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及其装配方法

文档序号:1057760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及其装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及其装配方法,包括金属外壳、弹片、转轮、接触片、座体及若干接触脚;座体的左侧凹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具有左侧开口;接触脚镶嵌成型于座体内,接触片通过第一、第二定位结构适配定位于旋转定位板右侧并一同装设于容置腔内,弹片通过第三、第四定位结构适配定位于座体左侧,弹片的定位凸部则弹性抵压于转轮的定位凹槽内,金属外壳封闭于容置腔左侧开口处;藉此,弹片、转轮、接触片及接触脚的接点被保护于由金属外壳和座体形成的封闭式容置腔内,避免了外界灰尘等污物进入编码器内部,提高了防尘效果,以及,编码器的各个部件间的装配结构简单、合理,组装效率高且稳定可靠,提高了编码器的使用性能及整体寿命。
【专利说明】
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编码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编码器一般是将编码及功能开关结合在一起,因此,编码器也通常被称作“编码开关”。现有技术中的编码器种类较多,其结构关系也有很大不同,例如:目前市场上有一种旋转型编码器,其主要包括有旋转体、接触片、座体及引出端子,通过旋转体带动接触片的各触点作圆周运动,以与座体上预设的接触端形成接触(每个接触端与相应的引出端子连接成一体),在引出端子间产生电气信号,若将该等电气信号的开(ON)和断(OFF)信号对比后,即产生一个相位差,来实现各项功能的调节。
[0003]现有技术中的前述旋转型编码器,其一般设计为敞开式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外界灰尘等污物进入编码器内部,对编码器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造成了负面影响。以及,现有编码器还存在结构复杂、装配难度高,导致生产、装配效率难以得到提高,而且,装配稳定性欠佳,也会影响到编码器使用性能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0004]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及其装配方法,其避免了外界灰尘等污物进入编码器内部,提高了防尘效果,以及,编码器的各个部件间的装配结构简单、合理,组装效率高且稳定可靠,提高了编码器的使用性能及整体寿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包括金属外壳、弹片、转轮、接触片、座体及若干接触脚;
该座体的左侧往右凹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具有左侧开口,其左侧开口由竖向围绕容置腔的环形壁体围构而成,容置腔内右端壁面往右开设有第一通孔;该接触脚镶嵌成型于座体内,每个接触脚具有露于容置腔内右端壁面的接点及伸出座体外的引脚;该接触片具有基板部和一体设置于基板部上的若干刷爪,基板部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刷爪位于第二通孔外围;该转轮具有旋转定位板,旋转定位板的左、右侧分别一体连接有左侧轴接部和右侧轴接部,旋转定位板的左侧面上围绕左侧转接部所在位置环形均布有若干定位凹槽;该弹片具有安装部和连接于安装部上的弹性本体,弹性本体上形成有定位凸部;该金属外壳至少具有盖板部,盖板部上开设有第三通孔;
接触片的基板部与旋转定位板上右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彼此适配定位的第一、第二定位结构,接触片装设于旋转定位板右侧并两者一同装设于容置腔内,转轮的右侧轴接部依次伸入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内;弹片的安装部与座体上左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彼此适配定位的第三、第四定位结构,弹片装设于座体左侧,弹片的定位凸部可变换式适配于转轮上不同定位凹槽内;金属外壳组装于座体左侧,安装部夹于座体与金属外壳之间,盖板部封闭于容置腔左侧开口处,转轮的左侧轴接部适配于第三通孔内。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外壳的盖板部之前、后端分别一体弯折延伸形成有侧板部,侧板部的后段部位经弯折铆压形成有紧贴座体右侧的防松挡板部,防松挡板部和/或侧板部上开设有卡扣槽,座体上右侧位置和/或前后端位置上凸设有卡扣块,卡扣块适配于卡扣槽内。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上左侧位置凹设有让位凹槽,前述第四定位结构是自让位凹槽内右端壁面凸设的第一定位柱,前述弹片的安装部适配于让位凹槽内,前述第三定位结构是开设于安装部上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伸入第一定位孔内。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外壳的盖板部上开设有与前述第一定位孔相应正对的第二定位孔,前述第一定位柱穿过第一定位孔并伸入第二定位孔内。