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构造、设置有锁定构造的连接器及解除锁定的方法

文档序号:746115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定构造、设置有锁定构造的连接器及解除锁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锁定件的锁定构造,还涉及 设置有锁定构造的连接器及用于将其解除锁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H08 — 9532公开了这类的锁定构造。 这种构造用于锁定安装在继电器箱的箱主体上的盖子,并且锁定突起 设置在盖子的外壁上,而且向上(朝盖子安装的那侧)延伸的悬臂梁 形的锁定件设置在箱主体的外壁上。这些锁定件形成有可与盖子的锁 定突起接合的锁定孔。
当盖子在顶部安装到箱主体上时,锁定件的上端移动到锁定突起 上,从而向外弹性变形。当锁定件的上端移动越过锁定突起时,锁定 件向内弹性恢复,并且锁定件的锁定孔与锁定突起接合,从而将箱主 体和盖子彼此锁定。
在上述锁定构造中,为了将盖子从箱主体分离以进行维护等,如 一字螺丝刀之类的夹具的导引端从盖子上方(从锁定件的上端上方) 插入到锁定件的上端的内侧处,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将锁定件弹性变形。 在此情况下,通常以较小的力,利用杠杆动作来进行解除锁定操作, 因此夹具绕着其导引端朝盖子倾斜,并且夹具的中间部分与盖子的外 边缘接触,同时夹具的导引端被放置在锁定件的导引端上。如果夹具 以盖子与夹具的相接触部分为支点进一步倾斜,则夹具的导引端能够 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将锁定件移位。
在利用这种杠杆动作解除锁定的情况下,夹具在解除锁定时的角度基本由锁定件的导引端的位置和夹具的中间部分接触盖子时所获得 的支点位置确定。然而,在上述构造中,支承点只位于由盖子的形状 确定的一个部位处。这意味着,用于解除锁定操作的夹具的插入区域 被限于只在一个部位处的非常窄的角度范围,由于不能将其它部件设 置在夹具所将插入、进行解除锁定操作的计划区域中,从而导致对部 件设置方面的限制。
例如,在将如开关和连接器之类的电子部件组装到车门中的情况 下,由于在这些电子部件周围没有足够空间,所以必须高密度设置。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对部件设置方面的上述限制,所以上述常规锁定 构造无法用作这些电子部件的锁定构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了本发明,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定构造, 该锁定构造包括可弹性变形的锁定件,并且能够减轻对解除锁定操作 所需的夹具插入区域的限制,从而减轻关于部件设置的限制。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本发明的 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用于将一个构件和另一构件锁定于连接状态的 锁定构造,包括
设置在该一个构件上的至少一个锁定件,该锁定件具有悬臂梁形 状,其在连接到该另一构件上的连接方向上的前端为自由端,可在将 该一个构件和该另一构件彼此连接时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可至少部分 弹性恢复,从而当两个构件达到正确连接状态时,可与设置在该另一 构件上的至少一个锁定部分接合,
至少一个解除锁定部分,其设置在锁定件处,并且解除锁定夹具 的导引端可与之接合,
第一支点部分,与解除锁定部分相比,其在该一个构件中被设置锁定件的更靠近基底端的侧面处,并适合于支承解除锁定夹具的一部 分,所述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与解除锁定部分接合,且解除锁 定夹具(D)的所述一部分定位得比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更靠 近解除锁定夹具的基底端,从而对在解除锁定夹具的导引端的解除锁 定方向上用于使锁定件发生弹性变形的杠杆动作进行支承,及
第二支点部分,其被设置在不同于第一支点部分的位置处,并适合于支承解除锁定夹具的一部分,所述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与 解除锁定部分接合,且解除锁定夹具(D)的所述一部分定位得比解除 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更靠近解除锁定夹具的基底端,从而对在解除 锁定夹具的导引端的解除锁定方向上用于使锁定件发生弹性变形的杠 杆动作进行支承。
因此,为了将锁定部分和锁定件脱离接合,通过将解除锁定夹具 在第一支点部分附近插入,将其导引端与解除锁定部分接合,并且利 用放置在第一支点部分上的、比导引端更靠近基底端的解除锁定夹具 的部分的杠杆动作,可在解除锁定方向上使该锁定件弹性变形。通过 使解除锁定夹具在设置在不同于第一支点部分位置处的第二支点部分 附近插入,并使其导引端与解除锁定部分接合,并将解除锁定夹具的 比导引端更靠近基底端的部分放置在第二支点部分上,可以在解除锁 定方向上类似地使锁定件弹性变形。根据使用第一支点部分作为支点 还是使用第二支点部分作为支点,用于解除锁定夹具的插入区域不同。 于是,通过将解除锁定夹具插入到不同插入区域中的所选的一个中, 可以进行解除锁定,因此与插入区域局限于一个部位的情况相比,可 以更多减轻对解除锁定夹具的插入区域的限制。
