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辨识电机内传感器关联性的方法

文档序号:730440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辨识电机内传感器关联性的方法
用于辨识电机内传感器关联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文件DE 103 03 692 Al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传动轴转速和旋转位置 的装置。为了检测电机的转子位置,使用传感轮,在该传感轮的外周 上设计有增量齿(Inkrementverzahmmg)。增量齿的齿与齿槽实现在第一 齿节内。该探测借助于至少一个传感器而进行。增量齿在外周中在可 实现高的旋转角分辨率的第一齿节内加以实现,并且,在传感轮的内 周上设置有指示齿(Indexverzahmmg),借助于该指示齿,可以产生如 下数量的零脉冲,该数量与电机的电机极的数量相对应。该增量齿以 连续的方式形成在传感轮的外周上。在外周处为识别电机的旋转方向 将第一外部传感器和第二外部传感器分配给增量齿,而在传感轮的内 周处为指示齿分配有第一内部传感器与第二内部传感器。
举例而言,目前,在同步电机上,为进行转速辨识和/或位置辨识 或方位辨识,使用各应用情形专用的传感器。每个不同的使用情况都 需要新的结构并需要采购各自的专用的工具。其中包括注塑工具、冲 压工具和装配工具,此外,还包括工件架和检验设备等等。在现今的 结构中,传感器安置在传感器壳体中,其中,传感器壳体构造成与传 感轮的直径具有直接的几何相关性。如果在电机上传感轮直径发生变 化,则传感器壳体必须与之相应地进行调整。如果传感器系统的读取 方向由于装配情况而发生变化,经常地,同样也需要对传感器壳体进 4亍相应的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方案,该方案使得在电机内 可用构造相同的传感器而得到可变的布置。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软件,该软件在电机的初始旋转(In.itialdrehung)内辨识传 感器与各个有相位差的输出信号的分配关系。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案,标准化的传感器元件一一对所有的变型 而言该传感器元件是相同的 一一与柔性膜、扁平柔性电缆(FFC)或电缆 束或相似物相连接。在该柔性膜或扁平柔性电缆(FFC)处,通过例如激 光焊接的方法,以电的方式联接有至少两个传感器元件。利用传感器 系统,可以进行物体的位置确定或进行任意的旋转物体或可转动物体 的角度检测和/或转速检测。如果在柔性膜上或在扁平柔性电缆(FFC) 处以电的方式耳关接有两个传感器元件,该传感器系统就可例如地应用 在电机,如异步电机上。而如果在柔性膜或扁平柔性电缆(FFC)处以电 的方式联接有三个传感器元件,所得到的传感器系统就可以应用在同 步电机上。标准化的传感器元件包括电子传感器,该电子传感器使得 标准化传感器元件的使用在电机——不仅包括异步电机而且包括同 步电机一一中的使用成为可能。
以标准化的方式所实现的传感器元件可以两个一起或三个一起 组合成传感器组。包含两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或是更多个标准化传感 器元件的传感器系统中的各个设计成标准化的传感器元件通过设计 成可变形的柔性膜或扁平柔性电缆(FFC)而相互连接。可为每个设计成 标准化的传感器元件分配单独的装配开口 ,该装配开口可例如布置成 与标准化传感器元件的传感器头保持一定间距。基于经由柔性膜或经 由扁平柔性电缆(FFC)而实现的各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的连接,则有可 能,在对旋转零件如传感轮、电机等等进行角度测量时(在该测量中要 求例如10。的信号角度),以与待探测的旋转体的周长或直径无关的方 式来实现所要求的分辨率。利用经由柔性膜或扁平柔性电缆(FFC)而相 互连接的标准化传感器元件,可根据所需的间距而将柔性膜或扁平柔 性电缆(FFC)折叠或拉开。由此,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传感器系统可以应 用在待被探测(例如关于角度检测或是转速检测方面的纟果测)的旋转体 的不同直径上,而不需要在传感器壳体上进行改变。所提出的传感器系统的可变性在于,各个设计成标准化的传感器元件相互之间的间距 的简便的匹配,使得不同的使用目的可轻易地被实现。
基于以下情况,即,三个标准化的、相同的传感器可以不考虑各 自的信号分配而进行安装,则一方面,在标准化传感器元件的装配中 体现出优点,另一方面,促使了单个传感器的、取决于件数的成本优 化。此外,控制装置至电机的关联是较弱的。在故障情况下,可以更
换传感器系统或单个传感器。在信号序列(Signalreihenfolge)上在规定 的旋转方向与转速下进行信号校验。此外,各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的 各个信号至电机的各个相位通道的分配也是可能的,以使得机械安装 偏差可以被消除。例如,如果电机与混合驱动装置中的内燃机一起被 使用或作为电机处的发电^U而使用,则在标准化传感器元件的安装之 后进行相同的自标定。电机转动内燃机,其中,会出现附带的旋转磁 场的任意位置。从该附带的旋转磁场可得知信号的脉沖缘角度,其带 有± 10。(就电角度而言)的精度。由此,在考虑公差影响的情况下传感 轮和电机的转子磁体之间的角度可知[绝对位置偏移]。现在,电机将 内燃机加速到启动转速,其对于内燃机的第一启动而言是足够的。在 内燃机成功启动之后,其自行转动,并在其一侧驱动电机。从现在起, 在电机中基于通过内燃机而存在的转矩而感应出电压。在该状态中进 行第一搜索算法的启动,在其中,进行60。脉沖边缘分配 (60。-Flankenzuordnimg)。此外,还可以启动第二4叟索算法,借助该第 二搜索算法,可以确定精确的绝对位置偏移,即传感轮和电机的转子 石兹体之间的精确的角差(differenzwinkel)。