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外壳的盖板部左侧面对应第三通孔外围凸设有第一环形定位凸缘,前述转轮的左侧轴接部伸入第一环形定位凸缘内。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的容置腔内右端壁面对应第一通孔外围凸设有第二环形定位凸缘,前述转轮之旋转定位板右侧面对应右侧轴接部外围形成有安装限位台阶,该安装限位台阶具有环形安装面和右端安装面,前述接触片的第二通孔内壁紧配或间隙配合于环形安装面,前述第一、第二定位结构分别为第三定位孔、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适配于第三定位孔内;以及,前述右侧轴接部依次伸入第二环形定位凸缘内及第一通孔内,其右端安装面被第二环形定位凸缘的左侧面限位。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片的弹性本体为倒立的U型结构,弹性本体连接于安装部上方且与之围构形成环状结构,该弹性本体自左往右斜向设置,前述定位凸部形成于弹性本体顶段部位中间位置,以及,安装部前、后端分别形成有凸伸出弹性本体前、后端的限位肩部。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底部一体形成加长延伸部,该加长延伸部具有用于定位前述引脚的辅助定位块及连接于辅助定位块与座体底部之间的连接块,前述引脚经座体底部伸出后再由辅助定位块表面伸出。
[0014]—种全封闭防尘编码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准备前述金属外壳、弹片、转轮、接触片、座体及若干接触脚,其中,所述接触脚是镶嵌成型于座体内成一体式结构;接着进行如下装配步骤:
(1)将接触片通过第一、第二定位结构适配定位于转轮的旋转定位板右侧;
(2)将装设有接触片的转轮装入座体的容置腔内,转轮的右侧轴接部依次伸入第一通孔内;
(3)将弹片通过第三、第四定位结构适配定位于座体左侧,弹片的定位凸部则弹性抵压于转轮的定位凹槽内;
(4)将金属外壳组装于座体左侧,其盖板部封闭于容置腔左侧开口处,弹片的安装部被夹于座体与盖板部之间,转轮的左侧轴接部适配于第三通孔内。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外壳的盖板部之前、后端分别一体弯折延伸形成有侧板部,在前述步骤(4)中,是将侧板部的后段部位经弯折铆压紧贴于座体右侧,以达成金属外壳于座体间的紧密贴合组装;由侧板部后段部位经弯折铆压而紧贴于座体右侧的部分被定义为防松挡板部,在防松挡板部和/或侧板部上开设有卡扣槽,座体上右侧位置和/或前后端位置上凸设有卡扣块,在完成前述弯折铆压动作后,卡扣块适配于卡扣槽内。
[00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对座体及金属外壳的设计,确保编码器内的弹片、转轮、接触片及接触脚的接点被保护于由金属外壳和座体形成的封闭式容置腔内,有效避免了外界灰尘等污物进入编码器内部,大大提高了防尘效果,以及,编码器的各个部件间的装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制程简易可行,装配效率高,且装配后稳定可靠性佳,提高了编码器的使用性能及整体寿命O
[00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组装立体示图;
图3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图;
图4是图3所示分解状态的另一角度结构示图;
图5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图;
图6是本发明之实施例中金属外壳的结构示图;
图7是本发明之实施例中弹片与座体的分解结构示图;
图8是本发明之实施例中接触片与转轮的分解结构示图。
[0019]附图标识说明:
10、金属外壳
11、盖板部111、第三通孔
112、第二定位孔113、第一环形定位凸缘
12、侧板部121、防松挡板部 122、卡扣槽
20、弹片21、安装部
211、第一定位孔212、限位肩部
22、弹性本体221、定位凸部
30、转轮
31、旋转定位板311、定位凹槽
32、左侧轴接部33、右侧轴接部 331、第二定位柱 34、安装限位台阶 341、环形安装面 342、右端安装面
40、接触片
41、基板部411、第二通孔 412、第三定位孔 42、刷爪
50、座体
51、容置腔52、第一通孔 53、加长延伸部 531、辅助定位块 532、连接块54、第二环形定位凸缘
55、让位凹槽56、第一定位柱 57、卡扣块 60、接触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金属外壳1、弹片20、转轮30、接触片40、座体50及若干接触脚60。
[0021]如图1至图5及图7所示,该座体50的左侧往右凹设有容置腔51,容置腔51具有左侧开口,其左侧开口由竖向围绕容置腔51的环形壁体围构而成,容置腔51内右端壁面往右开设有第一通孔52;该接触脚60镶嵌成型于座体50内,每个接触脚60具有露于容置腔51内右端壁面的接点及伸出座体50外的引脚。所述座体50底部一体形成加长延伸部53,该加长延伸部53具有用于定位前述引脚的辅助定位块531及连接于辅助定位块531与座体50底部之间的连接块532,前述引脚经座体50底部伸出后再由辅助定位块531表面伸出。