由于足以确保用于解除锁定操作的两个不同插入区域的任何一 个,所以可以提高部件设置等方面的设计自由度,并可减轻对部件设 置的限制。
因此,可以减轻对解除锁定操作所需的解除锁定夹具的插入区域的限制,这从而导致对部件设置方面的限制的减轻。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另一构件包括一对锁定壁部分,每 个锁定壁部分都具有锁定部分,并且锁定壁部分基本彼此面对。
优选地,设置一对锁定件,使得可从相对应的外侧与这对锁定壁 部分接合。
更优选地,相应锁定件整体地或一体地设置有辅助壁,辅助壁可 在这对锁定壁部分的内侧处至少部分地插入并能够与锁定件合作,至 少部分地夹住锁定壁部分。
最为优选地,该另一构件包括一对锁定壁部分,每个锁定壁部分 都具有锁定部分,并且锁定壁部分彼此面对,
设置一对锁定件,使得可从相对应的外侧与这对锁定壁部分接合,及相应锁定件整体地设置有辅助壁,辅助壁可在这对锁定壁部分的 内侧处插入并能够与锁定件合作,夹住锁定壁部分。
因此,通过与辅助壁合作而夹住锁定件,相应锁定件与设置在该 另一构件上的锁定壁部分接合。由于这些辅助壁整体设置于锁定件, 所以锁定件变得更不可能向外(解除锁定方向)移动。因此,锁定件 和锁定部分更不可能彼此脱离接合,并且该一个构件和另一构件能够 可靠地保持在连接状态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解除锁定部分被暴露在锁定件的 自由端侧处。
因此,由于解除锁定部分被暴露在锁定件的自由端侧处,所以解 除锁定夹具可从锁定件的自由端侧插入,以将锁定件和锁定部分脱离接合。由于不只可以从锁定件的基底端侧,而且可以从其自由端侧进 行解除锁定操作,所以可以更多减轻对解除锁定操作所需的解除锁定 夹具的插入区域的限制,从而可减轻对部件设置方面的限制。
优选地,锁定件包括从至少一个连接部分的突出端竖立起来的一 对竖立部分,和连接竖立部分的上端的接合部分。
更为优选地,基本沿着解除锁定夹具的插入方向倾斜或弯曲的第 一导向表面形成在解除锁定部分的一个部分的内侧处。
最为优选地,基本沿着解除锁定夹具的插入方向倾斜或弯曲的第 二导向表面形成在每个辅助壁的一个部分的外侧处,和/或形成在第 二支点部分处。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它具有利用本发明或其优选实 施例所述的锁定构造而可安装到连接器上的线保持器,其中用于将一 根或多根弯曲线保持在特定方向上延伸的线保持器的导向部分是一个 构件,并且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的可固定部分是另一个构件。
用于将一个构件和另一构件锁定于连接状态的锁定构造解除锁定 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该一个构件上设置至少一个锁定件,该锁定件具有悬臂梁形状, 其在连接到另一构件的连接方向上的前端为自由端,锁定件在将该一 个构件和另一构件彼此连接时可弹性变形,并且在两个构件达到正确 连接状态时可至少部分弹性恢复,以与设置在该另一构件上的至少一 个锁定部分接合,
在该锁定构件处设置至少一个解除锁定部分,并且解除锁定夹具
的导引端可与该解除锁定部分接合,
选择性地将解除锁定夹具与下列元件接合
第一支点构件,与解除锁定部分相比,其在该一个构件中被设置
在锁定件的更靠近基底端的侧面处,并适合于支承解除锁定夹具的一 部分,所述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与解除锁定部分接合,且解除 锁定夹具(D)的所述一部分定位得比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更 靠近解除锁定夹具的基底端,从而利用解除锁定夹具的导引端在解除 锁定的方向上产生用于使锁定件发生弹性变形的杠杆动作,或者
第二支点部分,其被设置在不同于第一支点部分的位置处,并适合于支承解除锁定夹具的一部分,所述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与 解除锁定部分接合,且解除锁定夹具(D)的所述一部分定位得比解除 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更靠近解除锁定夹具的基底端,从而利用解除 锁定夹具的导引端在解除锁定的方向上产生用于将锁定件发生弹性变 形的杠杆动作。
在阅读下面对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应当理解的是,尽管各实 施例是分开描述的,但是其单个特征也可组合到其他实施例中。


附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线保持器安装的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2是线保持器的侧视图,
附图3是线保持器的后视图,
附图4是示出线保持器和可固定部分的外观的透视图,
附图5是示出夹具插入通过左侧锁定件的第一开口的状态的部分 放大截面图,
附图6是示出左侧锁定件解除锁定的状态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附图7是示出夹具插入通过右侧锁定件的第二开口的状态的部分 放大截面图,及
附图8是示出右侧锁定件解除锁定的状态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D 解除锁定夹具
15 导向部分(一个构件)
17 锁定件
