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器,尤其是一种用以控制马达正、反转的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用以控制马达正、反转的方式,为同时使用二个继电器以与马达做电性连接,请参阅图1及图2,该控制电路示意图当中揭示有一第一继电器100及一第二继电器200,其中,该二继电器100、200各以常闭接点101、201连接至马达300的第一端301及第二端302,且该二继电器100、200的常闭接点101、201亦同时连接至电源的负极,而该二继电器100、200的常开接点102、202则同时连接至电源的正极,且又各自连接至自己的常闭接点101、201。
在图1中,该第二继电器200吸磁以使常开接点202导通,而第一继电器100则保持在常闭接点101的导通,此一状态下,电源正极与马达300第一端301导通,电源负极与马达300第二端302导通,此时马达300为正转输出;而在图2中,则换成是第一继电器100吸磁以使常开接点102导通,第二继电器200保持在常闭接点201的导通,故此时电源正极与马达300第二端302导通,电源负极与马达300第一端301导电,马达300则改为反转输出。
因此,传统的控制方法虽可达控制正、反转输出,但是必须使用两个继电器,因此在配线上易出错,且又较为费时,提高产制上的成本,又造成整组配件的体积过大,占去不必要的空间,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常闭接点压力较常开接点小,较易损坏,且因接触电阻较大,较不利大电流通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控制马达正、反转的方法及其装置,因必须使用到二个继电器,因此在配线上易出错,又浪费时间,相对提高成本,体积又过大,且因为现有继电器的常闭接点压力小,较易损坏,接触电阻较大,又不利大电流通过,诸多缺失,实有改良的必要。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可控制马达的正、反转,该马达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正电极、第二端连接负电极时为正转输出,而第一端连接负电极、第二端连接正电极时则为反转输出,该输出控制器包括有一基座,设置有一连接至电源正极的第一导电区、一连接至马达第一端的第二导电区、一连接至电源负极的第三导电区及一连接至马达第二端的第四导电区;一杆,具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第一导电装置,设于杆的第一端,其包含有一可跨接于第一及第二导电区的第一导电件,以及一可跨接于第三及第四导电区的第二导电件;一第二导电装置,设于杆的第二端,其包含有一可跨接于第一及第四导电区的第三导电件,以及一可跨接于第二及第三导电区的第四导电件;一第一磁吸装置,设于杆的第一端,借助磁吸功能可吸引第二导电装置朝杆的第一端位移,并使得电源正极与马达第二端导通、电源负极与马达第一端导通;一第二磁吸装置,设于杆的第二端,借助磁吸功能可吸引第一导电装置朝杆的第二端位移,并使得电源正极与马达第一端导通、电源负极与马达第二端导通。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通过单一控制器元件即可同时具备有控制马达正、反转的功效,较现有控制方法为佳,本发明体积小、成本低廉,且不易发生在配线上的错误,更不致浪费组配的时间,相当具有进步性。
图1为现有控制电路第一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控制电路第二操作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发明的元件分解图;图5为本发明与马达及电源的间的配线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未通电状态下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一磁吸装置线圈导电通磁时的示意图;图8为图7状态下第二导电装置与数导电区的接触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第二磁吸装置线圈导电通磁时的示意图;图10为图9状态下第一导电装置与数导电区的接触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现有技术100第一继电器 101常闭接点 102常开接点200第二继电器 201常闭接点 202常开接点300马达 301第一端 302第二端本发明1输出控制器2马达 A第一端B第二端3电源 4选择开关10基座 11肋 12第一导电区13第二导电区14第三导电区15第四导电区16螺孔 17透孔 18导电片20杆21C型扣22螺纹30第一导电装置 31第一导电件311接点32第二导电件321接点33连接片331穿孔 40弹性件 50第二导电装置51第三导电件511接点52第四导电件
