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562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翻转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载液晶电视的 电动翻转机构。 背聚技术电动翻转机构是一种以电机为驱动力带动物件进行翻转的装置,被广泛地应 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比如应用于车载液晶电视上,液晶电视由于其外观新颖、 结构小巧、携带轻便,画面清晰逼真,已被越来越多地安装在各种不同的车辆上, 车载液晶电视既可以播放视频信息服务和娱乐节目,以消除人们乘车时所产生的 疲劳感,达到公益宣传和给乘客以优良而轻松的旅途环境的目的,又是一个很好 的广告媒体,能够给更多的乘客带来更直接/更具冲击力的广告宜传,其投资效益 也极其可观,为了保证车载液晶电视的使用效果,通常要将车载液晶电视联动一 电动翻转机构,通过电动翻转机构来控制液晶电视显示屏的翻转,当乘客需观看 视频节目时利用电动翻转机构将液晶显示屏翻转到合适的观看角度,当乘客不需 观看节目时再利用电动翻转机构将液晶显示屏自动收起,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使 用。但是,现有的这类电动翻转机构通常是采用行星轮减速电机作为驱动机构, 由于行星轮减速电机无法自锁,因而霈增加自锁机构,而且在尺寸较小的环境下 行星轮减速电机所能承受的冲击力矩较小,还需增加制动装置,这就使得该类电 动翻转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另一方面,现有的这类电动翻转机构的磨擦机构主 要采用磨擦片方式,结构较大且存在间隙。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 机构,无霈增加自锁机构和制动装置,且整个磨擦机构不存在间隙,同时对输出 轴所受冲击具有消振作用,具有结构小、机械效率高、输出轴可承受较大冲击以 及有效消除输出轴的自由间隙的特性。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 机构,包括一行星轮减速电机,其输出轴安装一第一齿轮;一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其蜗杆的输入端装有一可与行星轮减速电机的输出轴 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其蜗轮输出轴的外端部设有扁轴段;一第一阻尼轴,为采用具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套筒,设有可与蜗 轮输出轴的扁轴段相配合的扁孔,第一阻尼轴通过扁孔套接在蜗轮输出轴的扁轴 段处;一可用于带动物件翻转的机构输出轴,机构输出轴设置在与蜗轮输出轴同轴 线的外端,机构输出轴的内端部设有扁轴段;一用于定位机构输出轴的固定架,机构输出轴安装在固定架中,固定架安装 在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相适配的位置;一第二阻尼轴,为采用具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套简,设有可与机 构输出轴的扁轴段相配合的扁孔,第二阻尼轴通过扁孔套接在机构输出轴的扁轴 段处;一可相互对应的上、下压块,上、下压块的两端分别从上、下方向紧压贴于 第一阻尼轴和第二阻尼轴的表面,上、下压块之间装有可调节其压紧力大小的连 接机构;一阻尼块,阻尼块设有内孔,阻尼块通过内孔安装在机构输出轴上,阻尼块 上设有可调节与机构输出轴配合松紧度的调节结构,阻尼块与固定架之间相固定。所述的上、下压块之间的连接机构包括螺栓、弹垫以及对应设置在上、下压 块的據孔,螺栓通过弹垫锁固在上、下压块的螺孔之间。所述的上、下压块为上、下半圆形压片体,上、下压块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 一阻尼轴、第二阻尼轴的对应外表面相贴靠的容纳部,上、下压块通过容纳部的 内表面从上、下方向紧压贴于第一阻尼轴及第二阻尼轴的外表面。