18 辅助壁
20 解除锁定部分
22 第一支点部分
27 第二支点部分
50 可固定部分(另一构件)
51 锁定壁部分
52 锁定突起(锁定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中,参照附图l至8描述一个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线保持器10被安装或可安装在可与装置侧连接器(未 示出)连接的连接器40上,以保持从连接器40拉出的一根或多根线 W,同时将它们在特定(预定的或可预定的)方向上弯曲。
连接器40包括外壳41,该外壳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最好基 本呈长方体形,并且一个或多个未示出的端子接头被至少部分容纳在 该外壳41中。与相应端子接头连接的线W受到保持,同时在沿拉出方 向(最好基本向下)从外壳41的拉出表面(最好是底表面)延伸之后, 由线保持器IO最好基本向前(附图1中向左)在弯曲方向上弯曲。设 置有用于安装线保持器IO的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锁定突起42,同 时锁定突起42在宽度方向上间隔开。
线保持器10由例如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并安装使得基本沿着从外 壳41突出或垂下的线W的后侧(弯曲的线W的恢复侧RS)延伸。线 保持器10在线W被弯曲之前整体上具有(最好基本垂直)较长的形状 (参见附图2和3)。
用于保持安装在外壳41上的线保持器10的一个或多个、最好是 一对安装部分11设置在线保持器10的远端(最好基本是上端)处或 其附近,同时它们最好在宽度方向上间隔开。每个安装部分ll都形成有锁定孔IIA,锁定孔可与连接器40的相对应锁定突起42接合,并 且通过相对应锁定孔11A和锁定突起42的接合,线保持器10将被保 持安装在连接器40上。
可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 (附图2中的横向)上弯曲的可弯曲部 分12设置在安装部分11下方。如附图3中所示,可弯曲部分12最好 基本呈基本矩形薄板的形式,其在延伸方向(最好基本是垂直方向) 上较长或者伸长,并且在延伸方向(最好基本是垂直方向)上较长的 至少一个孔12A形成在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最好基本在宽度方向 的中央位置)处,以增大柔性。可弯曲部分12形成在从其上方和下方 的部件向后縮回的位置处,并且向后凹陷的脱离部分13形成在可弯曲 部分12的前侧中,如附图2中所示。如果可弯曲部分12以不等于0 °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以直角向前弯曲,则设置在可弯曲部分前 面的线W以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以直角弯曲,并且线 W的弯曲部分至少部分地进入脱离部分13,从而线W被更紧密地连接 到线保持器10上,以抑制线W在外壳41附近位置处的晃动和/或防 止对端子接头的不利影响。
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保护壁14设置在可弯曲部分12的(最 好基本相对的)侧面处,同时它们最好在宽度方向WD上间隔开。所 述最好一对的保护壁14呈壁的形式,壁的内表面基本彼此面对,并通 过覆盖线W的弯曲部分而对其进行保护。
线保持器10在可弯曲部分12下面的部分起到用于保持一根或多 根弯曲的线W向前延伸的导向部分15的作用。导向部分15最好基本 呈窄长的平板的形式,从可弯曲部分12向下延伸。
用于将处于连接状态的导向部分15锁定到可固定部分50 (对应
于优选的另一构件)的固定部分16设置在导向部分15的最好在其上 端附近的位置处(靠近可弯曲部分12的位置)。通过利用弯曲的可弯 曲部分12将该固定部分16固定到可固定部分50上,线W保持或可保 持弯曲。应当注意的是,导向部分15对应于优选的一个构件。
可弯曲部分50包括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锁定壁部分51,锁 定壁部分最好设置成基本彼此面对(参见附图4至8)。锁定壁部分 51最好呈整体垂直较长壁的形式,并且锁定突起52 (对应于优选的锁 定部分)设置在两个锁定壁部分51的外表面(最好是基本与彼此面对 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相应锁定突起52从锁定壁部分51的外表面 向外突出,并且相应锁定突起52的上表面起到锁定表面52A的作用, 锁定表面52A基本垂直于锁定壁部分51的外表面,并且其下表面起到 倾斜支承表面52B的作用,倾斜支承表面距离锁定壁部分51的外表面 的高度最好从底侧朝顶侧逐渐增大。
设置在导向部分15上的固定部分16包括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 对锁定件17,锁定件可从外侧与相应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锁定 壁部分51接合,并且包括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辅助壁18,通过至 少部分插入在这对锁定壁部分51的内侧处,辅助壁能够与相对应锁定 件17合作,夹住相对应的锁定壁部分51。
