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馈换流器桥的灭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620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馈换流器桥的灭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回馈换流器桥的灭弧方法,其中换流器桥以它的三个输入端与一个交流电网的相线相连接并且该换流器桥被一个电网同步控制电路利用触发脉冲进行控制,而所述桥的两个输出端通向一个直流电动机,所述直流电动机在其发电运行过程中通过所述桥向所述交流电网回馈,并且所述灭弧装置由一个触发单元控制,由所述触发单元依据对电参量和时间参量的监测发出触发脉冲。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对应的灭弧装置。
如例如在本申请人于AT404 414B所描述的,电压时间曲线或者电流时间曲线中的干扰,尤其是过电压或者变换器故障,可以导致毁坏这样一种桥昂贵的晶闸管或者开关管。
确切地说,在连通电网的换流器中,在回馈运行时出现逆变器翻转的基本问题。此外在电网电压就动而有足够的直流电压的情况下,例如在所述电动机的对应的电枢电压的情况下,出现一种过电流,所述过电流进一步增大,并且不再能够由换流器本身灭弧。于是必须要求通常设置的应当保护晶闸管的保险装置。结果是换流器和由之馈电电动机较长时间不能够使用,因为要更换保险装置,所述保险装置通常构成为半导体保险器。因此人们致力于创建各种部分地昂贵的装置以限制和中断所述过电流,或者或防止逆变器翻转或控制以结束逆变器翻转,例如如在本发明人的上述专利中所说明的内容。
例如众所周知在直流通路中的直流快速开关。如果应当保证其可靠地工作,就要求附加的高度可控的扼流圈限制电流上升,并且与此对应地影响成本,还不说会出现问题的定量设计和为可靠工作进行的定期保养。
还公知有灭弧电容器的直接晶闸管灭弧的其它方法,例如两个换流器中只有一个用一个电容器灭弧,其中在电动机电流完全下降到零时第二半桥的整流管却还是满负荷并且因此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进行保护。一个类似的方法是两个半桥的灭弧用两个电容器,并且各有一个与之并联的限压装置,然而这却允许在电动机上的过电压。此外电网与换流器桥之间有一个变压器的情况下,在电网断开时所述方法不受过电压保护。
本发明的一个任务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控制一种灭弧装置的方法,用之可以快速触发一个回馈的换流器的晶闸管,使得尤其是在逆变器翻转的情况下,保护前置于单个晶闸管或者前置于整个换流器的半导体保险装置不被熔断或者损坏(老化)。就保险而言,应当不达到其熔断积分值(i2t),在无保险的运行情况下,不应当达到晶闸管的极限积分值(i2t)。由此应当对换流器过电压保护,譬如尤其是在电网中断的情况下,主要是在使用一个变压器运行的情况下出现并且往往是变换器故障的原因从而结果导致晶闸管毁坏的过电压。
该任务用一种本文开始时所述方法如此地完成根据本发明在一个预先给定的相位角范围作为该相位角的函数测量交流电网的至少两个相的电压时间曲线,从作为所述相位角的函数的这两相电压时间曲线来确定一种特征参量,把所确定的参量与一个对应的理论参量相比较,并且在由所测量的相位值而确定的参量与所述理论参量偏离一个可以预先给定的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灭弧装置。
作为替代方案或者附加地所述任务用一种开始所述的方法如下地完成根据本发明作为时间的函数确定电动机输出直流电流,按时间构成所述输出电流的二阶导数,并且对于在两个相继的触发时刻之间的一个期间中所述二阶导数取一个大于或者等于零的值情况,启动所述灭弧装置。
以此方式可以只通过确定本来就是对换流装置的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测量量(“输出直流电流”、“电网电压”)推导出用之启动灭弧装置的标准。从而确定这种标准进行得相对地简单并且导致灭弧装置的可靠控制。
本发明有利的实施方式和扩展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并且在


中详细地说明。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图1是用一个示意性方框与一个带有一个所属的触发装置的灭弧装置一起图示出为一个直流电动机供电的受控换流器桥的控制电路,图2a和图2b大致示出与本发明一个第一实施方式相关联的电网电压时间曲线,而图3示出与本发明的一个第二、替代的或者附加的实施方式相关联的一种电流时间曲线。
