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连接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595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电缆连接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同轴电缆连接座,可与同轴电缆连接头连结并传递讯号。
目前同轴电缆连接座已有相当多的种类,其设计重点之一为如何以简单的方式与同轴电缆连接头连接,如

图1是习知同轴电缆连接座的立体图,接合座61大体上为一以导电材质所制成的长圆柱体中空体,前端具有夹片63以便与同轴电缆连接头以夹合方式连接,尾端则设有脚座62,而两个接脚64由脚座62延伸出为接地之用。
接合座61内部嵌设有绝缘体67,由接合座61的前端延伸至尾端,并再向下延伸至脚座62。而信号端子65则嵌设于绝缘体67的中心部位,亦由接合座61的前端延伸至尾端再向下延伸出信号端子接脚66。
由以上的结构可知其缺点为绝缘体67由于并非单纯的圆柱体,故接合座61由外面包住绝缘体66的过程复杂,生产产量因而降低,并且接合座61的接脚64与信号端子接脚66相对地都相当细,故,当在同轴电缆连接头与同轴电缆连接座必须经常性做结合与分离的使用时,接脚64与信号端子接脚66(通常焊于电路印刷版上)较容易松动造成接触不良。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座,其结构简单,可提升生产产量;同时具有当在同轴电缆连接头与同轴电缆连接座必须经常性做结合与分离的使用时,不容易松动造成接触不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座包括一接合座,一绝缘体及一信号端子,其中接合座大体上成中空的圆拄壳体,并由具有导电的材质所制成,在接合座上端部分具有复数的夹片,而各夹片之间皆具有一长形的槽孔;接合座内部并具有单一或复数的第一档块;另接合座底端具有复数的扁平的接脚;绝缘体大体上成中空的圆柱体,其中空部分主要可区分为一孔洞及容置槽孔,且该中空部分位于或接近于绝缘体的中央部位信号端子大体上成长型的圆柱体,并由具有导电的材质所制成,其中接近信号端子底端部分具有凸出的卡制块;该绝缘体由接合座底端置于接合座底端的内部,且绝缘体可被接合座的第一档块所挡住该信号端子前端穿过绝缘体的孔洞,且信号端子凸出的卡制块可部分或全部置于绝缘体的容置槽孔内,使得信号端子可固定于绝缘体,而信号端子底端部分或全部是露于绝缘体的外部。
其中接合座的夹片数目为六个,而长形的槽孔略成长方形。
其中接合座的扁平的接脚数目为四个且略成方形。
其中接合座的夹片顶端具有斜角。
其中接合座还包括第二档块,使绝缘体夹紧于第一档块及第二档块之间。
其中信号端子上可再另设倒钓。
凡传统的同轴电缆连接座皆包括三大元件接合座,绝缘体及信号端子,本实用新型亦不例外,但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结构上的精简设计使得能以提高产量以将低成本外,又提供扁平的接脚,使得本实用新型与电路印刷版焊接时能非常牢固,且该扁平的接脚由于与接合座直接一体成形,在加工时非常快速。
同轴电缆连接座由于已发展非常成熟,元件数目亦不多,要再突破诚属不易,故本实用新型虽非具有高度的创作,但由于确有增进习知的功效,故依法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特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习知同轴电缆连接座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座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座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座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座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请见图2及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剖面图。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座10包括一接合座20,一绝缘体30及一信号端子40三大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接合座20及信号端子40主要是以车制方式加工而成。接合座20大体上成中空的圆柱壳体,为配合接地的设计,该接合座20需由具有导电的材质所制成。另为与同轴电缆(BNC)连接头(图未示)相结合,在接合座20上端部分具有复数的夹片21,而各夹片21之间皆具有一长形的槽孔212,如此当BNC连结头插入接合座20时,夹片21可扩张并夹紧BNC连结头;另外为配合BNC连结头顺利插入接合座20,各夹片21顶端可有斜角211的设计。
此外接合座20内部并具有单一或复数的第一档块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块22为圆环形的凸块,主要是当装设绝缘体30于接合座20时,使绝缘体30定位之用,故第一档块22的特征为凸出物即可,不一定要为圆环形的凸块。
