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焊点连接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669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焊点连接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焊点连接电路,在该无焊点连接电路中无需焊接即可安装多个电路元件,其包括:电路板基座、一条或多条火线铜带、一条或多条零线铜带、一条或多条接地铜带和电力连接线,其中:火线铜带、零线铜带和接地铜带设置于电路板基座中并分别设有电力连接端子和多个电气元件连接端子,电力连接线的一端为一三孔插头,另一端为分别对应火线、零线和地线的火线接头、零线接头和地线接头,火线接头、零线接头和地线接头均能够与火线铜带、零线铜带和接地铜带中的电力连接端子相互插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单易操作,连接性好,节省人力,同时也不易拆解,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能够改善产品性能。
【专利说明】
一种无焊点连接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焊点连接电路。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电器产品中,电路连接方式均为将圆形导线或者铜带接头处用焊锡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0003](I)存在一定的虚焊风险,使得电路不通;
[0004](2)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焊锡点会变形脱落,导致电路不通;
[0005](3)焊点大小及形状难以控制一致,降低了美观性。
[0006](4)焊锡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有害物质挥发到空气中,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焊点连接电路,用以在无需焊接的前提下快速组装多个电路元件以构成一无焊点电路。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焊点连接电路,在该无焊点连接电路中无需焊接即可安装多个电路元件,其包括:电路板基座、一条或多条火线铜带、一条或多条零线铜带、一条或多条接地铜带和电力连接线,其中:
[0009]所述火线铜带、所述零线铜带和所述接地铜带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基座中并分别设有电力连接端子和多个电气元件连接端子,所述电力连接端子为一镂空孔,所述火线铜带中的电气元件连接端子分别与所述无焊点电路中需要连接火线的端子或管脚连接,所述零线铜带中的电气元件连接端子分别与所述无焊点电路中需要连接零线的端子或管脚连接,所述接地铜带中的电气元件连接端子分别与所述无焊点电路中需要接地的端子或管脚连接;
[0010]所述电力连接线的一端为一三孔插头,另一端为分别对应火线、零线和地线的火线接头、零线接头和地线接头,所述火线接头、所述零线接头和所述地线接头均能够与所述火线铜带、所述零线铜带和所述接地铜带中的所述电力连接端子相互插接;
[0011]当所述火线铜带、所述零线铜带和所述接地铜带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火线铜带之间通过一火线连接片连接,多个所述零线铜带之间通过一零线连接片连接,多个所述接地铜带之间通过一接地连接片连接。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气元件连接端子为镂空孔、凸包或弹性插接结构,以分别与所述无焊点电路中相应的端子或管脚相匹配。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火线接头、所述零线接头和所述地线接头分别包括两个圆柱状的弹性分支。
[00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单易操作,连接性好,节省人力,同时也不易拆解,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能够改善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焊点连接电路的内部示意图;
[0017]图1a为图1中的接地铜带的示意图;
[0018]图1b为图1中的火线铜带的示意图;
[0019]图1c为图1中的零线铜带的示意图;
[0020]图1d为图1中的零线铜带的示意图;
[0021]图1e为图1中的零线连接片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力连接线的示意图;
[0023]图3为电气元件连接端子6为镂空孔的示意图;
[0024]图4为电气元件连接端子6为弹性插接结构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1-火线铜带;2-零线铜带;21-零线连接片;3-接地铜带;4-电力连接线;41-三孔插头;42-火线接头;43-零线接头;44-地线接头;5-电力连接端子;6-电气元件连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焊点连接电路的内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力连接线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焊点连接电路包括:电路板基座(为了便于呈现无焊点连接电路的内部结构,图1中省略了电路板基座)、一条火线铜带1、两条零线铜带2、一条接地铜带3和电力连接线4,其中:
[0028]火线铜带1、零线铜带2和接地铜带3设置于电路板基座中并分别设有电力连接端子5和多个电气元件连接端子(图1、图2中未示出),电力连接端子5为一镂空孔,火线铜带I中的电气元件连接端子分别与无焊点电路中需要连接火线的端子或管脚连接,零线铜带2中的电气元件连接端子分别与无焊点电路中需要连接零线的端子或管脚连接,接地铜带3中的电气元件连接端子分别与无焊点电路中需要接地的端子或管脚连接;
[0029]如图1所示,接地铜带和火线铜带均为一个,图1a为图1中的接地铜带的示意图,图1b为图1中的火线铜带的示意图。
[0030]如图1所示,零线铜带2为两个,两个零线铜带2之间通过一零线连接片21连接,图lc、图1d为图1中的两个零线铜带的示意图,图1e为图1中的零线连接片的示意图。
[0031]本实用新型中的火线铜带1、零线铜带2和接地铜带3的弯折方向、长度和尺寸等可视实际电路设计需要而定,且其中的电气元件连接端子的数目的位置也可视实际电路设计需要而定。
[0032]电力连接线4的一端为一三孔插头41,另一端为分别对应火线、零线和地线的火线接头42、零线接头43和地线接头44,火线接头42、零线接头43和地线接头44分别包括两个圆柱状的弹性分支。火线接头42、零线接头43和地线接头44均能够与火线铜带、零线铜带和接地铜带中的电力连接端子5相互插接;
[0033]本实用新型中,除了零线铜带2可以为多个外,火线铜带I和接地铜带3也可以为多个,此时,多个火线铜带I之间通过一火线连接片连接,多个接地铜带3之间通过一接地连接片连接。
[0034]本实用新型中,电气元件连接端子6可以为镂空孔、凸包和弹性插接结构,以分别与无焊点电路中相应的端子或管脚相匹配。如图3所示为电气元件连接端子6为镂空孔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其中的电气元件连接端子6为凸包,如图4所示为电气元件连接端子6为弹性插接结构的示意图。
[003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装配简单易操作,连接性好,节省人力,同时也不易拆解,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能够改善产品性能。
[003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003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00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无焊点连接电路,在该无焊点连接电路中无需焊接即可安装多个电路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基座、一条或多条火线铜带、一条或多条零线铜带、一条或多条接地铜带和电力连接线,其中: 所述火线铜带、所述零线铜带和所述接地铜带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基座中并分别设有电力连接端子和多个电气元件连接端子,所述电力连接端子为一镂空孔,所述火线铜带中的电气元件连接端子分别与所述无焊点电路中需要连接火线的端子或管脚连接,所述零线铜带中的电气元件连接端子分别与所述无焊点电路中需要连接零线的端子或管脚连接,所述接地铜带中的电气元件连接端子分别与所述无焊点电路中需要接地的端子或管脚连接; 所述电力连接线的一端为一三孔插头,另一端为分别对应火线、零线和地线的火线接头、零线接头和地线接头,所述火线接头、所述零线接头和所述地线接头均能够与所述火线铜带、所述零线铜带和所述接地铜带中的所述电力连接端子相互插接; 当所述火线铜带、所述零线铜带和所述接地铜带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火线铜带之间通过一火线连接片连接,多个所述零线铜带之间通过一零线连接片连接,多个所述接地铜带之间通过一接地连接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焊点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连接端子为镂空孔、凸包或弹性插接结构,以分别与所述无焊点电路中相应的端子或管脚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焊点连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接头、所述零线接头和所述地线接头分别包括两个圆柱状的弹性分支。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5646226SQ201620232327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4日
【发明人】陈恒, 陈伍胜, 周高锰, 严华
【申请人】江苏通领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