521接点 53连接片 531穿孔60弹性件70第一磁吸装置 71盖板711空心管 72承板 721柱722穿孔 73线圈座 74结合块741螺孔 75线圈 80第二磁吸装置81盖板 82承板 822穿孔83线圈座84结合块 841螺孔85线圈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后,其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参照图3及图4,本发明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1,其包括有一基座10,于本实施例中为一方型框体,该基座10内具有一个十字型的肋11,以分隔出一第一导电区12、一第二导电区13、一第三导电区14及一第四导电区15等四个区域,而在本实施例当中,该数导电区12、13、14、15皆为可导电的铜片;该基座10的二端更分别于四个角的位置上设置有螺孔16,而在基座10的二侧,则是各设置有二个不相连的透孔17;四导电片18,分别由基座10二侧的透孔17插入,并分别与该数导电区12、13、14、15连接;一杆20,穿设于基座10的肋11的交叉处,且该杆20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二端各于适处设有C型扣21,并该二端的末端处设有螺纹22;一第一导电装置30,套设于杆20的第一端C型扣21与基座10之间,其包含有一第一导电件31、一第二导电件32及一跨接于该二导电件31、32之间的连接片33,该连接片33中段处设有一穿孔331以供杆20穿出,该第一导电件31为金属材质,且具有二个凸起的接点311(须由另一方向观之),以供第一导电件31可跨接且接触至基座10的第一及第二导电区12、13,该第二导电件32亦为金属材质,且亦具有二个凸起的接点321,以供第二导电件32可跨接且接触于基座10的第三及第四导电区14、15;一弹性件40,设置于第一导电装置30及基座10之间;一第二导电装置50,套设于杆20的第二端C型扣21与基座10之间,其包含有一第三导电件51、一第四导电件52及一跨接于该二导电件51、52之间的连接片53,该连接片53中段处设有一穿孔531以供杆20穿出,该第三导电件51为金属材质,具有二个凸起的接点511,以供第三导电件51可跨接且接触于基座10的第一及第四导电区12、15,该第四导电件52亦为金属材质,且亦具有二个凸起的接点521,以供第四导电件52可跨接且接触于基座10的第二及第三导电区13、14;一弹性件60,设置于第二导电装置50及基座10之间;一第一磁吸装置70,结合于杆20的第一端端末,该第一磁吸装置70包含有一ㄇ型盖板71、一承板72、一线圈座73及一结合块74;该盖板71可盖合于承板72上,且其上具有一空心管711;该承板72上设有一柱721,且该柱721具有一穿孔722以供杆20穿出;该线圈座73设置于盖板71与承板72之间,该线圈座73具有一空心柱(未标号),内部可供盖板71的空心管711及承板72的柱721穿入,而空心柱的外部则可供绕设线圈75;该结合块74设置在空心管711及柱721之间,其具有一螺孔741,以供杆20螺合;一第二磁吸装置80,结合于杆20的第二端端末,该第二磁吸装置80亦包含有一ㄇ型盖板81、一承板82、一线圈座83及一结合块84,该第二磁吸装置80的各构件与第一磁吸装置70相同(尤其线圈座83亦可供绕设线圈85),故不再加以说明,仅标号有所不同。
参照图5,本发明输出控制器1与马达2连接时的配置,主要是将基座10的第一导电区12通过导电片18以连接至电源3正极,而第二导电区13通过导电片18以连接至马达2第一端A,第三导电区14通过导电片18以连接至电源3负极,第四导电区15通过导电片18以连接至马达2第二端B。
在此必须先加以说明的是,当马达2第一端A通正电、第二端B通负电时,该马达2为正转输出,而当马达2第一端A通负电、第二端B通正电时,该马达2则为反转输出;在图5所示的电路配置当中,更包含有一选择开关4,其可供使用者选择拨切或按压,用以控制马达2的正、反转。
参照图6,该第一磁吸装置70与第二磁吸装置80皆未导电通磁前,该第一导电装置30及第二导电装置50的各导电件31、32、51、52皆未与该四导电区12、13、14、15相接触,也就是说,此一状态之下,该马达2并不做任何的动作。
参照图7及图8,当第一磁吸装置70的线圈75导电通磁时,将吸引第一导电装置30及第二导电装置50朝杆20的第一端位移,同时压缩位于第二导电装置50与基座10之间的弹性件60;而再由图8的示意可知,此时该第二导电装置50的第三导电件51同时接触于第一及第四导电区12、15,而第四导电件52则同时接触于第二及第三导电区13、14,因此,该马达2第二端B导通正电,而第一端A导通负电,致使马达2为反转输出。
此处必须说明的是,若第一磁吸装置70不再通电,而使得磁吸功能消失时,该第一导电装置30及第二导电装置50即可借助该弹性件60而复归原位,而回复至如图6的状态。
参照图9及图10,当第二磁吸装置80的线圈85导电通磁时,将吸引第一导电装置30及第二导电装置50朝杆20的第二端位移,同时压缩位于第一导电装置30与基座10之间的弹性件40;而再由图10的示意可知,此时该第一导电装置30的第一导电件31同时接触于第一及第二导电区12、13,而第二导电件32则同时接触于第三及第四导电区14、15,因此,该马达2第一端A导通正电,而第二端B导通负电,致使马达2为正转输出。
相同地,若第二磁吸装置80不再通电,亦可借助该弹性件40以使该二导电装置30、50复归原位,惟原理相同,不另作赘述。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发明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通过单一控制器元件即可同时具备有控制马达正、反转的功效,相较于现有必须使用二个继电器以完成此一功效,本发明不仅减少了体积,且相对地较不易发生在配线上的错误,更不致浪费组配的时间,大幅减低了产制的成本,故实可称一极佳的设计。