所述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为球面蜗轮。所述的阻尼块用于调节与机构输出轴配合松紧度的调节结构包括沿阻尼块的内孔向外通出的开口和可调节开口大小的螺栓、螺母;在阻尼块上设有与开口 垂直相通的且可套入螺栓的调节孔,螺栓的前端由调节孔一端伸入另一端伸出, 嫘母旋接在螺栓的前端部。所述的阻尼块设有与其端面垂直的定位孔,固定架的内側由端面向里设有与 之相对应的插孔,阻尼块与固定架之间通过插销插接在阻尼块的定位孔与固定架 的插孔之间而联接相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其磨擦离合方式是采用阻尼套 筒(即阻尼轴)与轴(即机构输出轴、蜗轮输出轴)过渡配合以及阻尼套筒的外 圆与压块的内圆相配合,整个磨擦机构不存在间隙,同时阻尼轴采用具有弹性的 非金属材料(如POM、尼龙)制作,对机构输出轴所受冲击具有消振作用。当机 构输出轴所受阻力小于第一阻尼轴、第二阻尼轴与上、下压块之间的磨擦力时, 机构输出轴与蜗轮同时转动;当机构输出轴所受阻力大于第一阻尼轴、第二阻尼 轴与上、下压块之间的磨擦力时,蜗轮转动输出轴不转动。该磨擦离合方式实际 上是构成了定扭矩,即,当机构输出轴所受的外力大于定扭矩机构所设定的扭矩 时,只传递定扭矩机构所设定的扭矩部分而多余的扭矩不会上传给减速机构及电 机;而电机的输出扭矩只将固定的扭矩转递给机构输出轴,多余的扭矩不会下传, 从而使电动翻转机构在翻转过程中具有柔性功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设有阻尼块,阻尼为阻尼块的 内孔与机构输出轴之间所产生的磨擦力,因而阻尼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阻尼块与 机构输出轴之间配合的松紧度来加以实现,也就是旋紧或旋松蠊母来实现,通过 调整机构输出轴的阻尼块与机构输出轴的压力可增加机构输出轴与固定架的阻 力,该阻力可消除机构输出轴的自由间隙及消除机构输出轴所受冲力对减速箱的 损坏。安装时,将行星轮减速电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固定架安装在一固定板所
设定的位置处,使行星轮减速电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和固定架中的机构输出轴 形成相互配合,即,行星轮减速电机输出轴的第一齿轮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输入 端的第二齿轮相啮合,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输出轴与固定架中安装的机构输 出轴处于同轴线。安装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时,要先在其蜗轮输出轴的扁轴段中套 入第一阻尼轴,由于第一阻尼轴采用扁孔与蜗轮输出轴的扁轴段相配合,蜗轮输 出轴转动时,也将带动第一阻尼轴转动。安装固定架时,要先将机构输出轴装入 固定架中,机构输出轴穿过固定架的中心孔并利用轴承安装在固定架上,同时, 还要将阻尼块安装在机构输出轴上,阻尼块的端面设有定位孔,固定架的内侧由 端面向里设有与之相对应的插孔,阻尼块与固定架之间是通过插销插接在阻尼块 的定位孔与固定架的插孔之间而联接相固定的,因此,安装时,机构输出轴可同 时穿过固定架及阻尼块的中心孔,阻尼块则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机构输出轴上, 通过蠊栓、嫘母的调节,可以调节阻尼块与机构输出轴之间的压紧力,阻尼块的作用可消除机构输出轴的自由间隙;安装固定架时,还需先将第二阻尼轴套接在 机构输出轴的内端部,由于第二阻尼轴釆用扁孔与机构输出轴的扁轴段相配合, 机构输出轴与第二阻尼轴则是同时转动。然后,将两个相分离但同轴线的第一阻 尼轴和第二阻尼轴用上、下压块连接在一起,上、下压块为上、下半圆形压片体, 通过调节上、下压块之间的螺栓可调节压块与阻尼轴之间的松紧,即调节压块与 阻尼轴之间的磨擦力。使用时,电机通电,则电机轴将动力传递给行星减速机构,通过行星减速机 构的减速传动,行星轮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后, 带动了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转动后,带动了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杆转动,再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减速传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输出轴 输出动力,由于第一阻尼轴固定在蜗轮输出轴的外端部,第一阻尼轴转动,第一 阻尼轴通过与压片的磨擦力带动压片围绕其轴心转动,压片再通过与第二阻尼轴 的磨擦力带动第二阻尼轴转动,又由于第二阻尼轴固定在机构输出轴的内端部, 第二阻尼轴带动机构输出轴转动,机构输出轴则可带动其外端面所固定的物件转
