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汽油机起动、发电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油机起动、发电两用机。
背景技术:
现有汽油机起动分为两类,一类为手动,另一类为电起动。前者在汽油机输出轴上安装有一起动飞轮转盘,输出轴上可缠绕一绳索,利用人力拉动,飞轮转盘产生高速旋转惯性而使汽油机起动;后者即在输出轴上安装有直流起动电机,接通电机电源即可。电起动汽油机,不但需携带蓄电池,为直流起动电机供电,而且还要设立独立的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否则一旦蓄电池电力不足或者失电,汽油机也不能起动。要保证汽油机正常工作,还要安装有点火线圈,利用交变磁场激励点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起动机和发电机合二为一的汽油机起动、发电两用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油机起动、发电两用机,包括定子、转子和壳体,其特征是以飞轮转盘为壳体,安装有绕组线圈的外转子铁芯嵌入固定在飞轮转盘内,在飞轮转盘与转子间固定有换向器,驱动绕组分别与换向器连接,内定子外表面固定有永磁体,定子上设有能与汽油机壳体相定位的螺栓孔位,与换向器始终处于接触的碳刷通过碳刷架固定在定子支架上。有机利用飞轮盘做为电机壳体,并采用外转子结构,使起动电机和发电机合二为一。
另,在飞轮转盘边缘固定有一点火磁体。利用飞轮转盘带动点火磁体调整旋转,激励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点火。
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造型小巧,采用外转子结构,通电的线圈在定子永磁场作用下不但可与飞轮转盘同步旋转,带动汽油机起动,而且在汽油机起动后,汽油机反而带动飞轮转盘高速旋转,转子线圈在交变磁场中产生电流,并向蓄电池组充电,补充因起动等损耗的电能或者可提供照明等功用,达到起动、发电两用目的,使汽油机的结构更为合理,另则,在飞轮转盘固定有点火磁体,还可满足汽油机点火之需求,达到三合一效果。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1起动、发电两用机剖面图图2外转子与内定子关系图其中1-飞轮转盘2-转子 21-线圈 22-铁芯3-定子31-永磁体32-螺栓孔33-定子支架4-换向器 5-碳刷 51-碳刷架6-点火磁体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汽油机起动、发电两用机,包括定子3、转子2和壳体。以飞轮转盘1为壳体,安装有线圈21的外转子铁芯22嵌入固定在飞轮转盘1内,在飞轮转盘1与转子2间固定有换向器4,驱动绕组21分别与换向器4连接,转子2、飞轮转盘1及换向器4固装一起,并保持与汽油机输出轴一同高速旋转,内定子3外表面固定有永磁体31,定子3上设有能与汽油机壳体相定位的螺栓孔位32,可使定子与汽油机壳体固定在一起,与换向器4始终处于接触的碳刷5通过碳刷架51固定在定子支架33上。起动初始蓄电池通过碳刷5、换向器4向绕组输出电流,使外转子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旋转,而带动汽油机起动;汽油机起动后带动转子线圈在定子磁场中高速旋转产生电流并通过电路整流后向蓄电池充电。
所述的换向器4以飞轮转盘圆心为延伸起点,朝外成辐射状结构,随着旋转换向器4可分别与碳刷5接触而向线圈21输送电流。换向器4是利用一块圆形印刷电路板直接蚀刻而成。定子支架33上固定有四把碳刷5。
另,在飞轮转盘1边缘固定有一点火磁体6。
本实用新型利用飞轮转盘做为起动、发电两用机的壳体,此时的飞轮转盘结构较传统意义的飞轮更轻薄,更象壳体,与壳体为等同物。
权利要求1.一种汽油机起动、发电两用机,包括定子、转子和壳体,其特征是以飞轮转盘为壳体,安装有线圈的外转子铁芯嵌入固定在飞轮转盘内,在飞轮转盘与转子间固定有换向器,驱动绕组分别与换向器连接,内定子外表面固定有永磁体,定子上设有能与汽油机壳体相定位的螺栓孔位,与换向器始终处于接触的碳刷通过碳刷架固定在定子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机起动、发电两用机,其特征是飞轮转盘边缘固定有一点火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机起动、发电两用机,其特征是换向器以飞轮转盘圆心为延伸起点,朝外成辐射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油机起动、发电两用机,其特征是换向器是在一块圆形印刷电路板上直接蚀刻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机起动、发电两用机,其特征是定子支架上固定有四把碳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油机起动、发电两用机,包括定子、转子和壳体,其特征是以飞轮转盘为壳体,安装有绕组线圈的外转子铁芯嵌入固定在飞轮转盘内,在飞轮转盘与转子间固定有换向器,驱动绕组分别与换向器连接,内定子外表面固定有永磁体,定子上设有能与汽油机壳体相定位的螺栓孔位,与换向器始终处于接触的碳刷通过碳刷架固定在定子支架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造型小巧,有机利用飞轮盘做为电机壳体,并采用外转子结构,既可做起动电机又可发电,合二为一,使汽油机的结构更趋合理。
文档编号H02K23/52GK2738464SQ20042011127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5日
发明者林振忠 申请人:林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