为了更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图1首先示出与一个带有所属触发装置的灭弧装置一起图示出为一个直流电动机供电的受控换流器桥的控制电路。一个这样的灭弧装置特别适用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然而在原则上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畴内采用以在此没有详细描述的细节有别于图中所示灭弧装置的其它灭弧装置。
如从图1中可见,一个交流电网的三个相线U、V、W经变换扼流圈Lu、Lv、Lw连接在换流器桥SRB的交流方。在此通常在每一相中各有一个图中未示出的电网保险器,例如如在AT404 414B中参照其图2所说明的那样。受控的整流器开关V11、...、V16和V21、...、V26构成为晶闸管或者可以与之相当的器件。
两个桥设有一个控制装置AST,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提供晶闸管的电网同步触发。通过推移触发时间可以按照公知的方式进行转速控制或者转矩控制。向控制电路AST输送电网的三个相电压和电动机端子电压以及通过两个电流变换器Wu、Ww输送相电流,从而为控制换流器桥提供对应的调控信息。
桥SRB的两个直流端子1C1、1D1通向一个直流电动机MOT,所述直流电动机在发电运行时通过由开关V11、...V16组成的桥向交流电网中回馈。在此应当指出,本发明只关注发电运行(电能流入电网)。如果反向布置电动机EMK(要求相反的转动方向),另一个桥V21、...V26也可以回馈工作。为了简化,这里只考虑由开关V11、...V16组成的桥在此时回馈的情况。在此时回馈的桥中,如同刚才说明的那样,毫无障碍地要求在灭弧意义上的介入。具体在电网电压扰动的情况下在馈电的桥中进行电流的回程。为了进一步理解应当记住,可以把等效电路表示成电动机EMK、电枢电感Lanker和电枢电阻Ranker的串联电路。桥SRB的输出电流对应于图示的电动机电流Ianker。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举例地构成并且起作用的灭弧装置LOV对每个半桥V11、V13、V15或者V14、V16、V12(与V21、V23、V25或者V24、V26、V22有相反的EMK)具有一个灭弧电容器C1或者C2,如下文还要说明的那样,这些电容器中的每个都按图示的极性充电。电容器C1和C2的正极和负极以图中所示的方式通过晶闸管V31、V32和V34、C33与换流器桥SRB的直流电压连接端1C1和1D1连接,在该图示的情况下是通过变换扼流圈L1、L2连接的。C1的负极或者C2的正通过一个晶闸管V39和三个二极管V41、V43、V45或者通过一个晶闸管V40和三个二极管V44、V46、V42与换流器桥SRB的交流连接端1U1、1V1、1W1连接。在此连接中示出的扼流圈LSU、LSV、LSW限制电流上升,这可以涉及空心线圈或者寄生(线路)电感。
图示的灭弧装置还有一个其上并联一个限压器SB6的保护电容器C3。该保护电容器C3的负极通过晶闸管V35、V36而正极通过晶闸管V38、V37与桥SRB的直流电压端子1C1和1D1连接。要指出的是,与灭弧电容器C1、C2相反,总是用一个同一极性的电压加载保护电容器C3,并且如果C1和C2充电电压的和低于C3的初电压,晶闸管V35、...、V38也可以由二极管代替。
安排在桥式电路中的二极管V41、V46的直流电压端通过二极管V47或者V48与限压器SBG的输入端连接并且与保护电容器C3连接。它们使得在灭弧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在变换扼流圈中降低电流并且在换流器桥的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的和发电机的)能够吸收电网中的瞬态过电压并且吸收换流器本身的变换电压尖峰。
下面首先说明灭弧过程(对图中所示的电动机EMK极性),其中根据附图以充电的灭弧电容器C1、C2为前提。在下文中说明其充电。
在由触发单元ALE触发晶闸管V31、V33和V39、V40的情况下,电流既从上半桥V11、V13、V15变换到电容器C1中,也从下半桥V14、V16、V12变换到电容器C2中,由此立即灭弧在回馈的换流器V11、...、V16中的所有电流。同时随着发出灭弧脉冲(灭弧晶闸管的触发脉冲)还截止桥SRB的触发脉冲。
电容器C1、C2上的电压由电动机电流转变,直到该电压通过在此前一个短的时间触发的V35和V37变换到接在限压器SBG上的电容器C3中。如果在C3上的电压还没有达到限压器SGB极限电平,该电容就通过电动机电流继续充电。在此应当指出,只在相反的电动机EMK的情况下电流才流过晶闸管V32、V34、V36和V38。