动,从而实现物件的翻转。当机构输出轴所受阻力小于阻尼轴与压块之间的磨擦 力时蜗轮输出轴与机构输出轴同时转动,当机构输出轴所受阻力大于阻尼轴与压 块之间的磨擦力时蜗轮转动机构输出轴不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行星轮加蜗轮蜗杆的减速方式,既具 有较离的机械效率及机械自锁特性,同时机构输出轴可承受较大的冲击;由于采 用了球面蜗轮,可通过调整蜗轮轴向位置来消除输出轴的间隙;由于采用了第一 阻尼轴、第二阻尼轴以及连接在第一阻尼轴与第二阻尼轴之间的压块来构成磨擦 传动机构,实现机构输出轴与电机之间的磨擦离合,通过阻尼轴与机构输出轴、不存在间隙,同时阻尼轴采用具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如POM、尼龙)制作,对 机构输出轴所受冲击具有消振作用;由于在机构输出轴上装有阻尼块,通过调整 输出轴的阻尼块与输出轴的压力可增加输出轴与固定架的阻力,该阻力可消除输 出轴的自由间隙及消除输出轴所受冲力对减速箱的损坏。具有结构小、机械效率 髙、输出轴可承受较大冲击以及有效消除输出轴的自由间隙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 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方向)的构造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视方向)的构造分解图;图4是图2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6是沿图5中B—B线的剖视图图7是沿图5中C--C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包括 一行星轮减速电机l,其输出轴安装一第一齿轮ll;一蜗轮蜗杆传动机构2,其蜗杆21的输入端装有一可与行星轮减速电机的输 出轴第一齿轮1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22,其蜗轮输出轴23的外端部设有扁轴段 231;一第一阻尼轴31,为采用具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套筒,设有可与 蜗轮输出轴的扁轴段相配合的扁孔311,第一阻尼轴31通过扁孔311套接在蜗轮 输出轴23的扁轴段231处;一可用于带动物件翻转的机构输出轴4,机构输出轴4设置在与蜗轮输出轴 23同轴线的外端,机构输出轴4的内端部设有扁轴段41:一用于定位机构输出轴4的固定架5,机构输出轴4安装在固定架5中,固 定架5安装在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2相适配的位置;一第二阻尼轴32,为采用具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套筒,设有可与 机构输出轴的扁轴段相配合的扁孔321,第二阻尼轴32通过扁孔321套接在机构 输出轴4的扁轴段41处;一可相互对应的上、下压块61、 62,上、下压块61、 62的两端分别从上、 下方向紧压贴于第一阻尼轴31和第二阻尼轴32的表面,上、下压块61、 62之间装有可调节其压紧力大小的连接机构一阻尼块7,阻尼块7设有内孔71,阻尼块7通过内孔71安装在机构输出 轴4上,阻尼块7上设有可调节与机构输出轴配合松紧度的调节结构,阻尼块7 与固定架5之间相固定。其中,上、下压块之间的连接机构包括螺栓63、弹垫64以及对应设置在上、 下压块的蠊孔611、 621,螺栓63通过弹垫64锁固在上、下压块的螺孔611、 621 之间;上、下压块61、 62为上、下半圆形压片体,上、下压块61、 62的两端分 别设有与第一阻尼轴、第二阻尼轴的对应外表面相贴靠的容纳部612、 622,上、 下压块61、 62通过容纳部612、 622的内表面从上、下方向紧压贴于第一阻尼轴 31及第二阻尼轴32的外表面;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为球面蜗轮;阻尼块7 用于调节与机构输出轴4配合松紧度的调节结构包括沿阻尼块的内孔71向外通出 的开口 72和可调节开口大小的螺栓73、螺母74;在阻尼块7上设有与开口 72 垂直相通的且可套入嫘栓的调节孔75,螺栓73的前端由调节孔75 —端伸入另一 端伸出,螺母74旋接在螺栓73的前端部;阻尼块7设有与其端面垂直的定位孔 76,固定架的内側由端面向里设有与之相对应的插孔,阻尼块7与固定架5之间 通过插销51插接在阻尼块的定位孔76与固定架5的插孔之间而联接相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其磨擦离合方式是采用阻尼套 筒31、 32 (即阻尼轴)与轴(即机构输出轴4、蜗轮输出轴23)过渡配合以及阻 尼套简31、 32的外圆与压块61、 62的内圆相配合,整个磨擦机构不存在间隙, 同时阻尼轴31、 32采用具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如POM、尼龙)制作,对机构 输出轴4所受冲击具有消振作用。