如附图3和4中所示,通过用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连接部分 19连接,这对锁定件17和这对辅助壁18彼此形成整体或一体,其中 连接部分19最好在宽度方向WD上从导向部分15突出到相对侧。这 对连接部分19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 (导向部分15的延伸方向)上 间隔一个特定(预定的或可预定的)距离(最好基本大于锁定突起52 的宽度)。
这对悬臂梁形锁定件17背对背地竖立在连接部分19的相对于突出方向基本相对的端部处,并且上端(相对于连接到可固定部分50上的方向的前端)是自由端。这对锁定件17在将导向部分15连接到可固定部分50上时向外(打开方向)弹性变形,同时在导向部分15和 可固定部分50到达正确的连接状态时至少部分地向内(关闭方向)弹性恢复,以与可固定部分50的锁定突起52接合。
如附图1和2中所示,每个锁定件17都包括从相对应连接部分19的突出端竖立起来的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竖立部分17A,和最好连接这对竖立部分17A的上端的接合部分17B。相应竖立部分17A 最好基本呈悬臂梁的形式,其基底端位于和连接部分19连接的位置处,并且其上端(导引端)是自由端。每对竖立部分17A都最好间隔开一个大于锁定突起52的宽度的距离。
如附图4中所示,每个竖立部分17A都最好形成使得,在向内和向外方向(沿着连接部分19的突出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略微大于向前和向后方向(竖立部分17A的面对方向)上的尺寸,从而设置得向 内和向外方向上的刚性比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的刚性高。而且,比下部(基底端部分)更加向外伸出或突出的伸出或突出部分17C形成 在每个竖立部分17A的上部(最好在基本上半部)处。
如附图5中所示,接合部分17B可从上方与锁定突起52的锁定表面52A接合。接合部分17B连接这对竖立部分17A的上端,并且位于这些上端的最内侧位置处。
通过将接合部分17B的相对端与这对竖立部分17A连接起来,作用在接合部分17B上的力由两个竖立部分17A接受。于是,可确保接合部分17B和锁定突起52的锁定表面52A的牢固接触。而且,通过最 好将接合部分17B设置在竖立部分17A的上端处或其附近,可以将竖立部分17A (即锁定件17)的延伸抑制到最小水平。
可与解除锁定夹具D (最好在轴部分的导引端处形成有扁平表面)的导引端接合的解除锁定部分20设置在竖立部分17A的位于垂直中央 位置上方的位置处。解除锁定部分20连接竖立部分17A的伸出部分 17C。解除锁定部分20最好基本呈板的形式,沿着伸出部分20的突出 边缘(锁定件17的外侧边缘)或在其附近延伸,并且其内表面的位置 在向内和向外方向上基本与竖立部分17A(不包括伸出部分17C)的下 部的外边缘的位置对准。通过将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放置在解除 锁定部分20的内表面上,并且推动该内表面,向外(解除锁定方向) 移动了锁定件17。
垂直开放通道21限定在解除锁定部分20和接合部分17B之间。 通过该通道21,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可从锁定件17下方和上方 至少部分地插入,以推动或操作解除锁定部分20。
用于支承使其导引端放置在解除锁定部分20的内表面上的解除 锁定夹具D的第一支点部分22设置在竖立部分17A(锁定件17)的内 表面上或其附近。第一支点部分22最好连接竖立部分17A的底端,即 将连接部分19的突出端连接起来。第一支点部分22最好从位于竖立 部分17A的最外端(伸出部分17C的导引边缘)处的解除锁定部分20 向内移位,换句话说,解除锁定部分20的内表面的位置和第一支点部 分22的外表面的位置最好在向内和向外方向上基本对齐。
第一开口 23限定在该第一支点部分22和解除锁定部分20之间。 第一开口 23是由解除锁定部分20、第一支点部分22和/或两个竖立 部分17A至少部分环绕起来的开口。解除锁定夹具D可从外下侧至少 部分地插入到该第一开口 23中,以使其导引端基本与解除锁定部分20 的内表面接触,并使其下部(与导引端相比,更靠近基底端的部分) 支承在第一支点部分22上。而且,第一导向表面24形成在解除锁定 部分20的底端的内侧处,该第一导向表面从外侧朝内侧倾斜或弯曲(沿 着解除锁定夹具D的插入方向倾斜),对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进行导向。
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一对辅助壁18设置在锁定件17的内侧处和 导向部分15的(最好基本相对的)侧面处。辅助壁18最好呈在垂直 方向上较长的基本矩形壁的形式,并且从连接部分19竖立起来,从而 使得其板表面基本彼此面对。相应辅助壁18沿着较短边(在导向部分 15的纵向上)的宽度最好设置成基本等于锁定件17沿着较短边的宽度, 和/或其纵向尺寸(垂直尺寸)最好设置成基本等于锁定件17的延伸 尺寸。
特定(预定的或可预定的)间隔(锁定壁部分51的厚度和特定(预 定的或可预定的)间隙的总和)限定在每个辅助壁18和相对应锁定件 17 (竖立部分17A)之间,并且辅助壁18的外表面和锁定件17的内 表面(两个竖立部分17A的内表面)彼此面对。相应辅助壁18和相应 锁定件17之间的空间起到一对插入部分25的作用,锁定壁部分51至 少部分地插入到该对插入部分中。 一个或多个倾斜表面26形成在相应 插入部分25的上端处,换句话说,形成在彼此面对的相应辅助壁18 和锁定件17的上端的内侧处,该倾斜表面倾斜成最好使它们之间的间 隔从上端朝下侧变窄。
