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式水冷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701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式水冷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 式水冷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水(液)冷电机,从冷却器结构来看,主要包括两种背包式空水冷换 热器,在电机顶部或侧部设计一个背包式冷却箱,里面布满水管,通过冷却箱与电机框架结 合处的通风孔和电机内部冷却介质一空气接触,工作时,内气由电机内部风扇驱动,不断 通过背包式冷却箱,与水管内相对低温水进行热交换,达到对电机进行冷却的目的。第二种是水套式结构,框架一般为圆形结构,定子铁心直接安装其内,而在框架圆 周开设一定厚度的空间让水流动,从而在电机定子铁心周围形成一定厚度水套,同时在水 道外层或与水道同层开设一定数量风孔以形成内循环风路,两者配合达到对电机冷却的目 的。对于第二种结构,水套直接通过与定子铁心外壁紧密接触对电机进行冷却,冷却 效率高,但定子铁心与水套内壁的接触状况对散热效率有很大影响。一般做法是,在设计阶 段,水套内壁和定子铁心留有一定过盈量,装配时,先对水套内壁加热,然后将两者热套在 一起,温度降低,水套内壁收缩,与定子铁心紧密贴合在一起,但是由于水套内壁不是一个 轴对称结构,同时两者的结合面粗糙程度不能理想均勻,冷却后,水套内壁和定子铁心在某 些地方结合的非常紧密,散热好,但在某些地方会有很薄的空气层存在,散热效果很差。为 解决上述散热不好的问题,通常是在热套之前在定子铁心外表面涂一层导热胶,热套时,导 热胶自动填满空气层,提高散热效率,但这种改进措施由于导热胶导热系数低而使得效果 十分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热套法引起定子铁心和水套内壁接触 不良而影响电机散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代替传统填充导热胶方式的水套式水冷电机。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式水冷电机,电机框架圆周开设有紧贴并围绕定子铁心 的水套,其特征在于水套内壁朝向定子铁心一侧,沿内壁圆周设有多条沿电机轴向的沟 槽,定子铁心和水套内壁之间还设有内壁紧贴定子铁心圆周外壁,外壁被挤压而填充满所 述多条沟槽的金属导热套筒。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条沟槽的表面积之和不大于水套内壁表面积的50%,设计 操作时需根据工艺水平在铜套厚度及沟槽面积间作平衡调整。所述沟槽的槽型采用矩形或梯形,以便于金属导热套筒的外壁被挤压入。所述金属导热套筒采用铜或铝等延展性好且导热性好的材料,一方面便于套筒外 壁被挤压入沟槽中,另一方面有利于定子铁心和水套之间进行热交换。
3[0011]本实用新型中,水套内设有沿电机轴向往复而环绕定子铁心一周,且内部冷却液 环绕定子铁心圆周的流动方向与电机转子转动方向同向的第一冷却水道,以及沿电机轴向 往复而环绕定子铁心一周,且内部冷却液环绕定子铁心圆周的流动方向与电机转子转动方 向反向的第二冷却水道。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和第二冷却水道通过设置在水套内的隔水板分隔而成,第一冷 却水道和第二冷却水道相邻的轴向水道之间仅相隔一块隔水板,以有利于两水道内的冷却 液进行换热。所述第一冷却水道的进水口和第二冷却水道的出水口相邻,第一冷却水道的出水 口与第二冷却水道的进水口相邻,以使得两冷却水道内的水温更加趋于均勻。所述第一冷却水道和第二冷却水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电机轴向的同一端, 以便于进水口和出水口管路的设置和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电机框架内水套外侧设有环绕水套的通风道,以形成内风路循环, 配合水套进行散热。所述通风道内具有多个沿电机径向设置的辅助散热筋,以增大在通风道内循环的 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定子铁心外壁和水套内壁之间的金属导热套筒在定子铁心的安装过 程中会胀形并填满水套内壁圆周上的沟槽,由于金属导热套筒采用铜铝等材料,由于铜铝 等材料具有极好的塑性,套筒与定子外壁及水套内壁均有良好的接触状态,相当于以金属 导热套筒代替导热胶来填满水套内壁和定子铁心外壁之间的局部空气层,由于铜铝等具有 很好的导热性,从而大大改进了电机的散热效果。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套式水冷电机的轴向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套式水冷电机的径向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套内两冷却水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水套式水冷电机,以解决传统热套法引起定 子铁心和水套内壁接触不良而影响电机散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代替传统填充导热胶方式 的水套式水冷电机。