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蔽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35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遮蔽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遮蔽壳体,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连接器上,易于组装并可增进遮蔽功效的遮蔽壳体。
随着线缆装置内信号传输速率的加快,将信号自电磁杂讯中分隔并保护的需求变得极为重要,而现有达到此功效的方法是将遮蔽壳体组装至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
通常遮蔽壳体组装在绝缘本体的外壁上,而组装该遮蔽壳体至绝缘本体的内壁上则是另一选择。在一些专利申请案中,类似小型电脑系统接口(Small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SCSI)这样的连接器,其遮蔽壳体是与电连接器本体一体成型而制成的。在一体成型工序期间,熔化的塑胶的流动极有可能造成导线从绝缘位移部分脱离,而致使其间的电讯中断。如1998年6月16日公开的美国专利第5,766,033号就揭示了一种于其一侧具有绝缘位移部分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组装有一对具扣持臂的终接盖体。然而,这些扣持臂与绝缘本体之间的扣合并不能抵撑住熔融塑胶的流动而带来的压力。当这些终接盖体松开时,导线与绝缘位移部分之间的连接会因易受冲击而脱离。遮蔽壳体设有遮蔽部及整体成型基部,该组件的不对称排配设计使遮蔽壳体的成型变得复杂化。
请参照

图1A,遮蔽部90是从金属片9的中间部分抽引而成,在该遮蔽部90被抽引之后,该金属片9的左部91被切断(图1B示),而右部92则形成一基部,然该左部91引起的额外浪费,将使制造成本增加。然而,如果从具有预先自其上切断的左部91A的金属片9A上抽引出该遮蔽部90A,如图1C所示,该遮蔽部90A的成型将变得极为困难,这是因为该左部91A太小而不能借助工具将其有效固持,此外,材料也是从其上抽引,故左部91A在成型工序中会发生变形。
限制遮蔽部的厚度有利于其与插头连接器的互补遮蔽部间的配合,然而,厚的基部有利于防电磁干扰的遮蔽。若该金属片相当厚,则其成型会变得困难,而且当在其内设置一开口时,容易在该遮蔽部90的边缘94(图1D示)形成毛刺。另外,若该遮蔽部90太硬,则互补插头连接器的插入会很困难。若该金属片相当薄,防电磁干扰的遮蔽效果又不理想。如果该遮蔽部能以薄的金属片制成,而基部能以相对较厚的金属片制成,则该制造工序将会得到简化,且其遮蔽效果将会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简单,组装简易、稳固且遮蔽效果好的遮蔽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遮蔽壳体包括有一具一平壁面的基部,从该平壁面的相对末端向上延伸有末端垂片,且每一垂片设有一窗体,用以与连接器本体的罩体上的楔形块相接合。该基部上组装有遮蔽部,在该基部与遮蔽部之间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构造,以将该遮蔽部组至该基部上,该相互配合连接的构造包括至少一形成于该遮蔽部或基部上的扣体或夹片,而相对应地在基部上配合设置有至少一夹片或扣体。
与现有同类的结构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遮蔽壳体采用分体制造,其制造工序相对得以简化,且其遮蔽效果亦有较大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在金属片中部形成有遮蔽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金属片切除左部(虚线所示)后的示意图。
图3是相关现有具有较小左部的金属片的示意图。
图4是相关现有遮蔽部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遮蔽壳体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沿A-A线所示的扣体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遮蔽壳体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遮蔽壳体组装情形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0是固持垂片固定前的情形暨其局部放大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固持垂片固定后的情形暨其局部放大视图。
图12是组装在遮蔽壳体内的连接器本体的立体视图。