相应辅助壁18的底端起到第二支点部分27的作用,第二支点部 分用于支承使其导引端放置在解除锁定部分20的内表面上的解除锁定 夹具D。第二开口 28限定在相对应的第一支点部分22和第二支点部 分27之间。如附图3和4中所示,第二幵口 28由第二支点部分27、 两个连接部分19和第一支点部分22环绕起来。解除锁定夹具D可从 内下侧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第二开口 28中,以使其导引端接触解除锁定 部分20的内表面,并使其下部(与导引端相比,更靠近基底端^部分) 支承在第二支点部分27上。而且,第二导向表面29形成在每、个辅助 壁18的底端(第二支点部分27)的外侧处,该第二导向表面倾斜或弯 曲(基本沿着解除锁定夹具D的插入方向倾斜),从下侧朝上侧对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进行导向。
接下来,描述如上构造的本实施例的功能和效果。 首先,描述如何安装线保持器10。
首先,在线保持器10 (导向部分15)基本沿着在拉出方向上从连
接器40 (最好基本向下)延伸出来的一根或多根线W的后侧而被放置 的情况下,使线保持器IO的锁定孔11A与外壳41的锁定突起42接合, 从而将线保持器10安装在连接器40上。
随后,如附图1中所示,弯曲线保持器10的可弯曲部分12,将 一根或多根线W以不等于(T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以直角弯曲, 并且将固定部分16固定到可固定部分50。随着固定部分16更靠近可 固定部分50,同时可弯曲部分12发生弯曲并且相应的插入部分25相 对于相应的锁定壁部分25定位,相应的锁定壁部分51的底端至少部 分地插入到插入部分25的上端中。此处,由于倾斜表面26最好形成 在插入部分25的上端处,所以通过倾斜表面26与相应锁定壁部分51 的底端的接触,可以校正固定部分16的定向。以这种方式,可以顺利 执行至少部分插入到插入部分25中的操作。
当固定部分16更靠近可固定部分50时,相应锁定壁部分51更深 地插入到相对应插入部分25中,并且随着锁定件17的接合部分17B 移动到支承表面52B上, 一个或多个(最好是两个)锁定件17在用以 加宽它们之间间隔的方向上(向外)弹性变形。当接合部分17B移动 越过锁定突起52时,锁定件17至少部分弹性恢复,并且接合部分17B 从上方与锁定突起52接合,从而固定部分16与可固定部分50锁定。 此时,锁定壁部分51的底端最好设置得非常靠近固定部分16的连接 部分19的上侧(或者与之接触),从而通过连接部分19与锁定壁部 分51的底端的接触,防止固定部分16相对于锁定壁部分51的向上移位。因此,可以可靠地保持锁定状态。
相应锁定壁部分51受到锁定,最好同时被夹在相应锁定件17和相应辅助壁18之间。于是,如果力在使锁定件17向外移位的方向(解 除锁定方向)上作用在相应锁定件17上,则与锁定件17整体或一体 形成的辅助壁18试图向外移动。然而,通过与设置在辅助壁18外侧 处的锁定壁部分51接触,防止了辅助壁18的向外(锁定件17的解除 锁定方向)移动。因此,锁定件17不可能在解除锁定方向上变形,并 且锁定件17和锁定突起52不可能脱离接合,因此使线保持器10的导 向部分15可靠地保持固定到可固定部分50上。
由于相应竖立部分17A最好构造成在向内和向外方向上具有较高 刚性,所以锁定件17不可能弹性变形,从而防止锁定件17在解除锁 定方向上的意外弹性变形,从而解除锁定,例如通过锁定件17被外物 卡住造成的。
例如与辅助壁18具有较低高度的情况相比,由于辅助壁18最好 具有与锁定件17基本相同的高度,所以可以确保用于插入部分25的 足够深度,锁定壁部分51和锁定件17不可能相对于彼此倾斜,并可 以可靠地保持锁定状态。
如果固定部分16以此方式与可固定部分50锁定在一起,则导向 部分15基本被水平地保持向前延伸。这样,线W由导向部分15从恢 复侧(最好基本从下面)支承,从而防止在将弯曲部分的角度加宽的 方向上(向下)弹性恢复。
接下来,描述如何分离线保持器10。
首先,固定部分16从可固定部分50分离。此处描述的是这样一 种情况,可固定部分50具有相对的左右两侧和由壁K至少部分地环绕的上侧,并且其被设置在一个凹陷空间中,壁K在右侧(附图5中的 右侧)处从这个凹陷空间向下延伸。应当注意的是,在分离固定部分
16时能够使锁定件17弹性变形的最小空间限定在左右侧处的壁K和 锁定件17之间(参见附图6)。
首先,描述如何将左侧锁定件17解除锁定。由于因壁K存在于右 下侧处而不存在用于解除锁定夹具D插入到第二开口 28中的区域(插 入区域),所以解除锁定夹具D从左下侧被至少部分地插入到第一开 口23中,如附图5中所示。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基本放置在解除 锁定部分20的内表面上,并且解除锁定夹具D的中间部分支承在第一 支点部分22上。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顺利地至少部分插入,同时 受到形成在解除锁定部分20的底端处的第一导向表面24导向,而不 会被解除锁定部分20的底端卡住。
随后,如果利用绕着第一支点部分22的杠杆作用,使解除锁定夹 具D的下侧向右移位,则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向外(向左)移位, 如附图6中所示,从而向外(向左)推动或移位解除锁定部分20,并 且锁定件17向左(解除锁定方向)弹性变形。如果锁定件17的接合 部分17B移位到锁定突起52向外(向左)的位置处,则接合部分17B 和锁定表面52A脱离接合,从而实现解除锁定。此处,由于解除锁定 部分20的右表面(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放置的表面)和第一支点 部分22的左表面(支承解除锁定夹具D的底端的表面)在锁定状态下 基本在横向上对准,所以解除锁定夹具D处于基本垂直平直的姿势, 同时其下侧略微向左倾斜。因此,即使不存在用于因壁K向右下侧延 伸而使解除锁定夹具D倾斜的区域(操作区域),也可进行解除锁定 操作。