本发明将在随后参考下图而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其中
图1示出了传感器系统上电气电缆抽头的布置,图2示出了传感器元件的、在其上侧端部处的端部压力注塑包封,
其用于位于传感器元件与柔性膜或扁平柔性电缆(FFC)等等之间的电
气接触部位的封装,
图3示出了在传感轮旋转时,就电角度和机械角度而言的信号分
布,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系统,其在径向上对齐,以对旋 转体(例如具有凹槽和突起的传感轮)的圆周进行探测,而
图5示出了在"前进"时的信号分布,其带有与电机的相位的关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电缆抽头在传感器系统上的布置。
由根据图1的图示可知,此处,电缆抽头27以示例的方式位于 第二标准化传感器模块12之上。作为对在图1中设在第二标准化传 感器元件12上的电缆抽头27的替代,电缆抽头可以以同样好的方式 而设在第一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处和/或设在第三标准化传感器元件 13处。利用参考标记31示出了各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和标准化传感 器12及标准化传感器12和标准化传感器13之间的笫一间距。标准 化传感器元件11,12和/或13在机械方面以如下形式进行布置,即, 在旋转体(例如传感轮)进行机械的前向转动时,首先第一标准化传感 器元件11被经过,而最后(例如地)第三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3被经过。 间距31(其优选地在40mm和60mm之间),例如为57mm,按方式如 下选择,即,使得所得到的传感器系统在传感器系统的10°布置,20。 布置和40。布置情况下,可置入电机的壳体中,并因此而可以覆盖即 使是差异最大的旋转体直径。在装配传感器系统69时,根据在传感 器元件11,12或13之间所调整的间距,柔性膜23和/或扁平柔性电缆 (FFC)的在传感器元件11、传感器元件12以及(如果存在的话)传感器 元件13之间延伸的区域或被挤压并因此而折叠,或被拉开。借助于在图1中示出的、在各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与12和/或
12与13之间的第一间距31——该第一间距优选的介于40mm和 60mm之间,例如为57mm——可以覆盖80mm直径至300mm直径的 传感轮直径。
当在图1中示出的电缆抽头27(在当前实施例中,其设在第二标 准化传感器元件12上)制造完成后,在端面19处的标准化传感器元件 电气接头17的区域内以及在柔性膜23的覆盖着标准化传感器元件 11,12和13的端面19的部分上,用塑料材料对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 和13进行端部压力注塑包封。备选地,柔性膜23或扁平柔性电缆(FFC) 可以通过激光焊接、压接或其它相应的工艺而直接与各个标准化传感 器元件11,12或13的IC相联接。然后,这种联接同样可以利用塑料 进行端部压力注塑包封。在此,优点的一方面在于省去了冲裁骨架和 所需的连接技术一一这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优点的另一方面在于,在 需增加部件或者连向IC的接口发生变化、例如从两线接口改成三线 接口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此处,形成包边41,该包边41包围标 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和13的设计成圆柱形的壳体。这样,分布在柔 性膜23中的各个电气导线带25之间的电气连^^妄部位或者扁平柔性电 缆(FFC)的分布在各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和13的端面19处的区域 被封装并受到保护以避免损坏。在端部压力注塑包封29的每一个中 (该压力注塑包封29包围着设计成圆柱形的、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 和13的壳体)都设有装配开口 35。
从根据图2的视图可知,包含各个电气导线25的柔性膜23设计 成平的。柔性膜23或扁平柔性电缆(FFC)(其可代替柔性膜23而被使 用)的纵向长度通过参考标记37而标识,而柔性膜23的宽度和/或扁 平柔性电缆组件的宽度则通过参考标记39而标识。现在,各个端部 压力注塑包封29通过柔性膜23或扁平柔性电缆(FFC)的自由区域而以 可变形的方式相互连接,由此显著地简化了安装时的操作,而不会损 伤各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和13相互之间的、通过柔性膜23而实现的电气联接。由根据图2的示图可知,在那里所示出的标准化传感
