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5977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案是关于助力车马达,尤指一种需待骑乘者坐稳且有脚踩脚踏板及齿盘转动, 带动链条及自行车后轮的动作后,方可启动马达,由电门加速;而其行进时,是可依使用者 意愿,来决定由脚踏板进行加速或由马达进行加速的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
背景技术
按,近年来,为提倡绿能环保、节能减碳,及提升自行车的使用便利性,乃陆续有以 电动马达取代人力的电动自行车做为交通及休闲使用,并广受消费者青睐。目前一般电动自行车的马达传动设计,有将马达直接与前车轮结合或直接与后车 轮结合,而直接成为车轮的心轴,其马达的主体是随着前或后车轮转动;其中将马达25直 接与前车轮26结合,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使马达25的轴心为前车轮26的轴心,并以马达 25与传动元件连结而驱动前车轮26转动,然,此种前车轮26带动的电动自行车,由于其刹 车时,马达仍有惯性动,较易翻车,且由于其可在尚未有踩脚踏板27的动作时,即可由自行 车的电门28启动加速,故骑乘者可能在尚未准备好之前,误触电门,造成自行车往前冲,而 发生危险;另一种将马达29直接与后车轮30结合,请参阅图2所示,使马达29与传动元件 连结而驱动后车轮30转动,此种由后车轮30带动的电动自行车,其不仅组装不易,维修困 难,且其与前轮带动的自行车相同,可在尚未有踩脚踏板27的动作时,即可由自行车的电 门28启动加速,骑乘者亦可能在尚未准备好之前,误触电门,造成自行车往前冲,而发生危 险。鉴于此,本发明人乃基于多年从事产业的经验及经多方测试,而发展出一种「电动 助力车马达机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其设计目的在使安装本马达的自行车,具有 组装维修方便,安全性高的功效,同时可依骑乘者的需要,随意变换由脚踏板加速或由马达 加速。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其包括主动轮、从动轴、内齿 轮、右轴承固定盖、中轴、硅钢片固定环、左轴承固定盖、马达转子组、磁石固定环、齿盘固定 内环、偏心轴、轴承中圈、限制圈、内轴心固定圈、内推爪、右外盖、轴承外圈及盖板;令中轴 穿设偏心轴,于偏心轴外套设马达转子组,再于马达转子组外套设硅钢片固定环,则马达转 子组的电线可穿设硅钢片固定环的马达电线孔而与控制器连接;于马达转子组左侧外套设 左轴承固定盖,令左轴承固定盖与硅钢片固定环以螺丝锁固;于偏心轴外套设主动轮,于该 主动轮外再套设内齿轮,使主动轮以其上侧齿与内齿轮的内侧齿相配合,而内齿轮所设感 应元件电线槽会与硅钢片固定环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对齐;令从动轴左侧凹槽套设于偏 心轴外,使其透孔与主动轮的透孔相对应,令插销插设于该相对应的透孔,则从动轴、主动 轮及及内齿轮间产生连动关系,于从动轴后端所设双头圆形平行键槽内置入双头圆形平行键;令右轴承固定盖左侧凹槽套设于从动轴外,令螺丝将右轴承固定盖、内齿轮及硅钢片 固定环三者锁固,则右轴承固定盖侧边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会与内齿轮及硅钢片固定环所 设感应元件电线槽对齐;于齿盘固定内环内置入具磁石的磁石固定环,再令齿盘固定内环 套设于右轴承固定盖外;于右轴承固定盖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内置入磁石感应元件,并使 其电线与控制器连接;于限制圈的磁石槽内置入磁石,令限制圈置入齿盘固定内环的中心 