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线接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56809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电源线接头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源线接头装置,包括电源线主体和连接在电源线主体一端的插头,插头包括本体、形成于本体一侧的熔断部和与熔断部相配合的端盖,本体顶部设有至少两个接触端子,每个接触端子均分别与导线一端电连接,熔断部内开设有一通孔,通孔底部设有第一导电片,通孔内壁四周上设有导电套,导电套的外壁与第二导电片的一端接触,第二导电片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通孔放置保险丝管,保险丝管两端分别为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第二电极端与第一导电片的一端接触,第一导电片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接触端子连接,每根导线的自由端伸出本体形成电源线主体,端盖导电端与第一电极端、导电套接触。其有益效果是:保险丝管拆换方便,使用便利安全。
【专利说明】
电源线接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源线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源接头在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而一些大功率的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的电流比较大,有时会把插头烧坏,而且还可能会影响电器的正常使用,而传统的插头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是非常危险的,在电流过大时不能自动切断电源,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常见的电动自行车,其使用的是铅酸电池,若铅酸电池充电器插头发生短路,会造成电池烧掉或炸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提供了一种保险丝拆装方便的电源线接头装置。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源线接头装置,包括电源线主体和连接在电源线主体一端的插头,插头包括本体、形成于本体一侧的熔断部以及与熔断部相配合的端盖,本体顶部设有至少两个接触端子,每个接触端子均分别与导线的一端电连接,端盖设有导电端,熔断部内开设有一通孔,通孔底部设有第一导电片,通孔内壁四周上设有导电套,导电套的外壁与第二导电片的一端接触,第二导电片的另一端与导线连接,通孔内放置保险丝管,保险丝管两端分别为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第二电极端与第一导电片的一端接触,第一导电片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接触端子连接,每根导线的自由端伸出本体形成电源线主体,端盖能够覆盖通孔,导电端与第一电极端、导电套接触。其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接头装置进行工作时,将端盖的导电端盖于通孔内,此时导电端内部与保险丝管的第一电极端导通,电流通过导电端传给导电套,导电套再传给第二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再与导线连接,从而使得保险丝管串联在电路中,当经过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接头装置的电流过大或发生短路时,保险丝管内的熔丝就会被熔断,使得整个电路断电,从而整个装置,进而保护正在使用的电器。此时,断电后想继续使用该电源线接头装置,只需要将端盖拿出,换掉烧坏的保险丝管,然后再盖好端盖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保险丝管拆换方便,使用便利安全。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电套内壁设有内螺纹,端盖的导电端为筒状结构,第一电极端位于导电端内,导电端外壁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其有益效果是:导电套的内螺纹和端盖的导电端的外螺纹相匹配,使得端盖更加方便覆盖通孔,进而更加方便拆换保险丝管。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包括相连通的上孔和下孔,上孔直径大于下孔直径,导电套位于上孔内,第一导电片位于下孔处。其有益效果是:这种结构的通孔,导电套置于上孔底部,上孔和下孔形成的台阶处刚好能起到限位的作用,有效防止导电套脱落,当端盖的导电端旋拧于导电套时,台阶处对于端盖而言也是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同时更加有利于导电端与第一电极端、导电套的接触,进而保持整个熔断部内部器件的稳定。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端盖的顶部为绝缘橡胶套。其有益效果是:端盖的顶部为使用者直接的接触端,采用绝缘橡胶套有利于绝缘,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性。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体和熔断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其有益效果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源线接头装置的插头透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端盖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保险丝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参照图1至图3,提供一种电源线接头装置,包括电源线主体8和连接在电源线主体8—端的插头I,插头I包括本体101、形成于本体101—侧的熔断部102以及与熔断部102相配合的端盖5。