由于锁定件17的基底端的刚性最好较高,所以有相对较大的力在 解除锁定时作用在第一支点部分22上。然而,由于第一支点部分22 的相对端支承在竖立部分HA上,并且作用在第一支点部分22上的力
由两个竖立部分17A接受,所以第一支点部分22能够确保这种较大的力。
接下来,描述如何将右侧锁定件17解除锁定。由于解除锁定夹具 D因壁K的存在而无法插入到第一开口 23中,所以它从左下侧至少部 分地插入到第二开口 28中,如附图7中所示。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 端基本放置在解除锁定部分20的内表面上,并且其下侧支承在第二支 点部分27上。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顺利地至少部分插入,最好同 时受到形成在辅助壁18的底端处的第二导向表面29导向,而不会被 辅助壁18的底端卡住。
随后,如果利用绕着第二支点部分27的杠杆动作,使解除锁定夹 具D的下侧向外(向左)移位,则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向内(向 右)移位,如附图8中所示,从而向内(向右)推动解除锁定部分20, 并且锁定件17向右(解除锁定方向)弹性变形。如果锁定件17的接 合部分17B移位到锁定突起52右侧的位置,则接合部分17B和锁定表 面52A脱离接合,从而实现解除锁定。在解除锁定状态下,解除锁定 夹具D处于其下侧向左倾斜的姿势。以这种方式,左右两个锁定件17 都被解除锁定。
根据本实施例的锁定构造,与前述情况相反,在左壁向下延伸并 且在固定部分16的左下侧处没有解除锁定夹具D的插入区域的情况 下,也可以进行解除锁定。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左侧锁定件17解除锁 定时,解除锁定夹具D无法插入通过第一开口 23,但是通过将解除锁 定夹具D插入通过第二开口 28,可进行解除锁定。而且,在将右侧锁 定件17解除锁定之时,解除锁定夹具D无法插入通过第二开口 28, 但是通过将解除锁定夹具D至少部分地插入通过第一开口 23,可进行 解除锁定。在将右侧锁定件17解除锁定时,由于解除锁定部分20的 左表面(内表面)的位置和第一支点部分22的右表面的位置设置成在 横向上基本对准,所以解除锁定夹具D处于基本垂直平直的姿势,同
时其下侧略微向右倾斜,因此即使在左下侧处没有用于将解除锁定夹 具D倾斜的区域(操作区域),也可进行解除锁定。
特别地,根据本实施例,如果用于解除位置所需的解除锁定夹具 D的插入区域存在于固定部分16的侧向下侧(在左下侧或者在右下侧) 处,则是足够的。此处,如果例如像前面那样,只有用于每个锁定件 的杠杆作用的一个支点,则对于每个锁定件,解除锁定夹具D的插入 区域仅限于一个部位。换句话说,如果存在一对左右侧锁定件,则必
须为每个锁定件都设置用于解除锁定夹具D的插入区域,即必须设置
总共两个插入区域(左下侧和右下侧)。这样,如本实施例中那样,
在因壁存在于固定部分16的左下侧和右下侧之任一处而无法在相对侧
处设置插入区域的情况下,无法采用这种锁定构造。
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构造,比以前更多减轻了在解除锁定操作 所需的区域上的限制。于是,无论左壁和右壁中的哪一个延伸,通过
能够与固定部分16的一侧处的壁的延伸部分相抗衡,都可减轻关于周
边中部件等的设置方面的限制。
而且,由于(最好基本垂直的)开放通道21限定在解除锁定部分 20和接合部分17B之间,并且解除锁定夹具D可从上方至少部分地插 入,以推动解除锁定部分20,所以可以只在固定部分16的上侧处提供 用于解除锁定操作的区域。特别地,与本实施例相反,即使固定部分 16的下面三个侧面都由壁K至少部分环绕,也可进行解除锁定。此时, 通过将解除锁定夹具D至少部分地插入到锁定件17的导引端和锁定壁 部分51之间,也可进行解除锁定。
每个解除锁定部分20都最好为基本板形,并且其内表面的区域设 置得相对比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要大。于是,无论左侧和右侧锁 定件17中的哪一个将要解除锁定,都可允许解除锁定夹具D的插入深 度改变,因此解除锁定夹具D能容易地推动锁定件17。
而且,最好通过将解除锁定部分20设置在从接合部分17B向下(朝
锁定件17的基底端)移位的位置处,实现锁定件17的小型化和解除
锁定操作的方便性。这是由于如果解除锁定部分和接合部分设置在垂 直方向上的基本相同高度位置处,则存在增大锁定件,在接合部分和
解除锁定部分之间限定出用于解除锁定夹具D的插入通道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如果解除锁定部分设置在过于靠近锁定件的基底端的位置 处,则存在难以将锁定件在解除锁定方向上移位的可能性。通过将解 除锁定部分20设置在恰好在接合部分17下方向下移位的位置处,可 以避免这些情况。