透孔并套设于从动轴外,令固设有内推爪的内轴心固定圈置于轴承中圈的中心透孔内,再 令内轴心固定圈及轴承中圈套设于从动轴后段外,则限制圈的磁石会吸住内轴心固定圈, 而内推爪的内侧会与从动轴末端双头圆形平行键一侧接触,再令轴承中圈与齿盘固定内环 锁固,于轴承中圈右侧套设一盖板,并使盖板与轴承中圈相锁固;于轴承中圈外套设轴承外 圈,该轴承外圈于套设前,先于其齿孔各凸缘的弧面侧置入圆销,并使该圆销与弧面具适当 间隙,于各圆销与凸缘的平面之间则置入弹性元件,再将轴承外圈套设,使轴承外圈落于齿 盘固定内环后侧的凹槽内;于轴承外圈及盖板外套设右外盖,并使右外盖与轴承外圈锁固; 于齿盘固定内环外套设齿盘锁固。是以,经由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设计,是可产生下列功效一、本实用新型于与马达结合的偏心轴外套设主动轮,再令主动轮与内齿轮配合, 使马达转动时,因内齿轮齿数较主动轮的齿数多,藉此达到减速功能,以防止自行车时速过 快,发生危险。二、藉由本实用新型磁石及磁石感应元件的设计,使安装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必 须在骑乘者坐稳且有脚踩脚踏板,带动齿盘、链条及自行车后轮,使自行车前进的动作时, 与磁石感应元件连接的控制器才会启动电动马达,此时,方可由电门加速,藉此可控制自行 车安全启动。三、本实用新型于轴承中圈内设置内推爪,于轴承外圈内置圆销及弹性元件,再利 用其与从动轴、齿盘固定内环、齿盘间的连动关系,使其可于踩脚踏板加速或马达加速两种 加速方式之间,选择其中一种做为加速前进的方法,则自行车于行驶时,可随时变换电动或 脚踏的加速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点及具体实施例可于以下配合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图1是常用的使用状态立体图(一)。 图2是常用的使用状态立体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C-C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D-D局部组合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固定盖、硅钢片固定环及磁石固定环的组合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轮、从动轴、内齿轮及插销结合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以马达加速的动作示意图。[0022]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以脚踏板加速的动作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请参阅图3至图8所示,其包括控制器I、主动 轮2、从动轴3、内齿轮4、右轴承固定盖5、中轴6、硅钢片固定环7、左轴承固定盖8、马达转 子组9、磁石固定环11、齿盘固定内环14、偏心轴15、轴承中圈16、限制圈149、内轴心固定 圈164、内推爪167、右外盖17、轴承外圈18及盖板19 ;其中主动轮2于其适处设有双半圆 长孔23,于主动轮2中心设有供偏心轴15及轴承d容置的透孔24 ;从动轴3,其是呈T状, 于其头部设有供偏心轴15及0型环35置入的凹槽31)而末端则设有供自润轴承38及C 型扣环381容置的凹槽34,于凹槽31、34中心,设有贯穿两者,供中轴6穿设的透孔32,于 头部适处设有与主动轮2所设双半圆长孔23相对应的透孔33,于其后端外圆周适处平均 设若干供双头圆形平行键37置入的双头圆形平行键槽36 ;内齿轮4,其外圆周边平均设有 若干透孔41,其外圆侧边适处设有感应元件电线槽42,内齿轮4的齿数较主动轮2的齿数 多;右轴承固定盖5,其左侧设有凹槽51,该凹槽51中心具有供轴承e及0型环20容置的 透孔52,凹槽51外圆周适处平均设有若干透孔53,而其侧边与内齿轮4所设感应元件电线 槽42的相对应处设有]型的感应元件电线槽54,该感应元件电线槽54旁则设有减速机注 油孔55 ;中轴6,于其两端各具有与左踏板A、右踏板B锁固的螺孔61 ;硅钢片固定环7,其 左侧具有一承接槽71,承接槽71外圆周适处平均设有若干螺槽72,而右侧面亦平均设有若 干螺槽73,于承接槽71中心具有供偏心轴15、马达转子组9及轴承c容置的透孔74,于其 侧边与内齿轮4及轴承固定盖5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42、54的相对应处亦设有感应元件电 线槽75,而于该感应元件电线槽75对边适处,则设有马达电线孔77,于硅钢片固定环7侧 边适处平均设有若干螺槽76 ;左轴承固定盖8,其是呈T型,于其右侧具有大凹槽81、左侧 具有小凹槽82,该大凹槽81、小凹槽82之间具有供中轴6穿设的透孔83,而其圆周适处平 均设有若干透孔84 ;马达转子组9,其中心具有供偏心轴15及中轴6穿设的透孔91 ;磁石 固定环11,其中心具有透孔111,该透孔111外圆周适处平均设有若干磁石孔112 ;齿盘固 定内环14,其左侧具有供磁石固定环11置入的凹槽141与供右轴承固定盖5的右侧及轴承 f容置的凹槽142,该凹槽142底面适处平均设有若干透孔143,而齿盘固定内环14右侧则 另设有供轴承外圈18置入的凹槽144及轴承中圈16置入的凹槽144a,其左侧凹槽142与 右侧凹槽144a之间设有供限制圈149置入的透孔145,于齿盘固定内环14右侧外圆周适 处平均设有若干螺孔146 ;偏心轴15,其具有未呈偏心的左段151,而右段152则为偏心段, 于偏心轴15中心具有供中轴6穿设的透孔153,其前段151与后段152之间具有供0型环 155容置的沟槽154,而其末端另具有供自润轴承159容置的凹槽156 ;轴承中圈16,于其中 心具有供内轴心固定圈164及内推爪167容置的透孔161,而其圆周适处则具有与齿盘固定 内环14锁固的锁孔162及与盖板19相锁固的锁孔163 ;限制圈149,其中心具有供从动轴 穿设的透孔1490,于其圆周适处平均设有若干磁石槽1491 ;内轴心固定圈164,其中心具有 供从动轴3后段穿设的透孔168,而圆周适处则平均设有若干供插销166穿设的透孔165 ; 内推爪167,其中心具有供插销166穿设的透孔1671 ;右外盖17,其中心具有一供中轴6穿 设的方型孔171,其左侧具有供盖板19容置的凹槽172,而其外圆周适处平均设有若干与轴承外圈18相锁固的透孔173 ;轴承外圈18,其中心具有齿孔181,该齿孔181往内侧平均设 有若干凸缘182,该凸缘182 —侧为平面183,另一侧为弧面184,于齿孔181外圆周适处则 平均设有若干与右外盖17相锁固的螺孔185 ;盖板19,其中心具有供从动轴3穿设的透孔 191,其外圆周适处平均设有若干与轴承中圈16锁固的透孔192 ;齿盘21,其中心具有供齿 盘固定内环14穿设的透孔210,其外圆周适处平均设有若干与齿盘固定内环14相锁固的透 孔 211。 