其中,本体101与熔断部102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端盖5以可旋拧的方式盖于熔断部102。本体101顶部设有至少两个接触端子103,每个接触端子103均分别与导线7的一端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接触端子103的个数为三个,分别为零线接触端子103、火线接触端子103以及地线接触端子103。端盖5设有导电端502,该导电端502能够塞止于熔断部102内部实现导电。具体是:熔断部102内开设有一通孔1021,通孔1021底部设有第一导电片3,通孔1021内壁四周上设有导电套6,导电套6的外壁与第二导电片4的一端接触,第二导电片4的另一端与导线7连接,如图1所示。通孔1021内放置保险丝管2,保险丝管2可以根据电流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保险丝管2两端分别为第一电极端201和第二电极端202,第二电极端202与第一导电片3的一端接触,第一导电片3的另一端通过导线7与本体101顶部中的其中一个接触端子103连接,该接触端子103为火线的接触端子103。每根导线7的自由端伸出本体101形成电源线主体8,端盖5能够覆盖通孔1021,导电端502与第一电极端201、导电套6接触。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接头装置进行工作时,将端盖5的导电端502盖5于通孔1021内,此时导电端502内部与保险丝管2的第一电极端201导通,电流通过导电端502传给导电套6,导电套6再传给第二导电片4,第二导电片4再与导线7连接,从而使得保险丝管2串联在电路中,当经过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接头装置的电流过大或发生短路时,保险丝管2内的熔丝203就会被熔断,使得整个电路断电,从而整个装置,进而保护正在使用的电器。此时,断电后想继续使用该电源线接头装置,只需要将端盖5拿出,换掉烧坏的保险丝管2,然后再盖好端盖5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保险丝管2拆换方便,使用便利安全。
[0014]为了能够方便端盖5的拆取方便,产品结构更简单,导电套6内壁设有内螺纹,端盖5的导电端502为筒状结构,即导电端502的内部是空腔,第一电极端201位于导电端502内,导电端502外壁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导电套6的内螺纹和端盖5的导电端502的外螺纹相匹配,使得端盖5更加方便覆盖通孔1021,进而更加方便拆换保险丝管2。更换保险丝管2时,先将端盖5旋出,然后将损坏的保险丝管2取出并放入新的保险丝管2,再将端盖5旋拧好即可使用十分方便。端盖5的顶部501为绝缘橡胶套。端盖5的顶部501为使用者直接的接触端,采用绝缘橡胶套有利于绝缘,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性。
[0015]为了能够进一步保持熔断部102内电子器件的稳定牢固性,通孔1021包括相连通的上孔和下孔,上孔直径大于下孔直径,导电套6位于上孔内,第一导电片3位于下孔处。这种结构的通孔1021,导电套6置于上孔底部,上孔和下孔形成的台阶处刚好能起到限位的作用,有效防止导电套6脱落,当端盖5的导电端502旋拧于导电套6时,台阶处对于端盖5而言也是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同时更加有利于导电端502与第一电极端201、导电套6的接触,进而保持整个熔断部102内部器件的稳定。
[001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电源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线主体(8)和连接在所述电源线主体(8)—端的插头(I),所述插头(I)包括本体(101)、形成于所述本体(101)—侧的熔断部(102)以及与所述熔断部(102)相配合的端盖(5), 所述本体(101)顶部设有至少两个接触端子(103),每个接触端子(103)均分别与导线(7)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端盖(5)设有导电端(502), 所述熔断部(102)内开设有一通孔(1021),所述通孔(1021)底部设有第一导电片(3),所述通孔(1021)内壁四周上设有导电套(6),所述导电套(6)的外壁与第二导电片(4)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片(4)的另一端与导线(7)连接, 所述通孔(1021)内放置保险丝管(2),所述保险丝管(2)两端分别为第一电极端(201)和第二电极端(202),所述第二电极端(202)与所述第一导电片(3)的一端接触,所述第一导电片(3)的另一端通过导线(7)与所述接触端子(103)连接, 每根所述导线(7)的自由端伸出所述本体(101)形成所述电源线主体(8), 所述端盖(5)能够覆盖所述通孔(1021),所述导电端(502)与所述第一电极端(201)、所述导电套(6)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套(6)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端盖(5)的导电端(502)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一电极端(201)位于所述导电端(502)内,所述导电端(502)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021)包括相连通的上孔和下孔,所述上孔直径大于所述下孔直径,所述导电套(6)位于所述上孔内,所述第一导电片(3)位于所述下孔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的顶部(501)为绝缘橡胶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1)和所述熔断部(102)为一体成型结构。
【文档编号】H01R13/688GK205646351SQ20162045760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8日
【发明人】张明强
【申请人】张明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