下面更加详细地说明限压器SBG和其工作方式,其中前提应当是,电动机电压(在电动机端子或者设备端子上的电压)由于灭弧过程,短时间地,大约1ms,转换极性。如果重新达到的原来的电动机电压,如果电动机电流在灭弧时间就对其开始值稍有上升。在电动机的电枢电感中的电流首先由于一个较高的电压下降到零,并且该电压必须通过限压器SBG在极限意文上调节到一个最高值。
该极限以公知的方式通过被控制地在限压器SBG的输入端子上接入镇流器电阻并且从而接上保护电容器进行。该镇流器电阻视电压高度而异按不同的节拍接入,其中把电能转换成热能。事实上存在一个约10%滞后的时间控制器,所述时间控制器接入和断开所述镇流器电阻。为了可能有较高的总和灭弧电压,可以在通过晶闸管V35、...、V38转变电容器C1、C2的过程中才接通限压器SBG。在此还可以采用四个二极管,但是因为需要用C3构成一个桥式整流器,所述和灭弧电压在整流开始会超过C3的瞬态值并且造成明显的(不受限制的/损坏性的)电流冲击。因此采用四个大致在电容器C1和C2的电压过零时刻触发的晶闸管。于是不再有所述危险,因为如上已经说明规定(或附带地或近似恒定地)变换到限压器中。称为保护电容器的电容器C3还可以在使用另一种限压器时取消,其中考虑使用电压依赖性电阻或者齐纳二极管。
然而限压器SBG却总是通过已经说明的二极管V47、V48连接在二极管桥V41、...、V46上。这使之还能够限制全部来自电网的过电压。例如可以在负载的情况下断开前置的变压器时出现过电压。在下文中还要对此详细地说明。
为了避免在限压器SBG的所述电阻上的一个持续的功率损耗,所述限压器可以具有另一个有略低电压阈值的开关,通过所述开关,接入的(angetakteten)(“斩波的”)一些电阻或者说一个电阻具有比所述限压器的电阻值有高得多的电阻值。
对此要指出在实际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斩波电阻的有效电阻值为250毫欧姆。这以并联方式通过四个IGBT开关和四个各为1欧姆的电阻来实现。在极限条件下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为900A。
这两个灭弧电容器C1、C2必须充电到链接的电网电压幅值的一部分,典型地是所述电压幅值的0.5至0.9。这两个电容器C1和C2在灭弧过程之后进行反向充电。通过下面说明的电路也就是首先严格地放电至零,然后才充电。以什么方式进行这两个电容器的充电对本发明的原理都是等效的,然而下面说明集成在整个灭弧装置中的一种充电电路的实践证明了的可能性。该充电电路对每个电容器C1或者C2各有两个充电电阻R1、R2或者R3、R4,所述充电电阻的R1、R3通到桥式电路V41...V46的正极,R2、R4通到桥式电路V41...V46的负极。与充电电阻R1、R2和R3、R4串联的C1的开关S1、S2和C2的开关S3、S4由一个图中没有示出的时间控制器控制。只有在灭弧晶闸管截止时才可以充电。此外通过该电路由此避免晶闸管V31和V33或者V32和V34受双倍的电压负荷。
在灭弧的情况下必须在灭弧电容器C1和C2上的电压转向的过程中于触发灭弧晶闸管后立即通过前文说明的半导体开关S1...S4把所述灭弧电容器从充电电路分隔开,以避免在成功地电流降低以后由于充电电流使灭弧晶闸管保持导通。即由此阻止进一步的充电过程和因此导致的电阻R1、...、R4过载。只要电容器C1和C2重新充分地进行充电,就可以进行一个新的灭弧过程,然而其中通过设计电路的参数,尤其是充电电阻和限压器确定灭弧过程的重复频率和一个确定的时间段内的灭弧次数。
整个电路的控制可以通过一个有与换流器通信的微处理器支持的模拟电路进行。下面详细地说明如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晶闸管灭弧装置的触发单元”的方法。所述晶闸管灭弧装置的触发在此借助于所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和/或时间进行,这些例如通过适当的软件进行。
在如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一个第一变例中,作为在一个预先给定的相位角φ范围上的相位角φ的函数测量交流电网的至少两个相的电压时间曲线,这两个相在下面是交流电网的相U、相V。根据本发明作为相位角φ的函数从这两个相U、V的电压时间曲线确定一个特征参量,其中其中把所确定的参量Agem与一个对应的理论参量Athe相比较;在下文中还要对所述理论参量的确定进行说明。
在根据相U、V测量值确定的参量Agem与所述理论参量偏离一个可预先给定的值时,启动灭弧装置LOV。该条件可以用数学式表达如下Agem<k·Athe这意味着当测量的参量Agem小于理论参量Athe一个确定的数量时,就启动所述灭弧装置。