[0022]如图3至图5及图8所示,该接触片40具有基板部41和一体设置于基板部41上的若干刷爪42,基板部4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11,刷爪42位于第二通孔411外围;该转轮30具有旋转定位板31,旋转定位板31的左、右侧分别一体连接有左侧轴接部32和右侧轴接部33,旋转定位板31的左侧面上围绕左侧转接部32所在位置环形均布有若干定位凹槽311。接触片40的基板部41与旋转定位板31上右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彼此适配定位的第一、第二定位结构,接触片40装设于旋转定位板31右侧并两者一同装设于容置腔51内,转轮30的右侧轴接部33依次伸入第二通孔411、第一通孔52内。如图2、图3、图7及图8所示,所述座体50的容置腔51内右端壁面对应第一通孔52外围凸设有第二环形定位凸缘54,第二环形定位凸缘52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座体50对右侧轴接部33的支承强度,在编码器后续旋转使用过程中,转轴的运行稳定性更好;前述转轮30之旋转定位板31右侧面对应右侧轴接部33外围形成有安装限位台阶34,该安装限位台阶34具有环形安装面341和右端安装面342,前述接触片40的第二通孔411内壁紧配或间隙配合于环形安装面341,前述第一、第二定位结构分别为第三定位孔412、第二定位柱331,第二定位柱331适配于第三定位孔412内;以及,前述右侧轴接部33依次伸入第二环形定位凸缘54内及第一通孔52内,其右端安装面342被第二环形定位凸缘54的左侧面限位。
[0023]如图3、图4及图7所示,该弹片20具有安装部21和连接于安装部21上的弹性本体22,弹性本体22上形成有定位凸部221;所述弹片20的弹性本体22为倒立的U型结构,弹性本体22连接于安装部21上方且与之围构形成环状结构,该弹性本体22自左往右斜向设置,前述定位凸部221形成于弹性本体22顶段部位中间位置,以及,安装部21前、后端分别形成有凸伸出弹性本体22前、后端的限位肩部212。本实施例中,弹片20的安装部21与座体50上左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彼此适配定位的第三、第四定位结构,弹片20装设于座体50左侧,弹片20的定位凸部221可变换式适配于转轮30上不同定位凹槽311内;具体而言:所述座体50上左侧位置凹设有让位凹槽55,前述第四定位结构是自让位凹槽55内右端壁面凸设的第一定位柱56,前述弹片20的安装部21适配于让位凹槽55内,前述第三定位结构是开设于安装部21上的第一定位孔211,第一定位柱56伸入第一定位孔211内。
[0024]如图1至图4及图6所示,该金属外壳10至少具有盖板部11,盖板部11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11;金属外壳10组装于座体50左侧,安装部21夹于座体50与金属外壳10之间,盖板部11封闭于容置腔51左侧开口处,转轮30的左侧轴接部32适配于第三通孔111内;所述金属外壳10的盖板部11左侧面对应第三通孔111外围凸设有第一环形定位凸缘113,前述转轮30的左侧轴接部32伸入第一环形定位凸缘113内。所述金属外壳10的盖板部11上开设有与前述第一定位孔211相应正对的第二定位孔112,前述第一定位柱56穿过第一定位孔211并伸入第二定位孔11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壳10的盖板部11之前、后端分别一体弯折延伸形成有侧板部12,侧板部12的后段部位经弯折铆压形成有紧贴座体50右侧的防松挡板部121,防松挡板部121和/或侧板部12上开设有卡扣槽,座体50上右侧位置和/或前后端位置上凸设有卡扣块57,卡扣块57适配于卡扣槽122内。
[0025]接下来,大致介绍一下前述全封闭防尘编码器的装配方法,先准备前述金属外壳10、弹片20、转轮30、接触片40、座体50及若干接触脚60,其中,所述接触脚60是镶嵌成型于座体50内成一体式结构;接着进行如下装配步骤:
(1)将接触片40通过第一、第二定位结构适配定位于转轮30的旋转定位板31右侧;
(2)将装设有接触片40的转轮30装入座体50的容置腔51内,转轮30的右侧轴接部33依次伸入第一通孔52内;
(3)将弹片20通过第三、第四定位结构适配定位于座体50左侧,弹片20的定位凸部221则弹性抵压于转轮30的定位凹槽311内;
(4)将金属外壳10组装于座体50左侧,其盖板部11封闭于容置腔51左侧开口处,弹片20的安装部21被夹于座体50与盖板部11之间,转轮30的左侧轴接部32适配于第三通孔111内;此处,是将侧板部12的后段部位经弯折铆压紧贴于座体50右侧,以达成金属外壳10于座体50间的紧密贴合组装。
[0026]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对座体及金属外壳的设计,确保编码器内的弹片、转轮、接触片及接触脚的接点被保护于由金属外壳和座体形成的封闭式容置腔内,有效避免了外界灰尘等污物进入编码器内部,大大提高了防尘效果,以及,编码器的各个部件间的装配结构简单、合理,装配制程简易可行,装配效率高,且装配后稳定可靠性佳,提高了编码器的使用性能及整体寿命。