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出型电路断路器、其端子装置及其相间绝缘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124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其端子装置及其相间绝缘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拉出地收容在封闭式配电盘等的框体内的拉出型 电路断路器、安装在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上的端子装置、以及安装在该 端子装置上的相间绝缘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的端子装置,具有绝缘成型物制成的 端子台,其固定在设置于1对侧板之间的1对角部上。在该端子台上,
通常在配置于上方的上侧设置R相输入侧端子、S相输入侧端子及T 相输入侧端子,在其下侧安装R相输出侧端子、S相输出侧端子及T 相输出侧端子。
此外,在端子台上,在R相的输入侧端子及输出侧端子和S相 的输出侧端子及输入侧端子之间形成上下方向的槽,同样地,在S 相的输入侧端子及输出侧端子和T相的输入侧端子及输出侧端子之 间形成上下方向的槽,在各槽中嵌入相间绝缘板,以使R相和S相 的端子间及S相和T相的端子间绝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此 夕卜,收容拉出型电路断路器的封闭式配电盘,通过分隔板分隔为母线 室、电缆室、收容拉出型断路器的拉出型设备室(例如,参照专利文 献2)。
专利文献1专利第38530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5 — 2276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述构成的现有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的端子装置存在下述问 题,即,在将拉出型电路断路器收容在封闭式配电盘的框体内时,设 置在拉出型电路断路器的端子装置上的相间绝缘板会与封闭式配电盘的分隔板接触,产生无法将拉出型电路断路器收容在框体内的情 况。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种在现有装置中的问题,其目的是得到一种 拉出型电路断路器,其即使在封闭式配电盘等的框体中设置了分隔 板,也能无障碍地收容在框体内。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一种端子装置,其即使在封闭式配 电盘等的框体内设置分隔板,也能将拉出型电路断路器无障碍地收容 在框体内。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一种相间绝缘板,其安装在拉出型 电路断路器的端子装置上,即使在封闭式配电盘等的框体内设置分隔 板,也能无障碍地将拉出型电路断路器收容在该框体内。
本发明涉及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其具有拉出型电路断路器 主体,其可拉出地收容在配电盘等的框体内,与设置在所述框体内的 连接导体连接,对包含所述连接导体的电路进行开闭;端子装置,其 安装在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上;以及相间绝缘板,其安装在所 述端子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装置具有多个输入侧端子, 其与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的输入侧连接;多个输出侧端子,其 与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的输出侧连接;以及端子台,其使所述 多个输入侧端子和所述多个输出侧端子按每相对应而排列,所述相间 绝缘板具有第1绝缘板部,其设置在所述多个输入侧端子的相间; 第2绝缘板部,其设置在所述多个输出侧端子的相间;分断部,其设 置在所述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第2绝缘板部之间;以及脆弱部,其分 别设置在所述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分断部之间、及所述第2绝缘板部 和所述分断部之间,所述分断部构成为,可以利用所述脆弱部从所述 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第2绝缘板部分离,所述端子台具有第1卡合 部,其使所述第1绝缘板部可拆卸地卡合;以及第2卡合部,其使所 述第2绝缘板部可拆卸地卡合。
并且,本发明涉及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的端子装置,其安装在 可拉出地收容于配电盘等的框体内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上,其特 征在于,具有多个输入侧端子,其与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的