在图2a和图2b中具体地示出了这种情况。图2a示出相U、V、W的理论特性曲线(电网正弦波),用粗线(稍错开地)表示由此得出的在换流器的输出端上的正常变换时应当得出的理想的电压时间曲线。此外还示出电动机的瞬态EMK。
这种向下的一个相,亦即从相U变换到相V,应当大致在时间tz进行。在图2b所示例子中却不进行这种变换,因为相U中的电网电压有一个大的扰动(虚线),从而尽管进行一个向新的整流管(相V)的转换却并且下面电流流过该相V,但是不灭弧旧的整流管(相U)并且在该相上如以前那样流过电流。因此得出异常的贯穿地(用粗实线)示出的换流器输出端的电压时间曲线,带有可能由此出现的不利效果。
在时刻tx电流不能够完全地变换到相V并且在相U中继续流动,因为截止电压时间面积Agem非常地小。
用本发明的第一变例可以提前地识别这样的错误表现并且启动灭弧装置LOV。在此按照该变例作为参量确定一种由相U、V的电压时间曲线所围的面积Agem、Athe,其中所述面积在一个可以预先给定的下相位角φmin与一个可以预先给定的上相位角φmax之间计算。
从而所述参量用下式得出 如果相位角的下限φmin对应于从第一相U变换到第二相V的触发角φ或者触发时刻tz,就得出典型的有意义的值。
有意义的是只在V>U的区域中进行积分。
因此不进行变换,因为截止电压时间面积过Agen小,因为脱离变换的晶闸管需要一个最低截止电压时间面积Agem,使得所述晶闸管中的载流子耗尽并且可以截止所述晶闸管。如果不存在最低面积,就不能够进行从一个晶闸管对向下一个晶闸管对的过渡(“变换”)。旧的晶闸管对保持导通。然而在该相中电网电压向零的方向变化并且然后变化到正值,在该线路中电流急剧地上升并且导致保险装置动作。所述灭弧装置通过及时启动首先把该急剧上升的电流首先转入灭弧电容器中并且然而接着把该电流下降到零。
所述上限φmax实质上对应于第一相U和第二相V具有同一的电压值的相位角。
在一个φz=150°的触发角的情况下,在触发角之后30°结束截止电压面积Agem或者Athe。但是还可以一般地,也就是对于一个任意的触发角可以表明,对于积分一个在所述触发角φz后最多30°的相位角的上限是足够的。如果到该时刻还不能够得出足够与所述理论的截止电压面积相当的面积,变换就无论如何都不是正常进行的,从而启动所述灭弧装置以避免建立过电流。
如前已说明,如果测量的面积Agem比理论的面积Athe小一个确定的量就启动灭弧装置LOV。在实践中证实上述的系数k可以取0.5的值。考虑到这方面可以可靠地防止出现过电流。
最后还要说明,为了计算所述理论面积Athe,假定相U、V的电压时间曲线是关于相位角的余弦曲线或者正弦曲线。
为了计算理论面积使用两个相继的相的特性曲线,但是每3.3ms(=周期的1/6)就采用另外两个相,也就是首先用U和V,然后用V和W,然后用W和U。
一种如本发明所述启动所述灭弧装置的方法的一个第二变型提出,确定作为时间的函数的电动积输出直流电流iA(在前文中还称为Imotor),按时间构成该输出直流电流iA的二阶导数,并且对于在两个相继的触发时刻tz1、tz2;tz2、tz3;tz3之间的所述二阶导数取一个大于或者等于零的值的情况启动所述灭弧装置LOV。
图3示出作为时间t或者相位φ的函数的电动机输出直流电流iA的举例的电流时间曲线。在触发时刻tz1和tz2之间或者tz2和tz3之间iA的时间曲线表现为一个典型的电流时间曲线,只在时间tzi该电流时间曲线才突变,在此i=1、2、3;然而这是正常的,因为在该时刻触发一个新的晶闸管对。在该时刻不启动灭弧装置。
然而该电流时间曲线却表现出一种非典型的曲线,如在时刻tu就是这种情况,在该时刻作为时间函数的iA电流曲线突然地改变,尽管该时刻tu在触发时刻tz3之后但是却还在下一个触发时刻之前,从而在此不会涉及正常的换流器的状态,因为在此不触发新的晶闸管对。在此于该时刻启动灭弧装置LOV。
也说是说对于每次电流翻转必须成立d2iA/dt2<0。如果不是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由此推断由于电网电压的扰动在短时间内构成一次过电流,并且可以在达到过电流前就启动灭弧装置。
变例1和变例2适用于分开地控制所述灭弧装置,然而有利的是同时采用这两个变例。这个变例都适用于在达到过电流以前就启动所述灭弧装置。变例1尤其适用于在一个触发时刻左右的时刻识别一个过电流的形成,而第二变例适用于在两个触发时刻之间的区域中识别。
如上所述,在出现过流之前,通过变例1和/或2,灭弧装置已经被启动。由此所有的工作设备如电动机、保险装置、晶闸管、保护器都得到最好的保护。
在此在变例2的情况下,不论是结合第一变例还是与第一变例无关地,直接地在电动机方测量输出直流电流iA,或者如在许多情况下下可以简单地实现并且可以得出可相比较的结果地那样从至少两个电网电流导出所述输出直流电流iA。