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弹片、转轮、接触片、座体及若干接触脚; 该座体的左侧往右凹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具有左侧开口,其左侧开口由竖向围绕容置腔的环形壁体围构而成,容置腔内右端壁面往右开设有第一通孔;该接触脚镶嵌成型于座体内,每个接触脚具有露于容置腔内右端壁面的接点及伸出座体外的引脚;该接触片具有基板部和一体设置于基板部上的若干刷爪,基板部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刷爪位于第二通孔外围;该转轮具有旋转定位板,旋转定位板的左、右侧分别一体连接有左侧轴接部和右侧轴接部,旋转定位板的左侧面上围绕左侧转接部所在位置环形均布有若干定位凹槽;该弹片具有安装部和连接于安装部上的弹性本体,弹性本体上形成有定位凸部;该金属外壳至少具有盖板部,盖板部上开设有第三通孔; 接触片的基板部与旋转定位板上右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彼此适配定位的第一、第二定位结构,接触片装设于旋转定位板右侧并两者一同装设于容置腔内,转轮的右侧轴接部依次伸入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内;弹片的安装部与座体上左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彼此适配定位的第三、第四定位结构,弹片装设于座体左侧,弹片的定位凸部可变换式适配于转轮上不同定位凹槽内;金属外壳组装于座体左侧,安装部夹于座体与金属外壳之间,盖板部封闭于容置腔左侧开口处,转轮的左侧轴接部适配于第三通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盖板部之前、后端分别一体弯折延伸形成有侧板部,侧板部的后段部位经弯折铆压形成有紧贴座体右侧的防松挡板部,防松挡板部和/或侧板部上开设有卡扣槽,座体上右侧位置和/或前后端位置上凸设有卡扣块,卡扣块适配于卡扣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左侧位置凹设有让位凹槽,前述第四定位结构是自让位凹槽内右端壁面凸设的第一定位柱,前述弹片的安装部适配于让位凹槽内,前述第三定位结构是开设于安装部上的第一定位孔,第一定位柱伸入第一定位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盖板部上开设有与前述第一定位孔相应正对的第二定位孔,前述第一定位柱穿过第一定位孔并伸入第二定位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盖板部左侧面对应第三通孔外围凸设有第一环形定位凸缘,前述转轮的左侧轴接部伸入第一环形定位凸缘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容置腔内右端壁面对应第一通孔外围凸设有第二环形定位凸缘,前述转轮之旋转定位板右侧面对应右侧轴接部外围形成有安装限位台阶,该安装限位台阶具有环形安装面和右端安装面,前述接触片的第二通孔内壁紧配或间隙配合于环形安装面,前述第一、第二定位结构分别为第三定位孔、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适配于第三定位孔内;以及,前述右侧轴接部依次伸入第二环形定位凸缘内及第一通孔内,其右端安装面被第二环形定位凸缘的左侧面限位。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的弹性本体为倒立的U型结构,弹性本体连接于安装部上方且与之围构形成环状结构,该弹性本体自左往右斜向设置,前述定位凸部形成于弹性本体顶段部位中间位置,以及,安装部前、后端分别形成有凸伸出弹性本体前、后端的限位肩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封闭防尘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底部一体形成加长延伸部,该加长延伸部具有用于定位前述引脚的辅助定位块及连接于辅助定位块与座体底部之间的连接块,前述引脚经座体底部伸出后再由辅助定位块表面伸出。9.一种全封闭防尘编码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准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外壳、弹片、转轮、接触片、座体及若干接触脚,其中,所述接触脚是镶嵌成型于座体内成一体式结构;接着进行如下装配步骤: (1)将接触片通过第一、第二定位结构适配定位于转轮的旋转定位板右侧; (2)将装设有接触片的转轮装入座体的容置腔内,转轮的右侧轴接部依次伸入第一通孔内; (3)将弹片通过第三、第四定位结构适配定位于座体左侧,弹片的定位凸部则弹性抵压于转轮的定位凹槽内; (4)将金属外壳组装于座体左侧,其盖板部封闭于容置腔左侧开口处,弹片的安装部被夹于座体与盖板部之间,转轮的左侧轴接部适配于第三通孔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封闭防尘编码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盖板部之前、后端分别一体弯折延伸形成有侧板部,在前述步骤(4)中,是将侧板部的后段部位经弯折铆压紧贴于座体右侧,以达成金属外壳于座体间的紧密贴合组装;由侧板部后段部位经弯折铆压而紧贴于座体右侧的部分被定义为防松挡板部,在防松挡板部和/或侧板部上开设有卡扣槽,座体上右侧位置和/或前后端位置上凸设有卡扣块,在完成前述弯折铆压动作后,卡扣块适配于卡扣槽内。
【文档编号】H01H19/10GK105938773SQ201610441144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0日
【发明人】管晋
【申请人】浙江长风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