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6227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尤其是一种三原色发光二极管。
目前,一般的发光二极管具有寿命长、省电(其工作电压仅需DC3V)、制造成本低等特点,但如果将其用在照明上,由于受材质的限制,产生的亮度非常有限,或无法将产生的光源散发出来,照明度较低,从而限制了它广泛有效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增进照明度的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由矩形座、透光圆锥体和三原色发光二极管组成;该矩形座的内部设有一容置部,其底部设有矩形口,三原色发光二极管设置在透光圆锥体的内部;正极接脚和负极接脚穿过透光圆锥体,经矩形口穿出矩形座的底部,透光圆锥体设在容置部内;矩形座底部呈圆弧状;矩形座底部的四周角上各设有一供正、负接脚穿出的矩形口;三原色发光二极管是由一红色发光二极管,一绿色发光二极管,一蓝色发光二极管构成,其中红、绿、蓝三原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脚相互连接;透光圆锥体与矩形座内的容置部用胶粘接,该三原色发光二极管的三个正极接脚及一共用负极接脚经矩形口穿出矩形座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光二极管,在接通电源后,由于三原色发光二极管发光后混合产生一自然光,借助透光圆锥体的半折射效应,将自然光完全散发出来,从而达到增进照明度的有益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立体效果请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是由一矩形座10,一透光圆锥体20及三原色发光二极管70组成,该矩形座10内设有一容置部11,其底部13呈一圆弧状14,在该底部13的周围四角分别设有一矩形口12,可供三原色发光二极管70的正极接脚(32、42、52)、负极接脚60穿出。
该透光圆锥体20是一具有高透明度的塑料材质,三原色发光二极管70分别由一红色发光二极管30、一绿色发光二极管40、一蓝色发光二极管50组成,三原色发光二极管70的负极接脚(31、41、51)相互连接成一共用负极接脚60。
组合时,将三原色二极管70利用分层原理置入透光圆锥体20内,将其三正极接脚(32、42、52)及一共用负极接脚60拉出,将上述完成的透光圆锥体20置入矩形座10的容置部11内,并用胶粘接,三正极接脚32、42、52及共用负极接脚60经矩形座10的底部13矩形口12穿出,则形成一完整的三原色发光二极管。
请参见图3,当接通电源后,三原色发光二极管70会发光,并产生一自然光,经透光圆锥体20的半折射效应,使光源的自然光能完全散发,增进了发光二极管的照明度。
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由矩形座、透光圆锥体和三原色发光二极管组成;该矩形座的内部设有一容置部,其底部设有矩形口,三原色发光二极管设置在透光圆锥体的内部;正极接脚和负极接脚穿过透光圆锥体,经矩形口穿出矩形座的底部,透光圆锥体设在容置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矩形座底部呈圆弧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矩形座底部的四周角上各设有一供正、负接脚穿出的矩形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三原色发光二极管是由一红色发光二极管,一绿色发光二极管,一蓝色发光二极管构成,其中红、绿、蓝三原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脚相互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透光圆锥体与矩形座内的容置部用胶粘接,该三原色发光二极管的三个正极接脚及一共用负极接脚经矩形口穿出矩形座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由一矩形座,一透光圆锥体和红、绿、蓝三原色发光二极管组成,该矩形座的内部设有一容置部,其底部设有矩形口,三原色发光二极管设置在透光圆锥体的内部;三正极接脚和三负极共用接脚穿过透光圆锥体,经矩形口穿出矩形座的底部,透光圆锥体设在容置部内。由于三原色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混合产生一自然光,经透光圆锥体的半径折射效应,使自然光完全散发出来,增进了发光二极管的照明度。
文档编号H01L33/00GK2384313SQ9921667
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4日
发明者赵汝杰, 陈德发, 黎熊松如, 王志尧, 林淑桢 申请人:赵汝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