然而在一种不间断运行的意义上却需要不发生无原因触发所述灭弧装置的误触发。如果如此地设计变例1和/或变例2使得只有在确实不能够变换时,才启动所述灭弧装置,例如通过对应地选择变例1中的参数k,于是如果附加地有另一个保险装置,在变换确实失灵时,是有利的。
为此还提出,确定电动机的输出直流电流iA并且在受监测的输出直流电流超过一个可预先给定的阈值iAs时启动所述灭弧装置。
所述阈值的典型值在此是换流器桥SRB的额定电流的二又二分之一至三倍(参见图3)。
最后说明由如本发明所述的灭弧装置控制的运行(故障)状态的几个例子。
在高压或者中压装置中起弧的情况下触发保护火花间隙或者充气的过电压保护件。所述装置于是燃烧直到下一个过零点。由此出现一个持续3至20ms的低欧姆的电网电压扰动。然而还可以发生较长时间的电网电压下落,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变压器或者其它耗电器把电网低欧姆地保持到零。
在同一电网上的电流回路的短路情况下首先发生一个电网电压扰动。接着熔断所配属的保险器并且把出故障的电流回路从电网上分隔开。结果以此方式然后出现一个短时过电压脉冲,其中该扰动的持续时间和扰动的强度取决于电网阻抗和故障电流。
其它可能的低欧姆电网扰动是馈电电网的各种短路。
在涉及所有低欧姆电网扰动的所述例子中,并且在同时通过换流器在同一中回馈的情况下,对应于EMK和电枢电感加电网阻抗电动机电流立即上升,直到所述触发单元促使灭弧装置关断。平均关断时间,亦即电动机电流下降到零的时间约为5ms。在电网复原时的可能出现的过电压如以上所述地受到限制。
在直接位于所述换流器前的主保护装置断开时必须能够使变换电感和电枢电感放电。这通过如前所说明的总是介入的电网电压限压器达到。在此不会出现逆变器翻转,但是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过电压保护装置多数情况会出现一种横向触发。主要在主保护装置中进行能量降低,然而这却已经完全由于触点的耗损而得以避免。
例如在中等的电压水平断开一个馈电变压器的情况下,由于电网的较高内阻不会出现显著的电流上升(在逆变器翻转的情况下)。然而换流器中的确定的晶闸管却不再进行灭弧从而结果出现一种横向触发。这种情况下同样及时识别并且发起电流的关断。由于所述变压器退磁造成的可能的过电压还是通过所述灭弧装置(二极管桥V41、...、V4经由与限压器并联的C3上的V47、V48)限制。
权利要求
1.用于对回馈换流器桥(SRB)进行控制的灭弧装置(LOV)的方法,其中所述换流器桥通过它的三个输入端(1U1、1V1、1W1)与一个交流电网的相线(U、V、W)相连接并且该换流器桥被一个电网同步控制电路(AST)利用触发脉冲进行控制,而且所述桥的两个输出端(1C1、1D1)通向一个直流电动机(MOT),所述直流电动机在其发电运行过程中通过所述桥向所述交流电网回馈,并且所述灭弧装置由一个触发单元(ALE)控制,由所述触发单元依据电参量和时间参量的监测发出触发脉冲,其特征在于,在一个预先给定的相位角(φ)范围作为该相位角(φ)的函数来测量交流电网的至少两个相(U、V)的电压时间曲线,从作为所述相位角(φ)的函数的这两相(U、V)的电压时间曲线确定一种特征参量,把所确定的参量(Agem)与一个对应的理论参量(Athe)相比较,并且在由所测量的相位(U、V)值确定的参量(Agem)与所述理论参量偏离一个可以预先给定的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灭弧装置(LOV)。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所确定的参量和理论参量是相(U、V)的电压时间曲线所包围的面积(Agem、Athe),其中在一个可以预先给定的下相位角(φmin)与一个可以预先给定的上相位角(φmax)之间来计算所述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积(Agem、Athe)按下式计算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角的下限(φmin)相当于从第一相(U)变换到第二相(V)的触发脉冲的触发角(φz)。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φmax)实质上相当于第一相(U)和第二相(V)具有同一电压值的相位角。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角的上限在朝向触发角(φz)方向的最大值为30°。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测量的面积(Agem)比理论面积(Athe)小一个确定的量就启动灭孤装置(LOV)。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计算所述相(U、V)的电压时间曲线的理论面积(Athe),假定该相(U、V)的电压时间曲线是相位角的余弦曲线或者正弦曲线。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动机输出直流电流(iA),按时间构成该输出直流电流iA的二阶导数,并且对于在两个相继的触发时刻(tz1、tz2;tz2、tz3;tz3、tz4)之间的所述二阶导数取一个大于或者等于零的值的情况启动所述灭弧装置(LOV)。