请参阅图6所示,令中轴6穿设偏心轴15的透孔153,于偏心轴15末端的凹槽156 内置入自润轴承159,而偏心轴15左段151外则套设马达转子组9,于马达转子组9左侧外 套设轴承b,右侧外设轴承c,于偏心轴15的沟槽154内套设0型环155,再于轴承c外套设 硅钢片固定环7,则马达转子组9右侧所套设的轴承c会正好抵住硅钢片固定环7透孔74 的外面,而马达转子组9的电线会穿设硅钢片固定环7的马达电线孔77而与控制器I连接, 而偏心轴15外所置0型环155亦会受硅钢片固定环7透孔74的内面限制;于轴承b外套 设左轴承固定盖8,则轴承b落于左轴承固定盖8右侧的大凹槽81内,令左轴承固定盖8的 透孔84与硅钢片固定环7左侧的螺槽72对齐,以螺丝78锁固,则左轴承固定盖8与硅钢 片固定环7结合,于左轴承固定盖8左侧小凹槽82内置入轴承a ;于偏心轴15的呈偏心段 的左段152外套设轴承d后,于轴承d与硅钢片固定环7间则套设扣环158,再于轴承d外 套设主动轮2,于该主动轮2外再套设内齿轮4,使主动轮2以其上外侧齿与内齿轮4的内 侧齿相配合,如图9所示,而内齿轮4的透孔41会与硅钢片固定环7右侧的螺孔73对齐, 且内齿轮4侧边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42会与硅钢片固定环7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75对 齐;令从动轴3末端外圆周所设双头圆形平行键槽36内各置入双头圆形平行键37,再令其 右侧凹槽34内依序置入自润轴承38及C型扣环381,并令其左侧凹槽31内先置入0型环 35后套设于偏心轴15右端外,则其头部所设透孔33会与主动轮2的双半圆长孔23相对 应,令插销10插设于该相对应的透孔33及双半圆长孔23,使从动轴3、主动轮2及内齿轮 4间产生连动关系;于右轴承固定盖5的透孔52内置入0型环20及轴承e,再令其左侧凹 槽51套设于从动轴3外,则其透孔53与内齿轮4的透孔41及硅钢片固定环7右侧的螺槽 73对齐,以螺丝56锁设,使右轴承固定盖5、内齿轮4及硅钢片固定环7三者结合,则右轴 承固定盖5侧边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54会与内齿轮4及硅钢片固定环7所设感应元件电 线槽42、75对齐,如图7所示;于齿盘固定内环14左侧凹槽142内置入轴承f,而凹槽141 内则置入磁石固定环11,该磁石固定环11在置于凹槽141之前,先于其透孔112内置入磁 石113,于齿盘固定内环14左侧外套设一防尘盖148后,再令齿盘固定内环14套设于右轴 承固定盖5的右侧外,则右轴承固定盖5内所设0型环20会受齿盘固定内环14限制,而防 尘盖148则落于齿盘固定内环14与右轴承固定盖5之间;于右轴承固定盖5所设感应元件 电线槽54下端置入磁石感应元件114,再使其所延伸的电线1140延着右轴承固定盖5、内 齿轮4及硅钢片固定环7的感应元件电线槽54、42、75往外伸出,而与控制器I连接,如图 6至图8所示;于限制圈149的磁石槽1491内置入磁石1492,于内轴心固定圈164的透孔 165 一侧各靠置一内推爪167,并使内推爪167的透孔1671与内轴心固定圈164的透孔165 对齐,以插销166插设使该两者结合,令限制圈149置入齿盘固定内环14的中心透孔145 并套设于从动轴3外,再将与内推爪167结合的内轴心固定圈164套设于从动轴3的后段 外,则限制圈149的磁石1492会吸住内轴心固定圈164,而内推爪167的内侧1672会与从动轴3末端双头圆形平行键槽36所置的双头圆形平行键37 —侧接触,同时该内轴心固定 圈164会落于齿盘固定内环14右侧凹槽144a内,令轴承中圈16套设于内轴心固定圈164 及内推爪167外,并使其置于齿盘固定内环14右侧凹槽144a内,使该轴承中圈16的螺孔 162与齿盘固定内环14的透孔143对齐,以螺丝147锁固;请参阅图5、图6、图10所示,于 轴承中圈16外套设轴承外圈18,该轴承外圈18于套设前,先于其与齿盘固定内环14之间 套设限制板188,于其齿孔181各凸缘182的弧面184侧置入圆销12,并使该圆销12与弧面 182具适当间隙,于各圆销12与凸缘182的平面183之间则置入弹性元件121,再将轴承外 圈18套设,使轴承外圈18落于齿盘固定内环14后侧的凹槽144内,于轴承外圈18外套设 防尘盖189,使该防尘盖189落于齿盘固定内环14后侧的凹槽144与轴承外圈18之间,于 