通过在固定部分16以这种方式与可固定部分50分离之后,将安 装部分11从外壳41上分离,可以将线保持器10分离下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为了将锁定突起52和锁定件17脱离 接合,通过将解除锁定夹具D至少部分地插入通过第一开口 23,将其 导引端与解除锁定部分20接合,并且利用与放置在第一支点部分22 上的解除锁定夹具D的中间部分的杠杆动作,最好可在解除锁定方向 上使锁定件17弹性变形。通过将解除锁定夹具D插入通过第二开口 27,将其导引端与解除锁定部分20接合,并利用与放置在第二支点部 分27上的解除锁定夹具D的中间部分的杠杆动作,可以在解除锁定方 向上使锁定件17类似地弹性变形,第二支点部分27被设置在不同于 第一支点部分22的位置处。根据使用第一支点部分22作为支点,还 是使用第二支点部分27作为支点进行解除锁定的操作,用于解除锁定 夹具D的插入区域不同。于是,通过将解除锁定夹具D至少地部分插 入到不同插入区域中所选择的一个中,可以实现解除锁定,因此与插 入区域被局限于一个部位的情况相比,可以更多减轻对用于解除锁定 夹具D的插入区域的限制。 、
由于足以确保两个不同插入区域中的任意一个,所以可以提高部
件设置等的设计方面的自由度,并且可以减轻对部件的设置方面的限 制。
因此,可以减轻解除锁定操作所需的用于解除锁定夹具D的插入 区域的限制,这从而导致减轻了对部件设置的限制。
因此,为了提供一种锁定构造,根据使用第一支点部分22作为支
点或者是使用第二支点部分27作为支点来进行解除锁定,用于解除锁 定夹具D的插入区域不同,其中锁定构造包括可弹性变形的锁定件并
且能够减轻对解除锁定操作所需的夹具插入区域的限制,从而减轻部
件设置方面的限制。由于这能够使解除锁定操作通过将解除锁定夹具D 至少部分地插入到不同的插入区域中所选择的一个而进行,所以与插 入区域被局限于一个部位的情况相比,可以减轻对用于解除锁定夹具D 的插入区域的限制,并且从而可减轻对部件设置方面的限制。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面描述和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述实施例 也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1) 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每个锁定件17都包括从连接部分对 19的相对应一个的突出端竖立起来的一对竖立部分17A,但是本发明 不仅局限于此。例如,锁定件可包括一个悬臂梁形竖立部分。
(2) 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垂直开放通道21限定在相对应的解 除锁定部分20和接合部分17B之间,从而使得解除锁定夹具D可从上 方和下方插入,以推动解除锁定部分,但是本发明不仅局限于此。例 如,即使解除锁定部分的上端与相对应的接合部分的上端连接起来, 并且解除锁定夹具只可从下面至少部分地插入,也可比以前更多减轻 对解除锁定夹具的插入区域的限制。
(3) 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辅助壁18的底端起到第二支点部分 27的作用,但是本发明不仅局限于此。例如,第二支点部分可以与辅 助壁分开设置。
(4) 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设置有一对左右侧锁定 件17的情况中,但是本发明不仅局限于此,并且其也可应用于为每个
固定部分只设置一个锁定件的情况中。
(5) 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辅助壁18与相应锁定件17整体或一 体设置,但是如果不需要较大的锁定保持力,则不是必需设置这种辅 助壁18,或者设置其他装置来增大锁定保持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一个构件(15)和另一构件(50)锁定于连接状态的锁定构造,包括设置在所述一个构件(15)上的至少一个锁定件(17),该锁定件具有悬臂梁形状,其在连接到所述另一构件(50)的连接方向上的前端为自由端,可在将所述一个构件(15)和所述另一构件(50)彼此连接时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可至少部分弹性恢复,从而当两个构件(15,50)达到正确连接状态时,锁定件可与设置在所述另一构件(50)上的至少一个锁定部分(52)接合,至少一个解除锁定部分(20),其设置在锁定件(17)处,并且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可与之接合,第一支点部分(22),与解除锁定部分(20)相比,其在所述一个构件(15)中被设置在锁定件(17)的更靠近基底端的一侧处,并适合于支承解除锁定夹具(D)的一部分,所述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与解除锁定部分(20)接合,且解除锁定夹具(D)的所述一部分定位得比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更靠近解除锁定夹具(D)的基底端,从而对在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的解除锁定方向上用于使锁定件(17)发生弹性变形的杠杆动作进行支承,及第二支点部分(27),其被设置在不同于第一支点部分(22)的位置处,并适合于支承解除锁定夹具(D)的一部分,所述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与解除锁定部分(20)接合,且解除锁定夹具(D)的所述一部分定位得比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更靠近解除锁定夹具(D)的基底端,从而对在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的解除锁定方向上用于使锁定件(17)发生弹性变形的杠杆动作进行支承。