另接合座20底端具有复数的扁平的接脚24,该接脚24有两大功用,第一是藉由接脚24将同轴电缆连接座10固定于电路印刷版上(PCB orad),第二是藉由接脚24作为接地之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接脚24为扁平状,故能平稳地固接于电路印刷版上,而不易脱落。另外为了加强接脚24固定于电路印刷版上的强度及使用寿命,接脚24最好至少要有两个,而在较佳的状况最好为三至六个且每一接脚24的间距相同,且接脚24之间应有空隙,使得将同轴电缆连接座10焊于电路印刷版上后,在清洗焊料时,废料能由接脚24之间的空隙流出。另为自动加工及装配的方便,可将接脚24之一作成不同形状,比如某一接脚24较短,以便使加工机械能辨别接合座20的方向性,由于此牵涉装配程序的问题,与本实用新型主要创作目的无关,故不在此赘述。
绝缘体30大体上成中空的圆柱体,其中空部分31主要可区分为一孔洞32及容置槽孔34,且该中空部分31位于或实质上位于绝缘体30的中央部位,且中空部分31的形状是为配合信号端子40的形状,使得信号端子40的前端可穿过绝缘体30的孔洞32。
信号端子40大体上成长型的圆柱体,为传输讯号之用,故需由具有导电的材质所制成,其中接近信号端子底端46部份具有凸出的卡制块42。另外为加强信号端子40能更紧固于绝缘体30,在信号端子40上可再另设倒钓44,当然中空部分31形状的设计亦必须配合此倒钓44的设计。
以下即说明组装同轴电缆连接座10的步骤先将绝缘体30由接合座20底部由下往上置入,由于第一档块22可挡住绝缘体30,故绝缘体30得以定位;另外绝缘体30的外径最好与接合座20底端的内径相等或稍大,使得绝缘体30可以松紧配的方式固定于接合座20内。另外亦可在接脚24处(或接合座20底端)做一加工,形成向内凸出的第二档块26,使得绝缘体30更无法脱离接合座20。
再将信号端子40由下往上插入绝缘体30,由于卡制块42卡于容置槽孔34内,故完成信号端子40定位于绝缘体30内;另外为使信号端子40紧固于绝缘体30内,可以以松紧配的方式固定绝缘体30,或因信号端子40加设倒钓44,使得信号端子40不易脱离绝缘体30。
请见图4及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剖面图。与第一实施例主要的不同处为第二实施例中的接合座20及信号端子40主要是以冲制及压制方式加工而成。
以下即说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主要的不同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块22以冲压方式加工,在接合座20外围以打点的方式造成复数的第一档块22。
第二挡块26亦以冲压方式加工,而形成复数凸出的第二档块26。
信号端子40原由一平面的材质经冲制及压制方式形成略成圆柱体的信号端子40,故在本实施例的信号端子40内部为中空状。
本实用新型虽非一高度技术思想的创作,但为创作人潜心研究后改良的产品,且确有增进功效之处;如扁平的接脚24及挡块的设计即是,但需注意的是,如扁平的接脚24的形状非限制于实施例的形状,凡具有扁平状的特征,亦即非长条形的接脚即为扁平的接脚24,故本专利所主张的权利范围应以专利申请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同轴电缆连接座包括一接合座,一绝缘体及一信号端子,其特征在于接合座大体上成中空的圆拄壳体,并由具有导电的材质所制成,在接合座上端部分具有复数的夹片,而各夹片之间皆具有一长形的槽孔;接合座内部并具有单一或复数的第一档块;另接合座底端具有复数的扁平的接脚;绝缘体大体上成中空的圆柱体,其中空部分主要可区分为一孔洞及容置槽孔,且该中空部分位于或接近于绝缘体的中央部位信号端子大体上成长型的圆柱体,并由具有导电的材质所制成,其中接近信号端子底端部分具有凸出的卡制块;该绝缘体由接合座底端置于接合座底端的内部,且绝缘体可被接合座的第一档块所挡住该信号端子前端穿过绝缘体的孔洞,且信号端子凸出的卡制块可部分或全部置于绝缘体的容置槽孔内,使得信号端子可固定于绝缘体,而信号端子底端部分或全部是露于绝缘体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接合座的夹片数目为六个,而长形的槽孔略成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接合座的扁平的接脚数目为四个且略成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接合座的夹片顶端具有斜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接合座还包括第二档块,使绝缘体夹紧于第一档块及第二档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连接座,其特征在于,其中信号端子上可再另设倒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同轴电缆连接座包括一接合座,一绝缘体及一信号端子,其中接合座大体上成中空的圆柱壳体、在接合座上端部分具有复数的夹片,且接合座底端具有复数的扁平的接脚;绝缘体置于接合座的内部底端的位置,而信号端子穿过绝缘体,而位于接合座的中心位置。
文档编号H01R9/05GK2384321SQ99243989
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31日
发明者王赞祈 申请人:技志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