轴承中圈16右侧套设一盖板19,并使盖板19的透孔192与轴承中圈16的螺孔163对齐, 以螺丝193锁固;将右外盖17套设于轴承外圈18及盖板19之外,使右外盖17的透孔173 与轴承外圈18的螺孔185对齐,以螺丝175锁固;于齿盘固定内环14右侧外套设齿盘21, 并令齿盘21的透孔211与齿盘固定内环14右侧的螺孔146对齐,以螺丝212锁固,而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令上述组装完成的马达机构置于自行车所备五通管13的中空130,则硅钢片固定 环7侧边所设的螺槽76会与五通管13侧边所设的透孔131对齐,以螺丝133锁固,则五通 管13所设的减速机注油孔132会与右轴承固定盖5的减速机注油孔55呈相通,再于马达 中轴6两端藉螺丝62与左脚踏板A、右脚踏板B结合。请参阅图6、图8、图12所示,当使用者欲骑乘自行车时,与电池及控制器I连接的 磁石感应元件114由磁石113感应到骑乘者已坐稳且有脚踩左踏板A或右踏板B的动作, 齿盘21转动,自行车前进,此时电池及控制器I方可启动马达转子组9,则自行车可由电门 进行加速,而当马达转子组9开始运转时,请参阅图9所示,其带动偏心轴15转动,偏心轴 15再带动主动轮2转动,而主动轮2藉插销10带动从动轴3转动,藉此,使其具有减速功 能;当自行车是靠电门加速,使马达转子组9转动带动其前进,在马达转动时,请参阅图10、 图11所示,受马达转子组9连动的从动轴3随其转动,而传动轴3于转动时,其末端的双头 圆形平行键37因与内推爪167的内侧1672接触,而可对内推爪167进行推移,此时,内推 爪167会以插销166为支点做旋转,而使对应端抵紧轴承中圈16的内壁,如图10所示,则从 动轴3可带动轴承中圈16及与轴承中圈16连结的齿盘21转动,因而自行车得以前进,当 马达停止运转时,则内推爪167会回复至原来位置;当骑乘者不由自行车的电门加速,而以 踩脚左踏板A、右左踏板B的方式使自行车加速前进时,与右踏板B结合的轴承外圈18会随 之转动,则其齿孔181所设凸缘182弧面184侧所置的圆销12会往其凸缘182的弧面184 侧移动,使圆销12与弧面184的间隙变小,则圆销12紧抵轴承中圈16,则轴承外圈18可带 动轴承中圈16及齿盘固定内环14转动,则与齿盘固定内环14结合的齿盘21随之转动,使 自行车前进,如图11所示,当左踏板A、右左踏板B做反踩动作时,圆销12会受轴承外圈18 的带动而回复原位,则左踏板A、右左踏板B得以顺畅反踩;当骑乘者重新以电门加速,则双 头圆形平行键37再一次推动内推爪167,使其抵紧轴承中圈16,使从动轴3带动轴承中圈 16及与轴承中圈16结合的齿盘21转动,使自行车重新以电动方式前进。
权利要求一种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其包括控制器、主动轮、从动轴、内齿轮、右轴承固定盖、中轴、硅钢片固定环、左轴承固定盖、马达转子组、磁石固定环、齿盘固定内环、偏心轴、轴承中圈、限制圈、内轴心固定圈、内推爪、右外盖、轴承外圈及盖板,其特征在于其中主动轮,于其适处设有双半圆长孔,于中心设有供偏心轴及轴承容置的透孔;从动轴,于其一侧设有供偏心轴及O型环置入的凹槽,而另侧则设有供自润轴承及C型扣环容置的凹槽,于两侧凹槽中心设有贯穿两者,供中轴穿设的透孔,于其前端适处设有与主动轮所设双半圆长孔相对应的透孔,于其末端外圆周则平均设有若干双头圆形平行键槽;内齿轮,其齿数较主动轮的齿数多,于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硅钢片固定环结合的结合孔,其外圆侧边设有感应元件电线槽;右轴承固定盖,其一侧设有凹槽,该凹槽中心具有供轴承及O型环容置的透孔,凹槽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内齿轮结合的透孔,而其侧边与内齿轮