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锁定构造,其中所述另一构件(50)包括 一对锁定壁部分(51),每个锁定壁部分都具有锁定部分(52)并基 本彼此面对。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定构造,其中一对锁定件(17)设置成 可从相对应的外侧与所述一对锁定壁部分(51)接合。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锁定构造,其中相应的锁定件(17) 整体地或一体地设置有辅助壁(18),辅助壁可在所述一对锁定壁部 分(51)的内侧处至少部分地插入,并且能够与锁定件(17)合作, 将锁定壁部分(51)至少部分地夹在中间。
5.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锁定构造,其中解除锁 定部分(20)被暴露在锁定件(17)的自由端侧处。
6.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锁定构造,其中锁定件 (17)包括从至少一个连接部分(19)的突出端竖立起来的一对竖立部分(17A),和连接竖立部分(17A)的上端的接合部分(17B)。
7.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锁定构造,其中基本沿 着解除锁定夹具(D)的插入方向倾斜或弯曲的第一导向表面(24)形 成在解除锁定部分(20)的一个部分的内侧处。
8.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锁定构造,其中基本沿 着解除锁定夹具(D)的插入方向倾斜或弯曲的第二导向表面(29)形 成在每个辅助壁(18)的一个部分的外侧处,和/或形成在第二支点 部分(27)处。
9. 一种连接器,具有利用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锁 定构造而可安装到连接器上的线保持器(10),其中用于将一根或多 根弯曲线(W)保持在特定方向上延伸的线保持器(10)的导向部分(15) 是一个构件(15),并且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器外壳(10)的可固定部 分(50)是另一个构件(50)。
10. —种用于对将一个构件(15)和另一构件(50)锁定于连接状态下的锁定构造解除锁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一个构件(15)上设置至少一个锁定件(17),该锁定件 (17)具有悬臂梁形状,其在连接到所述另一构件(50)的连接方向 上的前端为自由端,在将所述一个构件(15)和另一构件(50)彼此 连接时,锁定件可弹性变形,并且在两个构件(15, 50)达到正确连 接状态时,锁定件可至少部分弹性恢复,以与设置在所述另一构件(50) 上的至少一个锁定部分(52)接合,在锁定件(17)处设置至少一个解除锁定部分(20),并且解除 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可与解除锁定部分接合,选择性地将解除锁定夹具(D)与下列元件接合第一支点构件(22),与解除锁定部分(20)相比,其在所述一 个构件(15)中被设置在锁定件(17)的更靠近基底端的侧面处,并 适合于支承解除锁定夹具(D)的一部分,所述解除锁定夹具(D)的 导引端与解除锁定部分(20)接合,且解除锁定夹具(D)的所述一部 分定位得比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更靠近解除锁定夹具(D)的 基底端,从而利用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在解除锁定的方向上产 生用于使锁定件(17)发生弹性变形的杠杆动作,或者第二支点部分(27),其被设置在不同于第一支点部分(22)的 位置处,并适合于支承解除锁定夹具(D)的一部分,所述解除锁定夹 具(D)的导引端与解除锁定部分(20)接合,且解除锁定夹具(D) 的所述一部分定位得比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更靠近解除锁定夹 具(D)的基底端,从而利用解除锁定夹具(D)的导引端在解除锁定 的方向上产生用于使锁定件(17)发生弹性变形的杠杆动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定构造,该锁定构造包括可弹性变形的锁定件,并且能够减轻对解除锁定操作所需的夹具插入区域的限制,从而减轻关于部件设置的限制。用于解除锁定夹具(D)的插入区域根据使用第一支点部分(22)作为支点还是使用第二支点部分(27)作为支点进行解除锁定而不同。由于这能够通过将解除锁定夹具(D)插入到不同插入区域中的所选择的一个中而进行解除锁定操作,所以与插入区域被局限于一个部位的情况相比,可以减轻对解除锁定夹具(D)的插入区域的限制,并且从而减轻关于部件设置的限制。
文档编号H02G3/16GK101202428SQ200710194028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4日
发明者小林智彦, 畑隆雄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