器元件11,12和13全部布置成具有第一间距31(以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和13的侧面21为参考)。通过端部压力注塑包封29的形成(其在设计成圓柱形的壳体的上侧部分中将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和13包围在包边41中),则电气接头17与电气导线25(其分布在柔性膜23内)之间的电气连接或扁平柔性电缆(FFC)的相应的区域被封装从而避免受损和受潮。
从根据图3和图4的示图中可知在旋转体转动时、用于检测电角度和/或机械角度的数字信号的信号分布。
图3显示,三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和13就其机械角度而言布置成各偏移10。机械角度。由图3所示的、在旋转体50(例如传感轮)转动时的信号分布中可知,首先第一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被经过而最后第三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3被经过。在根据图3的示图中,在电角度cp及机械角度上画出了第一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的笫一信号分布42、第二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2的第二信号分布43以及第三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3的第三信号分布44。信号分布42,43,44可以例如通过旋转体50(其设计成电机的传感轮)而产生。
分别对旋转体50进行探测的传感器元件11,12或传感器元件11,12和13分别记录下由分段88(分别包括一个凹槽和一个突起)所产生的高信号45和低信号46。从根据图5的信号分布42,43和44的示图中可得知,高状态45的各个始端边缘在机械角度上相互滞后10° 。
根据图4的旋转体50包含一定数目的等距布置的分段88,该数目为n,其中,在传感轮作为旋转体50的情况下,F2p相应于电机的电极成对性(Polpaarigkeit)。根据图4的布置可知,单轨(迈nfachspur)52位于旋转体50的外周上。单轨52包含第一凹槽54,在周向方向上,第一突起62排在该第一凹槽54后面。第二凹槽56连到第一突起62处,在第二凹槽56—侧,第二突起64排在该第二凹槽56后面。在单轨内,第三凹槽58连到第二突起64上,第三突起66附连在该第三凹槽58后。由根据图4的示图可知,凹槽54、凹
槽56、凹槽58和突起62、突起64、突起66由传感器系统69所探测,
该传感器系统69参照旋转体而布置在径向定位68中。在图4中示出
的传感器系统69包括三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和13,该三个标
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和13通过柔性膜23或扁平柔性电缆(FFC)相互
连接。由于间距较小,柔性膜23被折叠成弯曲形。在单轨52内,从
周向方向上看,各一个凹槽和一个突起(其构成一个分段88)布置在例
如为10°的分度60上。显然,根据旋转体50的直径及获悉角位置、
转速或旋转体50的旋转位置时所应需达到的精度,分度60也可以设
计为不同于10°的其它角度,如果一个或两个分段以相互偏移,胁滅,"
(其中n= 1,2,3,4,5,…12)—一其与分段宽度S相对应一一的方式而排布(对于2p=12,其形成30°的机械角度偏移),那么由此产生的信号与前面所说的位置相一致。在例如设计为12极偶式的、带有30°的分段宽度S(分度60)的电机中,可能的布置例如为2x10°或2x40。等。此外同样可能的是,将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和13装配在20。布置中。在此,输出信号与倒退行驶的位序相对应。如果传感组件69的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13关于待探测的旋转体50而布置成其它机械角度,则可更容易地更改插头结构。插头的占用也可进行更改,而信号分布则保持不变。
相应地,标准化传感器元件的可能的机械布置通过角位置20°,50°, 80。和110。给出。非对称的布置,其例如以10。角位置或40。角位置所给出,同样提供相同的信号。
根据图5的示图可得知在前进时的信号分布,其带有与电机的各个相位的关系。
从以与图3相关的方式而示出的、对于"前向行驶,,的信号分布中可知,传感器BO(ll)、传感器B1(12)和传感器B2(13)的各个开端信号以电气的方式相互偏移120° 。在至少一个电才几的至少一个初始旋寿争内,传感器信号的信号序列如同在图3的示图中所示那样地被描绘出
来。相应的,作为示例地包括在传感器系统69之内的三个标准化的 传感模块B0(11),B1(12)和B2(13)的信号序列与电机的相位电压U,V和 W相对应。由此,各个传感器信号可以明确地分配给电机的各个相位 U,V和W的相位电压以及其过零点(参看图5的示图)。
