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171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是指具有良好接地及静电荷排放效果的电子卡连接器。
目前,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电脑的体积越来越小,性能却越来越好。特别是便携式电脑大多以插接电子卡的方式实现扩充记忆体、增加输出/输入功能以及插接硬碟等功能。一般而言,现行应用的电子卡及其插接的连接器大多符合国际个人电脑储存卡协会(Personal Computer Memory Card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PCMCIA)所制定的标准,而随着讯号传送大量增加,传输的速率亦大幅上升,其中应用于CardBus电子卡的连接器在与电子卡接合部位设有遮蔽壳体以隔离电子杂讯保护端子传送讯号,电子卡设有接地端子构成卡内电路板与连接器遮蔽壳体接地,而一般电子卡外壳大多为金属制成具有遮蔽保护卡内电路板讯号的功效,并借连接器收纳臂上接触弹片构成接地线路,以排放蓄积于电子卡金属外壳上的静电荷。
一般现有技术的电子卡连接器是以两种方式构成接地线路,如

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电子卡10的导电外壳12与设于电子卡连接器14两导引臂16上的金属弹片18构成接触,该金属弹片18直接与电路板上的接地电路(未图示)构成连接,或如图2所示与电子卡连接器14的金属垫块20接触再与电路板22的接地电路构成连接,用以排放电子卡外壳所蓄积的静电荷。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接地位置愈多相对静电荷排放速度愈快,对电子卡讯号的保护也愈好,然而,现有技术的电子卡连接器以两接地弹片作为接地线路,其排放静电荷的速度较不理想,有待改进。与上述现有技术相关的专利有;美国专利第5,161,989、5,234,351、5,288,247、5,308,251、5,357,402及5,399,105号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接地装置,可与基板构成良好、多位置的接地线路且可迅速排放电子卡外壳所蓄积的静电荷的电子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若干端子及底板,其中,该绝缘壳体具有电连接部及两收纳臂,收纳臂是分设于该电连接部的两侧,该电连接部设有若干个端子通道可收纳若干个端子,电子卡是沿两收纳臂插入连接器中,电子卡前端的连接器在电连接部与电子卡连接器的端子构成连接,该收纳臂设有接地弹片可与电子卡的外壳接触,该底板为金属材质装设在绝缘壳体的一侧与接地弹片接触,该底板的一例设有接地部可与基板的接地电路构成导通,达到迅速排放静电荷的目的。
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能使电子卡连接器具有良好接地及静电荷排放功能,可完全保护电子卡内的电子讯号不受外壳的静电荷干扰,大幅度提升电子卡操作的特点和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电子卡连接器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一实施例装设至基板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二实施例装设至基板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第三实施例装设至基板的左视图。
图3及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30,其中该电子卡连接器30设有绝缘壳体32、若干个端子34、金属弹片36及导电材质的底板38,该绝缘壳体32进一步可区分为电连接部40、第一导臂42及第二导臂44,该若干个端子装设在电连接部40,而电子卡(未图示)插接于该电连接部40,借由端子34构成电子卡与基板46之间的电连接。
该绝缘壳体32的电连接部40大致为长形结构,该第一导臂42与第二导臂44分设于该电连接部40纵长方向上的两侧,在第一导臂42及第二导臂44的内缘设有导槽43,用以导引电子卡的插入,该第二导臂44装设有退出杆45,用以退出电子卡。该金属弹片36夹扣于第一导臂42及第二导臂44的内侧,并分别以铆钉37锁固于导臂42、44,用以与电子卡的导电外壳接触。而导电底板38固定于绝缘壳体32的一侧,并与该金属弹片36构成接触,进一步配合金属垫块52可构成第一道接地线路,而该底板38的一端缘进一步弯折延伸设置接地部48及基板固持部50,其中,该接地部48为若干个弹片结构可连接基板46的接地线路构成第二道接地线路,而基板固持部50呈一马蹄形结构可卡扣于基板46的端缘54,以确保以上各个接地线路的连接。
根据上述的构成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30插接电子卡时,于电子卡外壳所蓄积的静电荷可通过上述的第一及第二道接地线路排放,其中,第二道接地线路经由导电底板38的接地部48连接基板46,以若干弹片构成接地可达到多点排放静电荷的效果,可完全保护电子卡内的电子讯号不受外壳的静电荷干扰,大幅提升电子卡操作的效果。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30′,其中导电底板38′设有接地部48′及抵靠部50′,该接地部48′为一弹片结构与基板46的接地线路构成连接,而该抵靠部50′则抵靠于基板46的侧缘,以提供另一种不同的安装方式。
图6及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60,其中,导电底板62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相同锁固于绝缘壳体32的一侧,金属弹片36分别以铆钉37铆合装设于导臂42及导臂44,并接触导电底板62构成第一道接地线路,该导电底板62的一端缘延伸设置接地部64,该接地部64与导电底板62一体延伸弯折而成,呈一弧状结构并与基板46的接地电路连接构成第二道接地线路。借由第一及第二道接地线路,可使蓄积于电子卡外壳的静电荷迅速排放,而且,该接地部64的弧状结构是整片弯折导电底板62与基板46构成线接触,因此,导电底板62的接地部64与基板46之间相当于以无数个接触点构成接地线路,所以,其排放静电荷的效果将大为提升,可完全保护电子卡内的电子讯号不受外壳的静电荷干扰,大幅提升电子卡操作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它包括设有若干端子通孔的绝缘壳体;安装于端子通孔的若干端子;装设于绝缘壳体上,可与电子卡外壳接触的至少一导电弹片和一装设于绝缘壳体侧的导电底板;其特征在于导电底板的一端缘弯折延伸设置有与基板的接地线路构成连接的接地部及基板固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是该绝缘壳体的电连接部分呈一长形结构,在其纵长方向两侧各设有导引电子卡插入连接器中的导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是在导臂上设有可与电子卡的导电外壳构成连接的导电弹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导电弹片铆合锁固于该绝缘壳体的导臂及该导电底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导电底板的接地部可为一扳折的弧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是导电底板的接地部是与基板的接地线路构成连接的若干个弹片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导电底板的接地部可进一步设置抵靠部用以抵靠基板的端缘,以及接地弹片与基板的接地线路构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是该导电底板的基板固持部呈一马蹄形结构可卡扣于基板的端缘。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良好接地及静电荷排放效果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绝缘壳体具有电连接部及两收纳臂,收纳臂分别设置于该电连接部纵长方向的相对侧,电连接部设有若干个端子通道,电子卡是沿两收纳臂插入连接器中,并与电连接部的端子构成连接;该收纳臂还设有接地弹片可与电子卡的外壳接触,该底板为金属材质装设在绝缘壳体的一侧与接地弹片接触,该底板一侧设有接地部可与基板的接地电路构成导通,有良好的接地效果。
文档编号H01R12/00GK2366989SQ9822534
公开日2000年3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14日
发明者余宏益, 吴敏芳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