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的相对应处设有感应元件电线槽,另于适处设有减速机注油孔;硅钢片固定环,其一侧具有承接槽,承接槽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左轴承固定盖结合的螺槽,而另侧面亦平均设有若干与内齿轮结合的螺槽,于承接槽中心具有供偏心轴、马达转子组及轴承容置的透孔,于其侧边与内齿轮及右轴承固定盖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的相对应处亦设有感应元件电线槽,另于适处设有马达电线孔,于硅钢片固定环侧边平均设有若干螺槽;左轴承固定盖,于其右侧具有大凹槽、左侧具有小凹槽,该大、小凹槽之间具有供中轴穿设的透孔,而其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硅钢片固定环结合的透孔;磁石固定环,其中心具有透孔,该透孔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磁石孔;齿盘固定内环,其一侧具有供磁石固定环置入的凹槽与供右轴承固定盖及轴承容置的凹槽,该供右轴承固定盖及轴承容置的凹槽底面平均设有若干透孔,而齿盘固定内环另侧则分别设有供内轴心固定圈、轴承中圈及轴承外圈置入的二凹槽,该供右轴承固定盖及轴承容置的凹槽与供轴承中圈置入的凹槽之间设有供限制圈置入的透孔,于齿盘固定内环右侧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齿盘结合的螺孔;偏心轴,其具有未呈偏心的左段,而右段则为偏心段,于偏心轴中心具有供中轴穿设的透孔,其前段与后段之间具有供O型环容置的沟槽,而其末端另具有供自润轴承容置的凹槽;轴承中圈,其中心具有供内轴心固定圈及内推爪容置的透孔,而圆周具有与齿盘固定内环结合的锁孔及与盖板结合的锁孔;限制圈,其中心具有供从动轴穿设的透孔,于其圆周适处平均设有若干磁石槽;内轴心固定圈,其中心具有供从动轴后段穿设的透孔,而圆周适处则平均设有若干供插销穿设的透孔;内推爪,其中心具有供插销穿设的透孔;右外盖,其中心具有供中轴穿设的方型孔,其一侧具有供盖板容置的凹槽,而其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轴承外圈结合的透孔;轴承外圈,其中心具有齿孔,该齿孔往内侧平均设有若干凸缘,该凸缘一侧为平面,另一侧为弧面,于齿孔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右外盖结合的螺孔;盖板,其中心具有供从动轴穿设的透孔,其外圆周平均设有若干与轴承中圈结合的透孔;令中轴穿设偏心轴,于偏心轴一侧外套设马达转子组,于马达转子组两侧各套设一轴承,于偏心轴的末端与中轴之间则设有自润轴承,于马达转子组的一侧外套设硅钢片固定环,使马达转子组的电线穿设硅钢片固定环的马达电线孔而与控制器连接,于马达转子组另侧轴承外套设左轴承固定盖,令左轴承固定盖的结合孔与硅钢片固定环的结合孔对齐,以螺丝锁固,于左轴承固定盖外侧小凹槽内置入轴承,于偏心轴的偏心段外套设主动轮,于该主动轮外再套设内齿轮,使主动轮以其上侧与内齿轮相配合,而内齿轮的透孔会与硅钢片固定环的透孔对齐,且内齿轮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会与硅钢片固定环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对齐,令从动轴末端双头圆形平行键槽内各置入双头圆形平行键,再于其一侧凹槽内置入O型环,另侧凹槽置入自润轴承及C型扣环后套设于偏心轴外,则其所设欲与主动轮的双半圆长孔相对应的透孔会与主动轮之双半圆长孔相对齐,令插销插设于该相对应的双半圆长孔及透孔,则从动轴与主动轮间产生连动关系,于右轴承固定盖的透孔内置入O型环及轴承