当机构输出轴4所受阻力小于第一阻尼轴31、 第二阻尼轴32与上、下压块61、 62之间的磨擦力时,机构输出轴4与蜗轮同时 转动当机构输出轴4所受阻力大于第一阻尼轴31、第二阻尼轴32与上、下压 块61、 62之间的磨擦力时,蜗轮转动输出轴4不转动。该磨擦离合方式实际上是 构成了定扭矩,目卩,当机构输出轴4所受的外力大于定扭矩机构所设定的扭矩时, 只传递定扭矩机构所设定的扭矩部分而多余的扭矩不会上传给减速机构及电机; 而电机的输出扭矩只将固定的扭矩转递给机构输出轴4,多余的扭矩不会下传, 从而使电动翻转机构在翻转过程中具有柔性功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设有阻尼块7,阻尼为阻尼块 7的内孔与机构输出轴4之间所产生的磨擦力,因而阻尼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阻 尼块7与机构输出轴4之间配合的松紧度来加以实现,也就是旋紧或旋松螺母74 来实现,通过调整机构输出轴的阻尼块7与机构输出轴4的压力可增加机构输出 轴4与固定架5的阻力,该阻力可消除机构输出轴4的自由间隙及消除机构输出 轴4所受冲力对减速箱的损坏。安装时,将行星轮减速电机1、蜗轮蜗杆传动机构2、固定架5安装在一固 定板10所设定的位置处,使行星轮减速电机1、蜗轮蜗杆传动机构2和固定架5 中的机构输出轴4形成相互配合,B卩,行星轮减速电机输出轴的第一齿轮11与蜗 轮蜗杆传动机构输入端的第二齿轮22相啮合,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输出轴 23与固定架中安装的机构输出轴4处于同轴线。安装蜗轮蜗杆传动机构2时,.要 先在其螨轮输出轴的扁轴段231中套入第一阻尼轴31,由于第一阻尼轴31采用 扁孔311与蜗轮输出轴的扁轴段231相配合,蜗轮输出轴23转动时,也将带动第 一阻尼轴31转动。安装固定架时,要先将机构输出轴4装入固定架5中,机构输 出轴4穿过固定架的中心孔并利用轴承20安装在固定架5上,同时,还要将阻尼 块7安装在机构输出轴4上,阻尼块7的端面设有定位孔76,固定架5的内侧由 端面向里设有与之相对应的插孔,阻尼块7与固定架5之间是通过插销51插接在 阻尼块的定位孔76与固定架的插孔之间而联接相固定的,因此,安装时,机构输 出轴4可同时穿过固定架5及阻尼块7的中心孔,阻尼块7则通过螺栓73、螺母 74固定在机构输出轴4上,通过螺栓73、螺母74的调节,可以调节阻尼块7与 机构输出轴4之间的压紧力,阻尼块7的作用可消除机构输出轴4的自由间隙; 安装固定架5时,还需先将第二阻尼轴32套接在机构输出轴4的内端部,由于第 二阻尼轴32采用扁孔321与机构输出轴的扁轴段41相配合,机构输出轴4与第 二阻尼轴32则是同时转动。然后,将两个相分离但同轴线的第一阻尼轴31和第 二阻尼轴32用上、下压块61、 62连接在一起,上、下压块61、 62为上、下半圆 形压片体,通过调节上、下压块之间的螺栓63可调节压块61、 62与阻尼轴31、 32之间的松紧,即调节压块61、 62与阻尼轴31、 32之间的磨擦力。使用时,电机通电,则电机轴将动力传递给行星减速机构,通过行星减速机 构的减速传动,行星轮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第一齿轮11 转动后,带动了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齿轮22,第二齿轮22转动后,带动了蜗轮蜗 杆传动机构2的蜗杆21转动,再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2的减速传动,蜗轮蜗杆 传动机构的蜗轮输出轴23输出动力,由于第一阻尼轴31固定在蜗轮输出轴23 的外端部,第一阻尼轴31转动,第一阻尼轴31通过与压片61、 62的磨擦力带动 压片61、 62围绕其轴心转动,压片61、 62再通过与第二阻尼轴32的磨擦力带动11