输入侧连接;多个输出侧端子,其与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的输 出侧连接;以及端子台,其使所述多个输入侧端子和所述多个输出侧 端子按每相对应而排列,所述端子台具有第1卡合部,其使设置在 所述多个输入侧端子的相间的第1绝缘板部可拆卸地卡合;第2卡合 部,其使设置在所述多个输出侧端子的相间的第2绝缘板部可拆卸地 卡合;以及分隔板卡合部,其可以与分隔板卡合,该分隔板插入所述 输入侧端子和所述输出侧端子之间,对所述输入侧端子和所述输出侧 端子之间进行分隔。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端子装置的相间绝缘板,其安装在可拉出 地收容在配电盘等的框体内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的端子装置上,其特 征在于,具有第1绝缘板部,其设置在所述端子装置的多个输入侧 端子的相间;第2绝缘板部,其设置在所述端子装置的多个输出侧端 子的相间;分断部,其设置在所述第l绝缘板部和所述第2绝缘板部 之间;脆弱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分断部之间、 及所述第2绝缘板部和所述分断部之间,所述分断部构成为,可以利 用所述脆弱部从所述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第2绝缘板部分离。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由于端子装置,具有多个
输入侧端子,其与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的输入侧连接;多个输 出侧端子,其与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的输出侧连接;以及端子
台,其使所述多个输入侧端子和所述多个输出侧端子按每相对应而排 列,所述相间绝缘板具有第l绝缘板部,其设置在所述多个输入侧 端子的相间;第2绝缘板部,其设置在所述多个输出侧端子的相间; 分断部,其设置在所述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第2绝缘板部之间;以及 脆弱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分断部之间、及所述 第2绝缘板部与所述分断部之间,所述分断部构成为,可以利用所述 脆弱部与所述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第2绝缘板部分离,所述端子台具 有第1卡合部,其使所述第1绝缘板部可拆卸地卡合;以及第2 卡合部,其使所述第2绝缘板部可拆卸地卡合,因此,即使在封闭式
配电盘等的框体内设置分隔板,也可以利用脆弱部将分断部与第1
绝缘板部和第2绝缘板部分离,从而不被分隔板遮挡而无障碍地收容 在框体内。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的端子装置,由于其具
有多个输入侧端子,其与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的输入侧连接; 多个输出侧端子,其与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的输出侧连接;以 及端子台,其使所述多个输入侧端子和所述多个输出侧端子按每相对
应而排列,所述端子台具有第1卡合部,其使设置在所述多个输入 侧端子的相间的第l绝缘板部可拆卸地卡合;第2卡合部,其使设置 在所述多个输出侧端子的相间的第2绝缘板部可拆卸地卡合;以及分 隔板卡合部,其可以与分隔板卡合,该分隔板插入所述输入侧端子和 所述输出侧端子之间,对所述输入侧端子和所述输出侧端子之间进行 分隔,因此,即使在封闭式配电盘等的框体内设置分隔板,也可以通 过安装被分断的第1绝缘板部和第2绝缘板部,不被分隔板遮挡而无 障碍地将拉出型电路断路器收容在框体内,并且,通过使分隔板与分 隔板卡合部卡合,可以可靠地卡合分隔板。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端子装置的相间绝缘板,由于其具有第l 绝缘板部,其设置在所述端子装置的多个输入侧端子的相间;第2 绝缘板部,其设置在所述端子装置的多个输出侧端子的相间;分断部, 其设置在所述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第2绝缘板部之间;脆弱部,其分 别设置在所述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分断部之间、及所述第2绝缘板部 和所述分断部之间,所述分断部构成为,可以利用所述脆弱部与所述 第l绝缘板部和所述第2绝缘板部分离,因此,即使在封闭式配电盘 等的框体内设置分隔板,也可以利用脆弱部将第1绝缘板部和第2 绝缘板部分离,从而不被分隔板遮挡地将拉出型电路断路器无障碍地 收容在框体内。