,再令其一侧凹槽套设于从动轴外,则其透孔与内齿轮的透孔及硅钢片固定环的螺槽对齐,藉螺丝锁固,则右轴承固定盖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会与内齿轮及硅钢片固定环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对齐,于齿盘固定内环其一凹槽内置入轴承,而另一凹槽内则置入具磁石的磁石固定环,再令齿盘固定内环套设于右轴承固定盖外,于齿盘固定内环与右轴承固定盖之间设有防尘盖,于右轴承固定盖所设感应元件电线槽内置入磁石感应元件,则其电线会延着右轴承固定盖、内齿轮及硅钢片固定环的感应元件电线槽往外伸出,而与控制器连接,于齿盘固定内环的透孔内置入具磁石的限制圈,并令限制圈套设于从动轴外,再将与内推爪结合的内轴心固定圈套设于从动轴的后段外,则限制圈的磁石会吸住内轴心固定圈,而内推爪的内侧会与从动轴双头圆形平行键槽内的双头圆形平行键一侧接触,令轴承中圈套设于内轴心固定圈及内推爪外,使该轴承中圈的螺孔与齿盘固定内环的透孔对齐,以螺丝锁固,于轴承中圈外套设轴承外圈,该轴承外圈于套设前,其与齿盘固定内环之间套设限制板,于其齿孔各凸缘的弧面侧置入圆销,于各圆销与凸缘的平面之间则置入弹性元件,再将轴承外圈套设,于轴承外圈外套设防尘盖,使该防尘盖落于齿盘固定内环后侧与轴承外圈之间,于轴承中圈右侧套设一盖板,并使盖板的透孔与轴承中圈的螺孔对齐,以螺丝锁固,将右外盖套设于轴承外圈及盖板之外,使右外盖的透孔与轴承外圈的螺孔对齐,以螺丝锁固,于齿盘固定内环外套设齿盘,并令齿盘的透孔与齿盘固定内环的螺孔对齐,藉螺丝锁固而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与控制器连接的磁石 感应元件由磁石感应到骑乘者已坐稳且有脚踩的动作,齿盘转动时,控制器方可启动马达 转子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马达转子组运转时带 动偏心轴及与偏心轴配合的主动轮转动,而主动轮可藉插销带动从动轴转动,因内齿轮齿 数较主动轮的齿数多,藉此可达到减速功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当以电动方式加速时, 马达转子组转动,使从动轴末端的双头圆形平行键推移内推爪,使内推爪抵紧轴承中圈的 内壁,则从动轴可带动轴承中圈及与轴承中圈连结的齿盘转动,当以脚踏的方式加速时,轴承外圈的圆销紧抵轴承中圈,带动轴承中圈、齿盘固定内环及齿盘转动,藉此进行电动或脚 踏的加速方式的转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助力车马达机构,其包括主动轮、从动轴、内齿轮、右轴承固定盖、中轴、硅钢片固定环、左轴承固定盖、马达转子组、磁石固定环、齿盘固定内环、偏心轴、轴承中圈、限制圈、内轴心固定圈、内推爪、右外盖、轴承外圈及盖板;令上述各组件相互套设组合并安装于自行车后,马达启动时,可藉偏心轴外所套设的主动轮与内齿轮配合,内齿轮齿数较主动轮齿数多,以达到减速功效,避免自行车时速过快;而当自行车以电门加速时,与马达结合的从动轴的双头圆形平行键会将内推爪推移,使其抵紧轴承中圈,而带动轴承中圈转动,则与轴承中圈结合的齿盘随其转动,带动链条及自行车后轮,使自行车得以加速前进;当自行车藉脚踩脚踏板进行加速时,与脚踏板结合的轴承外圈会紧抵齿盘固定内环并带动其转动,则与齿盘固定环结合的齿盘随其转动,使自行车得以加速前进,而达到脚踏及电门交换使用的目的。
文档编号H02K7/10GK201699522SQ20102019511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6日
发明者刘清赐 申请人:刘清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