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导线减振间隔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487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电线路导线减振间隔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工程的电力保护金具。
背景技术
间隔棒是输电线工程中用于分夹导线的,现有间隔棒由于为钢性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尤其是在高海拔、重冰区因覆冰、融冰而引起的风振动、次距振荡,易使被夹持的导线表面受到磨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抗风摆、低磨损的输电线路导线减振间隔棒。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数个带有线槽的支臂,以及夹持支臂的上框架和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说支臂连接端的外侧起有凸块,内部开有呈双层结构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两层共八个由空心十字轴相互隔开的弹性圆柱,所说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内侧均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挡桩,并通过螺栓与支臂的连接端连接。
上述线槽的内侧装有弹性垫板,该弹性垫板通过其上的扣柱与线槽上的扣孔扣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弹性圆柱及凸块、挡桩结构,在支臂之间发生角度位移时,由于弹性圆柱受挤压而反弹,并在凸块和挡桩的作用下,可恢复位移角度,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防止发生脱冰跳跃、舞动等自然现象,防晕和防松;线槽内采用弹性垫板结构,并辅之扣柱与扣孔扣合连接,既可保护导线不受损,亦可使弹性垫板安装方便、牢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C向示意图。
图3是图1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线槽、2——支臂、3——上框架、4——下框架、5——凸块、6——空腔、7——空心十字轴、8——弹性圆柱、9——挡桩、10——螺栓、11——螺母、12——垫圈、13——弹性垫板、14——扣柱、15——扣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支臂2、上框架3、下框架4和空心十字轴7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其中,支臂2共六只(即为六分裂间隔棒,亦可制成三分裂间隔棒、四分裂间隔棒和八分裂间隔棒),每只支臂2上有线槽1,线槽1的内侧装有弹性垫板13,该弹性垫板13通过扣柱14与线槽1上的扣孔15扣合连接,支臂2连接端的外侧起有凸块5,内部开有呈双层结构的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两层共八个由空心十字轴7相互隔开的弹性圆柱8(弹性圆柱8采用具有弹性的合成橡胶制成),上框架3和下框架4的内侧均设有挡桩9,并通过螺栓10、螺母11和垫圈12分别与六只支臂2的连接端连接即成为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输电线路导线减振间隔棒,包括数个带有线槽的支臂,以及夹持支臂的上框架和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说支臂连接端的外侧起有凸块,内部开有呈双层结构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两层共八个由空心十字轴相互隔开的弹性圆柱,所说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内侧均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挡桩,并通过螺栓与支臂的连接端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导线减振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说线槽的内侧装有弹性垫板,该弹性垫板通过其上的扣柱与线槽上的扣孔扣合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输电线路导线减振间隔棒,属于输电线工程的电力保护金具。主要解决现有间隔棒存在的因覆冰、融冰而引起的风振动、次距振荡,易使被夹持的导线表面受到磨损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包括数个带有线槽的支臂,以及夹持支臂的上框架和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说支臂连接端的外侧起有凸块,内部开有呈双层结构的空腔,空腔内设置有两层共八个由空心十字轴相互隔开的弹性圆柱,所说上框架和下框架的内侧均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挡桩,并通过螺栓与支臂的连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弹性圆柱及凸块、挡桩结构,可自行恢复支臂之间发生的位移角度,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防止发生脱冰跳跃、舞动等自然现象,防晕和防松,并可保护导线不受损。
文档编号H02G7/12GK2840434SQ200520098789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7日
发明者张海乡, 张琦, 刘晓琦, 王劲, 王永刚, 刘仲全, 龚永光, 张荣生, 葛秦岭 申请人:武汉市海乡电力线路防震金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