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的背 面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一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相间绝缘板 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另一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相间绝缘 板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端子装置上安装相间 绝缘板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端子装置上安装了相 间绝缘板的状态的说明图。是图1的相间绝缘板安装后的要部放大 图。
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收 容在封闭式配电盘的框体内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端子装置上安装分断 后的相间绝缘板前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端子装置上安装了分 断后的相间绝缘板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分隔板卡合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l涉及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 安装在该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上的端子装置、以及安装在该端子装置上 的相间绝缘板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的背 面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一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相间 绝缘板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从另一侧观察该相间绝缘板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端子装置上安装相间绝缘板 之前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端子 装置上安装了相间绝缘板的状态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 施方式1涉及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收容在封闭式配电盘的框体内的 要部立体图,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l涉及的端子装置上安 装分断后的相间绝缘板之前的状态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
实施方式1涉及的端子装置上安装了分断后的相间绝缘板的状态的
说明图,图9是表示分隔板卡合部的立体图。
在图1至图9中,拉出型电路断路器100具有拉出型电路断路 器主体110,可拉出地收容在封闭式配电盘的框体(未图示)内。在 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110的内部安装端子装置1。并且,拉出型电 路断路器主体110如众所周知,具有固定接点和可动接点,通过操作 设置在表面侧的操作手柄,使可动接点从固定接点脱离,从而切断电 路,通过使可动接点与固定接点接触,从而闭合电路。此外,其构成 为,在电路中流过过电流时,通过跳闸机构使可动接点自动从固定接 点脱离,从而切断电路。
端子装置1具有绝缘物制成的端子台2,其固定在1对侧板101、 102之间,该侧板101、 102固定在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110的两 侧部。在端子台2上固定R相输入侧端子3、 S相输入侧端子4、 T 相输入侧端子5、以及R相输出侧端子6、 S相输出侧端子7、 T相 输出侧端子8。
拉出型电路断路器100通常以如图1所示的上下位置关系,收 容在封闭式配电盘的框体内,在端子台2的上侧,排列有R相输入 侧端子3、 S相输入侧端子4、及T相输入侧端子5,在端子台2的 下侧,排列有R相输出侧端子6、 S相输出侧端子7、及T相输出侧 端子8。从而,R相输入侧端子3和R相输出侧端子6上下对应排列, S相输入侧端子4和S相输出侧端子7上下对应排列,T相输入侧端 子5和T相输出侧端子8上下对应排列。