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水套式水冷电机与常规的水套式水冷电机结构类 似,由框架1以及安装在框架1中的定子铁心2以及转子(图中未示意)等结构构成,为了 解决散热问题,电机框架1圆周开设有紧贴并围绕定子铁心2的水套3,水套3内通入循环 的冷却液,以对电机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强定子铁心2和水套内壁31之间的导热性,水套内壁31朝向 定子铁心2的一侧,沿水套内壁31圆周设置了多条沿电机轴向的沟槽32(图1中只能看到 部分),定子铁心2和水套内壁31之间设置了一金属导热套筒。由于金属导热套筒的厚度很小,图2中几乎无法看到,因此将图2的A处进行了放大。参见图3,金属导热套筒7的内壁紧贴定子铁心2圆周的外壁,金属导热套筒7的 外壁由于挤压而填充满了水套内壁31上的沟槽32,实际操作中是这样进行处理的将水套 内壁31的直径设置的略大于定子铁心2圆周外径,两者之间预留较小的间隙,例如2mm左 右,金属导热套筒7的外径与水套内壁31内径相等,金属导热套筒7的内径小于定子铁心 2外径,可预留一个相对较大的过盈量。热套定子铁心2前,先将金属导热套筒7放入水套内壁31内,然后对二者一同进 行加热,当放入定子铁心2时,金属导热套筒7将会胀形,金属导热套筒7采用铜或铝等延 展性较好的材料时,随着定子铁心2的放入过程,金属导热套筒7会逐渐变薄,多余的金属 将被挤压而流进水套内壁31上的沟槽32中,并逐渐填充满水套内壁31上的沟槽32,金属 导热套筒7与水套内壁31及定子铁心32均有良好的接触状态,相当于以金属导热套筒7 代替导热胶来填满水套内壁31和定子铁心2之间的局部空气层,由于铜铝等材料具有很好 的导热性,进而改进了散热效果。水套内壁31上的多条沟槽32的表面积之和应不大于水套内壁表面积的50%,这 是因为沟槽面积太大时,就需要较多的铜或铝材料流入,铜或铝材料比较不容易充满沟槽, 沟槽内会形成空气层,不利于散热,与本设计初衷相违背,同时,沟槽面积过大,对加工成本 及框架刚性也有不利影响。制造时,金属导热套筒7受挤压在框架和铁心间隙层流动,如果 沟槽面积过小,铜或铝流动不均勻、充分,就会在间隙层发生堆积等不可预知后果,同时形 成小空气层,影响散热。沟槽32的槽型较好地是采用矩形或梯形,这样也可以有利于铜或 铝流入。再参见图1、图2,对于水套3,本实用新型的在水套3内设置了两条冷却水道,两条 冷却水道具有4个开口,分别是开口 41、开口 42、开口 51和开口 52,4个开口设置在电机沿 轴向的同一端,这样可如图1所示便于电机外水冷循环的管路进行连接。由于图1、图2中 难以看出冷却水道是如何设置的,因此将水套3进行了展开,图4是将图2中的水套3沿开 口 41和开口 42处进行剖开,将水套3紧贴定子铁心2的内侧平铺在纸面上,图4沿纸面竖 直方向即电机的轴向方向(冷却水道的开口在图4中本应处于上侧边缘,但为了便于进行 展示和标注,向下进行了移动,这并非是错误)。从图4中可以看出,冷却水道4和冷却水道5均是沿电机轴向往复设置的,进而可 以环绕定子铁心2 —周,较好的方式是两冷却水道是采用设置在水套3内的隔水板33分 隔而成,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何设置隔水板是熟知的,在此不再累述,这样,冷却水道4 和冷却水道5相邻的轴向水道之间仅相隔一块隔水板33,将非常有利于两冷却水道内的冷 却液进行热交换。开口 41为冷却水道4的进水口,开口 42为冷却水道4的出水口 ;开口 51为冷却 水道5的进水口,开口 52为冷却水道5的出水口。这样,再参见图2,在进行水冷循环时,冷 却水道4内部的冷却液将沿着多个轴向的冷却水道以逆时针(当然从电机轴向的另一侧是 顺时针)的方向环绕定子铁心2圆周流动,冷却水道5内部的冷却液将沿着多个轴向的冷 却水道以顺时针(当然从电机轴向的另一侧是逆时针)的方向环绕定子铁心2圆周流动。我们以两冷却水道中冷却液环绕定子铁心2圆周的流动方向与电机转子转动方 向的关系对两冷却水道进行区分,我们将冷却液环绕定子铁心2圆周的流动方向与电机转子转动方向同向的冷却水道,称为第一冷却水道;将冷却液环绕定子铁心2圆周的流动方 向与电机转子转动方向反向的冷却水道,称为第二冷却水道。假设从图2中的方向看过去, 电机转子是逆时针转动的,那么冷却水道4即为第一冷却水道,冷却水道5即为第二冷却水 道。这样区分的好处在于,无论从电机的轴向的哪一端看过去,不管该冷却水道中冷却液是 沿顺时针方向环绕定子铁心2圆周流动还是沿逆时针方向环绕定子铁心2圆周流动,其与 电机转子的转动方向的关系都是确定的。由此,两个冷却水道中冷却液环绕定子铁心2圆周的流动方向将是相反的,这样 做的目的是避免采用单一冷却水道时,冷却液从冷却水道的进水口进入冷却水道后,由于 与定子铁心2进行热交换,冷却液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当电机功率较大时,冷却水道进水口 和出水口的水温差会很大,这样会导致电机不同位置的温升差距很大,电机不同位置的温 升差过大会严重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行。采用两个冷却水道并通入沿定子铁心2圆周流动方向相反的冷却液,使得两个冷 却水道中的冷却液之间进行热交换,可使得电机不同位置的温升保持尽可能的一致。最优 的设置方式是,第一冷却水道的进水口要和第二冷却水道的出水口相邻,第一冷却水道的 出水口要和第二冷却水道的进入口相邻,本实施例中即是采用的上述设置方式。