图13是图11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5、图7、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遮蔽壳体1包括有一基部10及固定组装在基部10一端的遮蔽部20,该基部10设有一平壁面11,以在基部10被组装于连接器本体40上时提供对连接器本体40防电磁干扰的遮蔽功效。从该平壁面11的相对末端向上延伸有末端垂片12,每一垂片12设有一对窗体12a,用以与连接器本体40(图12示)的罩体41的楔形块41a相接合。一应力缓冲装置13从该基部10向后延伸,该基部10是由具一定厚度的金属片制成的,以在基部10组装到连接器本体40的底表面时提供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遮蔽功效。该基部10进一步形成有纵向延伸的加强肋11a,以增加该基部10的刚性。基部10的前缘形成一对扣体14,如图6所示,在该扣体14与平壁面11之间设有一缝隙14a。
遮蔽部20包括一遮蔽罩21和从该遮蔽罩21的底部外缘横向延伸的凸缘22。该遮蔽部20还设有一对从其底部的外缘向后延伸的一对接地夹片23,在每一接地夹片23向前上方延伸设有卡齿23a,当该遮蔽部20组装于基部10上时,接地夹片23延伸穿过该缝隙14a。由于该卡齿23a的高度大于缝隙14a的高度,所以,当该接地夹片23插置穿过该缝隙14a时,该卡齿23a将发生变形,然后在其滑过该扣体14后而恢复其原有形状。当该卡齿23a抵靠在扣体14的后表面,且凸缘22抵靠在基部10的前缘时,该遮蔽部20即可稳固地组装到基部10上(图8及图9示)。
如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该遮蔽部20与基部10是分件制造的,为提供良好的挠性,该遮蔽部20是采用比基部10的金属片厚度要薄的金属板片制成,以利于其与互补插头连接器(未图示)的接合,通过这样的排配,可使现有设计的缺陷得以有效避免。
图7所揭示的是本实用新型遮蔽壳体1A的第二实施例。该遮蔽壳体1A包括有基部110与遮蔽部20,该基部110除省略了应力缓冲装置13之外,其余几乎与第一实施例的基部10相同。该基部110包括一抵靠在连接器本体40的后壁面及平壁面111处的尾端113,以提供对绝缘本体40后部的遮蔽保护,而从平壁面111的相对末端向上延伸有末端垂片112,每一垂片112上设有一对窗体112a,用于与连接器本体40的罩体41上的楔形块41a相接合(图12示)。该基部110进一步成型有纵向延伸以增加其刚性的加强肋111a。一对扣体114成型于基部10的前缘。而在每一扣体114与平壁面111之间设有一通道114a。
请参照图10、图11、图12及图13,其中遮蔽部20包括一对从凸缘22上延伸的垂片24,该垂片24可与连接器本体40铆接结合。藉此排配,该遮蔽部20可固定组装在连接器本体40上。
应注意到,基部10与遮蔽部20之间的可靠性是由沿着平壁面11的纵长边缘的位置所决定的,由此可有效地将遮蔽部20可靠地结合在基部10上。还应注意到,由于基部无需任何抽引工序来形成任何的遮蔽部,因此,该基部10可由较厚较硬的材料制成,以达到更好的屏蔽保护功效。相反地,该遮蔽部20可由较薄较软的材料制成以利于遮蔽罩的抽引制程并利于其可调整地结合互补插头连接器。
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在电连接器上的遮蔽壳体,包括有基部、遮蔽部及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基部具有一平壁面,从该平壁面的相对末端向上延伸有末端垂片,每一垂片上设有一用于与电连接器的楔形块相接合窗体;遮蔽部组装在该基部上,其包括一遮蔽罩及从该遮蔽罩的外缘横向延伸的凸缘,而连接装置设置在基部与遮蔽部之间,其包括至少一成型在该遮蔽部上的扣体或夹片,而相对应地在基部上配合设置有至少一夹片或扣体,而将该遮蔽部组装到基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平壁面包括有一用于夹紧线缆的绝缘外被的应力缓冲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平壁面上设有加强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壳体,其特征在于扣体成型在遮蔽壳体底部的前缘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蔽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夹片从遮蔽罩的外缘延伸而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蔽壳体,其包括有一具一平壁面的基部,自该平壁面的相对末端向上延伸有末端垂片,且每一垂片设有一窗体,用以与连接器本体的罩体上的楔形块相接合。该基部上组装有遮蔽部,在该基部与遮蔽部之间设有相互配合连接的构造,以将该遮蔽部组装到基部上。该相互配合连接的构造至少包括一形成于该遮蔽部或基部上的扣体,而二者中未设有扣体者则形成有至少一夹片。
文档编号H01R13/658GK2390312SQ9923977
公开日2000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3日
发明者黄伟正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