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31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插头连接器,尤指一种连接在线缆终端且其中设有接地构件而具较佳电讯传输效果的插头连接器。
为导引出线缆及线缆连接器上聚集的静电荷,通常在线缆连接器内设置有接地构件,相关现有技术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86102087、86102088、86102094、86102095号案。其中,第86102088号案所揭示的线缆连接器构造请参阅

图1及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9设有绝缘本体90、前壳体91、螺杆92及外盖体93,接地构件94一端设有夹持臂941以夹持线缆中的导线10,同时与这些导线10中的金属遮蔽层相接触而构成接地路径,而另一端则可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相应部分电性接合。该接地构件94上是以上、下二定位座95将其组扣在两者之间,借以将接地构件94组入并定位在绝缘本体90中。另外,四根端子96与该定位座95以一体射出成型,组合时其分别位在接地构件94的上、下两侧板面上,并与导线10连接以传输电讯。然而,现有线缆连接器中,接地构件上所设绝缘块中的端子是与绝缘块一体射出成型,为了避免成型中当高压注入塑胶时造成端子的位置偏移,需要在射出成型前对端子进行定位,但由在端子的构形相当细小,一般较难实现良好的定位效果,造成端子模组产品的高不良率。而且在绝缘块组扣在接地构件上时,不便在进行连接导线与端子的焊接或其它连接作业,不利简化产品生产制程及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在线缆终端并设有接地构件的插头连接器,其制造成本低廉,且生产效率高,并可减少其整体组装时的工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插头连接器设有外盖、遮蔽构件、绝缘本体、若干第一、第二端子及接地构件等,其中绝缘本体上设有适当的收容空间及与收容空间相贯通的若干个端子通道;而组装有若干个第一端子的端子模组可叠置组合在一起而组入绝缘本体相应的收容空间内,且前述第一端子对应从绝缘本体的端子通道穿过而凸伸出绝缘本体外,绝缘本体上邻近在这些端子通道旁侧的适当位置处设置接地构件,该接地构件呈双片式对称构形,其一端具有连接部使上、下层板体连接一体,而另一端的两边侧缘处分别延伸设有弯折成半握状的夹持臂,用以夹持固定导线并与导线的金属遮蔽层接触构成接地路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该接地构件上设有一定位座,该定位座上沿接地构件延伸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凹槽,设有卡固部的第二端子则可自该凹槽延伸通过,并借其卡固部分别定位在该定位座及卡固在绝缘本体上而稳固定位,且端子进一步与导线连接而达到传输电讯的目的并方便端子与导线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插头连接器的制造过程无需对端子进行定位和射出成型,端子组装容易且便在端子与导线的连接,而可降低产品制造的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且其接地构件一体成型有定位座,而可减少整体组装时的工站与所需时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是现有插头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剖视图。
图2是现有插头连接器的接地构件与端子相组合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地构件与第二端子分解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地构件与第二端子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地构件与绝缘本体相配合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外盖1、上、下组合式的遮蔽壳体2、前遮蔽件3、数个组设有第一端子51的端子模组5、接地构件6以及第二端子7等元件。其中绝缘本体4为一长方体,其一侧面设为对接面41,与该对接面相对的另一侧面设为接合面42,在接合面42上朝绝缘本体4内部凹陷相当深度及宽度形成有收容空间(未图示)以供这些端子模组5容纳其中。而在对接面41上则布设有若干个贯穿绝缘本体4而与收容空间相连通的第一端子通道43,又在该对接面41上邻近该第一端子通道43旁侧设有呈缝隙状的接地构件通道44,并在该接地构件通道44上、下位置处各设有两个第二端子通道45。前述端子模组5叠置组合在一起后组入绝缘本体4的收容空间中,而使其上所设的第一端子51一端(未标号)对应从绝缘本体4对接面41上的第一端子通道43穿出。又,前遮蔽件3具有一基部31,该基部31的一侧设有具对接孔33的前罩部32,而在其相对另一例则设有具容纳孔(未图示)的后罩部34,前述收容有端子模组5的绝缘本体4可进一步组入该前遮蔽件3的后罩部34内,且其对接面41上凸出的第一端子5 1则收容在对接孔33中而被前罩部32所遮罩。
