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塑胶端座,以及设置在连接器塑胶端座内部的第一连接金属端子、第二连接金属端子与第三连接金属端子,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端子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水平对称设置在连接器塑胶端座的下侧,所述第三连接金属端子水平设置在连接器塑胶端座的上侧,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端子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分别设有电源线连接端子,所述第三连接金属端子的两侧对称设有两导通弹片。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金属端子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分别与电源线连接,第三连接金属端子将左右两灯条PC板导通,减少在灯条PC板设置连接器的成本,以及在电源线设置连接器的陈本,减少焊装连接器的人工成本,减少装配的品质检查及失效成本。
【专利说明】
一种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由于LED技术的不断进步,LED已成为中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源的光源主要选择对象,LED作为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源的光源来源,在中大尺寸中,其布置方式是在液晶模块背光源模组单元的一侧或两侧及两侧以上布置一定数量的LED,或者大尺寸中布置成直下式。
[0003]LED灯条是将LED颗粒组装在PCB基板(最好是一种硬电路基板)上或者带状的FPC(柔性电路板)上,尤其是组装在PCB基板上的LED灯条,可以运用到背光模组中,现在液晶电视尺寸越做越大,但由于生产设备、工艺等条件的限制,单根LED灯条不可能做到很长(达到与大尺寸电视要求长度规格),因此,可以将两根或更多的LED灯条拼接起来以达到长度要求,通常的技术一般有如下几种连接方式:1、直接用导线焊接;2、LED灯条与导线分别焊接插座进行连接;3、在灯条两端焊接相互配合的公、母连接器,然后两LED灯条连接器插接,实现导电连接。
[0004]灯条两端焊接相互配合的公母连接器进行插接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的缺陷与不足在于:在LED灯条装入模组时,要求公母插座的配合公差要很小,由于LED灯条端部可能会翘起,或者灯条发生扭曲时,公母插座可能连接不上或者连接后会有很大的应力存在,产生安全隐患,另外假如插座出现接触不良或损坏,则整根灯条会成为不良品,会影响到整根灯条的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成本的增加。
[0005]现有LED背光模组的灯条上须贴装SMT—个连接器,与电源线连接器连接,其存在的缺点是:A、增加材料成本;B、增加装配成本;C、增加品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减少连接器材料成本及减少焊装连接器人工成本,减少装配的品质检查及失效成本。
[0007]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种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塑胶端座,以及设置在连接器塑胶端座内部的第一连接金属端子、第二连接金属端子与第三连接金属端子,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端子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水平对称设置在连接器塑胶端座的下侧,所述第三连接金属端子水平设置在连接器塑胶端座的上侧,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端子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分别设有电源线连接端子,所述第三连接金属端子的两侧对称设有两导通弹片。
[0009]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端子包括横向主体,所述横向主体上设有供LED灯条电连接的连通弹片。
[0010]所述电源线连接端子设置在横向主体的左侧下部,所述电源线连接端子与横向主体垂直设置。
[0011]所述电源线连接端子设有两个U形弹片,两个所述U形弹片呈前后并列设置。
[0012]两个U形弹片分别为第一U形弹片与第二 U形弹片,所述第一 U形弹片设置在靠近横向主体的一侧。
[0013]所述第一U形弹片的尺寸小于第二 U形弹片。
[0014]所述连通弹片设有向上凸起的V形弹片。
[0015]所述导通弹片设有向上凸起的V形弹片。
[00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器塑胶端座设置第一连接金属端子、第二连接金属端子与第三连接金属端子,第一连接金属端子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分别与电源线连接,第三连接金属端子将左右两灯条PC板导通,进而形成回路,无需单独在电源线与灯条再设置连接端子,减少在灯条PC板设置连接器的成本,以及在电源线设置连接器的陈本,减少焊装连接器的人工成本,减少装配的品质检查及失效成本。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施例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与两LED灯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施例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金属端子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施例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金属端子俯视结构示意图;[0021 ]图4为本实施例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的第一连接金属端子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施例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的第二连接金属端子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施例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的第三连接金属端子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实施例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的第三连接金属端子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连接器塑胶端座,21.第一连接金属端子,22.第二连接金属端子,23.电源线连接端子,231.第一 U形弹片,232.第二 U形弹片,24.横向主体,241.连通弹片,242.V形弹片,4.第三连接金属端子,41.导通弹片,42.V形弹片,5.LED灯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塑胶端座I,以及设置在连接器塑胶端座I内部的第一连接金属端子21、第二连接金属端子22与第三连接金属端子4,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端子21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22水平对称设置在连接器塑胶端座I的下侧,所述第三连接金属端子4水平设置在连接器塑胶端座I的上侧,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端子21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22分别设有电源线连接端子23,所述第三连接金属端子4的两侧对称设有两导通弹片41,所述导通弹片41设有向上凸起的V形弹片42。
[0027]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端子21包括横向主体24,所述横向主体24上设有供LED灯条PC板电连接的连通弹片241;所述电源线连接端子23设置在横向主体24的左侧下部,所述电源线连接端子23与横向主体24垂直设置。所述连通弹片241设有向上凸起的V形弹片242。
[0028]所述电源线连接端子23设有两个U形弹片,两个所述U形弹片呈前后并列设置。两个U形弹片分别为第一 U形弹片231与第二 U形弹片232,所述第一 U形弹片231设置在靠近横向主体24的一侧。所述第一 U形弹片231的尺寸小于第二 U形弹片232。
[0029]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器塑胶端座I设置第一连接金属端子21、第二连接金属端子22与第三连接金属端子4,第一连接金属端子21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22分别与电源线连接,第三连接金属端子4将左右两灯条PC板导通,进而形成回路,无需单独在电源线与灯条再设置连接端子,减少在灯条PC板设置连接器的成本,以及在电源线设置连接器的陈本,减少焊装连接器的人工成本,减少装配的品质检查及失效成本。
[00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两条LED灯条的PC板分别插入到连接器塑胶端座I的左右两端,左侧的LED灯条PC板与第一连接金属端子21的V形弹片242以及第三连接金属端子4的左侧导通弹片41接触,右侧的LED灯条PC板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22的V形弹片242以及第三连接金属端子4的右侧导通弹片41接触,第一连接金属端子21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22的电源线连接端子23分别接入电源线,形成导通回路,电源从第一连接金属端子21流入,经过左侧的LED灯条后,从第三连接金属端子4流入到右侧的LED灯条5,最后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22回流电源。
[0031]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而得到的其他用于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连接器塑胶端座,以及设置在连接器塑胶端座内部的第一连接金属端子、第二连接金属端子与第三连接金属端子,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端子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水平对称设置在连接器塑胶端座的下侧,所述第三连接金属端子水平设置在连接器塑胶端座的上侧,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端子与第二连接金属端子分别设有电源线连接端子,所述第三连接金属端子的两侧对称设有两导通弹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端子包括横向主体,所述横向主体上设有供LED灯条电连接的连通弹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连接端子设置在横向主体的左侧下部,所述电源线连接端子与横向主体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连接端子设有两个U形弹片,两个所述U形弹片呈前后并列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U形弹片分别为第一 U形弹片与第二 U形弹片,所述第一 U形弹片设置在靠近横向主体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弹片的尺寸小于第二 U形弹片。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弹片设有向上凸起的V形弹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背光模组三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弹片设有向上凸起的V形弹片。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5666356SQ201620534526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日
【发明人】黄钰琨, 匡俊英
【申请人】东莞市锐升电线电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