2.本发明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第一导电装置及第二导电装置相对于基座来说皆为常开接点,而当动作时皆比常闭接点型态的接点压力大,接触电阻会较小,故相对地较利于大电流的通过,功率较能有效提升。
3.本发明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第一磁吸装置及第二磁吸装置即使同时导电而产生磁吸作用,亦将因为二个方向互相产生相同大小的拉距力,故不致于产生该二导电装置同时接触于该数导电区的情况,因此不会有短路的状况发生,实为极具安全性的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元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可控制马达的正、反转,该马达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正电极、第二端连接负电极时为正转输出,而第一端连接负电极、第二端连接正电极时则为反转输出;其特征在于,该输出控制器包括有一基座,设置有一连接至电源正极的第一导电区、一连接至马达第一端的第二导电区、一连接至电源负极的第三导电区及一连接至马达第二端的第四导电区;一杆,具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第一导电装置,设于杆的第一端,其包含有一可跨接于第一及第二导电区的第一导电件,以及一可跨接于第三及第四导电区的第二导电件;一第二导电装置,设于杆的第二端,其包含有一可跨接于第一及第四导电区的第三导电件,以及一可跨接于第二及第三导电区的第四导电件;一第一磁吸装置,设于杆的第一端,借助磁吸功能可吸引第二导电装置朝杆的第一端位移,并使得电源正极与马达第二端导通、电源负极与马达第一端导通;一第二磁吸装置,设于杆的第二端,借助磁吸功能可吸引第一导电装置朝杆的第二端位移,并使得电源正极与马达第一端导通、电源负极与马达第二端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中,该基座为一方型框体,且其内具有一个十字型的肋,以分隔出四个为导电铜片的导电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中,该四个导电区通过数个导电片以分别与电源及马达连接,而该基座的二侧则分别设置有透孔,以供导电片插设入以与导电区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导电装置皆包含有一跨接于该二导电件的连接片,且该连接片可供杆穿设,而该数导电件的二端各设有接点,以与导电区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中,该第一导电装置与基座之间设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可在第二磁吸装置消磁后,提供第二导电装置复归原位的功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中,该第二导电装置与基座之间设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可在第一磁吸装置消磁后,提供第一导电装置复归原位的功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中,该第一磁吸装置包含有一线圈座,以供线圈绕设,当线圈通电导磁时,即可吸引第二导电装置位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中,该第一磁吸装置更包含有一盖板及一承板,该盖板可盖合于承板上,且该线圈座设置于盖板与承板之间,另外,在盖板与承板之间,更设置有一结合块,其可供与杆结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中,该第二磁吸装置包含有一线圈座,以供线圈绕设,当线圈通电导磁时,即可吸引第一导电装置位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其中,该第二磁吸装置更包含有一盖板及一承板,该盖板可盖合于承板上,且该线圈座设置于盖板与承板之间,另外,在盖板与承板之间,更设置有一结合块,其可供与杆结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转换极性的输出控制器,包括基座,具有连接电源正极的第一导电区、连接马达第一端的第二导电区、连接电源负极的第三导电区及连接马达第二端的第四导电区;第一导电装置,具有跨接第一及第二导电区的第一导电件,以及跨接第三及第四导电区的第二导电件;第二导电装置,具有跨接第一及第四导电区的第三导电件,以及跨接第二及第三导电区的第四导电件;第一磁吸装置,可吸引第二导电装置位移以接触至数导电区,并使得电源正极与马达第二端导通、电源负极与马达第一端导通,马达反转输出;第二磁吸装置,可吸引第一导电装置位移以接触至数导电区,并使得电源正极与马达第一端导通、电源负极与马达第二端导通,马达正转输出。
文档编号H02P1/18GK1773835SQ20041009235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9日
发明者陈国华 申请人:陈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