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666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一种可稳固与对应线缆连接器组接,并可使线缆保持较好定位的电连接器。
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现有电连接器,是在靠近线缆连接器的一侧仅设置一个组固体,为使线缆连接器所连接的线缆束末端能够汇聚一起,必须对线缆末端进行处理。现有的线缆束多在其与线缆连接器连接的末端位置用绝缘胶带缠绕,但这将增加线缆连接器的加工工序,使制程变得复杂,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3107038、82205124、83200966号等所揭示。同时,现有的这种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线缆连接器插接的一端伸出于电连接器对应部分外的部分没有经过特别整理,使导电端子的这一端彼此间的定位关系无法保证,同时也降低了电连接器的耐电压性能,相关技术可参考台湾专利申请第81215103、85100751号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与对应线缆连接器插接的一端设置一组固体,该组固体的两侧分别扣持一辅助体,两辅助体围成一收容空间,可使对应线缆连接器顺利组入该收容空间,并使线缆保持较好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组固体组在绝缘本体上插接线缆连接器的一侧,两辅助体利用其与组固体间的扣持机构分别扣于组固体的两相对侧面并围成一收容空间,以使线缆连接器的对应部分顺利组入该收容空间中并进一步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相组接,且利用两辅助体的限制可使线缆连接器所连接的线缆部分较容易保持在预定位置上。绝缘本体上对应于导电端子设有若干个收容槽,而组固体上也设有若干与导电端子对应的定位槽,导电端子的一端即组入绝缘本体的收容槽中,另一端则经对应定位槽并伸出于定位槽之外,而导电端子伸出于定位槽外的部分彼此间被一凸起的隔栏隔离,这样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耐电压性能,也可使导电端子的该端保持在正确位置上。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仅利于本实用新型与对应线缆连接器之组接,使线缆连接器之线缆部分位于正确位置,而且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耐电压性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组固体与辅助体的组合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绝缘本体1、遮蔽壳体2、导电端子3、组固体4及辅助体5,其中绝缘本体1呈纵长体状,其两相对侧面可分别与对应线缆连接器及电气元件(未图示)相插接,在绝缘本体1上设有若干个贯通绝缘本体1两相对侧的收容槽16。绝缘本体1与对应电气元件相插接的一侧设有凸伸体15,其可组入遮蔽壳体2的对应空间中,而绝缘本体1靠近该凸伸体15的两相对侧面上分别设有一凹面11,该凹面11的两端附近分别设有一嵌体12,这种设置可与遮蔽壳体2的相应机构配合。另外,绝缘本体1与对应线缆连接器(未图示)相插接的一侧两端分别设有延伸部13,其垂直于绝缘本体1的该侧面向远离绝缘本体1的方向延伸,可使组固体4组入两延伸部13之间,且其中部适当位置为两面贯通的嵌槽14,可与辅助体5相扣持。
遮蔽壳体2组装在绝缘本体1设有凸伸体15的一侧,可使电连接器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其靠向绝缘本体1的一端的两相对侧设有与绝缘本体1凹面11对应的凸面21,其恰可抵靠于绝缘本体1的凹面11上,且其上设有供绝缘本体1的嵌体12扣入的嵌孔22,以使遮蔽壳体2与绝缘本体1稳固组为一体,而连结两凸面21的侧面中部向远离绝缘本体1的方向延伸出一空间23,可使绝缘本体1的凸伸体15组入该空间23中。
再如图1中导电端子3的结构,其两端分别为插接端31和接合端32,其中插接端31插入收容槽16中并抵至凸伸体15所在位置,而接合端32则组入组固体4中。组固体4组于绝缘本体1的两延伸部13之间,其上对应于绝缘本体1的收容槽16设有两面贯通的定位槽44,导电端子3的接合端32可经该定位槽44伸出,并使其靠向组固体4内部的侧面抵于组固体4上(参照图2)。在组固体4上,两相邻导电端子3的接合端32间设有呈凸起状的隔栏45,其可使接合端32彼引间保持足够距离,以提高电连接器整体的耐电压性能,也可使该接合端32正确定位。另外,该组固体4靠近绝缘本体1的延伸部13的两端分别设有呈长方形的扣接体41,其外表面抵在绝缘本体1延伸部13的内表面上,而其外表面适当位置设有凸块43,该凸块43与绝缘本体1组接方向的侧面为一斜面,以方便其扣入绝缘本体延伸部13上的嵌槽14中,并使组固体4稳固扣于绝缘本体1上。扣接体设有与辅助体5相扣接的扣持机构,其为设在扣接体41内侧表面适当位置处的凹陷42。