由根据图5的示图中,可更详细地获知在前进时的信号分布,其 带有相位U,V,W与各个传感器BO(l 1)、 Bl(12)及B2(13)的对应关系。 下面,将从第一标准化传感器元件U(B0)的第一信号分布42的0°机 械角度出发而进行描述。从图5可知, 一旦第一标准化传感器元件 11(B0)的信号达到其高状态45,则相位电压U经过过零点。如果信号 分布42在15。机械角度及180。电角度时重新到达过零点,第一标准化 传感器元件U的信号分布42呈现其低状态46。分别地,以相位移后 120。电角度的方式或者说以相位移后10。机械角度的方式,电机的相 位电压V和W分別地跟随第二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2(Bl)的信号分布 43及第三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3(B2)的信号分布44。以与图6相关的 方式示例性地阐明的运行的优点在于,各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 和13或B0,B1,和B2的积i械的角偏差4皮消除。
利用该示例性地以与图5相关的方式所阐明的方法,同样还可能 的是,优化地对电机进行控制,因为,相位U,V及W(它们与传感器 信号分布42,43及44相对应)与各自的相位电压之间不存在相位偏差, 或只存在基本上很小的相位偏差。通过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 对三个各自构造相同的、标准化的传感器元件11,12和13 4耍如下方式 进行装配,即,其中,各个导线或电缆抽头24与三个标准化传感器 元件的对应关系同样可以是任意的。不仅在》务理时,而且包^^在初次 投入运行时,软件可将新安装的、设计成标准化的传感器元件11,12 和13重新与相位U,V和W中与之相对应的那个相位相关联。
权利要求
1. 一种辨识传感器与电机的输出信号的关系的方法,所述电机带有至少两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所述至少两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被分配给旋转体(50),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方法步骤a)对于所述电机的第一旋转方向,检测所述至少两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的传感器信号的任意的信号序列(42,43,44),b)在所述电机的电角度方面,以对应于每个传感器信号的电角度的偏移(82)的方式来分选所述任意的信号序列,c)使所述电机的相位(U,V,W)的过零点(70,72,74,76,78,80)与传感器信号相关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方法步骤b), 对第一旋转方向,在电角度cp上,鉴于从低状态(46)到高状态(45)的电 平转换的出现,来排布所述至少两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的传感 器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方法步骤b), 对第一旋转方向,在电角度cp上,鉴于从高状态(45)到低状态(46)的电 平转换的出现,来排布所述至少两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的传感 器信号。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传感器信号 (42,43,44)的从低状态(46)至高状态(45)的电平转换的出现与相位 (U,V,W)的第 一过零点(70,74,78)相关联。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传感器信号 (42,43,44)的从高状态(46)至低状态(45)的电平转换的出现与相位 (U,V, W)的第二过零点(72,76,80)相关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方法步骤b) 的所述电角度tp的所述偏移(82)为120。。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所述电机的所述相位(U,V,W)中的每一个相位分别与一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 (11,12,13)相关。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方法步骤c) 传感器的信号分布(42,43,44)与相位(U,V,W)的关联在所述电机的初始 旋转期间进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辨识传感器与电机的输出信号的关联性的方法,该电机带有至少两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该至少两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被分配给旋转体(50)。对于电机的第一旋转方向,检测该至少两个标准化传感器元件(11,12)的传感器信号的任意信号序列(42,43,44)。在电机的电角度φ方面,以与每个传感器信号的电角度φ的偏移(82)相对应的方式来分选该任意信号序列。将电机相位(U,V,W)的过零点(70,72,74,76,78,80)与传感器信号相关联。
文档编号H02P6/16GK101461128SQ200780020303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日
发明者K·雷克伯格, M·埃森哈特, S·瓦尔登迈耶 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