10.控制回馈换流器桥(SRB)的灭弧装置(LOV)的方法,其中换流器桥以它的三个输入端(1U1、1V1、1W1)与一个交流电网的相线(U、V、W)相连接并且换流器桥被一个电网同步控制电路(AST)利用触发脉冲进行控制,而所述桥的两个输出端(1C1、1D1)通向一个直流电动机(MOT),所述直流电动机在其发电运行过程中通过所述桥向所述交流电网回馈,并且所述灭孤装置由一个触发单元(ALE)控制,由所述触发单元依据对电参量和时间参量的监测来发出触发脉冲,其特征在于,确定作为时间的函数的电动机输出直流电流(iA),按时间构成该输出直流电流iA的二阶导数,并且对于在两个相继的触发时刻(tz1、tz2;tz2、tz3;tz3、tz4)之间的所述二阶导数取一个大于或者等于零的值的情况启动所述灭弧装置(LOV)。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在电动机端测量输出直流电流(iA)。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至少两个电网电流()导出输出直流电流(iA)。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牲在于,确定电动机的输出直流电流(iA)并且在被监测的输出直流电流超过一个可预先给定的阈值(iAS)时启动所述灭孤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iAs)相当于换流器桥(SRB)额定电流的三倍。
15.用于回馈换流器桥(SRB)的灭孤装置(LOV),其中换流器桥以它的三个输入端(1U1、1V1、1W1)与一个交流电网的相线(U、V、W)相连接并且该换流器桥被一个电网同步控制电路(AST)利用触发脉冲进行控制,而所述桥的两个输出端(1C1、1D1)通向一个直流电动机(MOT),所述直流电动机在其发电运行过程中通过所述桥向所述交流电网回馈,并且所述灭弧装置受一个触发单元(ALE)控制,由所述触发单元依据对电参量和时间参量的监测发出触发脉冲,其特征在于,以如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方法对所述灭弧装置进行控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孤装置(LOV)对每个半桥(V11、V13、V15;V11’、V13’、V15’或者V14、V16、V12;V14’、V16’、V12’)具有一个充电到一定灭弧电压的灭弧电容器(C1或者C2),并且在灭孤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于由触发单元(ALE)控制的开关(V31、V32、V39或者V34、V33、V40)把所述灭弧电容器切换到所述半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控制回馈换流器桥(SRB)的灭弧装置(LOV)的方法,其中换流器桥以其三个输入端(1U1、1V1、1W1)连接在一个交流电网的相线(U、V、W)上并且该换流器桥被一个电网同步控制电路(AST)利用触发脉冲进行控制,而所述桥的两个输出端(1C1、1D1)通向一个直流电动机(MOT),所述直流电动机在其发电运行过程中通过所述桥向所述交流电网回馈,并且所述灭弧装置由一个触发单元(ALE)控制,由所述触发单元依据电参量和时间参量的监测发出触发脉冲。根据本发明从测量值“输出直流电流”和/或“电网电压”确定确定一参量,把所确定的参量与一个对应的理论参量相比校,并且根据该比较结果在一定的情况下启动所述灭弧装置。
文档编号H02P7/295GK1985435SQ200580023854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4日
发明者T·比里鲍尔, F·哈克尔, W·霍夫穆勒, H·皮查尔纳, W·里特舍尔, F·沃雷 申请人:奥地利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