如图1及图3所示,两辅助体5分别组于组固体4远离绝缘本体1的端部相对两侧,其靠近组固体4之扣接体41的端部外侧设有一凹入的抵接部51,其与扣接体41延伸末端的方形角部对应设置,使扣接体41的方形角部可组入该抵接部51中,而抵接部51对应于组固体4的扣持机构设有扣持装置,该扣持装置为扣接体42内侧面所设的扣部53,其与凹陷42相互扣持可使辅助体5牢固扣持于组固体4上。
再如图2所示,遮蔽壳体2利用嵌体12与嵌孔22的扣持组于绝缘本体1的一侧,组固体4则组于绝缘本体1的另一侧,其上的凸块43扣入绝缘本体1的嵌槽14中以防止组固体4与绝缘本体1相互脱离。导电端子3的接合端32穿过绝缘本体1的收容槽16并伸出至组固体4的两隔栏45间,而两辅助体5利用其扣部(未图示)与组固体4的凹陷42(参照图1)的扣持分别从两相对侧面组于组固体4上,并形成一收容空间52将组固体4靠近该端的部分及导电端子3的接合端32收容其中。
因此,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借两辅助块的设置,可使对接线缆连接器较容易插入收容空间52中,并与电连接器完全组接,而隔栏45的设置可提高导电端子3的耐电压性能,亦可使其插接端32保持在正确定位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与对应线缆连接器相插接,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和组固体等,其中绝缘本体上设有若干个贯通与对应线缆连接器相插接的一面与相对另一面的收容槽,且绝缘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延伸部,其上适当位置设有嵌槽,而导电端子的两末端分别为插接端和接合端,组固体则组入绝缘本体的两延伸部间,其两末端分别设有凸块,其特征在于组固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末端具扣持装置的辅助体,且所述组固体的末端设有与该扣持装置相卡扣的扣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组固体的两末端向与对接线缆连接器的插接方向分别延伸出长方形扣接体,组固体末端所设的扣持机构是位于扣接体内侧面适当位置的凹陷,而与组固体扣持的辅助体的两末端的相对外侧,分别设有与组固体的扣接体的一方形角部对应的凹入抵接部,组固体末端的扣持装置即为位于该抵接部的一底面适当位置上呈凸起状的扣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组固体上设有若干个与导电端子的接合端对应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定位槽设有隔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组固体的凸块设在扣接体的外侧面上,其与绝缘本体组接方向的侧面为斜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相对于组固体的一侧设有凸伸体,绝缘本体的收容槽贯穿至凸伸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靠近于凸伸体所在侧面的两相对底面上分别设有凹面,该凹面上还进一步凸设有两嵌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还设有遮蔽壳体,其相对于绝缘本体的凹面设有两相对的凸面,且凸面上对应于绝缘本体凹面上的嵌体设有嵌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壳体上连结两凸面的侧面中部适当位置向远离绝缘本体的部分延伸出一空间,绝缘本体的凸伸体可伸入至该空间中。
专利摘要一种可与对应线缆连接器组接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组固体及两辅助体等,其中组固体组于绝缘本体的一侧,其上设有若干与导电端子对应的定位槽,导电端子的一端可自该定位槽伸出,而其伸出定位槽的部分相互间被隔栏分离,可使导电端子的这一端保持适当距离以提高其耐电压性能。另外,两辅助体分别牢固组装在组固体的两相对侧面并围成一收容空间,其可使对应线缆连接器顺利装入该收容空间中并能使对应线缆保持较好定位。
文档编号H01R24/00GK2395436SQ9922676
公开日2000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8日
发明者赖金德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