R相输入侧端子3、 S相输入侧端子4、及T相输入侧端子5, 分别用螺钉等可拆卸地连接在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110的输入端 子(未图示)上,R相输出侧端子6、 S相输出侧端子7、及T相输 出侧端子8,分别用螺钉等可拆卸地连接在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 110的输出端子(未图示)上。在拉出型电路断路器100收容在封闭 式配电盘的框体内时,R相输入侧端子3、 S相输入侧端子4、及T 相输入侧端子5,分别与设置在封闭式配电盘的框体内的电源侧的连 接导体(未图示)连接,R相输出侧端子6、 S相输出侧端子7、及T
相输出侧端子8,分别与设置在封闭式配电盘的框体内的负载侧的连 接导体(未图示)连接。
端子台2在其表面侧,在R相输入侧端子3和S相输入侧端子 4之间,以及R相输出侧端子6和S相输出侧端子7之间,形成沿图 中纵向以直线状延伸的第1绝缘板插入槽21,并且,在S相输入侧 端子4和T相输入侧端子5之间,以及S相输出侧端子7和T相输 出侧端子8之间,形成沿图中纵向以直线状延伸的第2绝缘板插入槽 22。
第1绝缘板插入槽21及第2绝缘板插入槽22的长度方向的两 端部,即图1中的上端及下端,分别开口。并且,在第1绝缘板插入 槽21及第2绝缘板插入槽22各自的上端相对的两侧的内壁上,形成 沿各自的槽宽度方向突出的1对第1凸起部2a。
此外,在第1绝缘板插入槽21及第2绝缘板插入槽22各自的 下端相对的两侧的内壁上,形成沿各自的槽宽度方向突出的l对第2 凸起部2b。并且,分别在第1绝缘板插入槽21及第2绝缘板插入槽 22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的相对的两侧的内壁上,形成沿各自 的槽宽度方向突出的1对第3凸起部2c。
此外,在图4中,仅图示了第1绝缘板插入槽21的1侧的内壁, 但另一侧的内壁也是一样,此外第2绝缘板插入槽22也与第1绝缘 板插入槽21同样地形成。第1凸起部2a和第3凸起部2c,构成与 下述的第1绝缘板部卡合的第1卡合部,第2凸起部2b和第3凸起 部2c,构成与下述第2绝缘板部卡合的第2卡合部。
.并且,在端子台2的表面,设置4个与在封闭式配电盘的框体 内设置的下述分隔板卡合的分隔板卡合部11。这些分隔板卡合部11, 在上方的R相的输入侧端子3、 S相的输入侧端子4、 T相的输入侧 端子5和下方的R相输出侧端子6、 S相输出侧端子7、 T相输出侧 端子8之间,以大致水平方向排列。
分隔板卡合部11如图9所示,具有槽宽度小的第1定位槽lla、 和槽宽度大的第2定位槽llb,第1定位槽11a形成在第2定位槽lib 的底部的中央部。第2定位槽llb,在设置于封闭式配电盘的框体内
的分隔板10 (参照图6、图8)的板厚大的情况下使用,与该分隔板 IO嵌合而进行卡合。第l定位槽lla,在分隔板10的板厚较小的情 况下使用,与该分隔板IO嵌合而进行卡合。分隔板IO通过与定位槽 lla或llb卡合,进行相对于端子台2的定位。
分隔板10,其板厚有大的情况和小的情况,但多是基于封闭式 配电盘的设计的已知值,只要与其相应地形成分隔板11的第1定位 槽lla、第2定位槽lib的槽宽即可,并且,定位槽不限于2个,根 据需要也可以为2个以上,或者1个。
以下对在端子装置1的端子台2上安装的相间绝缘板9进行说 明。如图2以及图3所示,相间绝缘板9例如由热塑性树脂形成,具 有第1绝缘板部9a、第2绝缘板部9b、以及分断部9c,该分断部9c 位于相间绝缘板9的大致中央部,通过脆弱部9d与第1绝缘板部9a 和第2绝缘板部9b连结。
脆弱部9d如图所示由形成为大致V字形剖面的凹槽形成,通过 将该脆弱部9d用手弯折而切断,从而可以将分断部9c与第1绝缘板 部9a和第2绝缘板部9b分离。该情况下,相间绝缘板9被分断为第 l绝缘部9a和第2绝缘部9b这2个部件。此外,虽未图示,但也可 以取代大致V字形剖面的凹槽,而由连续设置的多个通孔构成脆弱 部9d。
第1绝缘板部9a具有以大的板厚形成的端缘部9i和侧缘部9j, 侧缘部9j是板厚设定为小于端缘部9i的板厚的部位。在侧缘部9j 的端缘部9i侧的两侧面上,设有由1对凸条构成的第1卡止部9e, 在侧缘部9j的与端缘部9i相反侧的两侧面上,设有由l对凸条构成 的第2卡止部9f。第1卡止部9e和第2卡止部9f的板厚方向的尺寸, 与端缘部9i的板厚相同。
第2绝缘板部9b,具有以大的板厚形成的侧缘部9k,在该侧缘 部9k的端缘部9m侧的两侧面上,设置由1对凸条构成的第1卡止 部9g,在侧缘部9k的与端缘部9m相反侧的两侧面上,设置由l对 凸条构成的第2卡止部9h。第1卡止部9g和第2卡止部9h的板厚 方向的尺寸,与端缘部9k的板厚相同。
相间绝缘部9的分断部9c,具有以与第1绝缘板部9和第2绝 缘板部9b的侧缘部9j、 9k相同的板厚形成的侧缘部9n。
对于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 100,首先,对在封闭式配电盘的框体内未设置分隔板10的情况下的 相间绝缘板9的安装进行说明。
在图4中,相间绝缘板9处于通过脆弱部9d—体地连结第1绝 缘板部9a和第2绝缘板部9b和分断部9c的状态。使该相间绝缘板 9相对于端子台2,从图4所示的位置向箭头A的方向移动,将该侧 缘部9j、 9k插入端子台2的第l绝缘板插入槽21中。在第l绝缘板 插入槽21的两壁部上,分别形成l对第1凸起部2a、第2凸起部2b、 第3凸起部2c,但由于这几对凸起部的间隔,分别以比相间绝缘板9 的侧缘部9j、 9k的板厚大的方式形成,因此在将端子台2与相间绝 缘板9的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为图4所示状态的状态下,相 间绝缘板9可以插入第1绝缘板插入槽21内。