第二阻尼轴32转动,又由于第二阻尼轴32固定在机构输出轴4的内端部,第二 阻尼轴32带动机构输出轴4转动,机构输出轴4则可带动其外端面所固定的物件 转动,从而实现物件的翻转。当机构输出轴4所受阻力小于阻尼轴31、 32与压块 61、 62之间的磨擦力时蜗轮输出轴23与机构输出轴4同时转动,当机构输出轴4 所受阻力大于阻尼轴31、 32与压块61、 62之间的磨擦力时蜗轮转动机构输出轴 4不转动。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行星轮减速电机,其输出轴安装一第一齿轮;一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其蜗杆的输入端装有一可与行星轮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其蜗轮输出轴的外端部设有扁轴段;一第一阻尼轴,为采用具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套筒,设有可与蜗轮输出轴的扁轴段相配合的扁孔,第一阻尼轴通过扁孔套接在蜗轮输出轴的扁轴段处;一可用于带动物件翻转的机构输出轴,机构输出轴设置在与蜗轮输出轴同轴线的外端,机构输出轴的内端部设有扁轴段;一用于定位机构输出轴的固定架,机构输出轴安装在固定架中,固定架安装在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相适配的位置;一第二阻尼轴,为采用具有弹性的非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套筒,设有可与机构输出轴的扁轴段相配合的扁孔,第二阻尼轴通过扁孔套接在机构输出轴的扁轴段处;一可相互对应的上、下压块,上、下压块的两端分别从上、下方向紧压贴于第一阻尼轴和第二阻尼轴的表面,上、下压块之间装有可调节其压紧力大小的连接机构;一阻尼块,阻尼块设有内孔,阻尼块通过内孔安装在机构输出轴上,阻尼块上设有可调节与机构输出轴配合松紧度的调节结构,阻尼块与固定架之间相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下压块之间的连接机构包括螺栓、弹垫以及对应设置在上、下 压块的蠊孔,螺栓通过弹垫锁固在上、下压块的螺孔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下压块为上、下半圆形压片体,上、下压块的两端分别设有与 第一阻尼轴、第二阻尼轴的对应外表面相贴靠的容纳部,上、下压块通过 容纳部的内表面从上、下方向紧压贴于第一阻尼轴及第二阻尼轴的外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为球面蜗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阻尼块用于调节与机构输出轴配合松紧度的调节结构包括沿阻尼块 的内孔向外通出的开口和可调节开口大小的螺栓、螺母;在阻尼块上设有 与开口垂直相通的且可套入螺栓的调节孔,螺栓的前端由调节孔一端伸入 另一端伸出,蠊母旋接在嫘栓的前端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块设有与其端面垂直的定位孔,固定架的内侧由端面向里设有 与之相对应的插孔,阻尼块与固定架之间通过插销插接在阻尼块的定位孔 与圃定架的插孔之间而联接相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电视的电动翻转机构,包括行星轮减速电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第一阻尼轴、机构输出轴、固定架、第二阻尼轴、上、下压块、阻尼块,行星轮减速电机的输出通过齿轮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输入相啮合,第一阻尼轴安装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蜗轮输出轴上,机构输出轴安装在固定架上并与蜗轮输出轴同轴线,阻尼块安装在机构输出轴上并与固定架联接,第二阻尼轴安装在机构输出轴的内端,上、下压块的两端分别从上、下方向紧压贴于第一阻尼轴和第二阻尼轴。采用该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无需再增加自锁机构和制动装置,且整个摩擦机构不存在间隙,同时对输出轴所受冲击具有消振作用,具有结构小、机械效率高、输出轴可承受较大冲击以及有效消除输出轴的自由间隙的优点。
文档编号H02K7/116GK201044391SQ20072000709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8日
发明者吴生展, 巫华志, 邓建明 申请人:厦门厦华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