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660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改良构造,尤指一种导电端子组装时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不会有龟裂胀开及偏摆等不良现象发生的电连接器改良构造。
现有的电连接器如中国专利申请第86207970号案所揭示,请参阅图4,并请配合图5参照,电连接器通常设有绝缘本体6,在绝缘本体6内设有端子通道60以收容导电端子7,然而导电端子7都是以干涉方式而与绝缘本体6的端子通道60卡固,但由于高速传输要求导电端子7排配较密,端子通道60间的壁厚小,却要承受导电端子7干涉配合的作用力,因此易造成端子通道60开裂的局面,这是现有电连接器的一个缺点。再者,导电端子7包括设在两端的接触部70及插接部71,而在两者间的中间部分设为连接部72,再在连接部两侧设有干涉部720,其中接触部70因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接触,因而须具有适当弹性,而在制作成形时要适当弯折,也就是折弯部721是作为与对接电连接器电性接触与保持弹性的设计。但是,现有连接器的端子7其折弯部721是由细窄结构折弯而成,除强度不够外,折弯时也易形成尾部左右偏摆的情形发生,故将导致组装定位偏斜而影响与对接连接器的确实对接效果,致使对接电连接器的导电部分无法与导电端子7的接触部70进行良好电性接合,造成电讯传输不良,这又是现有电连接器的另一缺点。因此,实有对现有电连接器进行改良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导电端子固持结构处设有逃料区,且将端子制为弯折型,又在折弯处除去部分材料的电连接器改良构造。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改良构造包括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呈纵长形延伸结构,其与对接电连接器接合的一端设有中央凸体以与四周外壁分隔成前后贯通的插槽,在中央凸体上设有端子通道,且该中央凸体与外壁沿对接方向向外延伸;遮蔽构件,罩覆在绝缘本体之外,其对应在绝缘本体的插槽部分设有相应的前后贯通的开口;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插接部及干涉部,其中接触部收容在该中央凸体的端子通道,干涉部则以倒刺状与端子通道干涉配合,且其上设有逃料区,且该逃料区设在干涉部的中心线位置处。另外,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因为与对接电连接器接触,因而在适当处折弯而具有弯折部,且所述弯折部的宽度应较接触部其他部分窄细。
比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组装端子在绝缘本体内时将绝缘本体挤裂,此外可减少导电端子组装时的偏摆,进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的平面视图。
图4是现有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5是现有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立体图。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电路板1上,包括绝缘本体2、罩覆在绝缘本体2外围的遮蔽构件3及收容在绝缘本体2内的导电端子4等构造,其中本实用新型改良的主要构造在于该导电端子4,先请参阅图2,绝缘本体2为呈纵长形延伸结构,其在两端分别设为接合端20与插接端21,其中接合端20是用来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接合,插接端21用来供导电端子4组入绝缘本体2。绝缘本体2自插接端21朝接合端20凸设有中央凸体22,该中央凸体22可以与其四周的外壁23分隔成前后贯通的插槽24,再在中央凸体22两相对表面上分别设有端子通道25以收容导电端子4,且各端子通道25间以隔栏27分隔开,端子通道25在其靠近接合端20的端侧设有挡止壁26,此外,该中央凸体22与外壁23沿对接电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向外延伸有一定长度,而绝缘本体2在其与电路板1相对的表面沿垂直方向朝电路板1方向设有导柱28,通过它可以辅助导引电连接器与电路板1接合。此外,绝缘本体2在其两侧设有平台29(参照图1),该平台29上设洞孔290以便通过螺丝(未图示)将电连接器锁固在电路板1上。
续请参阅图1,遮蔽构件3罩覆在绝缘本体2之外,其对应于绝缘本体2的插槽24部分设有相应的前后贯通的开口30,并在其相应于插槽24部分的两个相对侧面与远离电路板1的上表面上设有夹置片31,经此在对接电连接器插入插槽24后,稳固夹持对接电连接器。遮蔽构件3在其与电路板1相面对的一端设有若干个卡嵌片32(参考图2)以将电连接器固定在电路板1上。
再请参阅图3,并请配合参考图1、图2,导电端子4在两端设有接触部40及插接部42,而在两者间的中间部分设为干涉部41,其中接触部40因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对接接触,因而须具有适当弹性,而导电端子4在制作成形时,须经适当折弯而具有弯折部43。导电端子在插入绝缘本体2的中间部位,也就是干涉部41的两侧设有固持结构411,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端子4的固持结构411是指倒刺状结构,通过倒刺结构与端子通道25的隔栏27的干涉配合以实现将导电端子4固持在端子通道25内的目的。另在端子干涉部41上设有逃料区,且该逃料区对称设置在导电端子的干涉部的中心线位置处,在该逃料区挖空设有沿中心线对称的窄缝410,另外导电端子4的弯折部411设在插槽24远离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的边缘处及靠近与对接电连接器接合的一端侧处,即挡止壁26处与导电端子4另一端的垂直折弯处(图2),且前述弯折部411比端子其余部分要窄细。此外,导电端子4在制造时可设置在同一料带上。
当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时,尤其是将导电端子4组装入绝缘本体2的端子通道25时,由于在端子倒刺中央逃掉材料,使导电端子4具有向内变形的能力,故可有效减少导电端子4组入端子通道25时刮除的端子通道25隔栏27的厚度,以尽量减小对端子通道塑胶壁的破坏,且又可同时兼顾端子保持力的要求。又,由于导电端子4在其装配的弯折部411预先做的较端子其余部分为窄,故仅需以简易治具弯曲便可以折弯到定位,而不至于如现有技术一样,会因材料残余应力或折弯模间隙不均匀而造成端子折弯后偏摆,进而确保导电端子电性功能的完好。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改良构造,包括绝缘本体,其在与对接电连接器接合的一端设有中央凸体以与四周外壁分隔成前后贯通的插槽,在中央凸体上设有通道,且该中央凸体与外壁沿对接方向向外延伸;遮蔽构件,罩覆在绝缘本体之外,其对应于绝缘本体的插槽部分设有相应的前后贯通的开口;导电端子,设置在绝缘本体的通道中,包括有设在两端的接触部与插接部,其特征在于在插入绝缘本体的中间部分的两侧另设有固持结构以形成夹持导电端子的干涉部,且在该端子干涉部设有逃料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在干涉部两侧边冲制出倒刺状固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干涉部设在导电端子平齐于绝缘本体的插槽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逃料区对称设在导电端子干涉部的中心线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逃料区设有对称于导电端子纵向中心线的窄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在靠近其与对接电连接器接合的一端侧处设为弯折部,且所述弯折部的宽度较端子其余部分要窄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在其与电路板对接的一端沿垂直方向设有导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遮蔽构件在其与电路板相对的一端设有卡嵌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改良构造,包括有:绝缘本体,其内设有中央凸体,在中央凸体上设有端子通道,且该中央凸体与外壁沿对接方向向外延伸;导电端子,在两端设有接触部、干涉部及插接部,其中在干涉部的中心线位置处设有逃料区,接触部在导电端子制作时必须要经适当折弯,而且所述折弯部位的宽度较接触部其他部分窄细。通过这样的构造,实现组装便捷,电连接器不易开裂且电讯传输稳定的效果。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377728SQ9922626
公开日2000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13日
发明者陈初梅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