然后,使相间绝缘板9向图4的箭头B方向移动后,如图5所 示,相间绝缘板9的第l绝缘板部9a的第l卡止部9e和第2卡止部 9f,分别与端子台2的第1绝缘板插入槽21的第1凸起部2a和第2 凸起部2c卡合,同时,第2绝缘板部9b的第l卡止部9g和第2卡 止部9h,分别与端子台2的第1绝缘板插入槽21的第2凸起部2b 和第3凸起部2c卡合而固定。由于在第l绝缘板部9a和第2绝缘板 部9b上设置的第1卡止部9e和9g,各自的凸条在图中上部具有向 水平方向弯曲的弯曲部9el、 9gl,所以其弯曲部9el、 9gl与第1凸 起部2a和第2凸起部2b抵接,在该位置被固定。
如上所述,在端子台2的第1绝缘板插入槽21上安装相间绝缘 板9。此外,在端子台2的第2绝缘板插入槽22上,同样地安装相 间绝缘板9。
如图5所示,在端子台2上安装的2片相间绝缘板9,分别将R 相的输入侧端子3及输出侧端子6和S相的输入侧端子4及输出侧 端子7的相间绝缘,将S相的输入侧端子4及输出侧端子7和T相 的输入侧端子5及输出侧端子8的相间绝缘。该情况下,由于在封闭
式配电盘的框体内未设置分隔板,因此能够以此状态直接收容到框体
内,将输入侧端子3、 4、 5及输出侧端子6、 7、 8,与在框体内设置 的电源侧的连接导体及负载侧的连接导体连接。
下面,对在封闭式配电盘的框体内设置分隔板10的情况下的相 间绝缘板9的安装进行说明。
该情况下,首先,通过弯折相间绝缘板9的2处脆弱部9d而将 其切断,从而将分断部9c与第1绝缘板部9a和第2绝缘板部9b分 离,分断为第1绝缘板部9a和第2绝缘板部9b。
使分断后的第l绝缘板部9a和第2绝缘板部9b,分别沿如图7 所示箭头A方向移动,插入端子台2的第1绝缘板插入槽21中。然 后,如果使第1绝缘板部9a和第2绝缘板部9b分别向箭头B方向 移动,则如图8所示,第1绝缘板部9a的第1卡止部9e和第2卡止 部9f分别与端子台2的第1绝缘板插入槽21的第1凸起部2a和第 3凸起部2c卡合而固定。并且,第2绝缘板部9b的第1卡止部9g 和第2卡止部9h,分别与端子台2的第1绝缘板插入槽21的第2凸 起部2b和第3凸起部2c卡合而固定。
如上所述,由于在第1绝缘板部9a和第2绝缘板部9b上设置 的第1卡止部9e和9g,各自的凸条在图的上部具有沿水平方向弯曲 的弯曲部9el、 9gl,因此该弯曲部9el、 9gl与第1凸起部2a和第2 凸起部2b抵接,在该位置被固定。
如图8所示,在端子台2上安装的2片第1绝缘板部9a,将R 相输入侧端子3和S相输入侧端子4的相间,以及S相的输入侧端 子4和T相的输入侧端子5的相间绝缘,并且,2片第2绝缘板部 9b,分别将R相的输出侧端子6和S相的输出侧端子7的相间,以 及S相的输出侧端子7和T相的输出侧端子8的相间绝缘。
该情况下,虽然在封闭式配电盘的框体内设置了分隔板10,但 由于在第1绝缘板部9a和第2绝缘板部9b间不存在分断部9c,因 此如果将拉出型电路断路器100收容在框体内,则在框体内设置的分 隔板10如图8所示,插入第l绝缘板部9a和第2绝缘板部9b之间, 在该状态下,可以将输入侧端子3、 4、 5及输出侧端子6、 7、 8与在框体内设置的电源侧的连接导体及负载侧的连接导体连接。
这样,由于利用切断相间绝缘板9的2个脆弱部9d而将分断部 9c分离,从而可以分断为第1相间绝缘板部9a和第2绝缘板部9b, 因此即使是有分隔板10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第1绝缘板部9a将R 相输入端子3、 S相输入端子4、 T相输入端子5的相间绝缘,通过 第2绝缘板部9b将R相输出端子6、 S相输出端子7、 T相输出端子 8的相间绝缘。
分隔板卡合部11如图9所示,为了应对分隔板10的板厚不同 的情况,具有第1定位槽Ua以及第2定位槽llb,在分隔板10的 板厚薄的情况下,嵌插入定位槽lla,在分隔板10的板厚厚的情况 下,嵌插入定位槽llb,从而可以将分隔板IO可靠地固定。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100, 在相间绝缘板9的大致中央部具有分断部9c,其可以与第1绝缘板 部9a和第2绝缘板部9b分断,在收容拉出型电路断路器100时,根 据需要切断脆弱部9d而将分断部9c分离,分断为第1绝缘板部9a 和第2绝缘板部9b,安装在端子台2上,因此,可以不使拉出型电 路断路器100的端子装置1接触封闭式配电盘的分隔板IO而收容拉 出型电路断路器100。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相间绝缘板9具有脆弱部9d, 通过用手弯折脆弱部9d,可以不用工具而将第1绝缘板部9a和第2 绝缘板部9b容易地分断。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端子装置1设有分隔板卡合 部ll,因此可以保持分隔板IO。并且,因为具有槽宽不同的定位槽 lla、 llb,因此可以应对分隔板10的板厚不同的情况。
权利要求