当然,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冷却水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设置位置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选择的,本实施例的设置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再参见图1、图2,为了进一步加强电机的散热效果,电机框架1内水套3的外侧还 设有环绕水套3的通风道6,以在电机框架1内形成内风路循环,水套3内的冷却液在对电 机进行冷却的同时,也对风路循环的空气进行冷却。通风道6内可沿电机径向再设置一些 辅助散热筋61,这样可进一步增大在通风道6内循环的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强散热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式水冷电机,电机框架圆周开设有紧贴并围绕定子铁心的水套,其特征在于水套内壁朝向定子铁心一侧,沿内壁圆周设有多条沿电机轴向的沟槽,定子铁心和水套内壁之间还设有内壁紧贴定子铁心圆周外壁,外壁被挤压而填充满所述多条沟槽的金属导热套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式水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沟槽 的表面积之和不大于水套内壁表面积的5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式水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 的槽型为矩形或梯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式水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 导热套筒采用铜或铝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式水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水套内设 有沿电机轴向往复而环绕定子铁心一周,且内部冷却液环绕定子铁心圆周的流动方向与电 机转子转动方向同向的第一冷却水道,以及沿电机轴向往复而环绕定子铁心一周,且内部 冷却液环绕定子铁心圆周的流动方向与电机转子转动方向反向的第二冷却水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式水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 水道和第二冷却水道通过设置在水套内的隔水板分隔而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式水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 水道的进水口和第二冷却水道的出水口相邻,第一冷却水道的出水口与第二冷却水道的进 水口相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式水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 水道和第二冷却水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电机轴向的同一端。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式水冷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机框架内水 套外侧设有环绕水套的通风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导热套筒的水套式水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内 具有多个沿电机径向设置的辅助散热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热套法引起定子铁心和水套内壁接触不良而影响电机散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代替传统填充导热胶方式的水套式水冷电机。该电机,电机框架圆周开设有紧贴并围绕定子铁心的水套,水套内壁朝向定子铁心一侧,沿内壁圆周设有多条沿电机轴向的沟槽,定子铁心和水套内壁之间还设有内壁紧贴定子铁心圆周外壁,外壁被挤压而填充满所述多条沟槽的金属导热套筒。本实用新型,定子铁心外壁和水套内壁之间的金属导热套筒在定子铁心的安装过程中会胀形并填满水套内壁圆周上的沟槽,相当于以金属导热套筒代替导热胶来填满水套内壁和定子铁心外壁之间的局部空气层,由于铜铝等具有很好的导热性,从而大大改进了电机的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H02K5/20GK201750240SQ201020223138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齐文艺 申请人:无锡东元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