,使金属弹片30容置于壳体10内部,再将电容体43自外壳42底部嵌入,使电容体43容置于外壳42下半部,并使电容体的导片430穿及金属弹片30一压接端,该金属弹片30与电容体43形成导通状态;再将底盖44复盖于外壳42底端,构成电容器,它的壳体10上的穿孔11可供插接电源线。
图11中,50为一壳体,壳体两端分别形成一供插口51,52为盖口,520为盖口口缘处的嵌槽,53为盖体,盖体的两个对边嵌缘530与嵌槽嵌合,在壳体两端内壁位于供插口51一侧处设一圆弧状凹部510,60为金属片,61为弯折部。
图12中,70电容器壳体,71为覆盖于电容体上的一层胶质,72为接线,73电源线,74为套管。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1、它含有壳体10、定位座20与金属弹片30,并将定位座20的承部21设计成与金属弹片30相配合的形态,组合相当方便,可以改善以往迫压、偏移,不易对准,组装不便的缺点,2、其一次推入即可使定位座20、金属弹片30等容置于壳体10内部,所以不但简化组装程序,而且有效节省工时。
权利要求1.一种联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壳体,一定位座及一弹片,该壳体底部形成开口,而顶部设有数穿孔,所述定位座底部呈板状,而顶部形成突起的承载部,所述的弹片中央形成一与上述承载部相配合的凹部,且弹片两端向下延伸形成压接端,弹片套载于承载部,定位座与壳体盖合,弹片容置于壳体内。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侧部设通孔,通孔底缘形成卡缘,所述的定位座的承载部侧部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钩部,钩部与卡缘卡钩。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壁上沿着通孔底缘向下延伸形成导槽。
专利摘要一种联接器,它包括壳体、定位座及弹片,所述的壳体底部形成开口,顶部设有数穿孔,而定位座底部呈板状,顶部形成突起的承载部,弹片中央形成一与上述承载部相配合的凹部,两端向下延伸成压接端,弹片套载于承载部,定位座与壳体盖合,本联接器易制造,成本低,组装方便,节省工时,用途广泛。
文档编号H01R9/00GK2267540SQ9621201
公开日1997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7日
发明者吴耀登 申请人:吴耀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