1. 一种拉出型电路断路器,其具有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其可拉出地收容在配电盘等的框体内,与设置在所述框体内的连接导体连接,对包含所述连接导体的电路进行开闭;端子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上;以及相间绝缘板,其安装在所述端子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装置具有多个输入侧端子,其与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的输入侧连接;多个输出侧端子,其与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的输出侧连接;以及端子台,其使所述多个输入侧端子和所述多个输出侧端子按每相对应而排列,所述相间绝缘板具有第1绝缘板部,其设置在所述多个输入侧端子的相间;第2绝缘板部,其设置在所述多个输出侧端子的相间;分断部,其设置在所述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第2绝缘板部之间;以及脆弱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分断部之间、及所述第2绝缘板部和所述分断部之间,所述分断部构成为,可以利用所述脆弱部与所述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第2绝缘板部分离,所述端子台具有第1卡合部,其使所述第1绝缘板部可拆卸地卡合;以及第2卡合部,其使所述第2绝缘板部可拆卸地卡合。
2. —种拉出型电路断路器的端子装置,其安装在可拉出地收容 于配电盘等的框体内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上,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输入侧端子,其与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的输 入侧连接;多个输出侧端子,其与所述拉出型电路断路器主体的输出 侧连接;以及端子台,其使所述多个输入侧端子和所述多个输出侧端 子按每相对应而排列,所述端子台具有第1卡合部,其使设置在所述多个输入侧端子的相间的第l绝缘板部可拆卸地卡合;第2卡合部,其使设置在所 述多个输出侧端子的相间的第2绝缘板部可拆卸地卡合;以及分隔板 卡合部,其可以与分隔板卡合,该分隔板插入所述输入侧端子和所述 输出侧端子之间,对所述输入侧端子和所述输出侧端子之间进行分 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的端子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卡合部具有定位槽,其进行所述分隔板的定位, 所述定位槽由与不同板厚的所述分隔板对应的多个定位槽构成。
4. 一种端子装置的相间绝缘板,其安装在可拉出地收容在配电 盘等的框体内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的端子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绝缘板部,其设置在所述端子装置的多个输入侧端 子的相间;第2绝缘板部,其设置在所述端子装置的多个输出侧端子 的相间;分断部,其设置在所述第l绝缘板部和所述第2绝缘板部之 间;脆弱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1绝缘板部和所述分断部之间、及 所述第2绝缘板部和所述分断部之间,所述分断部构成为,可以利用所述脆弱部从所述第1绝缘板部 和所述第2绝缘板部分离。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装置的相间绝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脆弱部,由形成为大致v字形剖面的槽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装置的相间绝缘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脆弱部,由在板厚方向上贯穿所述相间绝缘板的多个通孔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出型电路断路器,其即使在封闭式配电盘等的框体内设置分隔板,也能无障碍地收容在该框体内。本发明涉及的拉出型电路断路器,在端子装置上安装相间绝缘板,其具有第1绝缘板部,其配置在多个输入侧端子的相间;第2绝缘板部,其配置在多个输出侧端子的相间;分断部,其设置在第1绝缘板部和第2绝缘板部之间;脆弱部,其分别设置在第1绝缘板部和分断部之间以及第2绝缘板部和分断部之间,通过脆弱部可以将分断部与第1绝缘板部和第2绝缘板部分离。
文档编号H02B1/00GK101378179SQ200710199080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8日
发明者德永义博, 荫山大辅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