请配合参阅图4及图5,接地构件6为上、下层板体一端相连结重叠一体的双片式结构,其远离绝缘本体4对接面41的一端设为连接端61用以连接导线8,而相对在连接端61的另一端则设为对接端63用以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相对接,在该连接端61两边侧缘处设有弯折成半握状以夹持导线的夹持臂611,而该夹持臂611与接地构件6两侧板面间形成有夹持空间62。又,在该接地构件6上以一体射出成型方式设有一定位座64,其为六面体状的绝缘体,该定位座64的一侧面设为前表面641,接地构件6穿过该前表面641而将其分隔为上、下对称的两部分,与前表面641相邻接且平行在接地构件6板面的侧面设为上表面642及下表面(因上、下部分对称,此处仅标示上表面的构造),在该上表面642处设有凸块644以与绝缘本体4的收容空间相配合固定,该凸块644两侧部位处沿接地构件6延伸方向分别设有凹槽643。具有接触部71、接合部72、卡固部73及组装部74的第二端子7从这些凹槽643延伸穿过(请同时参照图6),其组装部74恰可收容在凹槽643内,同时借卡固部73卡固在定位座64前表面641处而防止对接时端子脱出。组入绝缘本体4后,该卡固部73抵靠在绝缘本体4内部而达到稳固定位的目的。该第二端子7进一步与线缆导线8的导体82相连接而传输电讯,同时借接地构件6夹持臂611紧固夹持这些导线8,且夹持臂611与其金属编织81相接触而构成接地通路。借此构造,可免除现有第二端子模组成型时第二端子定位困难的技术困扰,且便在第二端子与导线的连接。
请同时参照图6及图7所示,组合时接地构件6借定位座64及其上所设的凸块644与绝缘本体4收容空间相配合而稳固定位于其中,且其对接端63是自绝缘本体4对接面41的接地构件通道44穿出而容纳在前遮蔽件3的对接孔33内,至于第二端子7的对接部71则从第二端子通道45穿出,同时由在该对接部71与卡固部73交接处顶抵在绝缘本体4的收容空间内,使得插头连接器无论是插入还是拔出,该第二端子7及接地构件6均不会脱落。当本实用新型与相应的插座连接器(未图示)相对接时,借由该接地构件6插入插座连接器相应设置的接地孔内而沟通插座连接器至电路板间的接地路径,而可将线缆及插头连接器上所聚集的静电荷导入电路板的接地路径而将其导出,并通过接地达到较佳的电磁屏蔽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个第一、第二端子、接地构件及包覆在该绝缘本体外的遮蔽构件,该绝缘本体设有适当的收容空间、与该收容空间相贯通的若干个端子通道及至少一接地构件通道,而第一端子设置在绝缘本体的端子通道中,其特征在于该接地构件上设有卡固在前述接地构件通道中的定位座,该定位座上沿接地构件延伸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凹槽,而第二端子上设有卡固部,其可自该凹槽延伸通过而凸伸出绝缘本体的端子通道外,并借其卡固部同时与定位座及绝缘本体相卡固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地构件上的定位座与该接地构件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地构件上的定位座是呈六面体形,接地构件贯穿其中而将其分隔为上、下对称的两部分,在定位座平行在接地构件板面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至少一凸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地构件上定位座的上、下表面上沿接地构件延伸的方向设置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端子具有对接部及与对接部相对的接合部,所述卡固部是设置在该对接部与接合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端子的接合部与卡固部之间还设有组装部,在第二端子延伸通过前述定位座的凹槽时该组装部被定位在该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地构件是由上、下层板体一端连结重叠在一起的双片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若干个第一端子是分别设置在数个端子模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端子通道包括有供端子模组上的第一端子通过的第一端子通道及供第二端子通过的第二端子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遮蔽构件包括有一上、下组合式的遮蔽壳体及一前遮蔽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前遮蔽件具有一基部,该基部的一侧设有具对接孔的前罩部,而在其相对另一侧则设有具容纳孔的后罩部。
专利摘要一种插头连接器,设有外盖、遮蔽构件、绝缘本体、若干个端子及接地构件等,其中接地构件一端具有连接部使上、下层板体连接一体,而另一端的两边侧缘处分别延伸设有弯折成半握状以夹持固定导线的夹持臂,该接地构件还一体成型有一定位座,该定位座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而设有卡固部的端子可自该凹槽延伸通过,并借其卡固部分别与该定位座及绝缘本体相卡固而得以定位,且端子进一步与导线相连接而达到传输电讯的目的。
文档编号H01R13/652GK2395427SQ9923944
公开日2000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30日
发明者赖金德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